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写以一篇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题目的文献综述

体贴的萝莉
曾经的啤酒
2023-01-30 14:51:37

写以一篇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题目的文献综述

最佳答案
长情的唇膏
如意的鼠标
2025-09-11 01:31:39

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又都有一定的人口数量,必然伴随着一定的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国家之间,各类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差别很大,可以相差几倍,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既然是资源,应该都是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好处的东西,人均资源多了,好处应该大一些,这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以下谈谈,人均自然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

先谈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于人类来说,有价值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是分布非常集中。资源集中很有好处,有利于自然资源大规模、高效益的开发。对大部分自然资源来说,就是由于这些自然资源的集中,才成为对人类有用的,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如果这些自然资源均匀的分布于世界各地,这些自然资源也许就根本不可能被开发了,原因是,高度分散的自然资源,开发太困难了。因此,对于局部来说,资源是集中分布的,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如此。

从概率分布的角度上看,自然资源分布基本还是有规律的。一个地方一般情况是,没有这个自然资源,就会有另一种自然资源。因为资源类型有数百种,总会在某个地方分布一些某类自然资源。从自然资源可能分布概率上看,一个地方各种自然资源可能拥有量的多少,与这个地方的面积大小有关。一般是面积大了,分布的自然资源就多,面积大小与资源多少成正向关系。比如,世界最大的三个综合自然资源大国是俄罗斯、美国、中国。这三个国家都是世界面积大国。

拥有自然资源的好处是,一般可以获得自然资源租金。比如耕地是一种土地资源,耕地的地租,就是耕地资源租金。比如铁矿石资源,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也可以获得矿山开发的租金。租金不是正常利润,租金就是租金,是稀缺资源所特有的东西。比如一个人拥有一座矿山,这个人就可以把矿山租给别人,自己获得租金。别人开采矿山,需要各种投资,这个投资者一般也可以获得正常利润。矿山所在地的政府,也可以向矿山征收适当的税收。

在中国大陆,自然资源租金一般并不能明显的被显示出来。一般的情况是,自然资源租金被国有开发公司浪费掉,有时会变成国有企业的名义利润。比如最典范的是,大陆的石油资源,这是可以拥有高额资源租金的自然资源,但是,国家一般没有征收石油资源租金,一般变成了石油企业的名义利润。如果国家把自己的,应该征收的自然资源租金征收回来,这些石油企业也许就不存在利润了。你可以看看大陆的非垄断型国有企业,非资源型国有企业,很少存在每年拥有大量利润的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非常低,一般很难产生利润,能不破产就是好的了。大陆的垄断型国有企业与资源型国有企业,获得的名义利润构成,一般主要是资源租金与垄断掠夺收入。

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人均自然资源,一般可以获得较多的人均资源租金。一般来说,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较多的人均资源,一般来说,这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可能就要小一些。人口密度小了,人均在交通等方面需要的公共设施就多,人均需要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就多,也许人均多得到的那一些资源租金,完全被,由于自己人口密度相对稀少,而导致的人均交通等公共投资过大,而抵消,抵消后获得的总收益甚至为负。人均自然资源因素与人口密度因素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是相互矛盾。因为人均资源较多,一般伴随着人口密度较小。或者说,人口密度较大,一般伴随着人均资源较少。如果一个国家,人均资源既多,人口密度也大,这当然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多。有得就有失,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一个国家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93023)

世界各国之间,最大规模的暴利资源是石油。首先,资源租金占其价格的比例较大,石油资源租金比例,可以占其价格的一半以上。其次,世界各国之间的石油贸易额,实在太大。是世界贸易额最大的一种自然资源,甚至是贸易额最大的商品。每年各国之间的贸易量可以达到20亿吨石油以上。(各国内部的贸易量也有20亿吨.)

