建筑盖楼的详细过程
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的楼:挖坑==打垫层==绑基础钢筋==支模板==浇混凝土==绑墙钢筋==支模板==打混凝土==支顶板模板==绑板钢筋==打混凝土(如此反复)==砌二次结构轻质隔墙砖==卫生间防水==水电等穿管线==装修
条形基础框架结构的楼:挖坑==打独立基础垫层==绑独立基础钢筋==支模板==打混凝土==支地基梁模板==绑地基梁钢筋==打混凝土==绑柱子钢筋==支模板==打混凝土==支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打混凝土
最近的媒体尤其是央媒把剑指向了恒大"盖楼式"造车。毕竟恒大那15个字的造车思路也非同小可,着实震惊了汽车圈。首先这个"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造车思路刚横空出世就让人们有疑虑,虽然前有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来造势,恒大这次的确调子起得也有点高。结果后续的发展逐渐看出苗头,汽车投资要地,然后上市融资,这造车模式被央媒批评也不意外了。
但是关于新入主造车市场的集团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宝能从奇瑞手下买了观致并开始投产新能源就令人信服。虽然奇瑞卖观致是迫于资金窘迫,但宝能明显对观致有更高的规划和期望。
酝酿2年观致推出 观致7在燃油车圈刷了一波存在感,可靠的底盘调教、宝马品质发动机,出色的内饰制造工艺,宝能虽然初来乍到却也是做得有模有样。在新能源这块宝地,宝能当然也不会错过。今年11月8日,宝能在西安的绿色智慧工厂建成投产,同时发布的还有一款基于宝能新能源XEV平台打造的新车。
想在新能源车圈混得开动力模式是个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这里宝能推出自家的研发平台,同时推出了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既然选择太困难,我们又不差钱,不妨一起抓吧。推出的第一台车型出自这一平台,是一台增程式混动车型。目前宝能没有给它定名,也没有给出上市时间和更多信息。不过从公布信息推测它和观致3的个头大体相当。
宝能对新能源的热忱当然和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相关,国家的补贴对新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宝能带着观致的车标踏入新能源领域未来能走多远其实也是未知。不过宝能交出的答卷看起来还不错。设计的首款新车油耗相比同级别燃油车会降低30%-35%。而且在基地内部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应用大量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的设备,这要比恒大盖楼式造车踏实、靠谱多了。一边是国家支持,一边是宝能的努力,妥妥的双赢。
成立与2017年的宝能汽车能不能迅速在车圈站稳脚跟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宝能汽车依托宝能集团本身是不差钱的,注册于2000年的这家公司旗下已经拥有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以及民生产业五大版块。汽车产业的发展是综合工业链成熟的标志,对制造业的发展和成熟也有倒逼的功效。对房地产行业的大趋势国家已经定下房住不吵的基调,剩下的汽车产业会不会遇到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各位怎么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怎么说呢,新能源只是一个新名词,但本质其实还是汽修,只是最近几年流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意思只是内燃料发生了变化,但是车子的整体构造是没有大变的,而且与传统燃气汽车维修相比,很多维修知识都是通识,技术有相通性。
目前新能源汽车由于设计规格规范和技术指标都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所以新能源汽车电机维修等技术还是需要一定门槛的。一般的拆装卸换这些都是汽修通识,是通用的,主要在于电车三电和传统车的三大件有区别,您可以理解成盖楼,有传统汽修的知识和技法,新能源汽修的是加盖在传统汽修之上。
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比较大,对传统内燃机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果要是区别的话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看:
第一、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这种类型的汽车因为使用的是电力驱动,没有传统汽车的内燃机,所以维修的区别就在于电动机与内燃机。因为内燃机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从事维修的内容都是围绕内燃机在进行,如果在十年之内电动车还无法完全取代内燃机的话,这个行业短时间内还消失不了。
第二、混合动力于其他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因为具有电动与内燃机的两种特征,所以也可以将他看成是新能源汽车。而且这种汽车没有受续航里程的困扰,比传统内燃机节约更多的费用而受到许多人喜爱。但是这种汽车既有电动控制,又有内燃机驱动,还有电池驱动系统,在结构与控制方面比传统内燃机与纯电动车要复杂。所以混合动力,既包括了电动机,也包括了发动机。,就属于之前所说的传统汽修+新能源汽修的结合体。
如果是报新能源专业的话,它现在也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的知识,这个一般来说知识都是复杂结合在一起的。当然,也有纯电动的学习,和混合动力里面的这个电驱动那个那个模块是差不多的。新能源专业还要学习普通的发动机工作原理控制原理,传统的这个发动汽车发动机技术也不能丢。在最近几十年,传统汽车维修技术仍然不可能消失。
于是,“借我抄一下你的双十一作业”的呼声甚嚣尘上,甚至连明星孙燕姿也在微博“求种草”:请问现在的油电\纯电有什么推荐。
看惯了明星的日常带货,孙燕姿这波“求种草”的操作让熟悉 汽车 的粉丝们也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纷纷在孙燕姿微博中评论推荐。其中,蔚来、特斯拉呼声甚高,此外,威马官微、沈晖本人、蔚来 汽车 、比亚迪赵长江、吉利 汽车 、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日产等都进行了自我推荐。
一条微博引发如此热度,是否是借明星效应而进行的话题营销尚未可知,不过孙燕姿的提问却给 汽车 圈抛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层次话题——消费者的刚需究竟是什么?
