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能源》是核心期刊吗?在上面发表文章有用么?
不是。没听过, 你是不是要说《可再生能源》杂志啊?
名: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主办: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辽宁省营口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1-5292
CN: 21-1469/TK
邮发代号:
8-61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可再生能源
曾用刊名:农村能源
创刊时间:198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我们 中州期刊联盟 专业 搞论文
新能源有好多种啊,你要学哪一方面的啊?电学,力学,化工学,新材料,太阳能,风能,推荐;1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及温差电池
作 者:李建保//李敬锋著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2书名: 可持续能源的前景
作者: (美) Edward S. Cassedy 著 段雷, 黄永梅 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06-01
3书名:热能存储技术与应用 - - 可再生能源丛书
ISBN:750256944
作者:郭茶秀//魏新利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3书名:高新技术科普丛书--新能源材料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ISBN 7-5025-4322-8
作者:陈军、袁华堂
出版日期:2003-1-1
——————————————
书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
作者: 苏亚新(环境资源理论研究专家),金衔<整理>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原价:38.00
出版日期:2006-03
ISBN:7502582932
字数: 232
印次: 2次
版次: 2006-03-01
纸张: 平装
(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核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原理与工程应用技术,并介绍工业与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能源资源化利用技术。全书共分6章,分别介绍了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及其利用、氢能及其利用——燃料电池技术、其他新能源及其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内容,阐述详细,内容全面。
本书适用于从事热能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暖通空调、电力、建筑、化工、冶金等领域的设计、管理人员及有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环境工程、石油化工、暖通空调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21世纪能源与动力》系列教材
作者: 李传统 主编
出版社:
原价:30.00
出版日期: 2005-9-1
ISBN: 9787564101268
字数: 399000
页数: 239
印次: 2次
版次: 1
纸张: 胶版纸
(简介)全书共分为10章。
第1章对新能源的概念、种类、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第2章对太阳能的资源状况,太阳能供热、制冷和发电的基本原理、常用工艺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第3章对风能的资源状况、风能发电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第4章对地热能的资源状况、常见形式、供热、干燥以及发电利用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第5章对海洋能的资源状况、海洋能的利用方式、常见的海洋的能的利用技术和工艺进行了介绍;
第6章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分类、资源状况、热解和气化的概念、原理、工艺和设备,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第7章 对氢能的资源状况、氢气的制备过程、氢能的利用方式、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氢能发电的常见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氢能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第8章 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形式和资源状况、利用方式和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
第9章 对洁净煤技术的意义、洁净煤的利用方式与工艺、联合循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洁净煤技术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讨论;
第10章 对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能源利用过程中控制污染排放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利用原理与技术,系统完整。适合从事能源生产、能源管理、环境保护和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参考和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本书是介绍国外的同类技术,也可对你做一些参考。
【书 名】 《科技热点系列.新能源(英文版)》
【图书定价】¥9.80【作 者】:(英)摩根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2-1
【 ISBN 号】:7-5006-5711-0
【内容简介】
聚焦当今世界由科技发展引发的热点话题。此系列不仅描述了对我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与社会热点现象,而且介绍了这些新现象产生的科技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这些科技现象的发展前景。此系列向我们提出了科技无极限的思维,并提出了科技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等疑问,值得当代人深思。探索。此系列涉及到很多新领域。新知识、新概念、新词汇,
本册讲述的是新能源。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我们每天赖以生存的常规能源一方面面临枯竭,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这种情况使得寻找。研究、使用新能源这一课题显得非常迫切。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各种新能源的特点。)
——我认为该书中的观点都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希望提问者youcaizicer在阅读时客观地甄别。
——以上的答复是我的一些选择,希望对你有收益。
作 者:惠晶 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2月大力开发和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书将新能源转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围绕目前国际社会综合利用新能源的研究热点...
通信用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
作 者:董宏,张飘 编著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6月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技术发展趋势 1.5.1 世界上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概况 1.5.2 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 1.5.3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第2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
新能源发电技术
作 者:王长贵,崔容强,周篁 主编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0月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渐取代以污染严重、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的。全书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技术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几部分,全面展示了近年来...
现代能源与发电技术
作 者:邢运民,陶永红 主编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能源及其相关问题、火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垃圾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技术以及...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下册)
作 者:洪元颐,李宏毅 编著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04月
描述了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高次谐波抗干扰、电热采暖、可编程序控制、加装漏电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智能建筑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几个系统的设计要领及设备选型。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建设...