近几年(本文章是2007年),石油每桶在50美圆左右。石油开发成本在15美圆左右,正常利润5美圆左右,合计20美圆,剩余的30美圆就是石油租金。每吨石油价格为375美圆(7桶半为一吨)。世界各国之间每年石油贸易量为20多亿吨,价值8000亿美圆,其中的60%是石油资源租金,为4800亿美圆左右。(2004年世界石油贸易量为23亿吨。世界石油总产量为49亿吨。这个量是很大的,三峡水库可以蓄水300多亿吨。黄河每年的平均流量为380亿吨。世界的石油产量大概比海河的流量还要大。)

这么多的石油贸易资源租金,只分布在少数几个国家,主要有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等十几个出口石油的国家。这些国家出口石油,可以获得外来的石油租金。人均出口石油较多的国家在海湾地区.因此,海湾地区有一批因石油出口而富裕的国家。石油资源制造了一批富裕的国家。石油大概也是,世界唯一一种可以制造富裕国家的自然资源。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没有听说过,因其它自然资源而特别富裕的国家。因为某些资源而适度富裕的国家,还是有的,比如瑙鲁因为拥有大量鸟粪而适度富裕,人均GDP大概在几千美圆。摩洛哥因为拥有大量磷肥而适度富裕。(摩洛哥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人口2660万。人口密度为58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1320美圆。人均GDP世界排名104。)

石油资源之所以拥有高额的资源租金,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相对非常稀缺。其二,部分垄断供应。石油稀缺与垄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石油资源分布太集中导致的。可以说,世界200多个国家与地区中,有100个国家基本不生产石油。比如东亚五国,只有中国大量生产石油。其它四国少量生产或不生产。世界能出口石油的国家,大概整个世界就20多个。大量出口石油的国家,也就是不到10个。150个左右的国家需要进口石油,中国是其中之一。如果从人均石油产量上看,中国人均石油产量,大概能排世界前60名。如果中国因为人均石油少,而需要计划生育政策的话,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控制自己的人口数量。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石油产量都比中国少。

进口石油资源,需要付出资源租金,这与出口石油的国家刚好有相反的作用。由于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一般是富裕国家。因此,基本没有听说过,因进口石油而贫穷的国家。那些人均进口石油量大的国家,都是富裕的国家。看来,石油似乎是一种奢侈品。

煤炭对经济发展也很有影响,煤炭是一种普通利润的自然资源。相对拥有的自然资源暴利较少,既资源租金少。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足够的煤炭,对经济发展也有影响。如果拥有足够的煤炭资源,一般就不需要进口煤炭。可以至少节省一段进口煤炭需要的路费。比如韩国消耗的煤炭,一部分从澳大利亚进口,这需要花费大量海运费。煤炭海运费使自己使用的煤炭价格相对提高一些。另一方面,拥有自然资源,一般都能得到一部分自然资源租金。因此,煤炭一般可以获得一些资源租金。一个国家拥有煤炭,还拥有可以获得资源租金这个优势,或者说,不在需要进口煤炭,而把资源租金付给外国了。

煤炭的资源租金大概应该是每吨100元人民币,近几年,世界各国煤炭每年的总贸易量为6亿吨左右。共产生600亿人民币的资源租金,合美圆75亿。相对于世界4800亿美圆以上的石油租金,微不足道,二者相差了63倍。因此,世界没有因煤炭出口而富裕的国家。就是这6亿吨煤炭,全部是一个国家出口的,也不见得能让这个国家会有多富裕。这6亿吨煤炭的资源租金只相当于,4000万吨石油的资源租金。而世界出口4000万吨以上石油的国家,达到10个以上。出口6亿吨煤炭的国家没有一个。(有时出口煤炭得不到资源租金,比如10年前,我国的煤炭产业,煤炭的资源租金几乎为零。就是出口的煤炭,几乎也获得不了应该拥有的资源租金。甚至租金为负。我国以前出口煤炭,还有出口退税,基本等效于这些出口煤炭,没有交增殖税。为生产这些煤炭需要的公共开支,比如国防、政府机构、救助、福利等的开支,就需要由国内的消费者负担。这很不公平,也很愚蠢。)

