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山西煤炭运输价格

难过的冬瓜
勤奋的钥匙
2023-01-30 14:22:22

山西煤炭运输价格

最佳答案
优秀的跳跳糖
甜蜜的发夹
2025-09-11 10:32:23

山西省各煤种运输价格普遍上涨40~50元/吨

刚刚结束的2008年山西公路煤炭订货交易会签订的煤炭合同总量为1.2亿吨,除少数电煤合同尚未最后敲定外,其他行业重点合同均已“名花有主”。从实际签约来看,本次交易会各煤种价格普遍出现上涨,每吨涨幅平均在40至50元。这是记者昨天从省煤炭运销总公司了解到的。

由于受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明年的合同煤炭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上调,个别地区的主焦煤上涨幅度甚至达到了70元/吨。我省首次举行的公路煤炭订货会,其签约总量及价格走势对全国均有着十分明显的示范效应。

据介绍,供需双方通过自主洽谈、协商定价,依法签订经济合同2180份,合同量1.2亿吨,直接用户、终端用户比例达65%以上;同时,按照“随行就市,小幅调整,同质同价,优质优价”的原则,合同吨煤平均售价比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实际签约来看,本次交易会各煤种价格普遍出现上涨,每吨涨幅平均在40至50元,而临汾、晋城等地的主焦煤品种由于市场走俏,更达到了每吨70元左右的涨幅。

最新回答
慈祥的金鱼
腼腆的身影
2025-09-11 10:32:23

每年12月下旬,国内的煤炭、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将聚集在一起召开一年一度的会议,以签订下一年的煤炭供需合同,业内称之为“煤炭订货会”。

我国从1993年开始进行煤炭价格部分市场化改革,国家为了确保电价稳定,设定了国有大型电厂的电煤价格,“计划煤”与“市场煤”之间的价格双轨制度从此形成,全国煤炭订货会议也从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几十年,这也是多年来煤电矛盾的根源所在。

认识到价格双轨制度的问题之后,2006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对其“动刀”,将全国煤炭订货会改成仅一天的视频会议,以及一周的煤炭合同汇总会,“煤炭订货会”也从此改为 “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有时仍称为 “煤炭订货会”)。但随后四年的“衔接会”中,以煤炭和电力为代表的煤炭供需双方往往是不欢而散,无果而终。去年年底召开的2009年度的煤炭订货会更是出现了“有量无价”的尴尬局面,煤电谈判首次宣告破裂。煤炭订货会已经基本失去了衔接产运需的作用。

2009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终止了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取而代之为网络汇总。国家发改委表示,煤炭价格由供需双方企业协商确定,鼓励供需企业之间签订5年及以上的长期购销合同。同时,要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壮观的花卷
大胆的柜子
2025-09-11 10:32:23
真正的煤电博弈始于1993年煤炭价格放开

按照政府当时的理念,要进行市场经济改革,首先要有市场化的企业,而企业市场化的关键则在于“自负盈亏”。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煤炭企业所获得的财政性补贴日渐减少,相反,各地政府对所属煤炭企业的利税标准却越来越高。再加上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定价机制,使得煤炭业顿时陷入全面亏损的状态。

在当时的环境下,电力价格的弹性远远不如石油产品,电力价格的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难以预计。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主管部门最终采取了折衷的态度,即部分放开煤炭价格,采取“价格双轨制”的政策,从此,电煤市场就一直处于“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双重价格体系之下。也正是从这一年,煤电两大产业之间的关系由“煤从属于电”转变为“煤电互搏”。

2001年以后,煤炭价格改成由政府协调下的企业协商,但是由于中国电力正处在改革的敏感时期,为保证电力改革的平稳过渡,国家“有形的手”依然操控着煤炭市场。

据统计,自1993年放开煤炭价格以来的13年里,绝大部分时间段是市场煤价高于重点煤炭合同价,这期间电力部门与煤炭企业以国家重点电煤合同形式签订的煤炭供应量为20亿吨,由于这20亿吨煤是煤炭企业以低于市场煤炭的价格销售,仅此一项,13年来煤炭企业实际少收入约328亿元。在2003年的长沙煤炭订货会上,这一多年的“积怨”终于全面爆发。电力部门自始至终坚持“三个不能改变”——按2002年煤炭订货合同“价格不能改变、合同条款不能改变、订货基数不能改变”,而由于供应紧缺获得发言权的煤炭企业并不买账,致使煤电矛盾不断升级。