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作 者:“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9月
核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核能技术研究报告 水力发电技术发展战略综述 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生物质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战略研究 风力发电技术战略研究 海洋能 地热能 氢能与燃料电池编后附录...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作 者: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主编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能源及其相关问题、火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垃圾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技术以及...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下册)
作 者:洪元颐,李宏毅 编著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04月
描述了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高次谐波抗干扰、电热采暖、可编程序控制、加装漏电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智能建筑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几个系统的设计要领及设备选型。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建设...
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作 者:“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9月
核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核能技术研究报告 水力发电技术发展战略综述 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生物质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战略研究 风力发电技术战略研究 海洋能 地热能 氢能与燃料电池编后附录...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作 者: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主编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能源及其相关问题、火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垃圾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技术以及...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下册)
作 者:洪元颐,李宏毅 编著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04月
描述了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高次谐波抗干扰、电热采暖、可编程序控制、加装漏电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智能建筑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几个系统的设计要领及设备选型。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建设...
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作 者:“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9月
核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核能技术研究报告 水力发电技术发展战略综述 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生物质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战略研究 风力发电技术战略研究 海洋能 地热能 氢能与燃料电池编后附录...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作 者: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主编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本书是《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之一。太阳能的利用是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为了普及、宣传和推广太阳能利用技术,本书对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大领域进行了叙述;...
太阳能发电:光伏能源系统
作者:(德)克劳特(Krauter,S.)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全面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5章,介绍了太阳能基础知识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构成、现场安装等技术问题;第二部分,包括第6-9章,通过研究组件生产、运行维护和循...
太阳房:太阳能建筑设计手册
作者:(英)盖尔威(Galloway,T.) 著,林涛,赵秀玲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本书以新颖的理念和独特的视角阐述了目前通用的太阳能技术,书中详细介绍了太阳房项目的具体设计到房屋和设备维护的全过程,为太阳房的设计、规划和建造提供了全面的指导,计论了太阳房设计、运行、维护和经济性等方面...
太阳能利用技术
作者:王君一,徐任学 主编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本书全面、具体地介绍了农村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实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能基本知识,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与热水系统,太阳能干燥,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的其他应用等。在附表中还给出了常用参数,...
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
作者:(日)彰国社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9月
本书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方法分为3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每个方面内容都是由(1)基础资料,(2)方法与原理,(3)设计要点,(4)实例,(5)补充事项等构成,可以作为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入门读本和指导读物。...
太阳能房与生态建材
作者:邹惟前,邱昌兰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太阳能房和节能房各部件的工艺和关键技术。书中不仅对农作物秸秆制作墙板、地板等的组成、配方、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特点等作了详细介绍,而且对太阳能房的结构设计和各配套设施如太阳能...
建筑工程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应用
作者:李宏毅,金磊 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本书从能源短缺、环境遭破坏的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几种可再生(新)能源发电原理、应用状况;重点概括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和光电转换的优势。以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光电效应、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光伏照明和光伏设...
中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集
作者:中国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此作品集收录由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太阳能学会联合举办的 “中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中的优秀作品,其中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在内的16个省、市、自治区,9家设计单位、22所高校、7家太阳能生产企业和2个科研单位共85项参赛...
建筑与太阳能: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演变(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
作者:(德)贝林,(德)贝林 编著,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译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人类的历史是能源变革的历史。每一个时代都以自身的能源技术作为标志。我们正进入一个新太阳能时代。” 《建筑与太阳能》一书生动地研究了太阳作为首要能源的重要性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对建筑产生的深远影响。作...
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分析与运行
作者:(印)派特(Patel,M.R) 著,姜齐荣,张春朋 等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1
建筑参考文献
文献意思为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建筑参考文献,希望大家喜欢!
建筑参考文献 篇1(一)建筑设计部分
[1] 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 国家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 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4] 教材.房屋建筑学
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合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二)结构设计部分
[1] 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 国家行业标准.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6] 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7] 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钢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03G102). 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3
[9] 龚思礼主编.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 《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 陈绍蕃. 钢结构(上).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 陈绍蕃、顾强编著. 钢结构(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 丰定国、王社良主编. 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5] 梁兴文、史庆轩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三)地基基础设计部分
[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2] 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 220-2002)
[4] 国家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 《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边坡支护课程设计指导书》(韩晓雷编) [8] 华南理工大学等编著. 地基及基础(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 陈仲颐、叶书麟编著. 基础工程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 史佩栋、高大钊主编.高层建筑基础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1] 沈杰.地基基础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2] [美]H.F.温特科恩、方晓阳主编.钱鸿缙、叶书麟等译校.基础工程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建筑参考文献 篇2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
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
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
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
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
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
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
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
[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154-157
建筑参考文献 篇3[1]王永志.电力建设企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王坤.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7.