煤炭之所以便宜,原因是煤炭数量比石油要多许多,更主要的是,煤炭比石油分布要广泛。煤炭资源分布相对石油资源分布不那么集中,大部分国家都有煤炭资源,许多国家煤炭能自给。只有少数国家需要大量进口煤炭。因此,各国的煤炭贸易量虽然不大,但是世界煤炭的总产量却很大。现在已经达到每年100亿吨煤炭产量,比石油产量大一倍。世界各国的煤炭生产,共可产生10000亿人民币的资源租金,合1250美圆。只是各国把煤炭的资源租金,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给自己国家。总体上看,煤炭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重要。中国人均煤炭资源相对不少。虽然赶不上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人均煤炭资源,在世界前100名。后面还有100多个国家,人均煤炭资源拥有量不如中国。如果中国因为人均煤炭资源少,而需要计划生育政策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煤炭产量都比中国少。

现在天然气也是很有价值的自然资源,相对没有石油重要。对于部分国家,天然气没有煤炭重要。对于另一部分国家,天然气比煤炭重要。天然气的价格随着石油价格而适当的变化。由于天然气运输不方便,导致其相对价格比石油低。天然气相对石油或煤炭来说,更加清洁,这是天然气最重要的优势。我国也应该大量使用天然气。大陆的天然气产量不小,也进口了一部分。天然气一般用管道运输,这样运输成本较低。在发达国家由于天然气比较清洁,其价格几乎与石油一样贵。在东亚,天然气价格一般是石油价格的一半左右。我国进口的天然气大概在200美圆一吨。天然气也是暴利资源,只是没有石油严重。并且其产量在世界上也比石油少一些。世界每年生产天然气,近几年在35亿吨左右,是石油产量的70%(世界石油的产量是49亿吨。世界各国石油总贸易量占总产量的45%左右)。天然气贸易量占总产量的20%左右,大概为7亿吨。世界各国之间的总贸易额大概为2100美圆。资源租金大概为一半,1000多亿美圆。天然气由于运输不方便,大部分都用管道运输。天然气的国际贸易租金,是石油国际贸易资源租金总额的20%多。从世界总体上看,是第二赚钱的自然资源,远比煤炭赚钱。天然气国际贸易产生的资源租金,是国际煤炭贸易产生的,资源租金的10倍左右。可见天然气对一个国家富裕程度还是很有影响的。(俄罗斯出口乌克兰的为180美圆一吨。乌兹别克卖给乌克兰的价格不到俄罗斯的一半。)

75%的天然气是管道运输,主要在欧洲、北美,价格也较贵,与石油价格类似。25%天然气被液化后,轮船运输,主要在东亚。天然气的价值在世界上相对石油次要一些。天然气与石油一般是伴生。产石油多的地方,一般天然气也多。中国人均拥有的天然气至少处于世界前100名。对于后100多名国家来说,也是中国的一个相对优势。如果中国因为人均天然气少而需要计划生育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计划生育。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天然气产量都比中国少。

铁矿石是最重要的金属矿产。因为铁矿石的产值在金属中最大。在几年前,铁矿石的价格是每吨20多美圆,现在翻了一翻,达到45美圆。铁矿石的生产成本大概在15美圆,原来利润在7美圆,属于普通利润。现在利润在30美圆,典型暴利。这些暴利其实就是资源租金。近几年,世界各国之间的铁矿石贸易额,每年大概在6亿吨。2005年贸易量已经达到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左右。世界各国铁矿石交易额在315亿美圆左右,资源租金为210美圆。这个资源租金数额已经不小了,与石油比起来,就小多了。石油每桶价格在50美圆左右。石油资源租金在30美圆以上,其暴利程度高于现在的铁矿石。每吨石油价格为375美圆(因为7桶多为一吨)。国际每年石油贸易量为20多亿吨,价值8000多亿美圆,是铁矿石贸易额的25倍左右,是铁矿石资源租金的23倍。我们可以经常听说,某个国家因石油而富裕,很少听说,某个国家因铁矿石出口而富裕,也许就没有这样的国家。中国的人均铁矿石拥有量据世界至少前100名。相对另外的100多个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优势。如果中国因为人均铁矿石少,而需要控制人口数量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计划生育。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铁矿石产量与拥有量都比中国人均少。

