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有哪些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发展新能源的优势

超级的铃铛
丰富的大侠
2023-01-30 15:49:57

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有哪些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发展新能源的优势

最佳答案
美好的吐司
结实的睫毛膏
2025-09-10 08:55:44

县域具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未来许多县域可以实现生活能源的自给自足

以光伏发电、生物能源、地热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所具有分布式、在地化、清洁化的特性,决定了越是人口分布密度低的地方,人均可利用的新能源量越大。新能源这种特性使人口分布密度低的县域具有城市不具备的优势。新能源在县域农村发展的优势,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目前我国是世界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光伏发电主要分布在县域。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消费的国家,而太阳能热水器90%以上的市场在县域的乡村。随着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使用成本的下降,未来中国许多县域有可能实现生活能源的自给自足。甚至许多县域还会成为能源输出县。这将使工业文明时代城市向农村输入能源的方向实现逆转。

最新回答
淡淡的咖啡
娇气的康乃馨
2025-09-10 08:55:44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岳阳报道

某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湖南湘阴,在湘阴建设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让湘阴这座位于长沙以北近70公里的小县城成为众多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据了解,该项目用地总规模约2400亩,规划年产能50万辆,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过1000亿元。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项目于2020年6月25日前需具备开工条件。

然而半年过去了,开工条件具备了却未如期开工,项目空地上原来巨幅广告牌却被悄然撤下,县长曾经调研项目的新闻也在政府官网上删除了,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猜想,湘阴引进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到底怎么了?

“只有发展工业才能拉动经济增长,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但实际上并没有招商到太多‘好项目’。”一位政府官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吐露,难得招进新能源产业的“好项目”,到底能否落实推进,目前却仍摸不透,这也使他们十分捉急。

好项目招商难、推进难背后,折射的是省市周边县域的发展难题:一方面是长沙的南拓以及虹吸效应,高新技术企业不愿来,湘阴自身的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带来的实际税收却又很少。而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还面临着规模工业的核查压力,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增长。

这也倒逼着湘阴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而新兴产业是他们首选的发展方向。“湘阴想发展新能源其实也是对新兴产业的博弈,能否产生新的盈利增长点仍未可知。就像谈恋爱一样,来了是喜事,不来你又想着她来,想跟她谈她却只是抛了下媚眼,真的好难。”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言。

起底湘阴“新能源产业”

某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湖南湘阴,在该县筹建整车生产基地,着实让湘阴赚足眼球。

事实上,对于湘阴而言,该项目落地也确实意义非凡。

湘阴县县长李镇江在调研项目现场时曾表示,该项目填补了湘阴 汽车 生产的空白,必将对全县经济 社会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对于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33.32亿元的湘阴而言,确实炸开了锅。

根据《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湘阴县的招商引资取得 历史 性突破,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其中该企业筹建的新能源 汽车 整车及中央电机项目总投资45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过1000亿元、税收超60亿元。

《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亦评述称,这是湘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项目,既是 科技 密集型产业,又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必将成为湘阴县推动强园兴工的“新龙头”“新引擎”。

李镇江亦在督导项目建设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咬定6月25日前具备开工条件这一目标,严格按照协议要求,坚持技术标准,强化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然而半年过去了,《中国经营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发现,原来某企业的新能源 汽车 广告牌已悄然撤下,现场仅是一片空地,而政府官网上李镇江于2020年6月1日督导项目建设的新闻,也遭到了删除。

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言,眼见着好项目好不容易招商引资进来,企业又没说开工,也没说不开工,让他们也很为难。“它在湘阴既拿了地建房地产,也拿了地建新能源 汽车 。而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政府也不是很明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问题,但迫于产业转型和竞争压力,我们对这个新兴产业也不得不去 探索 ,政府当然还是希望项目能够顺利落实推进。”

产业转型之痛

湘阴之所以迫切希望新能源 汽车 整车生产基地项目能顺利落地,背后折射的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产业转型之痛。

一方面早在2017年,湘阴就规划5年内主动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和配套,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湘阴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举动并没有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规划实施将近3年,才有企业弥补县新兴产业链的空白。

事实上,早在2017年,湘阴县就规划以环保设备、城市智能装备为重点,做大做强绿色装备制造产业。而新能源 汽车 产业基地,正是绿色装备制造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根据湘阴县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显示,湘阴县将深入贯彻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依靠园区兴工、项目立园,全力发展绿色建筑建材、绿色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推动新型工业规模升级、质量升级、效益升级,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产业、十亿企业,实现由工业老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

其中在绿色装备制造层面,湘阴将主动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和配套,紧盯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节能和新能源 汽车 产业基地,配套进行零部件生产。着力延伸智能车库、智能电梯等城市智能装备产业链,力争五年内引进相关项目12个以上。