[3]杨帆.基于模糊评价的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4]戴牡巧.基于RFID技术的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5]高向阳,秦淑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周蓉.企业安全事故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7]陈少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8]任敏.基于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9]田翰之.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创新及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10]彭蔚锋.建筑工程坍塌事故危险源分析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2
[11]乔元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1
[12]李玉红.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13]梅牡丹.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施工事故的预测研究[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1
[14]乔团.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控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5]张霞.港口施工危险源评价方法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16]侯茜,秦洁璇,李翠平.安全生产预警综合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6:92-97
[17]赵平,裴晓丽,薛剑.基于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0:106-110
建筑参考文献 篇4[1]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高珊珊.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点云配准[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3]刘洋.基于编码结构光的三维扫描仪原型系统研发[D]杭州:浙江大学,2005
[4]杨永.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5]冯钧森.古建筑测绘技术与方法[J]企业家天地,2009
[6]李杰,周兴华,唐秋华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J]海岸工程,2011,30(3):28-33
[7]王莫.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6):143-156
[8]白成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9]谢武强,宋杨,王峰,罗峰.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物立面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3,(1):12-14
[10]王其亨.古建筑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邓烨,欧阳恬之.古建筑测绘方法研究[J]建筑史论文集,2003,3.(20)
[12]沙黛诺.古建筑测绘方法和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3]曹勇.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比较[J]广东建材,2011,5:10-12
[14]丁宁,王倩,陈明九.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古建保护分析与展望[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5(3):274-277
[15]王潇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建模及其在建筑物测绘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6]李宝瑞.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17]张远智,胡广洋,刘煜彤,王庆洲.基于工程应用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J]公路运输文摘,2001(9):38-40
建筑参考文献 篇5[1]毕沅(清):《续资治通鉴》卷52
[2]孙科.广州市政忆述.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8
[3]胡宗宪(明):《海防图论》,《中国兵书集成》,解放军出版社,1987:290
[4]陈梦雷(清):《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5]任果、常德:《番禺县志》(清,乾隆)
[6]屈大均(清):《广东新语》,《恭岩札记》
[7]张九龄(唐):《曲江集》卷一七《开凿大庾岭路序》:130
[8]张廷玉(清):《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递运所》
[9]梁廷桁(清):《越秀书院志》,(转引自《南汉书》,《夷氛纪闻》)
[10]粱廷楠(清):《粤海关志》,第5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校注本
[11]王在晋(明):《海防幕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64
[12]陈寿(晋):《三国志·吴志·陆胤传》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13]黄培芳(清):《羊城西关纪功录》,《番禹册金录》,《嘉庆七年会试齿录》
[14]陈薇著.走在运河线上--大运河沿线历史城市与建筑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5]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著.清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16]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参考文献 篇6[1]黄成铭,杨忠智.铁路运输建设项目应开展后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4):30-33
[2]张飞涟,周继祖.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J]综合运输,2010(12):25-28
[3]黄恺.积极开展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J]城市开发.2011(10):76
[4]汪红霞,商业地产项目引入后评价的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19(6):93-95
[5]曲琳莉.正确进行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10),299
[6]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观论与文践,2011(3):18-21
[7]倪枫杰,黄金枝.工秤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09,31(11):103-106
[8]许晓峰,肖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9]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五英,于守法,张汉亚主.建设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1]王超.项目决策与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12]牛志平,朱,何孝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0,19(3):25-27
[13]刘月明.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判据分析[J]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3):36-38
[14]刘荣刚.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5]张炯,贾仁甫,郭永利.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当代经济,2008(10),151
[16]黄昀,黄文杰.项目财务后评价的一点探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l.8(12):68-71
建筑参考文献 篇7[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M]2005
[2]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牛维麟主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姜奇平.创意产业经济学的批判.互联网周刊.2006.4.3
[6]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Scott A. New industrial space, London: Pion,1988
[8]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M]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9]厉无畏编.创意产业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0]姚为群.全球城市的经济成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张京城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
[12]朱介鸣.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
[13]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建筑参考文献 篇8[1](法)埃德加·莫兰.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5.
