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
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如下:
1、北汽新能源4S店4S店
主营品牌:北汽新能源。
电话:400-000-0000 24小时售全国。
地址:房山区阎村镇阎村桥东京周路南侧。
2、吉利新能源4S店4S店
主营品牌:吉利新能源。
电话:400-000-0000 24小时售全国。
地址:朝阳区金盏乡东苇路金港汽车公园C区10号1001。
3、腾势汽车4S店4S店
主营品牌:腾势。
电话:400-000-0000 24小时售全国。
地址:大兴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北路26号。
4、广汽新能源4S店4S店
主营品牌:广汽新能源。
电话:400-000-0000 24小时售全国。
地址:朝阳区利泽东二路二号。
5、江淮新能源4S店4S店
主营品牌:江淮新能源。
电话:400-000-0000 24小时售全国。
地址:朝阳区建国路52号(四惠东地铁站正南)。
国产车之首,这个答案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然而我发现下面竟然没有人答对。这家车企堪称 汽车 界的华为,市值超过5000亿,超过了现代、本田、通用、宝马等知名国际品牌,位列世界第四。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和大众。这家车企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掀起了一场 汽车 产业革命,让各大国际车企瑟瑟发抖。它的名字听起来很low,很多人对这个品牌都不屑一顾。提它的名字就跟骂街似的。说到这,应该猜到了吧?
以前和大家聊国产车品牌,我很简单的分成了一二三线。一线品牌包括 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红旗 ,这些都是我认为未来会有不错发展的。二线则以老牌国企为主, 上汽、一汽、长安、广汽、东风、江淮 等等,基本上都能达到合资车的水平,生存下去不成问题。三线则是其他品牌,或许也有珠玉蒙尘,但是恕我水平有限,不能面面俱到。
另外我知道红旗是一汽的,但还是把这个品牌单拿出来了,因为红旗的品牌价值和奔腾、森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这样分很多人都不服气,按照销量来看,吉利、长城和长安应该是一线,他们应该是国产车销量的前三。比亚迪、奇瑞还是略逊一筹,比销量的话,红旗可能都上不去场。其实一人一个想法,不同标准的分法也不同。如果是按照未来发展潜力和现在的企业底蕴和技术积累来看的话,应该是 一超多强 。
先从三线说起:北汽、东南、众泰、猎豹……
不是说国产三线品牌里就一定没有好车,这未必。但这些车企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过硬的研发能力 。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们都还在用三菱的发动机。说是造车,不如说是“攒”车。东拼西凑弄出来的东西,核心都不是自己的。
当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世界分工合作,这样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从侧面可以看出企业的技术储备不足,处处受制于人,未来难有太好的发展。
像是一些造车新势力,包括 小鹏、威马、蔚来、理想 ,因为没有自己的三电技术,电池还需要在外面买,所以我觉得大多可以归为三线。这其中蔚来的市值几乎都要超过比亚迪了,不过我依然不太看好。纯电车是未来的趋势不假,但是存在很大变数,一旦电池技术出现突破,到时候慢一步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二线底:北汽、东风
这里只说乘用车, 东风 在其他领域倒是颇有建树,但是乘用车领域,什么东风风神,东风启辰,东风风行,一个个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而且也还在是用着三菱发动机。其实和三线并没有明显差距,只是家大业大而已。
北汽 则有点扶不起的意思。为了扶植北汽新能源,插混车在北京都不能享受新能源的政策。然而结果显而易见,北汽全系没有一个热卖的品牌,发动机甚至还买哈弗的,BJ40用的和H9都是同款发动机,几乎全靠合资那边输血。
二线中:一汽、江淮