然而“筑巢引凤”也没有引爆湘阴的资本热潮。记者从高德地图上看,湘阴县位于长沙市北部,路程距离77公里,驾车时间约1小时直达。“由于长沙市的工业化发展路径是向南扩张,再加上长沙市先天的虹吸效应,许多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更愿意往长沙或者长沙以南交通区位条件更加优越的地方投资发展。”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

财政压力

事实上确实如此,位于长沙以南的湘潭县,离长沙距离与湘阴相当,但其经济发展实力,近两年却远超湘阴100多亿元。

根据湘潭县与湘阴县近三年的《国 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潭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04.27亿元、443.6亿元以及485.0亿元;而湘阴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60.6亿元、331.83亿元以及333.32亿元,三年来两地生产总值分别相差了43.67亿元、111.77亿元以及151.68亿元。

数据显示,湘阴当地的农业生产总值在波动上升。根据《国 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为86.15亿元、83.45亿元以及100.97亿元。

而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规模工业总产值也呈波动下滑。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159家、130家以及119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64.4亿元、275亿元以及288.6亿元。

与此同时,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的财政收入虽然在稳步增加,但其税收收入却在波动下滑。数据显示,湘阴县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5亿元、15.75亿元以及17.4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1.31亿元以及7.2亿元。

而湘阴的财政支出却压力巨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财政一般公共总支出分别为42.8亿元,41.17亿元以及48亿元。

谋求绝处逢生

税收减收的同时,湘阴2020年还面临着巨大的规模工业核查压力。根据政府官网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显示,规模工业核查带来基数包袱,其中2019年国家对湘阴县菲菲毛巾、海日食品、信达电梯、远大可建4家规模工业企业进行了核查,而国家和省统计局已将这4家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预计2020年一季度这4家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同期基数为13.5亿元(不可修正),同比减少12.5亿元,形成了2020年的基数包袱。根据联网直报平台数据显示,全年将背负60亿元的基数包袱,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湘阴的工业增长。

而这也倒逼着湘阴不得不选择对新兴产业进行博弈,以谋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事实上,除了招商引资某世界500强入驻湘阴发展新能源产业外,2020年10月,湘阴正式获批湘江新区新片区,全境纳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株潭都市区国土空间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范围。

也得益于该县纳入湘江新区新片区的契机,2020年12月18日,湘阴县首次推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据悉,本次集中签约项目16个,开工项目6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115.9亿元。据了解,此次签约开工的项目涵盖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绿色新型新材料等类别,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8个。

“湘阴无论是想发展新能源还是推动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签约,其实都是政府对新兴产业的一场博弈,能否产生新的盈利增长点仍未可知,真心希望项目都能够顺利落实推进。”一位政府官员如是说。

(编辑:赵毅 校对:翟军)

娇气的发卡
友好的发夹
2025-09-10 08:55:44
我国的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要解决电力紧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短期成本较高,长期将占优势,能大量节省能源,大幅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应当结合实际,积极试点,探索总结,加以推广。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正当其时!

单薄的小兔子
曾经的黑裤
2025-09-10 08:55:44

新能源产业有太阳能、核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海洋渗透能。

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相关信息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

2、新能源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二次能源,如沼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3、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甜蜜的金毛
热情的小海豚
2025-09-10 08:55:44
近日,在天峨县交连岭风电场,一台台白色风力发电机矗立在绵延的群山之巅,巨大扇叶迎风而动,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共安装40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82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687吨、二氧化硫约1646吨,是天峨县重点清洁能源产业项目之一。

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创建生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目标任务,依托丰富的水能、风能、光能等绿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水电、风电、光伏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持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着力打造“绿电”经济生态圈,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资源优势,抓好项目谋划。该县成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专班,对全县水能、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资源的分布、总量和可开发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立足产业特点,精心谋划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先后出台《天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天峨县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通过全员招商、驻点招商、产业专班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网上云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手段,邀请行业龙头企业到实地考察、对接洽谈、深化合作。今年以来,已有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国有企业先后到该县对接洽谈、实地考察风电、光伏发电等10个清洁能源项目。

坚持政策导向,推动项目落地。该县把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抢抓国家实施清洁能源战略的有利时机,严格落实国家清洁能源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指标和政策支持,抓早抓实抓细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十四五”时期,该县规划清洁能源项目19个,其中,实施风电项目10个、小水电项目9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目前,天峨县交连岭风电场(二期)、天峨三堡百龙拉达风电场、天峨县林朵林场芭隆风电场等8个能源项目已被纳入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强化服务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该县聚焦项目开工、进度、投资、达产等关键环节,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清洁能源产业项目集聚,通过全过程跟踪服务、全要素保障服务等方式,推动清洁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如期投产。目前,该县六里水电站、新林水电站、加里水电站等梯级小水电项目及向阳镇平腊水面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龙滩水力发电厂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交连岭风电场累计发电3.8亿千瓦时,全县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5个。口田世远

安静的黑夜
光亮的蜜粉
2025-09-10 08:55:44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的,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生产规模较小,使用范围较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