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怎么那么多煤
平顶山有“中原煤都”之称,1953平顶山煤田的勘探开发,促成了平顶山市的成立和发展,也让平顶山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平顶山的煤炭保有储量达31.59亿吨,煤矿数量有200余家,
新疆分别有准东、伊犁、吐哈、库拜、和丰—克拉玛依武大煤田煤矿产区。
准东煤田是新疆五大煤田(准东、伊犁、吐哈、库拜、和丰—克拉玛依)之一,也是我国当前发现最大的整装煤田;包括五彩湾、大井、将军庙、西黑山、老君庙5大矿区,其中4个矿区规划已取得国家批复,老君庙矿区规划已报国家待批。
扩展资料:
准东开发区已规划建设国家大中型煤矿项目21个,其中核准10个、开展前期工作11个,生产能力达1.59亿吨,建成超千万吨露天煤矿4个,其中天池能源大井南露天煤矿为世界级超大型露天矿。煤炭产业2017年煤炭产量5742万吨,占全疆(1.67亿吨)的34%,成为新疆煤炭生产主产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煤矿
百度百科—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8.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8.1.1 公司简介
8.1.2 2007年1-12月兖州煤业经营状况分析
8.1.3 2008年1-9月兖州煤业经营状况分析
8.2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8.2.1 公司简介
8.2.2 2007年1-12月华电国际经营状况分析
8.2.3 2008年1-9月华电国际经营状况分析
8.3 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
8.3.1 公司简介
8.3.2 2007年1-12月齐鲁石化经营状况分析
8.3.3 2008年1-9月齐鲁石化经营状况分析
8.4 山东鲁能泰山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8.4.1 公司简介
8.4.2 2007年1-12月鲁能泰山经营状况分析
8.4.3 2008年1-9月鲁能泰山经营状况分析
8.5 新汶矿业集团
8.5.1 公司简介
8.5.2 2008年新汶矿业“以矸换煤”成效显著
8.5.3 新汶矿业集团推行能源梯级利用
8.5.4 新汶矿业集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8.6 皇明太阳能集团
8.6.1 公司简介
8.6.2 皇明集团推动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
8.6.3 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品牌提升策略
8.6.4 皇明太阳能集团加快异地扩张步伐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传统能源生产、加工能力突飞猛进,能源产业开创全新局面。2007年,山东省生产一次能源14617万吨标准煤,达到历史最高产量,增长10.4%。山东省能源消费增长迅猛,能源消费总量升至全国第一,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重增至10.7%。能源工业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
山东省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截至2007年底,胜利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7亿吨,其中可采储量11亿吨左右。2008年,胜利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408.04万吨,原油产量达到2774万吨。胜利油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280亿立方米,标定可采储量595亿立方米。
山东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煤类多样,煤质优良,赋存条件好。预测煤炭储量约2680亿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结焦性强等特点,为优质工业用煤。山东煤炭产量稳步增长,已成为全国产煤大省和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2008年山东煤炭工业生产原煤1.35亿吨,与2007年基本持平;实现销售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42.02%。
2005年山东电网并入华北电网,结束了山东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山东电力工业进入快速、健康发展阶段。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从1978年的293万千瓦增长到2008年的5762万千瓦,形成了“五横两纵”的500千伏主网架。
山东是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半岛沿岸地区、海岛和山区海拔较高的平坦区域。2007年山东省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9万千瓦,山东积极加快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以填补电力缺口,优化电力结构。
山东作为太阳能产业大省,近几年来都保持快速增长,领跑国内太阳能产业。山东省可利用生物质能资源量丰富,生物质能发电走在全国前列,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潜力巨大。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面积广,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经济效益显著。2008年海阳核电项目正式实施,山东省核能开发步入新阶段,发展前景乐观。
中投顾问2009-2012年山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煤炭储量是指煤炭的储存量。一是将煤视作均一物质来处理。长期以来,在应用的煤质检测指标和以此将炼焦煤分类,并以此作为经验配煤的基础。其优点是检测简单而迅速,并因长期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
