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出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
设计充放电装置的日本IKS公司在第27届世界电动汽车大会上展示了纯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这是一个可以实现“V2H”的充放电系统,也可以和太阳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联动。系统采用可双向交换10kW电能的功率转换装置,采用10.7kWh锂离子充电电池系统。除了电网提供的电力外,还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储存起来供给EV,或者将太阳能电池的剩余电力反向流入电网。而且系统还支持EV放电,所以在电力紧张的时候也能给电网提供EV电力。据IKS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由5个这样的充放电系统组成的50kW系统,并在大阪进行了实证测试。紧急情况下,电动汽车可提供50kW的电力,作为电梯的应急电源。IKS参与EVS时,决定通过OEM的方式向瑞典企业提供该系统,将于2014年春季左右在欧洲销售。在欧洲,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剩余电力飙升。如何使用这种力量非常伤脑筋。因此,面向电动汽车的电力存储和供应系统是欧洲电力公司非常感兴趣的。
第一。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 一。数据显示,在201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万辆,今年五月底则大幅攀升到了1108万辆。在电池技术方面同样进步明显,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较于2012年提高了1.3倍,而价格则下降了80%。与此同时,电动车的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261.7万根充电桩、1298座换电站,形成了全球最大充换电网络。
口碑最好的新能源车有特斯拉Model3,沃尔沃XC60新能源,比亚迪汉EV。
1、特斯拉Model3
特斯拉一直致力于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口碑,特斯拉Model3作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入门车,拥有超强的动力,纯电续航里程在600km,比大多燃油汽车表现都要优秀,算是口碑最好的新能源汽车。
2、沃尔沃XC60新能源
沃尔沃XC60新能源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能源。沃尔沃XC60新能源的安全性能是非常优秀的,毕竟安全是它的金字招牌,它的外观设计得非常时尚,配置非常丰富,动力足够但是续航里程较小,但总体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
3、比亚迪汉EV
比亚迪汉EV的上市是比亚迪新能源迈向中高端的标志,比亚迪汉的车身简洁大气,有着速度和力量的结合,作为B级车,它的车身尺寸还是比较长的,有着较为充裕的内部空间,纯电续航里程达到605km,非常的高。
新能源
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为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马斯克称中国电动汽车领先世界,是商业吹捧还是真的如此? 马斯克在推文下留言到:“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领域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论你怎么看中国,这都是事实。
但是看到这条评论后,我觉得有一定的捧杀行为,因为目前来说特斯拉依然是出口最多的供应商,而且在中国的市场也非常大。所以他说出这样的话不得不说是一种商业吹捧,但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也确实有很大的进步,在今年我们的总出口量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
尤其是欧洲市场,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都非常喜欢,就是因为性价比较高,而且我国现在开始注重车的质量,所以很多国外友人也都非常喜欢我国的汽车。但是就特斯拉来说,去年在中国的总销量达到32万辆,而本土也就销售了31万辆,所以可以看到中国的市场还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是因为特斯拉的品牌效应从而购买,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马斯克的个人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特斯拉的生产以及市场当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马斯克肯定不敢得罪中国市场,而是会找适当的机会拍一下中国马屁,以此来迎合中国消费者,这完全可以理解。所以具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下,他是不太敢于说一些不好的方面。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要看清现实,看清楚差距,才能让我们的产品更进一步,才能让我们的产品真正打入国外市场之中。
只有我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才能让我们的产品更加容易出售。
(图源:unsplash)
这家德国芯片制造商亚太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蔡志雄在接受《日经亚洲》采访时表示,除了芯片行业的周期性复苏之外,还有“结构性动力”。
他说:“你可以看到,各国都在投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它们需要半导体。数字化正在推动需求,以及云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安装,以及5G和物联网边缘计算的推出。这些领域将继续刺激全年的半导体需求。”
他指出,一辆电动 汽车 使用的的半导体数量是一辆内燃机 汽车 的两倍,他表示前景乐观。“现在电动车在 汽车 总数中只占一个很低的比例。想象一下,在未来10到20年内,或许会增长10倍以上。”
对于 汽车 和其他领域持续存在的芯片短缺问题,蔡志雄表示:"至少还会持续几个月。"他指出,根据产品类型和制造芯片所需的步骤数量,生产时间可能会达到4到6个月。
他说:“产能扩张不可能一蹴而就......例如,要建造一个工厂、安装一个洁净室,你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要把半导体设备投入使用,一般需要15个月。”现在业内人士都在扩大投资,“我们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当然也可能在明年年初看到一些曙光。”
他指出,英飞凌正在马来西亚西北部的居林等一些基地扩大功率半导体的产能。他说,对于后端流程,如封装和测试,该公司“将继续投资马来西亚马六甲工厂的产能”。
英飞凌是一家主要的半导体制造商,在截至9月的本财年,该公司已将其计划的资本投资额提高到16亿欧元(约合122.9亿人民币),而此前的指导意见是14亿至15亿欧元(约合107亿至115亿人民币)。该公司没有透露其投资预算中有多少将用于亚洲。
除去日本和大中华区,这家德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9个国家有业务,包括印度、马来西亚和韩国。在截至2020年9月的上一财年,该地区占公司总收入的15%。
在新加坡地区总部,英飞凌最近启动了一项人工智能中心计划,旨在对新加坡的1000多名员工进行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并改进其工作流程。
蔡志雄说,培训从2月开始。“重要的是要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不是它能为你做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员工那里获得想法,即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中哪些部分会从人工智能的应用中获得好处。”
