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洁净型煤与散煤有什么不同之处

正直的抽屉
自信的月亮
2023-01-30 15:01:52

洁净型煤与散煤有什么不同之处

最佳答案
欣慰的乌龟
完美的大米
2025-09-11 01:24:36

洁净型煤无烟无硫,热值高,不用担心冬季煤气中毒,还耐燃烧,起火快。

散煤是相对于工业(发电、冶金、化工、医药、建材、供热等)用途燃煤而言的,主要是指小锅炉、家庭取暖、餐饮用煤等民用煤。表面看上去与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中心生产的标准型煤并无两样,其实燃烧效率要比洁净型煤生产中心生产的蜂窝煤低很多,且会对空气产生严重污染。

洁净型煤就是指在原煤还没有投入使用之前,用型煤机械以物理的方法将煤粉加工成有一定形状尺寸、特定物理化学性能和不同用途产品的工艺过程。这种洁净型煤在燃烧的时候无烟、无味、无尘,还热量高,减少使用产量,而且使用不同炉具都可以实现清洁排放的效果。

扩展资料

全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散煤燃烧是重要污染源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散煤的燃烧效率低、没有烟气净化装置、超低空排放等。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会直接危害人畜,产生酸雨,形成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等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用洁净型煤更加的高效。洁净型煤易燃烧、热值高,是传统散煤的两倍热值,极大减少了用煤的数量。用洁净型煤更加安全方便。洁净型煤无黑烟、无异味,对人体伤害极低,防止出现冬季煤气中毒的现象。同时使用圆形,椭圆形的洁净型煤比使用传统的散煤更加方便。

最新回答
端庄的麦片
甜蜜的糖豆
2025-09-11 01:24:36

清洁开采是洁净煤技术

近年来开展的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技术的总和,是使煤炭作为一种能源达到最大限度潜能的利用,而使其释放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达到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技术。这里所指清洁开采技术,实质上是洁净煤技术的延伸与扩展,其内涵是在生产高质量煤炭的同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技术[1]。

清洁开采的相对性和基本要求

洁净煤技术、清洁开采技术都是相对意义下的减少煤炭生产、加工、利用、转化和燃烧时对环境污染的技术,而不是绝对的清洁或洁净。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状态的程度,原则上是要求达到生态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目前要求达到的目标是国家制定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各项标准,其中与煤矿开采关系最大的是土地保护和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排放的标准

暴躁的酒窝
年轻的蜜蜂
2025-09-11 01:24:36
随着煤炭市场形势波动,煤炭销售业务风险逐步加大,提高企业销售风险管理水平,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的营销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风险管理来减少和避免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煤炭企业研究市场营销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风险控制与内控制度完善

最近几年,国家根据我国经济运行情况,不断的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以便使我们的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因为货币政策的调整,现代的销售企业要面对的各种风险也在不断变化,为了使销售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了解新形势下销售业的风险来源,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工作。煤炭销售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财务制度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安全风险管理绝不是抛开以往管理的成形经验和优秀做法另起炉灶,而是要完善传统管理方法、补强薄弱环节,提高甄别风险源的精准度,真正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要解决重理论研究,轻现场实践的问题。在用理论引领思想、指导实践的同时,我们要确保所有风险源、风险点明晰受控,风险源的甄别、评价必须符合安全风险控制的实际。我们要注重动态变化,细化风险控制措施。要解决重短期突击,轻机制运作的问题。我们经常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但随着活动的结束,短期取得的效果很难长久巩固,究其原因是风险控制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形成机制。

还有就是要解决重行政管理,轻文化建设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共同的价值观、荣辱观、得失观,让“安全才幸福、敬业有尊严”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和高度的责任感应对安全风险的考验。

要认识到目前在煤炭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和一般经营性风险通过分析煤炭企业内部销售业务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对策,并对煤炭销售中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对煤炭销售风险的加以控制,需加强煤炭销售市场调研,及时和用户保持信息沟通,提高煤炭质量,与用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探讨控制煤炭销售业务风险的方法,提出了应对风险的策略,以便实现企业销售的利润最大化、价格最高化、市场结构最优化、流向最合理化,尽力把煤炭销售工作做好,降低销售风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碧蓝的小鸽子
落后的太阳
2025-09-11 01:24:36
从事采煤工作的现在主要是在地底下工作,有可能面临多种危险,如顶板冒落、瓦斯爆炸、透水、火灾、煤层气中毒等等,反正工作环境不太好也比较危险,一般出事就很难生还,不过现在国家安全管理力度加大,期待越来越好吧