缺点是出现问题时难以解说,也不易找出正确原因和合适措施,故再提高一步有困难;
另一种方法是从别的学科移植过来的煤岩学,其概念符合炼焦煤客观实际,并在作一些针对性工作后,再在煤焦领域应用,均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这种针对性工作难度大,而且已形成的基础工作又十分费时,难以随同生产三班按时出结果。这就是这新旧两种不同概念形成方法的主要优缺点。
1 美国 246643
2 俄罗斯 157010
3 中国 114500
4 印度 92445
5 澳大利亚 78500
6 南非 48750
7 乌克兰 34153
8 哈萨克斯坦 31279
9 波兰 14000
10 巴西 10113
俄罗斯除了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外,煤炭资源也相当丰富,而且,由于每年的开采量非常小,煤炭资源的开采前景非常大。
美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支撑其在全球火力发电的老大地位,但由于美国各州陆续制定出严厉的环保法律,愈来愈多的发电厂已经改用天然气做燃料发电。最近,在政府鼓励减少石油对外的依存度的激励下,美国一些大公司和研究机构正在探索煤制油、煤制气的工业试验项目。
中国也是煤炭储量大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达75%以上,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由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以及资源产品涨价等因素,这几年我国煤炭生产增速加快,2007年上半年我国已经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虽然煤炭储量绝对数位列全球前茅,但每年开采量和消费量巨大,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采比低于50年,小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虽然印度的煤炭储量略低于中国,但其储采比却大于200年,一旦清洁煤和煤烃化有突破性进展,印度的煤资源前景将远胜于中国。
作为煤资源大国,中国理应把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之一,以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但是,煤资源在我国也不是无限制的一次能源,而且,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事实已经证明大量使用煤炭已使我国环境严重污染,因此,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考虑,应该相当谨慎地使用煤炭资源,尽可能使能源来源分散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合理化,尽可能通过市场方式充分利用全球的能源资源。
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t,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t,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t。
2、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自然条件优良。
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由其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上开创了极佳的品牌效应山西成煤时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和侏罗系部分为第三系目前开发的煤炭平均埋深在300—500m,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大部分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
二、煤炭开发的外部条件优越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无论是在一次能源的生产或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5%,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山西年生产原煤达3.5亿t,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外调全国26个省、市、区,外调量达2.3亿t,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总量的80%,供应煤炭出口达1700万t,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成为山西的主要创汇商品。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了一大批从事煤炭科研、勘察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队伍拥有9条铁路出省干线,约220个发煤站,年发运能力在2.5亿以上,其中:晋北12个为大秦线配套的能力均在200万t及以上的大型煤炭集运站,集中储装运输能力4750万t,吸引范围达12个县(区)全省现有50多个煤焦公路出省口,年出省运力达3500万t地理位置适中,距沿海省份平均400—600km山西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之一,发展煤炭工业有可靠的动力保障。