尽管由于煤电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纳入市场“无形之手”的操控之中,但是就我国目前现状,价格双轨制非但没有将市场与国家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反而形成了“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双手互搏的尴尬局面。

稳重的热狗
大胆的老鼠
2025-09-11 10:32:23
煤炭价格上涨4.6% 2月份我国煤炭混合均价为614元/吨,月环比上涨4.6%。其中:烟煤优混平均价格为555元/吨,月环比上涨5.71%;无烟优混平均价格为673元/吨,月环比上涨5.71%。 2008年煤炭价格仍将大幅上涨 国家发改委转发的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切实抓好煤矿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意见》提出,要严格控制煤矿生产水平、采掘工作面个数和煤炭资源开采上、下限。今后,大中型煤矿开采深度原则上应控制在1000米以内;小型煤矿开采深度一般应控制在600米以内;原则上不再批准提高上限开采。此外,凡煤炭资源保有可采储量服务年限在5年以内(含5年)的衰老煤矿,一律不得提高生产能力,要逐步压减产量,限期予以关闭。 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是在过去煤炭订货会基础上改革和发展而来的。 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准备工作会议认为,2008年我国煤炭市场将继续呈现总体供需旺盛的基本态势,个别煤种和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本次产运需衔接会,煤炭合同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幅度上涨。 从2007年起,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不再召开传统意义上的煤炭订货会,在前两年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电煤价格,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最后由行业协会收集汇总煤炭买卖合同。至此,电煤价格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 电煤市场化意味着煤炭价格将加速上涨,合同煤价和市场煤价之间的价差将得到进一步修正。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动力煤市场价格从今年5月以来持续上涨,截至今年11月10日,大同动力煤不含税坑口价为280元/吨,比10月底上涨了15元/吨,自7月份以来上涨了50元/吨。太原动力煤不含税坑口价为270元/吨,较10月底上涨10元/吨。 从今年市场煤价上涨的势头来看,煤炭合同价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煤炭行业分析师均认为,今年煤炭合同价涨幅至少在30元/吨,优质动力煤的价格涨幅甚至能达到50元/吨。

苗条的蜗牛
感性的羽毛
2025-09-11 10:32:23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双第一大国,但能源不可再生,目前是有定价权,最进国际煤价飙升,就是中国的宏观调控引起的,如果我们哪天自己的煤资源用完,完全或大部份靠进口,那就难说了,会不会重蹈覆辙呢?(铁矿石),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缺性影响煤炭产品定价能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一次能能源消费对煤炭依赖,已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煤炭消费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煤炭消费的2倍)。未来几年我国GDP保持8~10%增长是可以期待的,按此推算我国煤炭需求在2006年23.25亿吨的基数,每年按现阶段增长情况的10~12%测算,每年需求增加2.3亿吨~2.7亿吨。 巨大的增长量,实际上加快了煤炭稀缺性的体现。 国家发改委2006年12月27日在北京牵头召开“2007年煤炭产运需衔接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在27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供需双方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协商价格的新机制基本确立。 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在我国延续了50多年由政府直接组织召开全国煤炭订货会的历史即将结束。从2007年起,电企与煤企就煤价进行“一对一”的“谈判”。此前,我国已陆续取消了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仪器仪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等十余种物资订货会。煤炭订货会是最后一个被取消的物资订货会。与订货会一起结束历史使命的还有煤炭价格双轨制。 市场配置资源重要的原理,就是稀缺性影响产品的定价能力。尽管在人们常识中,煤炭好像是通用的大众能源产品,但是煤炭细分的煤炭品种具有不用产品特性和产品用途。 产品成本转移:下游需求,影响产品转移成本能力煤炭行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输血部门,在市场化进程中,因为煤炭价格的双轨制,很难使得行业企业拥有一致行动,煤炭行业整体与下游行业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 但是随着,国家对资源品价值认识,和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和和谐发展自然需求下的煤炭行业,整合过程不断加快,这些形成行业对下游行业成本转嫁能力。