无限的丝袜
寒冷的歌曲
2025-09-11 01:24:36
一、发展中国煤化工产业的优势: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价格相对低廉 中国已探明可开采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 年产量居世界第 一。品种以褐煤到无烟煤各个煤种, 特别是低变质、中低变质 煤种占有较大比例。 2、国家政策支持, 政府大力扶持, 企业坚固的资金和技 术后盾 实行“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加大对煤化工项目发展的支持力度, 政策倾斜获 得的资金投入, 不少实力强大的能源企业也审时度势有选 择地参与发展煤化工, 加大投资, 重视研发。同时, 外资与民 营资本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大规模进入煤化工行业。 大型高效洁净加压气流床煤气化装置, 新工艺超大型甲醇生产装置, 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装置, 煤基烯烃 (MTP、MTO) 装置等各项商业化示范工厂的建成。 3、市场需求有保障, 产业化前景乐观 新型煤化工产品主要是煤炭液化生产油品燃料, 煤基甲醇、 二甲醚进一步加工生产乙烯、丙烯等。生产上述产品不仅对平 衡我国能源结构, 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而且有利 于改变传统煤化工的产品格局, 实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品的相互补充。 二、影响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1、周期长、投资高、技术水平高是煤炭化工本身的固有特性, 要将其从不清洁的能源转化为清洁能源及化工原料, 所需的环节多、流程长、技术要求高、难度 大, 投资高。2、资源量高度集中 根据 2003 年公布的数据 ,国内煤炭基础储量排前 15 名 的省区占总量的 96. 1%, 其中排前 3 位的山西、内蒙和陕西占 61. 82%, 仅山西就占有中国煤炭基础储量的 31. 29%。 同时, 中国煤炭资源的地区分布还有 2 个特点: 一是煤炭资源储存与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逆向分布, 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仍 将长期存在; 二是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 富煤地区大 都缺水。 3)环境污染严重 煤直接燃烧的排放已成为中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目前,我国 SO2 和 CO2 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 1 位和第 2 位 ,其中 85% 的 SO2 的排放来自于煤炭的使用。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给 中国的环境保护带来沉重的压力。 2 发展煤化工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2.1 机遇 1)目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 经济结构 化特征日趋明显, 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 许多替代能源的新技术大部分已有开发成果, 其中许多已商业化或接近商业化。 2、受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国内油气资源不足、 石油进口日益增加的影响, 加速发展煤化工已成为煤炭和化工行业关注的热点。 三、目前煤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点评,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 国内部分煤炭企业和产煤地区把建设新型煤化 工工程作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 并在加紧实施以煤化工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 我国煤炭工业长期以来以结构零散、无序竞争为主要特征, 传统的煤化工行业也是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以简单的扩张数量为主, 不注重优化结构、治理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模 式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 研发不足导致技术滞后煤化工行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在于技术进步。 另外,煤化工技术开发尚未被提升至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煤化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大 的差距, 技术进步速度也比较缓慢。 成本因素是导致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确定的风险。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是石油价格,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石化产品的生产成本迅速提高, 煤化工产品的相对投资价值随之显现, 这也是触发煤 化工行业投资热情的重要因素。 