三、山西煤炭的开发现状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依靠国家投入,形成了10个大型或较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即八局二公司,地方煤矿一靠政策,二靠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办矿的积极性,在经历了“六五”时期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而实行“有水快流”的方针从而获的了大发展,“七五”时期以安全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八五”时期重点改造以后,步入了“九五”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资产原值占到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6.8%,增加值占全省工业部门创造增加值的37%,实现利税占到全省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7.4%,如果把与煤炭相关联的各项政策性专项基金收入一并计算,煤炭工业收入占到全省可用财力的50%以上,不仅支援了外省建设,而切带动了兴晋富民的步伐。
乡镇煤矿作为我省煤炭工业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近2亿吨的生产规模,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客观估价乡镇煤矿在我省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乡镇煤矿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回顾我省乡镇煤矿发展的历史历程,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治理整顿三个阶段:
一、乡镇煤矿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根据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的《公私营煤矿暂时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3个法规和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列》,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公私营煤矿进行整顿,封闭小煤窑2000多处。1957年9月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小煤窑的指示》,省政府作出了“放宽对小煤窑的开采管理,以解决群众的烧煤困难,发展工副业生产”的决定。从此,我省的小煤窑开始起步发展。
二、乡镇煤矿的发展阶段
1958年5月,山西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执行了“中央办矿与地方办矿同时并举、在地方办矿中地方国营矿与社队集体矿并举、大型矿井与中小型矿并举”的方针,调动了社队集体办矿的积极性,到“三五”末期,全省新建小煤窑3000多个。此后,由于受“文革”的干扰,社队煤矿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将山西列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全省大、中、小煤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80年末,全省新增社队煤矿1066个。主要分布情况是:太原市39个,大同市65个,阳泉市24个,长治市4个,雁北地区92个,晋中地区194个,忻州地区93个,吕梁地区73个,晋东南地区265个,临汾地区198个,运城地区19个。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社队自筹,少量通过农业银行短期贷款解决。单井规模一般在1万吨/年左右,部分达到3—5万吨/年,少量部分矿井达9万吨/年。
1981—1985年,乡镇煤矿的名称有原来的社队煤矿演化而来。在这期间,根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要求,贯彻“扶持、整顿、改造、联营”的方针,进行矿井改扩建。资金由中国建设银行根据省计划委员会下达的贷款计划,按1.8厘利息发放贷款。不足部分,由办矿单位自筹或通过农业银行贷款解决。这是我省农村煤矿建设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国家安排的贷款。自1981年相继列入改扩建计划的矿井共146对,设计净增能力1747.5万吨/年,总投资4.323亿元。到1985年底,实际下达贷款2.743亿元,竣工投产矿井46对,净增能力489万吨/年,完成投资1.044亿元,占开工项目已下达资金的38%;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停建矿井23对,停建前共投入资金1145万元,占下达资金的4.2%其余77对矿井在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建成投产。
乡镇煤矿经过“六五”时期的整顿,部分单井规模较大的矿井改革了采煤方法。到1983年,在全省2787个乡镇煤矿中,改革采煤方法的矿井有230个。有单一长壁、刀柱、短壁等正规工作面20个,其中使用金属摩擦支柱的10个工作面,平均单产4093吨/月.个,比旧采面高66%。在80年代“有水快流”方针引导下,加之国家能源供应短缺,刺激了全省乡镇煤矿的迅猛发展。到1997年,全省乡镇煤矿矿井发展到8113个,矿井生产能力突破了2亿吨,煤炭产量当年达到1.54亿吨。
三、乡镇煤矿的治理整顿阶段
1998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工作会议后,我省狠抓贯彻落实。1998年取缔私开煤矿1453个,压减生产能力2679万吨;1999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565个,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2000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033个,压减生产能力1100万吨;2001年关闭布局不合理乡镇煤矿1034个(含矿办小井139个、取缔死灰复燃小煤矿65个),压减生产能力802万吨;2002年,按照国家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全省乡镇煤矿进行了全部停产整顿,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复产验收,全省彻底关闭未通过复产验收小煤矿矿井909个,关闭总数达到5929个。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