疫情已经扰乱了许多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但蔡志雄表示,他的公司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供应链。英飞凌将成品运到其位于新加坡的区域分销中心,以使新加坡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大部分联系。
蔡先生淡化了去年11月15个亚太国家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对芯片行业的影响,他认为,“对半导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他表示,芯片被视为组件,大体上不受对半成品和模块征收关税的影响。
(加美 财经 专稿,抄袭必究)
#芯片#、#半导体#、#可再生能源#、#电动 汽车 #
作者:张福子
责编:刘师傅
电动汽车的利与弊有:
一、电动汽车的利:
1.好安静
与传统发动机相比,电机更安静,因此整车的噪音往往更低。但高速行驶时,由于电机过于安静,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会特别突出,对车辆隔音的要求也比较高,否则会比燃油车有更突兀的噪音。
2.良好的环境保护
由于其驾驶模式的特点,电动汽车在行驶时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如果用可再生能源给电池充电,它根本不会排放任何二氧化碳气体。然而,目前市场上最大的问题是电池回收。众所周知,由于投资巨大,没有规模,几乎没有公司愿意投资这个行业,利润也不得而知。
3.使用成本较低
电机不再需要与变速箱匹配,也不需要更换任何润滑油。此外,电机的装置几乎不会发生机械磨损,基本免维护。在传统的燃油车维修项目中,较大的支出可以节省一半以上,额外的项目是电池状态检测。目前这个成本基本都在厂家头上,而且都是车价里涵盖的增值项目。
4.电动机的能效远远超过内燃机。
电机效率已经达到96%,最好的发动机效率也只能达到40%左右。像马自达这样的车企,为了把内燃机效率提高哪怕1%,都需要花费无数的心血和研发成本,而20%的A级车只能叫好。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达真的是在用很少的钱做大事。
5.方便充电
只要有电源插座,理论上电动汽车可以在任何可以供电的地方充电。
6.能量可以回收
第一次开或者骑电动车的朋友会觉得不舒服,主要是因为能量回收的存在。该功能可以在车辆制动时作为交流发电机使用,可以在发电的同时给电池充电,从而提高电动车的续航性能。这也是电动汽车在拥堵道路上续航表现更好的原因。
二、电动汽车的弊:
1、目前仍有不少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最大的障碍便是电池的续航里程限制,也就是里程焦虑。不过"里程焦虑"的普及,使续航的问题得以解决。
2、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燃油车加油时间比起来,确实只能用"龟速"来形容。也因此大部分品牌都推出了快充,甚至是换电的模式。
3、电动车因为电池组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新车的价格远远超越了同级别的燃油车,尤其是与小排量经济型家用轿车相比,纯电动车更是贵的离谱。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为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上、下游协同合作能力加强,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将获得改善和提高。同时,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将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
新能源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三类,其中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纯电动汽车是指驱动能力完全由电能提供、由电机驱动的汽车。电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能够至少从可消耗燃料和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身上同时装有发动机与电动机,车身除装有汽油加注口外,还配备了外接电源接口可为电池充电。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单一动力源或以燃料电池系统与可充电储能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当前的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以氢气为动力来源。
0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为矿产资源行业。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所需的基础原材料包括锂、铜、锰、钴、镍、石墨、稀土以及其他矿石原料。
动力电池的基础材料部件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中国动力电池主要以锂电池为主,车用动力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锰酸锂电池、钴酸锂、钛酸锂电池等类型。磷酸铁锂与镍钴锰三元材料是应用最广的电池正极材料,两者在乘用车领域的装机总量已超过9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为核心零部件行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巨大,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占据较大优势,其中,宁德时代在锂电池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拥有市场垄断优势。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纯电动汽车算新能源车,新能源是广义的非常规可再生能源,不同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的不可再生能源。科技部主办的中国科普网将新能源定义为通过光、风、水、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等新方式获得的能源。,而这些物质本身是不能作为动能转发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转化为电能后可以作为能量使用。
因此,新能源可以理解为通过一种新的方式,从自然界中可获得的无限能量中创造出电能。所以可以定义为新能源从消耗常规能源到使用新电能的转变。而同一项同时消耗两种能源,应该有不同的定义,于是就有了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储能电池,在汽车上称为动力电池,但不管怎么叫,其核心功能是储电;汽车使用多年后,这些电池的容量会下降,内阻会增大。在严重情况下,这些电池不适合用作动力电池。但这些电池适合做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储能电池,循环从此形成。这些电池不断补充储能,容量的增加并不限制发电量的增长。所以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电动汽车充分普及,形成有效循环,才能共同发展。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短期内电动车很难成为首选。动力电池制造成本高导致电动汽车价格结构整体偏高,在价格与燃油汽车持平之前,很难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性。短期(过渡期)只能寄希望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式逐渐丰富,或者动力电池能像摩尔定律一样快速发展。现如今社会也倡导新能源汽车,这样可以减少固定资源的消耗,开创新的能源,还是比较不错的,希望大家也可以加强对新能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