国际油价会出现周期性的涨跌, 因此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有周期性的变化; 二是天然 气开发利用的制约, 石油价格的高涨也引起了投资者对天然气行业的关注。天然气化工的市场前景同样被许多投资者看好。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在某些领域内会对相应的煤化工形成替代关 系; 三是煤炭价格。国家为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善煤 炭工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和安全生产形势, 正逐步加大对中小型 煤矿的整治力度, 预计将有大批中小型煤矿被关闭。同时,随着经济发展, 电力用煤要求将会快速增长, 在此期间可能会出 现煤炭产量的增加跟不上需求增长的局面, 从而导致煤价走高, 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增加, 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 3 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对策 我国煤化工产业应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优质能源保障。 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解决 3 个关键问题: (1)解决水供求不足, 水资源是 建设新型煤化工工程的重要基础条件; (2)拓宽资金筹措渠 道, 实行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3)重视组织管理和培育高素质的技术队伍, 实行先进、科学、高效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2)重视煤化工产品投资方向。现代煤化工产品大体可分 为传统产品和能源替代品两大领域, 对于前者应选择那些与石 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煤化工产品。能源替代产品是 新型煤化工的潜在市场, 前景广阔, 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产品类别: (1)煤制油; (2)醇醚燃料; (3)甲醇 制烯烃和甲醇制丙烯。新型煤化工与传统煤化工的区别主要在 于: 采用洁净煤技术, 先进的煤转化技术以及节能、降耗、节 水、治污的新技术来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领域。3)注意投资区位的选择。在项目选址时应侧重于煤炭资 源条件良好, 煤种与规划项目匹配程度高的地区。另外, 如果 当地煤化工发展具备一定基础, 也有利于项目投产后产业链的 进一步延伸。依据上述条件, 山西、河南、云南、贵州、山东、 安徽、宁夏、陕西、内蒙、新疆等传统产煤大省、自治区在发 展煤化工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 而具体的工程项目必 须着眼于坑口和煤、水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 直接将煤转化为 二次清洁能源及化工产品。 4)综合发展“多联产”系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多产联合系统的工艺方面将煤化工、发电、建材、冶金等相结合, 产品 方面应形成化学品、液体燃料、电力、热力、煤气、建筑材料 和金属材料等关联生产, 以达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 生产以及环境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具有规模化、 大型化、 一体化、基地化等特征的多联产装置相对于单产的煤气化装置 在综合投资规模、生产成本、能耗等关键指标上展现出巨大优 势, 是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 5)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加大投入、 重视研发, 积极支持和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的开 发及其产业化。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推进以及商业化运作等方 面积累丰富的经验, 为今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未来几年的 几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如下: (1)大型的高效洁净的加压气流床煤气化工程; (2)新工艺超大型甲醇及二甲醚产业化示范工 程; (3)煤炭直接液化和煤炭间接液化示范工程; (4)煤基 甲醇制丙烯、煤基甲醇制烯烃示范工程; (5)整体煤气化联合 循环发电及多联产示范工程; (6)煤制合成气与甲醇相结合的 碳一化工系统工程; (7)煤制合成气直接还原铁矿石生产海绵 铁及多联产示范工程。 6)煤化工体系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保持煤化工行业 的竞争力, 必须降低煤化工项目的单位投资, 其中不断提高设 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率是重要因素之一。 几个重要项目如下:加压干法气流床煤气化装置关键设备内件; 超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 大型输送设备; 耐腐蚀、耐磨蚀的新材料及重要阀门、管件等; 特殊仪表; 新型催化剂。