到2003年5月末,全省已批准乡镇煤矿复产矿井4127个。其中:3万吨以下矿井342个,3万吨以上6万吨以下矿井1353个,6万吨以上9万吨以下矿井926个,9万吨以上15万吨以下矿井607个,15万吨以上21万吨以下矿井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5个,21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矿井138个,30万吨以上矿井51个。
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国首位。
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主要用作配煤炼焦。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无粘结性和结焦性主要用作燃料。经低温干流可制半焦、煤气、焦油,造气后可制合成氨等。
贫煤:贫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无粘结性。燃烧时火焰短,延续时间长主要用作动力煤,也可造气用作合成氨原料和气体燃料。太原西山、阳泉、和顺、寿阳矿区有丰富的贫煤资源。
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输煤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661.8亿吨,保有储量2581亿吨。其中: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495亿吨、占全省的58.1%;非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033亿吨、占全省的40.1%;其他煤种保有储量约46亿吨、占全省的1.8%。
全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芮城、平陆等地,煤炭资源遍布94个县(市区)。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有9大煤炭品种,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长焰煤、弱粘结煤、褐煤。山西煤炭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饮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
1、本地区开采勃利煤田,煤田控制范围:西起依兰县,东到宝清县,北邻桦南县,南至鸡东县。东西长140km,南北宽70km,总面积9800km2。
2、煤田探明储量与保有储量
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0.5亿吨,预测地质储量26.00亿吨。2002年末保有地质储量17.66亿吨。
勃利煤田以炼焦煤为主,煤种齐全。探明储量中,炼焦煤占82.69%,非炼焦煤占17.31%。其中:肥煤占6.39%,1/3焦煤占34%,焦煤占12.63%,无烟煤占8.93%,其它煤种占8.38%。矿区煤种特点是以优质煤和1/3焦煤为主,贫煤、瘦煤、肥煤等配焦煤煤种齐全。煤的发热量为24-28MJ/kg,灰分12-40%;含硫<0.3%含磷<0.05%。煤炭可选性指数40以上。矿区煤质特点是:低硫、低磷;中高灰、高发热量、高粘结性、难洗或极难洗。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勃利煤田是全国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黑龙江省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1958年开发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但发展最快的是近15年。目前形成以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七煤集团)为主,地方私有中小型煤炭企业为辅的两大煤炭生产体系。开发至今累计采出原煤31260万吨,其中:七煤集团22500万吨;地方系统8760万吨。
七台河市现原煤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2005年总产量2004万吨。其中:七煤集团现有8处大中型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723万吨/年;还有62处小型矿井,生产能力360万吨/年,2005年总产量1440万吨。地方煤矿现有中小型矿井361处,核定总能力612万吨/年,2005年总产量723万吨。
全市现有选煤厂30多处,原煤入洗能力1500万吨/年以上。
三、5个规划勘探区情况
十八里勘探区。分为东十八里和西十八里区,煤种主要为焦煤、瘦煤、贫煤。煤的灰分为中、低灰煤,灰分平均值为33%。预获煤炭资源储量1亿吨。两区合计预获储量1.5亿吨。
北兴北勘探区。北兴北区位于七台河市的东北部,面积80km2。勘探提交储量1700万吨。
马场勘探区。马场勘探区位于七台河市的东北部,预获煤炭资源储量6亿吨。
鹿南补充勘探区。本区位于七台河市东70km,面积20km2,煤炭资源储量0.5亿吨。
铁南勘探区。铁南区位于七台河市南12km,面积20km2,煤炭资源储量0.8亿吨。
四、5个勘探区现有矿权设置、申请的有关情况
1、马场勘探区
区内有一家地方所属的小煤矿-横头山煤矿,矿区面积0.526km2,地质储量为65.5万吨,西部40km2由二零四队申请2004年补偿费勘探项目,东部20km2勃利县资源局提出申请勘探,准备以挂牌形式获取探矿权,外围找煤尚没有单位或个个人提出申请。
2、西十八里区
该矿区自1984年开始就有多个个体煤矿在这里开采,批准地质储量为C+D:8036.80万吨,到目前为止,共动用煤炭资源储量234万吨。在2001年省煤炭安全条件验收时,验收合格有24家,目前都正常生产。2003年黑龙宝清洁煤公司已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申请,在本区开采两处资源,宝源二井及宝源三井,这两处资源位于矿区东部和北部,面积分别为0.67和1.97km2。储量为135.25和123.83万吨。
3、鹿南区
该区现有小煤矿28处,经2000年换证的有14处矿井,除此之外,还没有七台河市茄子河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个探矿权。面积3.5km2,预获储量500万吨,目前,黑龙宝洁煤公司正申请在此处设置采矿权一处,矿区面积为1.90km2,储量为144.87万吨.