江淮 虽然市场表现不太好,其实人家底子还是有的。尤其是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反应迅速,已经算是走到了很多车企的前面。工业底子还是非常不错的,否则蔚来也不会选择江淮来代工。但是比起一线品牌,产品力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而且品牌力实在是惨不忍睹。很多未来车主都把蔚来后面的江淮扣掉。在沈阳,干白事一条龙,扎白花的灵车十个有八个江淮……
一汽: 把红旗拿出去不算,旗下就只剩下森雅、奔腾,森雅应该算合资品牌了吧?毕竟是一汽和大发合作的。不管算什么吧,销量和市场表现都不算好,如果单拿出来的话,也就是个随时可以放弃的三线品牌。奔腾能好一些,感觉一汽是下了功夫的。感觉战略布局学的是大众和奥迪,红旗作为高端品牌,往豪华车的方向走,像奥迪一样,而奔腾则是比较亲民一些,像是大众一样。虽然销量表现一般,但是产品力还是不弱的,发动机热效率接近40%,完全达到了合资车水平。像是奔腾T99,和红旗一样都是终身保。
二线顶:上汽、广汽、长安
上汽 旗下的品牌主要有: 大通、荣威、名爵 , 五菱 和 宝骏 我觉得算合资,毕竟人家叫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五菱宝骏。
大通 人家主要玩轻客、微面、皮卡,甚至是校车和房车,本来算是商用车领域,但是人家也生产SUV和MPV,其实产品也都还行,尤其是MPV车型。不过营销方面不到位,而且感觉企业重点还是在商用车领域,并没有在乘用车领域发力。
名爵和荣威 一起说吧,都脱胎于英国罗孚 汽车 ,Rover这个名字熟悉吧?再加上一个词,Land Rover,这次认识了吧?本来挺牛的,后来经营不善破产了,当时南京 汽车 和上海 汽车 。两家竞标收购,南汽花了5300万英镑拿下MG实体生产厂,上汽6700万英镑拿下购得Rover 75车型技术资料和生产权。不过rover商标使用权在宝马手里,宝马不放,上汽就只能改名荣威(roewe)。后来南汽和上汽打官司,争谁才是英伦血统,后来上面调节,两家这才合作,最终上汽收购了南汽50%以上的股份,两家从此就算一家了。
简单说这就是国外破产倒闭的车企,咱花大价钱买回来了,技术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其实实质帮助非常有限,感觉就是套了个外包装,似乎换一个外国的车标车就能卖得好一点。这也是上汽给我的感觉,营销不错,可是车呢,不能说不好,但是也没有出类拔萃。和通用合作研发的发动机热效率在37.5%,可以说是主流水平,还算不错。像是名爵的运动风格还是继承下来了,外观设计也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不过初期用干式双离合把口碑给干崩了,现在也只能屈居二线。
广汽: 广汽的自主品牌传祺和埃安(原来的广汽新能源)在销量上比上期还有差距,不过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则是一流的,甚至堪比一线。矩浪动力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2.1%,是目前国产车的巅峰水平,超过了丰田、本田、大众等一线合资品牌。说本田没发动机送车,咱广汽的2.0T发动机不次于本田了,而且送的车更好。
另外,矩浪动力主打的7速湿式双离合也很拿得出手,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平顺性、使用寿命以及传动效率,都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今年好像还拿了个世界十佳变速箱。目前在燃油车领域,几乎已经没有短板了。
另外,广汽埃安的新能源车也很能打,自动驾驶技术据说已经达到了L4级别。哪怕是独立运营,人家这么多年造车的经验和底蕴还是有的,相比一些需要代工的造车新势力,优势明显。只是广汽在早期也是被菲亚特的双离合给坑了,传祺GS4一度杀到了月销排行第二的水平,结果因为双离合的问题口碑直线下滑。后来不得已换上了AT,可是口碑崩了,给人留下了故障率高的印象。现在产品力上来了,可是要重新树立品牌形象仍需时日。
说实话,我都想把广汽放在一线了。
长安 :说长安是二线,很多车友表示不服。过去我也是长安粉,也为蓝鲸平台感到振奋和自豪。从销量来说,长安是妥妥的一线品牌,一点毛病都没有。轿车有长安逸动,SUV有CS75,都是热销品牌。产品线也较为齐整,从CS15、35、55,到75、85、95,基本上没有漏网的。高端品牌UNIT,UNIK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至少颜值很吸粉。低端品牌的欧尚也堪称物美价廉。
销量上是一线,技术上,在国内也算一线。之所以把长安放在二线,是因为虚标减配的问题。像是CS75Plus,实际表现其实是够用的,而且咱家用车你也不上赛道,动力差个几十匹,扭矩少个几十牛米无所谓。但是虚标参数我有点接受不了,这归根结底属于虚假宣传,关系到企业诚信的问题!