专一的画板
眼睛大的月饼
2025-09-11 10:32:23
接下来由“易煤网”通过相关资料为您详细分析:我国的煤炭价格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3年到1995年。其间1993年到1994年国家分两步放开了煤炭价格。由于煤炭、电力企业改革的不同步,价格争议不断,从1994年国家又开始对电煤“放而不开”,确定电煤价格上涨幅度,进一步明确了对全国电煤实行指导价。

第二阶段是1996年到2001年。其间国家试图建立一种“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电价实行的是“顺价”政策,即国家确定一个煤炭指导价,电力价格相应提高,使电力企业消化因煤价提高而增加的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末真正“联动”。1997年以来,计划内电煤价格下跌,按照“煤电价格联动”设计的初衷,电价应该下调,然而实际上是,电价在1994年至2001年的7年中只涨不落,电煤价格却一路下滑,“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第三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4年6月。国家从2002年起取消了电煤指导价,实行市场定价。其间,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增长,煤炭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但电价没有放开,电煤供应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国家不得不在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上对煤电两个行业进行协调,又在取消“指导价”后出现了“协调价”,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计划”和“市场”两种价格,但并末用“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四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国家重新启动“煤电价格联动”,并形成一整套政策和机制。此次“煤电价格联动”是源于国办发[2004]47号文。47号文件最大突破是“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此后出台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出是电价随着煤价动。从此,煤价完全市场化。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煤炭价格的过快上涨,虽然发改委屡次出台《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通知》,但对市场煤炭价格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从1993年煤炭价格逐步放开到现在,我国煤炭市场一直存在重点煤炭订货合同价格(计划价)与煤炭交易合同价格(市场价)两种价格形式,绝大部分时段是市场价高于计划价。由于市场价更能反映煤炭市场真实的供给和需求情况,我们以市场价作为分析的对象。

以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来看,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化的根本因素。煤炭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类商品,同样符合这一基本规律。那么,要研究煤炭价格走势,就要从煤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拉动煤炭需求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的增长。专业人士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普遍采用的GDP增长率的数据,考虑到中国GDP统计的种种弊端,比如其真实性问题就经常为人所诟病,我们选取了与经济增长联系最为密切的发电量的数据。因为电力不存在库存的情况,造假的可能性最小,也是最为真实的经济数据。

炭供给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新增煤炭产能的增加,即新煤矿的投产,或老煤矿通过技改提升产能,这一切均可以通过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反映出来。

成本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煤炭的价格,而是通过影响煤炭的供给来影响价格。价格低于成本,煤矿陷入亏损,自然就会减少投资,甚至于停产,以减少亏损,供给减少到一定程度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价格高于成本,投资者有利可图,自然会加大煤矿投资,供给自然会增加,供给增加到一定程度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特别是大多数从事地下开采的煤炭企业,一旦发生事故都会造成重大伤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国家对煤矿安全事故极为重视。如果发生一次重大煤炭事故,该区域的大部分煤矿都会被强制进行一段时间的停产整顿。由于煤炭行业的地域性较强,这种停产整顿在短期内会严重影响该区域的煤炭供给,进而影响短期内的煤炭价格走势。

煤炭价格市场化之后,国际煤炭和原油期货价格成为影响国内煤炭价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国际煤炭市场的风向标澳大利亚BJ现货交易价格。国际煤炭和石油价格均是从2003年开始快速上涨的,2007年至2008年7月达到顶峰,这与国内煤炭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煤炭贸易,使得国内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特别是在2007年~2008年之间,由于市场需求加上投机炒作资金的推动,国际原油期货和煤炭价格出现了暴涨暴跌的走势,直接引发了国内煤价的暴涨暴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