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多年,如今已经突破了两百万辆的产销规模,但总有人不停地询问着:有什么值得买的新能源车推荐。可见,目前上市的新能源产品并没有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树立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标签。
事实上,作为一款承载出行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要求和燃油车并无二致,都希望能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然而,从新能源 汽车 诞生之日起,自燃起火现象便从未有过缓解,今年更甚。
此外,续航焦虑也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一大疑虑。当然,从数据上来看,当前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并不低,已经有一大批超越500公里续航的新车出现。而这些续航数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并不具备说服力。
续航里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打折扣已经被业内诟病多时。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直言不讳地指出:“标准续驶里程实际上是一个在常温不开空调的情况下,是理想的续驶里程,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有点忽悠老百姓的感觉。”
除了新能源车的安全和续航这两大焦点问题之外,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市场化发展,保值率也成为消费者的痛点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共召回新能源车辆13.57万辆,召回比例高达13.46%;三年车龄的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仅为47.5%。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 汽车 受制于电池衰减问题,二手车几乎卖不上价。目前补贴退坡政策趋势明显,未来在补贴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消费者是否还愿意自掏腰包购买原本价格“昂贵”的电动车,又承担新能源车保值率低的风险呢?
基于上述安全、续航和保值率三点顾虑,再加上市面上的确少有“卖点鲜明”的新能源 汽车 产品存在、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消费者已经用脚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最新的新能源 汽车 销售数据显示,10月份新能源 汽车 销量仅为7.5万辆,同比断崖式下降45.6%;今年前10月新能源 汽车 销量也仅为94.7万辆,增长10.1%。
这是今年6月份补贴退坡之后,新能源市场遭遇的连续四月同比下降。而今年前十月同比10%左右的增长,相比于以往的增速已经大大放缓。业内有传言称,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新能源补贴将进一步淡出,届时新能源销售市场无疑将再次遭遇重击。
在补贴政策的保护之下,或许新能源销售市场还是当前车是寒冬的一股暖流,而一旦扯下补贴这层遮羞布,现实数据便很难看了。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确在做出改变,从一开始的“油改电”到如今纷纷投入正向研发,从续航一百多公里到现在超越500公里,都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做出的积极 探索 。
然而,必须要认清的是,补贴政策退场市场介入是大势所趋,新能源 汽车 想要真正走进消费者心中,消除消费者不知道买哪辆新能源车的疑虑,则需要摒弃“唯续航论”,真正解决消费者痛点,攻克电池技术难题,树立鲜明品牌形象。
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孙燕姿求“种草”新能源车的疑惑。
然而,在这场轩然大波中,国内新能源汽车曾经的“龙头”车企已经失去了市场地位,继续朝着“酷”的方向前进。这个品牌就是北汽新能源,也就是财报中提到的“北汽蓝谷”。2013年至2019年,该品牌连续七年保持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冠军。可以说,那些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当风光,一度被一些评论认为是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最成功的案例。没有人,因为比亚迪当时在纯电动车领域还没有现在这么耀眼。然而,从2020年开始,北汽新能源的形势急转直下。现在,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北汽新能源已经失去了存在感。