另外,懂车帝做过一期CS75plus和H6的对比拆解,CS75plus减配明显,后防撞梁跟纸糊的一样,起不到一点保护作用!
我之所以喷日系德系,不在于它出自哪里,而在于他们减配无良!在这个问题上我很难说服自己双标。
其实二线顶和一线已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改为“一超多强”更合适一些。
一线品牌: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红旗
红旗: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豪华 汽车 品牌
红旗自带豪华基因,而且明显能感觉到,人家就是奔着打造豪华品牌的方向去的,不要求走量。轿车都是B级起步,SUV也就只有一款紧凑级E-HS3,还是新能源。红旗的售价一点都不亲民,如果说产品本身的话,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发动机表现只能说一般,用料扎实,似乎并没有太看重轻量化设计,所以油耗略高。这也符合红旗的品牌定位,走高端,油耗不是重点。
我一直持这样一个观点:超过30万,你买的就不是车了,更多的是选择圈子和人设。红旗有这样的文化底蕴,也有这样的用户基础。开红旗,其实无须在意车如何,百公里加速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油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都不是重点,在意这些你不用选红旗。30万也好,40万也好,你买的是一个人设,成熟稳重,事业有成,而且不忘本。
红旗有打造豪华品牌的文化底蕴,而且现在看来,路走的也没错。可能在硬件上并不是那么强,但是也不算差。而且现在红旗旗下所有车型都提供了首任车主不限里程不限年限的终身质保。
奇瑞:踏踏实实造车,品牌低端又如何?
奇瑞是国内第一家正向研发的车企,37.1%热效率的发动机一度领跑全国,直到今天仍不过时。旗下万里扬CVT,表现不输日系。虽然目前主要还是1.6T+双离合一套动力组合,但是对于家用车来讲,这套组合十分能打,也非常耐用。
日系三杰,2.0L+CVT的动力总成吃了多少年?大众靠EA211+DSG造了多少款车。据说奇瑞代号为F4J20的2.0T发动机已经点火成功了,有望在明年1月份实现量产,预计最有可能搭载在其旗下的高端品牌星途上。
奇瑞在国产车企里也算是命运多舛,不过也相当有志气,给人以脚踏实地的感觉。发动机保10年100万公里,不少车型都承诺发动机终身保。旗下的低端品牌捷途也都质保10年20万公里,而且没有首任车主的限制。在低价位车型中算是难能可贵了。
吉利:收购得到的技术和研发得到的技术有什么不同吗?