铝的价格比铁贵,但是总产量比铁少的多。其产值也要比钢铁少许多。是否拥有这个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没有铁矿石重要。

铝贵的原因可能是生产铝,成本比较高导致的,因为电解铝需要用大量的电。世界铝土矿最多的国家是非洲的几内亚,也是世界主要的铝土矿出口国(几内亚面积24.59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660万。人口密度为21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430美圆。世界排名144。"铝土矿之国"——几内亚。因该国铝土矿的储量约法18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3,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而其中高品位的铝土矿更占世界的2/3。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产量最多:澳大利亚,几内亚,牙买加;出口最多:几内亚,澳大利亚))。括号里的内容,你会感觉到很有意思,可见,铝土资源的多少,对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没有多大意义。几内亚的人口数量够少了,铝土资源够多了,但是,自己还是富裕不起来。

几内亚铝土产量为1 700多万吨,出口1 70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40%。铝土每吨9美圆,资源租金一美圆。出口1 700万吨,获得资源租金1 700万美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微不足道。几内亚铝土产量占世界的12%,几内亚产量1 700多万吨,可以算出世界每年共生产15000万吨铝土,价值135000万美圆。相对于315亿美圆的铁矿石微不足道。更主要的是,铝土矿的资源租金太少了,约占价格的10%,每吨不到一美圆,世界铝土矿可产生15000万美圆的资源租金。把这些钱全部给一个小国,也是数额相对很小的一笔收入。看来几内亚难以靠铝发家。几内亚80%的出口产值是铝土资源。中国大陆的铝土资源丰富,人均拥有量据世界前50名。铝土的价格之所以那么低,原因是电解铝的成本太高。导致铝的相对价格较高,导致铝的使用量相对不高,导致铝土资源相对过剩,价格自然就便宜。铝土的含铝量,可以达到50%以上。这些金属铝被搞出后,价格可以上升100倍。因此,铝土的价格就是升高10倍,对电解铝的价格影响也不大,铝土价格升高10倍,成品铝价格可能只上升10%。如果中国因为人均铝土拥有量少,而需要计划生育政策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5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这150个国家,人均铝土产量与拥有量都比中国少。

最新回答
魔幻的乐曲
高挑的战斗机
2025-09-11 01:31:39

2011年一季度,中国煤炭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平稳。全国原煤产量完成7.92亿t,同比增长8.3%;煤炭销量7.6亿t,同比增长6.8%;煤炭价格波动不大,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中国能源资源条件的特点是富煤、少油、缺气,这就决定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仍将居主体地位。今后五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通过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将从8.3%提高到11.4%,提高3.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增幅将回落,但煤炭总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煤炭在中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很难改变。

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在全国GDP增长7%的条件下,预计到2015年中国煤炭生产量将达到38亿t以上,年煤炭净进口量2亿t左右,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0亿t左右。

"十二五"(2011-2015)时期是中国煤炭工业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中国仍然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煤炭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煤炭行业高度关注和顺应世界经济和能源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总结以往煤炭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选择适合自己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道路。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和支持煤炭工业发展,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能源发展方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了《煤炭产业政策》,制定了《"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为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非化石能源和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等已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煤炭工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资源约束强化、环境压力加大、转变发展方式任务繁重、安全生产难度增加等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煤炭工业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五"时期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规模化、现代化,走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把增强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真正摆在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中国煤炭工业总体开发布局将大规模地由中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十二五"时期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要求是: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安全生产、清洁利用、保护环境的发展方针,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露天),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改善矿区生态面貌,提高矿工生活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发展战略,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按照"控制东部、稳定西部、开发西部"的指导思想,从今年起,煤炭开发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西部陕、蒙、宁和新疆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主要运煤大通道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为西部大规模开发布局创造了条件。一大批现代化矿井(露天)将重点在西部地区动工,将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启动新疆煤炭基地建设,依托以上煤炭基地建设若干个大型煤电基地。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工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抓住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减少煤矿和工作面个数,提高单井产量,合理集中生产,努力实现煤炭行业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实现由粗放的煤炭开采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高效开采转变。加大煤炭行业重大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性技术研究,推动煤矿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大型煤矿形成安全高效集约化发展模式,中小煤矿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煤炭企业管理由经验决策转向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决策上来,推动煤炭生产向安全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