[2]李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54,101.
[3]王侠.发展可再生能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7-9.
[4]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1-162.
[5]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63-64.
[6]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0.
[7](美)阿摩斯·拉普卜特.黄谷兰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7,22-37,62-63.
[8]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9](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68.
[10]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07):28.
[11]裴丹.绿色基础设施建构方法研究评述[J]城市规划,2012,36(5):84.
[12]陈洁萍,葛明.景观都市主义谱系与概念研究[J]建筑学报,2010(11):3.
[13]曾繁仁.当然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范畴[J]文艺研究,2007,(4):15-22.
[14]俞孔坚的.低碳美学下的新桃园憧憬[J]园林,2011(03):44-48.
[15]秦书生.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16(2):45.
[16]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6.
建筑参考文献 篇9[1]苏为华.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2]王勇,李广斌. 中国城市群规划管理体制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3]阿瑟·塞西尔·庇古. 福利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7.
[4]谭显明. 转型期我国城市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5]张淑杰. 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2006.
[6]闫龙飞. 准公共品非政府性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7]向春玲: 中央党校“城镇化与城市运营”课题组,2012.
[8]张艳玲.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9]朱铁臻. 城市发展学[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10]陈岩松. 城市经营[D]同济大学,2007.
[11]张超. 城市准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2]兰潇. 城市设计方案评价体系初探[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3]张淑杰. 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4]赵燕菁. 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经营[J]城市规划,2002,26(11):7-15.
[15]王春艳. 城市概念规划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版)/能源蓝皮书
解密新能源
清洁能源投资:太阳能、风能、乙醇、燃料电池、碳信用等行业的绿贸易指南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
中国新能源发展报告
2010世界能源与电力统计分析报告
2011中国发电能源供需与电源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可再生能源卷
能源保卫战
世界能源形势分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2.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3.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4.管理学原理(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5.经济学(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6.能源工程技术概论(二)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能源管理(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电工基础学。通过学习,使考生熟练掌握能源管理中用能工艺、设备与工程中能源利用的基本物理过程及主要工程技术参数核算的专业知识和方法。
推荐用书:《能源工程技术概论(二)》, 主编:黄克玲,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系列教材)
7.能源法律法规(二)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能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是近几年国家颁布和出台的能源和与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汇编,内容包括:综合篇、电力篇、石油天然气篇、可再生能源篇、节能篇、行业标准篇和其他篇。通过学习,使考生基本掌握国家能源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推荐用书:《能源法律法规(二)》, 主编:滕四波,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系列教材)
8.能源管理概论(二)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能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包括:社会发展与能源利用(特别是新能源的发展与利用)、能源计量与统计方法、能源消费与环境影响、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企业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在此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考生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选择与评估能力。
推荐用书:《能源管理概论(二)》, 主编:孟昭利,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系列教材)
9.节能技术(二)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能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节能基础知识、锅炉节能技术、余热利用技术、企业供电系统节能、电动机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过程能量优化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交通节能技术、民用节能技术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对各种节能技术从节能原理、节能技术特点、适用对象、节能效果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几种常用的节能技术。
推荐用书:《节能技术(二)》,主编:黄克玲,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系列教材)
10.节能评估方法(二)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能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是在节能评估、能源审计及节能奖励资金申请过程中,使考生明确掌握相关专业技术术语的概念和定义,耗能机电设备、输变电的基本知识及应遵循的标准规范外,基本具备计算其损耗和有效使用各种能源的方式方法的能力及应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手段,从而提高节能评估、能源审计和奖励资金申请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推荐用书:《节能评估方法(二)》, 主编:樊文舫,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系列教材)
11.能源审计方法(二)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能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的监管,企业用能过程审核,节能量计算与评估,编写能源审计报告与节能规划报告方法。通过学习,强化考生能源审计的知识,并使考生基本具备参与编写能源审计报告的能力。
推荐用书:《能源审计方法(二)》,主编:白磊,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版 (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系列教材)
12.能源与环境概论(二)
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能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能源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SO2、NOx、PM排放量估算方法,节能减排政策进展;能源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化石燃料燃烧的CO2、CH4和N2O排放量估算方法,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及其对能源发展的影响。该课程通过对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分析讲解,使考生全面了解能源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和国内环境问题,把握环境保护对能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推荐用书:《能源与环境概论(二)》, 主编:杨宏伟,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版(能源管理师水平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系列教材)
备注:今后教材的变化,以每年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或者赢在路上教育培训学校网站发布为准