收购了沃尔沃之后的吉利发生了质变。之前我觉得吉利从福特手里买的沃尔沃,并没有拿到核心技术,而且沃尔沃除了安全性方面,三大件技术也没有特别出色。不过事实证明,两者的确激发出了化学反应。吉利并没有直接把沃尔沃的东西拿过来自己用,否则只会毁掉沃尔沃。李书福先让一批吉利的核心成员去了沃尔沃,然后又让沃尔沃的一部分核心成员来吉利,从设计理念到品质把控,这样吉利的企业文化也随之得到了一次提升。双方诞下的子品牌领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前发动机是吉利的短板,那个1.8T动力差油耗高,好在吉利的装配工艺和NVH做的都不错,像是博越,也能在SUV领域有一席之地。不过现在部分车型用上了沃尔沃的发动机之后,最后一块短板也被补上。像是新推出的吉利星瑞,用的是和沃尔沃同款的2.0T发动机,售价只要12万左右。
另外,旗下子品牌领克和红旗一样,全系终身保。
长城 :靠 H6打天下,靠技术坐江山
早年的哈弗H6,表现并不能算出色,动力一般,油耗不低,好在皮实耐用。正好赶上国内SUV车型的走俏,H6凭借还不错的外观和比较稳定的质量,在风口上起飞。一款H6,连续十多年销量第一,哈弗为了保住SUV销量冠军的宝座,常常几十款车型同堂销售,要的就是消费者的这种从众效应。
过去长城销量好是因为定位准确,会营销,但是现在产品力也有了质的提升。历时5年,耗资200亿打造的柠檬平台已经让长城产生了质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仍旧在发酵中。柠檬平台包括438个基础模块、113个标准模块,具备覆盖A0、A、B、C、D级车型的延展性。传统的七速双离合表现已经几乎完美,而全球首款9速双离合也指日可待了。
除此之外,越野专用的坦克平台也值得期待,坦克300未卖先火,号称四驱三把锁,可玩性极高。高端品牌WEY系列,一直在和领克分庭抗礼,产品力已经远超同级别的合资品牌了,目前也推出了整车5年,发动机变速箱终身质保。
H6完全可以当做是国产车质量的标杆。我们看车质网投诉,最近一年,H6的投诉仅仅排在SUV的第9位,还要低于荣放、逍客、途观、CX4、奇骏等合资车型。这里统计的是绝对投诉量,销量越大,意味着基数越大,哈弗H6是十几年的销量冠军,市场保有量是最多的,然而全年只有372例投诉,而且大部分都是小毛病,和三大件无关,足以说明H6的质量可靠,远超大家公认皮实耐操的日系车。
比亚迪:新能源领域之王,未来的国产车之首。
如果你同意新能源 汽车 是未来的趋势,那么将来的国产车之首,非比亚迪莫属。
其实这一点已经从股票市值上反映出来了,比亚迪市值超过5000亿,位列世界第四,仅次于特斯拉、大众和丰田。现在已经是国产车之首了。
从技术层面看,43%热效率的骁云发动机是目前世界量产车之最,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打平。三电技术独步天下,DM3.0技术,明年要上市的秦Plus超级混动就是DM4.0了,至少领先其他车企两代。百公里加速7.9S,亏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到百公里油耗3.8L,据说价格也就是普通燃油合资车的水平,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电池领域,比亚迪具有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业界领先,而且体积密度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电机领域,永磁同步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6%,让王朝系列新能源车都拥有了跑车一样的性能。电控方面,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已经是4.0了。
从燃油车的三大件,到新能源的电池、电机乃至ECU设计,比亚迪都不需要假手于人。我们总说弯道超车,弯道超车,其实比亚迪早就已经做到了。如果说国产车之首的话,比亚迪当之无愧。
就现在局面来看,吉利目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国产老大,但后续其他厂商的跟进,比亚迪应该是最大的赢家,自主研发谁投入的大,后续谁的回报最高,未来新能源车比例越来越大,自然而然比亚迪优势也越来越大,5年后现在车企排名一定会重新洗牌。
首先感谢平台的邀请,国产车目前来说一下几个品牌还是可以,长安、长城、吉利、奇瑞、红旗,那么以后谁会成为国产之首呢?答案其实没有很大的疑问,我个人觉得应该会是红旗,长安加加油也是有可能的,至于长城产品单一,只有SUV基本就可以排产了,吉利我个人一直不看好(不喜勿喷),奇瑞肯定是没希望的,具体咱就不分析了,懂的都懂
个人认为,吉利或者长城将来会是国产车之首。