2020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售新车25914辆,相比2019年的15万辆,呈现断崖式的销量下滑!而这仅仅是开始。2021年北汽蓝谷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北汽新能源总销量为417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6.43%。再说要知道,2020年1-4月,国内车市众所周知,整体表现非常糟糕。北汽新能源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表现比去年还要差,所以只能说月均销量只有1000多辆,对于一个普通的品牌主机厂来说确实比较寒酸。如果任由这样的表现继续下去,北汽新能源离“爽”也就不远了。
其实北汽新能源的“崛起”和衰落都是有迹可循的。北汽新能源在创立的时候,其实就把主要的目标市场放在了B端,也就是大客户,尤其是出租车、在线租车、汽车租赁行业。2013年到2019年,正是这些行业发展迅猛。许多城市和地方的传统燃油燃气出租车被纯电动汽车取代,拥有先发优势的北汽新能源抓住了那个机会。这段时间,网约车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具有价格相对低廉、标称续航能力高等优势。于是那段时间,北汽新能源快速成长,在B端市场尝到了甜头。
而在B端尝到甜头的北汽新能源,并没有在C端,也就是消费端发力。北汽新能源的个人和家庭用户数量还很少,在路上看到北汽新能源家用车的概率很低,这是北汽新能源的致命缺陷。然而,随着2020年国内市场的低迷,尤其是出行行业大规模的雷电风暴,出行行业对车辆的需求大幅下降,这对北汽新能源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大客户的购买和需求戛然而止,个人和家庭客户没有相应的产品。毕竟那些供应给大客户的纯电车,和智能、主动驾驶、豪华无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相当于同时失去了B端和C端用户,销量自然下降很快。如果不能迷途知返,在C端获得市场份额和地位,北汽新能源将一去不复返,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销量优秀的电动车产品几乎都是面向C端的。
北汽新能源面向C端,不是不努力,而是收效甚微。此前,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自主高端品牌至尊福克斯。目前在售的有两款,分别是售价24.19-31.99万元的ARCFOX α T和售价25.19-34.49万元的ARCFOX α S。不过这两款的销售表现都很一般。阿尔法T去年8月上市,2020年销量仅709辆,2021年前4个月仅398辆,最高月销量170辆;阿尔法于今年4月上市,月销量仅为15辆。可以说,这两款车的销售业绩,即使在20多万的价位,也是相当低的,因为蔚来、理想等30多万的电动车和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都相当优秀。
当然,BAIC新能源在C端尤其是极狐品牌上打不出局面也不是偶然。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北汽新能源本质上是传统自主品牌,也是低端品牌。如果说长城和吉利在销量不错的情况下推出高端品牌WEY品牌和柯灵品牌,属于大势所趋,那么北汽新能源作为销量不佳的低端自主品牌,在C端市场毫无存在感。走投无路的时候,直接去找极限福克斯这样的高端品牌,相当于“沙中盖楼”,属于基础差的,销量自然上不去!
所以,其实本质上,北汽新能源放弃了鼎盛时期重新转型的机会。如果B端市场火爆,C端市场快速增加,那么北汽新能源也可能像比亚迪一样存在。然而,北汽新能源已经错过了培育C端的时机。现在可以说,像极狐这种不知名的高端品牌,重新打开C端市场的希望不大。北汽新能源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彻底失去了先机!
如需申请高可靠性供电,即有双电源及以上供电需求的客户,需按要求缴纳高可靠性供电费用。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它疑问,请致电24小时供电服务热线95598咨询。
董明珠:在格力28年没休假一天 不能更好运营不交班
3月16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刚刚结束一天会议后,仍然精力旺盛地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分享起她对中国制造的感悟。
记者从格力电器方面获悉,董明珠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13份建议,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智能制造发展、家电使用年限等多个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表示,经过前几年的积淀,目前的中国制造已经开始注重品质的发展,将会在未来产生飞跃式的进步。
董明珠认为,变革是渗透企业发展过程的趋势所向,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制度的建设和专注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说起备受关注的格力董事会换届,董明珠表示,一个人不可能渗透企业整体发展的脉络,企业成长无止境,如果其能够交班的时候,也相信格力能够更好运营,关键点不在于退休的早晚和谁来接班,而是企业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谈投资珠海银隆:“我爱的是新能源产业”
NBD:业界认为新能源市场门槛很高,您为什么看好这一市场?