《中国领先一把》(李河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EQhfxBQ7iDcsMO-8mH_3A
提取码:diqs书名:中国领先一把
作者:李河君
豆瓣评分:6.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页数:384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索中国如何通过光伏革命,破解能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和平崛起的书。
2012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能源安全与能源独立堪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复杂,不稳定性因素和风险也将增加,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加大。
2013年初,中国遭遇雾霾袭击,北京及华北地区多处城市PM2.5浓度“爆表”,中国面临空前的环境压力:这不仅事关民生,更关乎中国的大国责任及国际地位,因为气候谈判不仅仅是简单的减少碳排放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各国经济战略和发展利益。
作者简介:
李河君,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客家人。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李河君作为可再生能源企业家,是倡导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理念——“全球替代行动”的发起者。作为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概念在中国的首倡者,他不但是新能源战略家,更是践行者。
《第三次工业革命》([美]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hiWHbx_x8AtjoWyfeVqA
密码:n70p书名:第三次工业革命
作者:[美]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
译者:张体伟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5
页数:312
内容简介: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
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在21世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险。
作者敏锐地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
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垂直的、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分散郊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线性的外延式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催生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的团队正在制定总体规划,以期将现有的城市和郊区空间纳入到封闭的生物空间内。我们想象存在数以千计的生物地区,每个这样的地区都是一个点,而得益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催生的能源、通讯和运输系统,这些点被连接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覆盖多个大陆。
我们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
作者简介:
杰里米•里夫金
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和畅销书作家,著有《工作的终结》、《生物技术的世纪》、《路径时代》,每本书都被翻译成十五种以上的语言。瑞弗金还是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的主席,曾经担任过前欧盟委员会主席罗曼•普罗迪的顾问。
没有明确参考书
科目
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212 俄语二外 《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财珍等
213 日语二外 《标准日本语》初级2册,中级1册
《初级日语综合教程》第三单元
《初级日语》1、2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妲莉
赵华敏
214 德语二外 《大学德语》修订版一、二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仲主编
215 法语二外 《简明法语教程》 商务印书馆 孙辉
724 马克思主义理论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
蒋学模
高放
725 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史、媒介组织学) 《传播学教程》
《中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媒介组织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
方汉奇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
李红艳
726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 1、2册
《语言学教程》
英语八级备考类教辅1-2册;文化、文学基础知识类读物1-2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自选 张汉熙 主编
胡壮麟等
728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
729 中国通史(1840年以前) 《中国古代简史》
《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帆
张传玺
730 科学思想史 《科学的历程》
《科学技术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吴国盛
李思孟 、宋子良
731 经济法(综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
《民事诉讼法》(第二版)
《民法学》
《法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姜明安
江伟
魏振瀛
张文显主编
733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
806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镜岩等
807 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 环境化学
环境监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戴树贵
奚旦立等编著
808 综合化学(附考试基本内容,参考书自选) 有机化学(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定量分析概论及相关计算) 仪器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物理化学(界面现象、胶体分散体系)
809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遥感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遥感概论 科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邬伦主编
彭望Lu、白振平等编著
810 气象学与气候学 气象学与气候学
大气物理学
气候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周淑贞主编
盛裴轩,毛节泰等
高国栋等编著
815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上册)
《植物营养学》(下册)
《土壤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陆景陵主编
胡霭棠主编
吕贻忠、李保国
816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817 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 《普通发展学》
《参与式发展规划》
《发展项目教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小云主编
叶敬忠等主编
叶敬忠等主编
818 经济法学(含商法) 《商法》
《经济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范健
杨紫烜
820 电路原理 《电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关源
821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篇)》
《数据结构教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严蔚敏、吴伟民编
彭波
王珊、陈红
823 普通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尚玉昌
孙儒泳主编
824 土壤学与地学基础 《土壤学》
《地貌学教程》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 中国农业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吕贻忠、李保国
杨景春主编
王数 东野光亮
825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伟光
郑永廷
826 826专业综合(含影视、美学、文学) 《电影电视艺术导论》
或《影视艺术概论》
《文艺美学》
<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会林\彭吉象
倪宝祥
胡经之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827 管理学综合 《公共管理学》
《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成福、党秀云
王凤斌等
828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张蓉
李沛良
829 英语写作与翻译 Essential Strategies for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5th ed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近三年《中国翻译》及其他主要外语类刊物上的有关翻译的文章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9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Feng, Cuihua.