吉利 汽车 不用多说,目前是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的冠军,并且已经连续3年是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了,并且吉利还有一个成就很厉害,乘用车最先实现产和销突破1000万辆的厂商。
吉利 汽车 在产品上的布局也比较合理,在轿车、SUV、MPV、新能源、高端车型序列都有布局,代表车型有博越、博瑞、星瑞、帝豪及高端车型领克。
吉利也是目前国产 汽车 品牌销量最高的车企,有数据支撑。我们且看一下乘联会发布的1-11月份的厂商销量成绩,我们看到吉利 汽车 本年累计已经超过了100万辆,在厂商排名中第四名,前面的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都是 汽车 集团。吉利在与合资品牌厂商的较量中,也不落下风。
吉利 汽车 在沃尔沃的加持下,依然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
我为什么会说长城 汽车 也可能会成为国产之首,长城 汽车 向来以“稳健”著称,手里的牌不多,但打的不错。虽然剑走偏锋,以SUV为主,却引领了一股潮流。并且长城 汽车 的产品口碑也很不错。
当然长安 汽车 、奇瑞 汽车 也都有后来追上的可能。
红旗,因为红旗品牌是其他品牌无可代替的品牌
国产车之首,让我大胆的预测一下。
传统车企:长安
别急着喷。长安车子质量可以,服务也比较好。本人河南所有地级市的长安店基本都去过,在郑州,漯河,周口,濮阳,安阳,许昌,开封都带客户买过车。服务挺不错的。对比一下,长城的虽然不错,但是总觉得少些啥,吉利的也很热情,但是吉利的造车理念技术可能不是第一位。奇瑞的就别说了,我带着亲戚买个车给吵架一样,还好我们都是农村滴,车价好我们也忍了买了。比亚迪就不说了,专搞新能源了。至于江淮,广汽乘用车上汽乘用车,我觉得没戏,就不谈他们的服务态度了。
造车肯定技术第一位,但是卖车就不一定了。作为奇瑞粉,我也觉得奇瑞不太可能重现之前的荣光的。
像一汽,东风,这样的,你相信国足能踢进世界杯吗?他们的难度比这都高。
新能源:比亚迪
冲着王传福的狠劲,比亚迪登顶的可能性非常大。无论是最新的刀片电池,自研芯片,自研系统,延续着比亚迪的传统。
传统车企方面,倒是广汽的埃安表现不错,但是面临比亚迪这个大山。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定位太高,不太可能成为老大。小鹏,理想等等更不用提。哪吒,零跑等,倒是和欧拉,奇瑞新能源打的火热。至于长安新能源,嗯,五菱趴着都比你跑的快。吉利新能源目前还是一片混乱。北汽新能源呢,骗补骗的贼爽,可惜了。
虽然,我不知道其他品牌车的性能,所以也不便于评价,但我对我十一月份刚入手的比亚迪送plus次顶配做一个简单的讲述,刚刚开了一个月,就一句话,没毛病,就一个字,“爽”,就一个词,“舒适” ,就一个感觉,“方便”,就一字评价,“值”。
当前,在中国,比较看好的国产车有哈弗,长安, 奇瑞,比亚迪 ,吉利等 汽车 制造厂家。谁将是国产车之首,那得从它们的质量,销量以及性价比多方面进行比较才知道。目前,销量最高的是哈弗系列,质量过硬的应该是奇瑞 汽车 ,新能源发展前景美好的是比亚迪 汽车 ,长安 汽车 的优势是它的动力和品牌,毕竟有军工的影子,吉利注重外观设计和宣传。我认为,未来比较看好的 汽车 应该是奇瑞,比亚迪,长安。
吉利吧毋庸置疑
红旗
法定代表人:徐和谊
成立时间:2009-10-23
注册资本:529772.6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000012361665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经济开发区采和路1号
达尔文整车人工智能系统
其中,达尔文系统是北汽新能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自主开发的具有自学习、自成长能力的整车人工智能系统,是北汽新能源面向新时代用户出行体验的系统设计方案,达尔文系统从智思(智能电控)、智观(智能飞屏)、智言(智能交互)、智行(智能驾驶)、智融(智能网联)五个维度进行功能仿生,在体验上实现了“智”的飞跃。
EMD3.0智能电控系统
在关乎电动汽车核心竞争力的三电系统方面,北汽新能源则推出了行业领先的EMD3.0智能电控系统,EMD3.0具有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重量轻、体积小、安全级别高、软件管理能力强六大优势,它能够全面实时监测整车260个部件的数据,智能管理电池,使续航更长;智能优化电机,使动力更强;智能调校整车,使操控更精准,行驶更安全。
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正式启用