温柔的超短裙
自然的身影
2025-09-11 01:24:36
1 优点

1.1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煤炭地下气化燃烧后的灰渣留在地下,采用充填技术,大大减少了地表下沉,无固体物质排放,因此煤炭地下气化减少了废物和粉煤灰堆放面积及对地面环境的破坏,这是其他洁净煤技术无法比拟的。地下气化煤气可以集中净化,脱除焦油、硫和粉尘等其他有害物质,可以消除SOx和NOx污染,汞、颗粒物和含硫物质等其他污染物也大大减少。

UCG与传统采煤加地面燃烧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有利于进行碳捕捉和储存。CO经地面变换后,采用分离技术将CO2分离出来储存或作其他用途,从而得到洁净煤气,因此,地下气化技术有利于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地下气化煤气中H2含量在40%以上,分离后得到各种纯度的H2。H2是当今人类最理想的洁净能源,H2可储、可输性好,不仅是高能燃料,又可作为中间载能体使用,它转变灵活、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在自然界中形成水-氢-水自然循环,所以氢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大大提高资源回收率。在抽采煤层气之前进行地下煤气化可回收煤炭热值75%以上,在抽采煤层气之后进行地下煤气化也可回收煤炭热值的70%。此外,还使传统工艺难以开采埋藏太深的煤、边角煤、“三下”(河下、桥下、建筑物下)压煤、己经或即将报废矿井遗留的保护性煤柱和按国家环保规定不准开采的高硫高灰劣质煤得到开采。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受传统井工开采技术水平的限制,随着开采强度的逐渐增大,大量的矿井报废或行将报废。据统计1953~1989年有报废矿井297处,1990年~2020年还有244处将报废,遗弃资源储量到目前为止已有300亿吨以上,一般为井工开采(由工人下入井内进行资源开采,与露天开采相对应,井工可采煤炭量仅占煤炭资源储量的11.43%)遗留的煤柱、薄煤层、劣质煤层、高瓦斯煤层等。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应用,为这些资源的有效动用提供了途径。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使我国遗弃煤炭资源50%左右得到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开采井工难以开采或开采经济性、安全性较差的薄煤层、深部煤层、“三下”压煤和高硫、高灰、高瓦斯煤层、浅海海底煤层。因此,地下气化可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1.3安全性好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由于实现了井下无人无设备生产煤气,因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避免传统采煤的煤矿塌陷、透水、瓦斯突出等事故。

1.4投资少、经济效益好

与矿井和矿场建设相比,建设地下煤气化站的投资低2.5倍。与地面气化相比投资显著降低。

1.5劳动生产率高

劳动生产率与露天采煤同样高,为矿井采煤的4倍,产品成本与露天采煤相当,比矿井挖煤大幅下降。

1.6省去了煤的运输和装卸

由此没有运输过程中的燃料损失和煤尘等污染物排放,并减少相应的费用。

2 存在的不足

地下煤气化广泛工业化推广之路仍然有很多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来克服的挑战。尽管地下煤气化有很多优点,但技术仍不完善,有多种局限:

①有可能导致重大的环境影响:地下蓄水层污染和地表塌陷。根据目前的知识可以建造一种结构,避免或降低这一风险。

②对很多煤资源来说地下煤气化可能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适合地下煤气化的矿藏可能有多得多的限制,因为一些矿藏可能有增加环境风险至不可接受水平的地址和水文特点。

③对地下煤气化的控制不能达到像地面煤气化的程度。很多的过程变量,诸如水注入速度、气化区中反应物分布、孔穴增长速度,只能通过测量温度和产品气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估计。

④经济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直至有适当数量的基于地下煤气化的电厂被建设和运行。

⑤地下煤气化本质上是一个非稳态过程,因此产品气的流速和热值会随时间变化,产品气成分不稳定。

个性的蜗牛
整齐的书包
2025-09-11 01:24:36
1.B

2.②

3.用碳截存技术可以清除燃烧造成的污染,但因其成本太高,政府虽大力倡导;但很难真正普遍实施。

细心的烤鸡
满意的雪糕
2025-09-11 01:24:36

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井工开采地表 沉陷、裂缝,都将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并引发景 观生态的变化。开采沉陷造成中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西部矿区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

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从含煤地区分布看,富煤地区往往也是贫水地区。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矿区占40%。

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

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废气主要指矿井瓦斯和地 面矸石山自燃施放的气体。矿井瓦斯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 为CO2的21倍。据统计中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甲烷70~90亿m3,约占世界甲烷总 排放量的30%,除5%左右的集中回收利用外,其余全部排放到大气中。

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中国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

1999年原煤入洗量3.17亿 t,入洗比例30%,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入洗比例达到48%。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 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水系。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t,洗煤废水 4000万t,煤泥200万m3。

在中国,由于煤炭生产与消费之间巨大的空间差异,导致“北煤南运,西煤东输”的 长距离运煤格局。

运输中产生的煤尘飞扬,既损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线周围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1999年全国铁路运煤量为64917万t,平均运距为550km;经公路运输或中转到 铁路的煤炭量达6亿t,平均运距为80km。

中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危害 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也是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

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 ,全国废气中SO2排放总量1995万t,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612万t,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 83万t;烟尘排放总量1165万t,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万t,生活烟尘排放量212万t; 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