煤矿安全实现由控制伤亡事故向职业安全健康转变。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把煤炭工业发展建立在煤矿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全行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明显好转并向根本好转迈进。

实现由单一煤炭生产向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方向转变。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消费布局特点,以资源开发为龙头,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煤炭价值空间,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推进煤炭深加工转化,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实现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生态环境友好型转变。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研发,推进煤矿绿色开采,建立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机制、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超级的烤鸡
唠叨的毛巾
2025-09-11 01:31:39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炙热的小鸽子
无心的牛排
2025-09-11 01:31:39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论文大纲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1上市公司的界定与特征

2.2 内部控制的涵义与内容

2.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涵义、特点与内容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

3.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3.4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5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五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的对策思考

结论

研究综述

(一)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综述

通常,人们将西方内部控制演进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内部牵制阶段;20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80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前,被称为牵制阶段,是内部控制的萌芽时期。在该阶段,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以职责的分工和业务的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为着眼点。到了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社经济的发展和审计方法的改进,内部控制理论得到了发展。内部控制开始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并在此期间推行了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其目标在于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经营效率。到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审计理论的推进上有大量的举动,这使得内部控制理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是该阶段的重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内部控制多是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的。政府在内部控制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大大地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1992年颁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COSO报告)。COSO报告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新阶段。2006年7月15日美国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已开始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生效。SOX严格界定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和义务;强调了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职责;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明确要求;对公司的外部审计做出严格规定。

(二)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所导致的。而在我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步伐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才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控制的规范建设。1986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该规范中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于1997年年初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

内部控制做出了定义。1997年5月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中规定金融机构要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而我国第一部对内部控制有法律要求的法规是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希望帮到你 请采纳

大胆的巨人
无私的飞鸟
2025-09-11 01:31:39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煤炭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底,全球煤炭探明可采储量8260亿吨,静态可采年限119年。其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位居前三位,分别为2384亿吨、1570亿吨和1145亿吨,三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共计占全球份额的61.8%(表1)。

表1 2009年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二)我国煤炭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底,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3096亿吨,比上年净增632亿吨,增长5.1%。其中,勘查新增561亿吨矿区数8932个,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分别为9907亿吨、3189亿吨和1636亿吨炼焦用煤查明资源量为2960亿吨,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分别为1821亿吨、1139亿吨和579亿吨。炼焦用煤主要集中在山西省,查明资源量和储量分别占全国的52.7%和57.6%。全国煤炭查明资源量增长较大的省(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6.0亿吨)、内蒙古自治区(52.7亿吨)、宁夏回族自治区(12.8亿吨)、贵州省(11.9亿吨)、甘肃省(10.9亿吨)。煤炭储量和查明资源量主要区域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2009年我国煤炭储量地区分布

图2 2009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量地区分布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煤炭生产

2009年,全球煤炭产量为34亿吨标准油当量,煤炭产量位居前七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南非,以上7个国家煤炭产量共计占全球总产量的87.1%(表2)。

表2 2009年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煤炭产量统计

续表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二)我国煤炭生产

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0.6亿吨,与2001年相比,产量年均增幅15.2%,平均每年新增产量约2亿吨。与2008年相比,2009年新增煤炭产量3.5亿吨(图3)。