北汽新能源还在技术研发层面不断发力, 7月22日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正式启用,中心共有88个实验室,400余台套国际先进的测试设备。它的设计建设基于北汽新能源多年电动汽车开发和验证经验形成的电动汽车验证体系(ETVS 2.0),包含整车、关键系统、部件三个层级的验证内容,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六大关键核心领域。在这个体系下,一款新产品需要开展378项整车试验、407项系统试验、4774项部件试验。这一世界领先的验证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北汽新能源在技术上的领先。
北汽新能源在技术和品牌建设上的不断突破,也直接转化成了推动市场增长的强大动能。众所周知,2019年以来整个车市增速乏力,遇冷、寒冬等字眼不断见诸报道。在这样的形势下,北汽新能源却逆势增长,堪称一直独秀。
这其中EU5功不可没,作为达尔文系统首款落地车型,EU5是北汽新能源推进产品、品牌向上的拳头利器,上市以来,持续热销。尤其是今年以来在车市整体增速乏力的情况下逆市上扬, 5-7月连续蝉联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双料销冠, 1-7月份EU5累计销售达到56212辆。
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旗下另一款重量级车型EX3也迎来爆发,6月份销售3223辆,跻身细分市场前三。
北汽新能源EX3
在热销车型的引领下,北汽新能源整体销量也实现持续快速增长。7月份北汽新能源销售12,509辆,领跑业界,1-7月份累计销售77668辆,同比增长达28.1%,纯电动市场占有率15%。
据悉,在战略整合和市场开拓上动作频频的北汽新能源,在即将开幕的成都车展还将带来产品、服务多项重量级内容发布。
北汽新能源EU5
产品上,王者之车升级版EU5 R600将首发上市,新车不仅在续航等硬指标上提升巨大,工况续航达到501km,60km/h等速续航达到635km,同时配备了先进的智能仿生温控系统IBTC,确保各种气候条件下充电更快、电量更足、放电更安全。另外,还对交互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整车更具科技感,体验和舒适度明显提升。
此外,北汽新能源在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智惠管家APP也将在成都车展发布,智惠管家APP是北汽新能源以数字化工具进行服务整合的体系化升级。它以内核和形式的双重创新,打通了用户服务全维度,即满足刚性需求,又以丰富的内容呈现、社交驱动和专属权益擢升整个价值链条,将带来颠覆式的服务新体验。
除了新品和服务领域的重磅内容,车展期间,“3456”产品体系也将集体亮相,全面展示北汽新能源完善的产品矩阵,以及雄厚的综合实力。该产品矩阵差异化定位细分市场领域,续航里程全面覆盖300-600km级别,全面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自2009年成立,北汽新能源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十年磨一剑,产品、技术、服务的全维进阶正生发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在行业格局嬗变的当下,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望采纳,谢谢
因为构建新的体系能力,有扎实的产品品质做支撑,而且还有很多方面做得都比其他企业好。
在车辆生产过程中,北汽新能源不惜成本的采用了与奔驰、宝马相同的VDA德国汽车工业标准,算是和国际一线品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再加上严苛的供应商审核标准体系,确保了每一款量产车都具备高品质的DNA。
再次,之于售后体系,拿充电难问题来说,据统计,北汽新能源目前自建公共桩5万个,自建私人桩7.5万个,并通过与50家运营商进行合作,覆盖近2万个点位,15.3万个充电桩。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还提供3年/12万公里质量担保、24小时救援服务、一对一管家服务等多项服务内容,全面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北汽的体系化实力是否强大成为车企竞争的主方向,而能否构建坚不可摧的体系化实力,则需要品牌力做纽带。一如现在的燃油车市场的等级划分,品牌强大的车企占据着食物链的最高端。北汽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目的就是消除误解,重塑消费者对新能源的信心。因此,这也促使新能源车企强化“诚信”二字的分量。