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次级债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达到高潮。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国家大幅削减消费支出,极大的打击了中国的出口加工业。为应对经济衰退,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有所回升,但出口仍然低迷,与煤炭和电力相关的钢铁、有色金属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各行业的产能过剩仍然很严重,这给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决定了煤炭需求在未来一两年内不会有大的增长。

同时,根据前文分析,前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年保持在较高的位置,2007~2008年的平均增速为28.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215亿元,按照吨煤400元的投资额计算,将新增产能10亿吨,这些产能都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集中释放。

产能增加而需求没有改观,因此,我们判断煤价继续向下的压力非常大。

大气的纸鹤
昏睡的百褶裙
2025-09-11 10:32:23
煤炭价格双轨制长期存在的影响

2003年以前,全国煤炭订货会是煤炭交易的主要方式,国家来一直以行政手段来干预煤炭价格,在计划经济时期,它为煤炭生产调节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健全与完善,沿袭多年的煤炭订货会改为煤炭产运需衔接会,鼓励煤炭供需双方自主衔接,依法签订合同,但是政府还是要通过发布衔接原则和框架方案,指导产运需衔接,实际上煤炭交易价格并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市场化,仍然存在价格“双轨制”,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阻碍了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也引发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在煤电矛盾突出的时候,有关部门便会出台电煤限价措施,以减轻电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发电企业亏损,而煤炭企业对煤价预期要高于国家限定的价格,不愿与电厂签订长期合同,限价措施出台后,普遍出现以次充好、不签合同现金交易等现象来规避限价。因为重点合同煤价格低且不能参与市场化,造成了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的一路走高。限价不仅不能达到控制电煤成本的目的,反而加剧了供需矛盾,也使得价格无法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另外因为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也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引发了一系列腐败问题。

2.2 政府调控手段不当的影响

2013年煤炭价格完全实现市场化,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能量在消耗总量方面一直都是处于上升的状态,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其消耗的总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长,单位产值的耗能量也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从煤炭行业来看,相关用户对煤炭需求量却在不断减少,煤炭价格一路下行,煤炭销售陷入了瓶颈时期,很多煤炭商家纷纷采用降价促销的手段与同行竞争,导致煤炭的价格一直处于盲目下跌的状态。通过相关信息的分析可得,造成这一奇怪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过去煤炭价格的无序疯狂上涨,导致了煤炭投资蜂拥而至,无论地方政府还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纷纷斥巨资进入煤炭行业,使得煤炭产能在短期内急速上升,并且在这个时候,国际市场上形成的过剩煤炭资源又以低廉的价格不断转销至中国市场,这就使造成我国煤炭出现了过剩的情况,而价格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的,当煤炭产品供过于求时,这种情况就只能导致煤炭价格的盲目下跌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还是归结于过去煤炭行业的投资热潮,受利益驱动,很多企业包括部分电力企业纷纷进入煤炭行业,相关部门没有预见到这种盲目一窝蜂投资所带来的后果,造成了现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引发了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2.3 物流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晋、蒙、陕、新、宁等省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0%以上;而我国经济最发达,需要能源最多的东南沿海和京、津、冀等省区煤炭资源量却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0%不到。如此不均衡的生产及消费地区分布,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铁路、公路、海运以及内河等多种方式混合运输”的总体物流格局,从而决定了煤炭物流在煤炭行业长足发展过程的重要战略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西煤东运的主要方式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快捷、安全且受天气干扰小,但是受制于铁路运力不足的影响,普通用户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运力,而且铁路运费以外还存在各种名目的收费。每年到大秦铁路集中检修期间,煤炭价格就会上升,在能源短缺、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铁路车皮就更加紧张,中间环节的运作费用也会大幅增加,更加助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由于我国煤炭物流运输距离长,物流环节复杂以及各种名目的收费繁多等原因,造成煤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煤炭物流成本已经占到消费价格的40%以上。铁路运输的煤炭主产区晋、蒙、陕的煤炭到达秦皇岛港的转运成本已经达到200元/吨,加海运费到达广州港的煤炭价格比飘洋过海的进口煤价格还要高70元/吨,可见我国煤炭物流成本之高,极大地影响了煤炭价格。