图3 2001~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统计

三、煤炭需求及展望

(一)世界煤炭资源消费状况

2009年,全球煤炭消费32.8亿吨标准油当量,与上一年相比,减少0.8%。全球主要煤炭消费国家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南非,这5个国家消费总量共计占全球份额的74.9%。其中,中国煤炭消费15亿吨标准油当量,占全球份额的45.9%(表3)。

表3 世界主要国家2009年煤炭消费及生产状况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注:中国生产和消费数据严重失真,2009年中国煤炭净进口1亿吨,表中对中国数据进行了修正。

(二)我国煤炭资源消费情况

2009年,我国煤炭表观消费量为31.6亿吨,其中净进口1亿吨,由原来的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以2001年为基期年,煤炭资源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18.1%(图4)。

图4 2001~2009年我国煤炭表观消费量统计

四、国内外煤炭贸易状况

(一)世界煤炭贸易情况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欧美地区煤炭资源需求量萎缩,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企稳恢复较快,对煤炭资源需求量增加,总体平衡了全球煤炭资源需求总量。200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与上一年持平,为9.3亿吨,主要出口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位居前三位(表4)。

表4 2002~2009年世界煤炭贸易量(出口)

资料来源:www.coalportal.com,IEA

注:*为预测数值。

2009年,全球煤炭进口量与上一年持平,为9.3亿吨。传统进口国家为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主要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从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且增量较大,2009年中国内地进口煤炭1.37亿吨,净进口约1亿吨,成为世界主要煤炭进口大国(表5)。

表5 2002~2009年世界煤炭贸易量(进口/入境)

资料来源:www.coalportal.com,IEA

(二)我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2009年,我国共计进口煤炭1.32亿吨,进口费用共计10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倍和2.9倍。其中,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俄罗斯4个国家进口煤炭超过千万吨,且从俄罗斯进口量由2008年的不到78万吨一跃上升到1208万吨,同比增长15倍(表6)。

表6 2005~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09

2009年,我国煤炭出口2240万吨,出口总金额23.7亿元,同比下降51%和55%。主要出口/出境国家和地区中,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位列前三位,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煤炭量和出口金额都占全部出口量和金额的95%。煤炭进出口贸易由顺转逆,从2008年的65.6亿美元贸易顺差变为2009年的79.7亿美元贸易逆差(表7)。

表7 2005~2009年我国煤炭出口/出境主要流向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09

图5 2000~2009年我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五、国内外煤炭价格变化

(一)世界煤炭价格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世界煤炭价格2009年有所回落。其中,西北欧标价和美国发电用煤到货价下跌约53%和41%受中国、印度等国家对能源强劲需求影响,日本炼焦煤和动力煤到岸价下跌幅度较小,分别为7%和10%(图6)。

(二)我国国内煤炭价格

受经济危机影响,以秦皇岛港口大同优混、山西优混和山西大混为指导价格的煤炭价格分别从2008年7月21日的1050元/吨、980元/吨和870元/吨最高点下降到2009年3月下旬的585元/吨、550元/吨和470元/吨的最低点。随后受国家大规模政策引导,到2009年12月28日,煤炭价格缓慢上升到810元/吨、770元/吨和660元/吨的水平(大同优混、山西优混价格参见图7)。

图6 1990~2009年国际主要市场煤炭价格

图7 2003~2009年国内秦皇岛港口煤炭价格

六、结论

1)2009年,煤炭资源全球供应相对较为平稳,欧美地区受经济危机影响需求有所下降,并拉低煤炭当地到岸价,降幅达50%亚洲地区受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企稳回升的影响,煤炭价格的下降幅度有所减小。总体而言,全球煤炭贸易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2009年,受国家大规模经济政策引导,我国国内对煤炭资源需求增速较快,增量较大,大量进口煤炭资源,年度进口量约1亿吨,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资源进口国。国内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5亿吨,国内煤炭价格从历史最高位降低一半后缓慢回升到2009年年底的810元/吨水平,总体保持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瑞军)