Gibaldi, Joseph
许建平
832 工程力学(理力、材力) 《材料力学》(第三版)上或《材料力学(Ⅰ)》第四版
《理论力学》(第六版)(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鸿文
哈工大
833 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数字部分)》(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诗白
阎石
康华光
834 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 中国农业出版社 任树梅、李靖
835 食品科学基础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工程原理》1985
《食品化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天津轻工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李云飞/葛克山
天津轻工学院、无锡轻工学院教研组编写
阚健全
839 信息管理与情报学基础 信息管理概论
情报学基础教程 科学出版社(2002)
科学出版社(2006) 柯平,高洁
叶鹰等
840 农业概论 《农业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翟虎渠
842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袁贵仁
陈先达
845 农业生物环境原理 《农业生物环境原理》 农业出版社 鲁纯养
846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 高教出版社 同济大学
847 水力学 《水力学》第三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持恭
848 工程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惕乾
851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龙驭球
852 土地资源管理(含土地资源学与土地管理学等) 《土地资源学》
《土地管理学》
《土地利用规划学》
《地籍管理》
《土地经济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刘黎明等
朱道林主编
郝晋珉等
林增杰主编
刘书楷等主编
853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德华
蔬菜学(复试用书) 《蔬菜栽培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
《蔬菜育种学各论》 中国农大出版社
中国农大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振贤
曹家树
王小佳
大学化学实验(复试用书)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殷学锋
农药学概论(复试用书) 《农药学概论》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韩熹菜
普通微生物学(复试用书) 《微生物生物学》
《现代微生物遗传学》 科学出版社(04年第一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 杨苏声
陈三凤
植物生理学(复试用书) 《植物生理学》 科学出版社 武维华
信息检索 (复试用书) 《信息检索》
《农业信息检索与利用》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焦玉英等著
左文革,吴秀爽
分子生物学(复试用书) 《分子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阎隆飞等
凡参考书目中未列的考试科目,均不提供参考书
中国农业大学2008年博士研究生部分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凡参考书目中未列的考试科目,均不提供参考书
如需以下参考书目可与北京硕博图书有限公司联系
北京硕博图书有限公司 陈新 经理
地址:北师大院内科技楼南侧平房(678号信箱)
电话:010-58802068 手机:13241777719
网址:www.bsdky.com E-mail: bsdky@163.com
考试科目及名称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 者
2201作物栽培耕作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耕作学》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作制度》 农业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河北科技出版社 董钻
王树安
刘巽浩
耕作制度研究会
3301作物生理学 《作物生理学导论》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作物产量-生理学及形成过程》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郑丕尧
上海植生所
王璞等
3311现代农业生态 《农业生态学教程》
《现代生态》 气象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陈阜
戈峰主编
2203分子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阎隆飞、张玉麟
孙乃恩等
3303基因工程概论 《遗传工程概论》
《基因工程原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谢友菊
吴乃虎
3304果树学 《果树育种学》
《果树栽培学总论》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沈德绪
郗荣庭
余叔文
3305蔬菜学 《蔬菜栽培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
《蔬菜育种学各论》 中国农大出版社
中国农大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振贤
曹家树
王小佳
3306花卉学 《花卉学》 农业出版社2002 包满珠等
3312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树木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陈有民
3336高级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导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Richard N.Strange著,彭友良等译
3307高级昆虫学 《现代生态学》
《昆虫毒理学》
Insec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动物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昆虫遗传学》. 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CRC Press,2002.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科学出版社2000. 戈峰(主编)
高希武(主编)
Nation, J. L.
郑乐怡
张青文.
考试科目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 者
2208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植保系统工程导论》
《植物医学导论》
《害虫综合治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曾士迈主编
管致和主编
张宗炳(主编)
3334现代生物学 《现代生物学》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环境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胡玉佳主编
瞿礼嘉主编
段昌群主编
3311现代农业生态 《现代生态》
《农业生态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戈峰主编
陈阜
2238地学 《地貌学教程》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
《土地资源学》 高教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杨景春主编
王数、东野光亮
刘黎明等
2239现代生态学 《现代生态学》
《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戈峰等主编
Manuel C.Molles Jr.