2.4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影响

2011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了环渤海价格指数并定期发布,神华、中煤等大型煤炭企业纷纷将动力煤市场销售价格与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实行联动。2013年煤炭价格市场化以后,多家煤炭企业纷纷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定价的依据。但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笔者发现以环渤海价格指数作为定价的依据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价格指数在数据收集时间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环渤海动力煤数据采集的时间基准是上周二到本周二,发布日期是本周三,这就说明本期采集的数据信息含有本期发布之前两期的市场信息,数据采集时间跨度太大,会引起数据的滞后,尤其在遇到周三是节假日的情况下会相应顺延一周发布,这就使得数据滞后更严重。通过对环渤海煤炭交易数据分析可得,价格指数滞后于煤炭实际的离岸价格,并且滞后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为两个星期左右,在煤炭价格上升的阶段,其价格指数也比煤炭实际的离岸价格要低,而当煤炭的价格处于下降的阶段时,煤炭价格的指数又比煤炭实际离岸的价格高。

其次,价格指数的信息来源于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和企业报价,如果企业单纯以指数价格作为定价依据,如果指数下降,企业定价下降,将促使指数进一步下降,反之亦然,这将使企业定价和指数价格形成循环往复,指数价格对于实际成交价格起到了助涨或者助跌的作用。

最后,在环渤海的动力煤价格指数样本上,代表性规格品在分类标准的设置方面过于单一,仅仅是把热值作为样本的分类标准。但实际上,煤炭除了热值方面不同之外,其硫份或者是灰份的不同对煤炭的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实际的煤炭交易过程中,在价格的形成方面却忽视了这部分因素所造成的煤炭在成交时所形成的价格差异,对市场价格会形成误导,造成价格波动。

舒适的小丸子
紧张的秋天
2025-09-11 10:32:23
新闻观察员李媛:在煤炭通过这个淘宝网交易之前,曾经是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来看一下。最早是1953年到1992年的煤炭订货会阶段,这个主要特点就是由政府直接分配指令性的计划,随后就是1993年到2006年的煤炭订货与销售并存的阶段,随后到了2009年之后,煤炭订货会退出了历史舞台,进入了一个纯市场化的煤炭销售阶段。但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煤炭销售基本上还是点对点的一个模式,缺乏一个统一开放的平台,这种点对点的销售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流通环节多、成本高,而且效率非常的低。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你比如说,山西各大煤炭企业集团基本上在全国都设有办事处和销售处,而国内五大电力集团以及一些主要钢铁企业这些用煤大户也都在太原设有长驻机构,这些都是为了买煤卖煤双方沟通方便,而现在这种电子交易模式省去了这种点对点的沟通过程,所有的煤炭信息都展现在了一个公开的平台上。我们可以预见,这些办事处、销售处也将会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无辜的书本
忧心的火车
2025-09-11 10:32:23
珠海煤炭订货会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举行。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为,珠海煤炭订货会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举行,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珠海的煤炭需求量较大,以及珠海煤炭供应商在这段时间会把库存的产品推广出去,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更好的选择煤炭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价格也会比较合理。

优雅的心锁
典雅的小笼包
2025-09-11 10:32:23
珠海召开的第三届亚太煤炭贸易暨投资论坛煤炭订货会。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9月24-25日在珠海召开的第三届亚太煤炭贸易暨投资论坛。亚太煤炭贸易暨投资系列已成功举办两届,每年都吸引来自海内外的200名以上的煤炭相关企业高官进行沟通,讨论及业内社交。本届会议将继续秉承往届的会议特点,邀请了亚太地区主要煤炭出口国的权威人士,如印尼煤炭协会的执行董事SupriatnaSuhala先生,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官员MSMarpaung先生,越南国家煤炭集团进出口总经理杜定阮先生,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副总裁MikeHenry先生,蒙古国家煤炭协会L.Davaatsedev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