唠叨的草莓
干净的水蜜桃
2025-09-11 01:31:39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就煤炭质量而言,亚洲国家优质煤占总资源的比重较高。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独联体国家。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2001 年,上述7 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可供炼焦的优质烟煤储量丰富,2002年3国的炼焦煤总产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

根据BP能源数据整理,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排名如下表所示,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为1570亿吨储量排第2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3、4位。

据美国能源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右。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市场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格。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最高。从2001年开始,因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4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最大的煤炭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煤炭产量和总收益最高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最高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集团。

粗犷的海燕
跳跃的季节
2025-09-11 01:31:39

2020年11月25日,印尼煤矿企业协会(APBI)与中国煤炭运输和配送公司(CCTDA)通过视频会议,以谅解备忘录(MoU)的方式签署了有关印尼向中国出口煤炭的合作协议。 在协议中,双方同意从2021年开始启动煤炭采购合同,合同期限3年,中方采购金额为20.6万亿印尼盾(合计14.6亿美元)。

除此之外,此次会议还讨论了2021年印尼对中国的煤炭出口总量问题。印尼煤矿企业协会强调,中印尼双方每年都将核定印尼煤炭的出口目标数量,并建立一个可以定期进行谈判的价格指数,作为从印尼到中国的煤炭进口价格的参考。 我们也希望该协议确定印尼将向中国大规模出口煤炭,使煤炭行业从业者受益,从而有效促进印尼国民经济复苏。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想问,我们国家不是有煤炭吗?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来进口煤炭呢?这主要是因为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全球煤炭需求增大。对于中国来说煤炭量消耗大。仅仅依靠国内的煤炭难以满足日常需求。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中国煤炭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内需求的变 化将对亚太煤炭市场乃至整个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除此之外,政策和市场也是推动中国向煤炭净进口转化的主要因素,在政策上能源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能源工作,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立足 国内、多元发展、国际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国家也是出台一系列措施 “控制出口,鼓励进口”就是贯彻这一重大战略在煤炭贸易领域的重要体现。

迅速的网络
单纯的咖啡豆
2025-09-11 01:31:39
1、运费运费运费运费,煤炭价格50%以上是由运费构成。其中主要为铁路运费,其次是海运费。 ①铁路运费。 1) 铁路运量。 2) 铁路检修。 3) 铁路事故。 ②海运费。 1) 航运市场行情。 2) 燃油价格波动。 ③港口费用。 2、供需关系供需关系供需关系供需关系,供大于求煤价下降,反之上升。 ①影响煤炭供应因素。 1) 政策影响开采量及煤炭价格,如山西煤企整合、中央五年计划。 2) 因事故发生的停产及安全生产政策的执行使煤炭开采量下降。 3) 煤企及行业协会运营策略。 ②影响煤炭需求因素。 1) 气候,如大雪及严寒天气使得供暖企业的煤炭需求量加大。 2) 相关行业,如钢铁冶金等耗煤行业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及运营状况。 3)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经济形势影响企业运营状况,而其中的生产制造企业的煤炭需求及耗电量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煤炭的需求情况。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影响着煤炭价格的波动。 ①国际煤炭贸易。 1) 国外各地区煤炭价格。 2) 煤炭进、出口情况。 3) 来自其他国家或世贸的贸易制裁。 4) 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煤炭供销协议。 5) 世界或地区金融危机。 ②国内经济环境。 1) 与煤炭行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及政策。 2) 金融市场 如焦炭期货交易,大量的无货沽空会导致最终煤炭价格降低。 3) 劳动力市场 人工成本。 4、政策导向及政府政策导向及政府政策导向及政府政策导向及政府调控调控调控调控。 ①各种收费的提高会影响煤炭价格 如税费。 ②对价格直接调控 如对于合同煤的调控。 ③政策导向 如节能减排。 5、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各个环节的一些灰色收费。 重大矿难。 特殊事件——灾难 。 政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