2205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上册)》
《植物营养学(下册)》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陆景陵主编
胡霭棠主编
3319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镜岩等
3321土壤学 《土壤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吕贻忠、李保国
2221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德庆
2244环境科学导论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学导论》
《环境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肇信、刘天齐
唐永銮
何强等
3325环境污染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
《环境土壤学》
《环境化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唐孝炎
陈静生
牟树森
刘兆荣 陈忠明
3327土地资源经济学(含土地经济学、土地估价、土地法学) 《土地行政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资源经济学》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朱道林
刘书楷等
巴洛维著,谷树忠译
3322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可再生能源丛书》
《国外生物质能的政策与实践》
《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生物质能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袁振宏 吴创之
马隆龙
姚向君
姚向君 田宜水
2247气候学 《气候学教程》 气象出版社 高国栋等编著
考试科目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 者
3382农业气象与农业气候学 《普通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候学》
《农业气象学原理》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业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刘汉中主编
韩湘玲主编
冯秀藻主编
3315基础兽医学 《家畜解剖组织胚胎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方向的考生用)
《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学方向考生用)
《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方向考生用)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马仲华
赵德明
沈建忠 谢联金
3318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赵德明
3316家畜传染病学 《兽医传染病学》
《家畜传染病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蔡宝祥
吴清民
2216兽医外科学与外科手术学 《兽医外科学》(第三版)
《兽医外科手术学》(第四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洪斌
林德贵
2241兽医内科学与内科诊断学 《兽医内科学》(第三版)
《兽医临床诊断学》(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建华
王书林
2217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刘钟杰
2215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动物病毒学》(第二版)
《动物免疫学》(第二版) 中国科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殷震
杨汉春
3317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汪明
2204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余叔文等
2212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顺伍主编
王镜岩等
2219植物生理学(本专业)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2004
科学出版社 瞿礼嘉等译
余叔文等
2221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德庆
332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镜岩等
阎隆飞 张玉麟
孙乃恩等
2220生理学 《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姚泰
杨秀萍
2243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 《畜产食品工艺与进展》
《畜产食品学》
《肉类工业手册》
《乳品工业手册》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
《食品工程全书》 陕西科技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蒋爱民、南庆贤
周光红
南庆贤
金世琳
罗云波,蔡同一
高福成主编
2242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译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王璋
2252有机化学 《基础有机化学》 科学文献出版社 覃兆海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 者
3389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彭祟慧
赵学范
3341农药学 《农药学概论》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韩熹莱
3362自动控制理论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杨叔子等编著
胡寿松主编
2230运筹学 《运筹学基础》
《运筹学》第一章至第十二章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何坚永
运筹学试用教材编写组
3343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 辽宁教育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邓乃扬、诸梅芳
薛毅
3388水力机械水动力学分析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第一版)
《流体机械原理》(上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福军
张克危
3356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 水利水电出版社 褚俊伟
222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理统计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庄楚强、吴亚森
3364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 高教出版社(1990) 徐芝纶
3349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农业出版社 马承伟
3353计算机系统及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科学出版社 白中英等
2206高等数学 《大学数学I》
《高等数学(下)》(微分方程部分) 科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国辉
同济大学
2231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庆杨,王能超
3360农业机械化工程学 《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
《生产力经济学讲义》
《农业机械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自编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 高焕文
白人朴、王德成
李自华、柯宝康
3370数控技术 《数字控制技术与数控机床》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杨友君
3371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月出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出版 申永胜主编
吴宗泽主编
3386水文学及水资源概论 《水资源学》
《分布式水文模型》 科学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陈家琦、王浩、杨小柳
熊立华、郭生练
3346灌溉原理与技术 《非充分灌溉原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陈亚新、康绍忠
3358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杏元主编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 者
复试科目:遥感技术 《遥感与图像解译》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Lillesand TM等著、彭望LU等译
赵英时等编著
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谢希仁
复试科目: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科学出版社 吴信才等编著
梅安新、彭望录、
秦其明、刘慧平
赵英时等编著
复试科目: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胡广书
复试科目:智能系统 《智能系统——基础、方法和农业中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道亮等编著
复试科目: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海藩
3373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 《普通发展学》
《参与式发展规划》
《发展项目教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