4、铁南区
经2000年换证有7处矿井通过省验合格,最大一处采矿权6km2。另外黑龙宝清洁煤公司在此设有探矿权一处,面积12km2,现正在进行普查。
5、北兴北区
原有小煤矿9处,经2000年换证的有4处,并通过省级验收生产,现正在生产。
五、9处矿井技改和17处主要小的改扩建项目
1、铁新煤矿技术改造60万吨/年工程项目。煤种以贫煤为主,井田面积12km2 ,可采储量3200万吨,矿井总投资预计22000万元。
2、鹿北煤矿技术改造45万吨/年工程项目。由鹿山优质煤有限责任公司所属7处小井(合计能力20万吨/年)集中改造成一处45万吨/年能力的高效矿井。煤种为焦煤和1/3焦煤,可采储1530万吨,总投资预计11250万元。
3、鹿南煤矿技术改造60万吨/年工程项目。由现在的茄子河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鹿山三区的三处小矿井(均为3万吨/年)联合集中扩建成一处60万吨/年能力的矿井,资源总面积12.5km2 ,可采储量3500万吨,矿井总投资预计5000万元。
4、吉祥煤矿无烟一井技术改造45万吨/年工程项目,将吉祥煤矿无烟一井现有6万吨/年能力矿井,改造成45万吨/年能力的中型高效矿井,做为我市无烟煤生产基地。可采储量1250万吨,项目总投资预计11250万元。
5、勃利县矿五井技术改造30万吨/年工程项目。在现有9万吨/年能力矿井的基础上,改造成30万吨/年的矿井,矿井工业储量900万吨,可采储量819万吨,项目总投资预计6000万元。
6、银杏煤矿技术改造30万吨/年工程项目。该矿井在现有9万吨/年的基础上,改造成30万吨/年的矿井,矿井工业储量911万吨,可采储量838万吨,项目总投资预计7500万元。
7、德利能源铁麒煤矿技术改造45万吨/年工程项目。该矿井现有30万吨/年的基础上,改造成45万吨/年的矿井,矿井工业储量4530万吨,可采储量2670万吨,项目总投资预计1850万元。
8、清华煤矿二井技术改造15万吨/年工程项目,该矿井在现有3万吨/年能力的基础上,改造成15万吨/年的矿井,矿井工业储量240万吨,可采储量192万吨,项目总投资预讦2750万元。
9、铁南煤矿技术改造21万吨/年工程项目。该矿井在现有6万吨/年的基础上,改造成21万吨/年的矿井,,矿井工业储量500万吨,可采储量400万吨,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通过筛选有改造条件的小型矿井有17处,这些矿井分布在4个矿区,可考虑分矿区进行集中改造,将现在的38万吨/年合计能力,调整为123万吨/年合计能力,净增能力94万吨/年。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z=260713482
据神华新疆能源公司准东煤矿矿长张世存介绍,2006年9月,神华集团在五彩湾建矿进行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在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探明煤炭储量17亿吨,煤层距离地面仅60米,厚度达60米,煤炭发热量在5000大卡以上,煤质优良。经过一年多的勘探开采,目前矿区已形成一个南北长1.8公里,东西宽1公里的露天矿坑,可日产煤炭2万吨。自建矿以来,神华五彩湾露天煤矿已产煤600万吨,主要满足乌鲁木齐的电力和供热用煤。
为配合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在准东地区开发煤电煤化工项目,去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资60亿元进行交通、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建设。去年11月开工的从乌鲁木齐到准东的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届时神华五彩湾露天煤矿的日生产能力将达5万吨。“十一五”期间,神华集团计划投资84亿元在五彩湾矿区分三期建设总规模为年产50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和煤电、煤化工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神华五彩湾矿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
据了解,准东地区是新疆煤炭资源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煤炭预计储量3900亿吨,初步探明储量503亿吨。作为新疆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基地,2006年以来准东地区吸引了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山东鲁能集团等20多家国内煤炭资本巨头纷纷抢滩进驻。
截至目前,准东地区在建或规划中的煤电和煤化工项目已超过60个,预计投资总额近5000亿元。今后一段时间,准东地区将实现煤炭年生产能力1.5亿吨、煤电总装机容量1330万千瓦、煤炭年液化能力2500万吨,成为新疆最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加快“西电东送”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