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炭石油属于哪个环境

耍酷的糖豆
落后的红酒
2023-01-30 14:33:54

煤炭、石油属于生物群落还是无机环境?

最佳答案
壮观的棒棒糖
尊敬的茉莉
2025-09-11 07:35:52

无机物与无机环境是不同的概念! 无机环境因素又称非生物环境因素。指环境或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包括水生和陆生环境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温度、日光、土壤以及放射线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生物常常综合地起作用。 (知识来源:李放 主编.经济法学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第73页.) 这些环境因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光因子, 水因子,地学因子(包括与山脉、陆地、江河、海洋有关联的地质地貌、高度、深度、纬度等地理因子), 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化学因子等。

最新回答
复杂的小海豚
唠叨的水蜜桃
2025-09-11 07:35:52

化石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古生物遗骸聚集经地质年代变迁形成的,因此叫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的产生最短也是以万年来计算的。从有机质的沉积、压实、埋藏、 再经过一系列演化过程,这个时间短则上万年,长则以千万年甚至亿年计算。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虽然天然气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的口碑,但毕竟还是属可燃的气体,具有爆炸、燃烧的危险,所以在使用天然气的时候要防止燃气的泄漏,避免火灾的发生。

在天然气安全使用常识中,由于天然气在燃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如果没有燃烧完,就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因此在使用燃气时要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然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石能源

自觉的溪流
活力的芒果
2025-09-11 07:35:52
从地球生物圈的角度分析,煤炭石油是地球演变过程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总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煤炭石油都是由生物构成的,只不过都经过了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由有生命的物质演变为无生命物质;由有机物演变成无机物。

体贴的眼睛
着急的抽屉
2025-09-11 07:35:52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的产生最短也是以万年来计算的。从有机质的沉积、压实、埋藏、再经过一系列演化过程,这个时间短则上万年,长则以千万年甚至亿年计算。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他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

粗心的睫毛膏
无奈的酒窝
2025-09-11 07:35:52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化石能源是指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动植物的遗骸在地层下经过上万年的演变形成的能源。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后,都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燃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19世纪到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巨大消耗,使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走向枯竭。化石能源的利用,也是造成环境变化与污染的关键因素。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引起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内向的金鱼
眼睛大的斑马
2025-09-11 07:35:52

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且是不可再生的,是非可再生能源。煤种主要有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年代和煤不相上下;天然气则有比石油更为广泛的生成条件,有的与石油伴生,或形成独立纯气基。

煤和石油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含球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作为能源来说,在发电领域能够逐步被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所代替。在交通领域,石油的地位几乎短期内无法动摇。

化石能源的利用,也是造成环境变化与污染的关键因素。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引起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三类化石能源的形成过程极其缓慢,不能再生性不言而喻。开采一点就会少一点,直至枯竭。即使现在沉积的生物体在亿年以后也会生成化石能源,但对于人类来说,显然已毫无意义。

化石能源的危害总结: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2006年全球消耗的能源中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7.9%,我国的比例高达93.8%。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同时可能产能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因而,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乐观的蜻蜓
雪白的楼房
2025-09-11 07:35:52

1、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2、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扩展资料:

煤炭和石油的用途:

一、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三大主要用途:动力煤、炼焦煤、煤化工用煤,主要包括气化用煤,低温干馏用煤,加氢液化用煤等。

二、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油

年轻的曲奇
虚幻的洋葱
2025-09-11 07:35:52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是不可在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的产生最短也是以万年来计算的。从有机质的沉积、压实、埋藏、 再经过一系列演化过程,这个时间短则上万年,长则以千万年甚至亿年计算。

而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是19世纪,对这类矿产的认识开发业只有短短的数百年历史,大规模工业化开采还不到一百年,消耗速度是远远快于形成速度的。从地质历史的角度看则是可以再生的,只是这又是若干万年的周期,届时有没有人类都是未知数。

所以,以人类的历史和认知范围内,这是不可再生资源。

扩展资料:

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随着大规模地开采利用,其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之时 。地热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

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核聚变的能比核裂变的能高出5~10倍,核聚变最适合的燃料重氢(氘)又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支柱之一