与此同时,在面对产品存在缺陷时,北汽新能源也是积极面对。2018年底,由于制动助力真空泵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制动助力性能不足,北汽新能源主动对涉及缺陷的纯电动汽车进行了全面召回。如此积极应对和快速响应,让消费者以及整个社会看到了北汽新能源的责任与担当。
网通社
在过去的2015年,北汽新能源凭借旗下多款车型的共同发力,达成2万辆的销量目标。EV系列是北汽新能源主打入门级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产品,目前已推出EV150、EV160和EV200三个版本。网通社从北汽新能源官方获悉:新款EV160已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轻快版和轻秀版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7.78万元和18.99万元。北京地区补贴后售价仅8.78-9.99万元。新车对内外饰做了调整,配置有所升级,加装了一块“特斯拉”式的10.4寸超大中控液晶竖屏。
网通社选择两款新老EV160轻秀版车型对比后发现,新款EV160轻秀版车型相比老款EV160增加4项配置,同时售价上调了1,000元。一千元买4项配置到底值不值呢?下面网通社将以这两款车为例,从尺寸、各项配置等多方面进行对比。
内饰舒适配置:增加10.4寸超大触控屏
内饰方面,新款EV160增加了多项科技元素,其中最为显眼的是在中控台位置加装了一个“特斯拉”式的10.4英寸大屏。新车搭载北汽新能源i-link智能网联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功能进行拨打电话、播放音乐和车辆导航,还可利用双向控制系统实现车机和手机的互联,进入互联专属界面可以体验车内微信、在线音乐。此外,全新开发的智能寻桩导航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寻找到离自己车辆最近的闲置充电桩。
外观配置:换装全新造型轮毂
2016款EV车型在外观上提升了科技和动感的元素,对前格栅黑色区域进行优化,增加了造型纹理,抵消了镀铬蓝色的突兀感。全新样式的14英寸铝合金轮圈进一步突显了科技、动感的元素,同时新款车型还增加了彰显未来科技感的蓝色LOGO标等装饰,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拓者之一,
北汽新能源是国内首家独立运营、首个
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同时
也是曾经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霸主。目前,北汽新能源的两款车型
已向其备案召回计划,将召回共计新能源车3万辆。而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存在动力电池系统的一致性差
异,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连续频繁快充,
可能导致个别单体电池电芯性能劣化,
极端情况下引发偶发失效,引起动力电
池起火风险。
这一
事件不仅会让北汽新能源和其电池供应
商孚能科技承受经济损失,
更重要的是可能使他们的品牌形象受损让这两家本已陷入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孚能科技也称,此次召回预
计会对公司销售与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
负面影响,公司将积极与客户和市场进
行充分的沟通,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相比其他大多数新能源
车企,北汽新能源可能已经掉队,销量
甚至被几家造车新势力超过。销量下滑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业绩下
滑。北汽销量的下滑,主要原因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 , 公司产销量未达预期。尤其是
占比较高的对公销量受影响更加严重,
导致收入和毛利大幅下降,使现有毛利
无法覆盖固有成本费用。北汽新能源 15.06 万辆
的销量中,约 70% 为对公销售,包括
网约车、出租车以及政府用车。这意味
着,北汽新能源总销量中仅有 30% 卖
给了个人车主。不过,在疫情期间,新能源汽车市场
逆势向好的大环境下,疫情显然不是北
汽新能源走出截然相反表现的全部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过分依赖补贴、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是北汽新能源无法
抵御市场波动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