董明珠:门槛高不高不是别人定,是个人判断的,我认为所有的行业都需要具备“高门槛”,才能做好产品和市场。新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必然的方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储能发展的潜在需要。
中国在制造业想要成为强国,常常讲一句话叫“弯道超车”,在新能源领域目前全球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强大的人才、技术,掌握正确的方向,争取在新能源领域领航。
NBD:在新能源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推进?
董明珠:目前还在继续推动新能源技术成熟,新能源目前的推动方式不一,很多企业形成自己的逻辑和理由,都认为自己的电池是最好的。而我认为好与不好最后经过实践检验才是最真实的。有人提到好电池的要素是密度高,在我看来,电池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就是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其次就是充电快。
除了研究新能源本身,各大企业也要未雨绸缪,解决用户需要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环保问题,做好未来5~10年内的新能源电池的回收、拆解分解规划,将环保作为基础研究方向开发。
NBD:有人疑问,用空调企业的管控方式去管理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否合适?
董明珠:这并不是空调企业适不适合管控汽车行业的问题,关键点在于是不是以达到消费者的需求和达到消费者满意为标准的管理。正因为格力坚持“不需要售后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的理念,不断自我挑战,才能塑造坚定的品质。
目前汽车行业也存在一些管理粗放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对于品质的追求十分重要,汽车行业对于部件的标准和品质的强化意识都是需要去改变的。
NBD:您为何选择珠海银隆投资?
董明珠:有些投资者看到一个项目会关注概念、市值,但我觉得有些投资不是为了赚钱,是希望通过投资推动行业发展,拥有一定话语权。我投资他们(珠海银隆)也可以投资别人,我爱的是新能源产业不是某一个企业。我目前关注的不是哪家企业和投资行为,关注的是新能源企业究竟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世界领先企业。
谈商业谋略:要协同共赢发展
NBD:此前,您曾在内部会议上说,2018年,格力销售管理要彻底变革。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董明珠:这么多年来,格力用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创造了好几个创新型的营销模式,做任何一个决策,都源于自身的磨砺,我相信每一次的决策不会有太大的失误。多年来格力一直坚持共赢思想,满足消费者、经销商、企业的各方利益,并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策略。
最早的时候全国空调都在打价格战,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依赖于别人的压缩机等一系列部件,属于组装工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和经销商做成一个利益团伙,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企业。所以我们在全国都在打价格战的时候,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制度,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格力上下游供应商也没有倒下,保持上下游企业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大企业的责任。
随着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格力每走一步棋都意识到不能独霸天下、要协同共赢发展,共同做市场。
因而,我认为变革是渗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不断驱动创新。
比如,目前消费者买了格力空调,总部可以随时跟踪使用情况。此外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线上线下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线上满足方便快捷的需求,线下做好更好的服务,利用大数据做好全网打通,随时随地满足用户需求。
NBD: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在您看来,企业需要进行怎样的革新?
董明珠:中国过去是一个制造大国、代工大国,所有企业用人力、财力打出品牌,但却模仿不出精髓。我2001年就当了格力总经理,今年是第18个年头,最近5年格力电器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也让我们有了另外一种梦想和追求,希望从量的提升达成质的飞跃。过去企业可能更多以利益为主要导向,缺乏品质、市场概念和使命感,而现在一切发生改变,除了关注财富,更关注对于社会的贡献。
谈董事会换届:格力不能更好运营不交班
NBD:格力也在投资装备制造,这是一种多元化发展吗?
董明珠:这不是简单的多元化,如同现在格力进军智能装备也不会放弃空调,企业的成败与否在于企业文化,且不是逐利而行的角色。企业打地基看不出成绩,但是花费的精力比盖楼要多,制造业要打好地基,总有一天会有井喷式的机会出现。
我一直认为做产品要么就不出来,出来就要做最好。格力永远不会忘记专注精神。比如我们的光伏空调和厨房空调还在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
NBD: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格力的董事会换届,您有什么可以分享?
董明珠:我在格力28年没有休假一天,应该可以去休息。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归于一个人,人不能替代企业的发展规律。企业发展没有止境,需要关心的不是谁接班、谁退休,而是企业的发展持续动力和保障条件。
很多人在关注明天的格力怎么办,我觉得我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能交班的时候,我相信企业一定会能更好地运营下去。如果不能更好地运营下去,我绝对不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