煤是古代的植物体因为地壳运动而埋没地下,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经过漫长年代的演变而成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煤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学工业原料。煤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丰富。

煤是由有机物一生长在沼泽或河流三角洲之植物残骸分解而成现今世界各主要地区之煤炭蕴藏量,以非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及北美洲等三个地区所占之比例最高,整体而言,现时煤炭之蕴藏量,估计可供我们使用二百年。

石油一般认为是由地层中的有机物质“油母质”,经地温长时间的熬炼,一点一滴地生成而浮游于地层中。由于浮力的关系,石油在水中每年缓慢地沿着地层或断层向上移动,直到受不透油的封闭地层阻挡而停留下来。当此封闭内的石油越聚越多。

天然气是除煤和石油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一次能源。它燃烧时有很高的发热值,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的生成过程同石油类似,但比石油更容易生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非再生能源

漂亮的柜子
调皮的荔枝
2025-09-11 07:35:52

煤和石油是人类生产活动中两种最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前者被比作工业的粮食,后者则被比作工业的血液。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它们的主要成分都为有机物,这意味着它们最初都应该是由早期地球生命演变而来。那么,煤和石油具体是怎么形成的呢?

煤的形成理论

根据现有的理论,地球上大部分的煤都起源于树木、蕨类植物和其他热带森林植物,它们所生活的时代比现在更加温暖。正因为如此,世界上的煤层都是在陆地上发现的。

在3.6亿年前至3亿年前的石炭纪,地球上进化出了木本植物。然而,当时地球上的微生物无法分解木质素,所以这些植物死亡之后不会很快烂掉。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地球上遍布沼泽地,所以植物死亡后会被泥沙封存起来。经过不断的地质变迁之后,这些物质会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逐渐碳化,最终形成了固状的煤炭。

也就是说,煤是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形成,目前的地球上已经没有这样的条件,因为植物死亡之后很快会被各种微生物分解掉。因此,煤会被用尽,这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的形成理论

石油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它们的确切成因仍然是未知的,一种观点认为石油不是由生物形成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石油是由动物的尸骸演变而成的。

(1)非生物成油理论

在早期地球上,地壳内富含水、碳以及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水相比,碳氢化合物的密度较低,它们就会向地表上浮,这些物质最终就形成了液状的石油。

(2)生物成油理论

由于科学家在石油中发现过很多生命的迹象,所以更多科学家支持生物成油理论。研究表明,石油最初的来源为细菌、藻类和浮游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沉入海底和湖底,它们的遗体被泥土覆盖,形成泥质沉积物。

由于泥质沉积物会被更多的泥沙所掩埋,这会导致温度和压力逐渐增加,泥质沉积物开始转变为岩石。生物的遗体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慢慢地演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和天然气向上迁移到沉积岩盆地中,并被困在其中,形成油田和气田。地球上的每一个油田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样,也没有两个油田包含完全相同的液体。

不像煤炭的形成需要特殊条件那样,石油的形成只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要数千万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油是可再生能源。只是由于人类开采和使用石油的速度大于石油形成的速度,所以石油也会面临枯竭的问题。

陶醉的发卡
矮小的泥猴桃
2025-09-11 07:35:52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治理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存、运输和净化加工。

前款所称运输,包括廊道运输、管道运输、公路和铁路运输;净化加工是指煤炭洗选、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等初级加工过程。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第四条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严格监管、损害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结合本地区实际,将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制定有利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政策措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配合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辖区内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第六条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发展改革(能源)、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国有资产、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利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清洁利用、能源化工转化的经济技术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煤制油、煤制气和超远程输变电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支持煤层气、页岩油气、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第八条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依法承担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应当依法缴纳环境保护税、资源税和水土保持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监督管理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时,应当按照本省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本省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合理确定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区域、规模和强度。第十三条 禁止在居民区和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划定的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草原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区域内进行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省人民政府、有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力度。

严格控制在国家和本省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布局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在国家和本省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内进行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开发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开发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补偿和生态修复。第十五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规划草案时,应当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