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能提炼油吗?
能。煤的主要成分就是碳,油的主要成分就是烃(烃是碳和氢组成),想法把氢加上去不就行了吗。实际上也就是高压加氢工艺,将氢加到碳上。实际生产装置已经有许多家,我国神华集团的神华煤制油项目就是做这个的。技术已经很成熟。
引言:煤炭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那么煤炭是如何形成?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危害吗?下面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一、基本信息煤炭在地球上储存量最丰富,分布地域也十分广泛,构成煤炭有机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等等,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主体,这些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一种可溶性气体,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混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煤中无机物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存在降低了煤质量和利用价值。煤炭在全国分布很不均匀,每个国家煤炭储量也不一样。
二、形成过程当职务堆积在水下,被泥沙覆盖起来,便逐渐与氧气隔绝,促使有机质分解而形成泥炭,通过这种作用,植物遗体中营养成分逐渐减少,而煤炭成分逐渐增加。当泥炭备沉积物覆盖形成顶板之后,变成了完全封闭环境,细菌作用逐渐停止,泥炭开始压缩脱水。碳含量进一步增加,过渡成为褐色碳。这种他是在低温和低压环境下形成,如果埋在地下较深位置时,就会受到高温高压作用,使得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水分和挥发成分减少含碳量,相对于增加在物理性质上也发生变化,主要是密度光泽和硬度增加,从而形成烟煤。
三、环境问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一般在利用完后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而煤炭开发的肺机水资源对土地和地表植物具有很大杀伤力,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煤炭资源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严重伤害,不合理开采煤矿,对地质造成危害,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引发地质灾害。
煤变成油通常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法。直接液化又称“加氢液化”,主要是指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对煤直接催化加氢裂化,使其降解和加氢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煤的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生产出原料气,经净化后再进行合成反应,生成油的过程。
煤直接液化就是用化学方法,把氢加到煤分子中,提高它的氢碳原子比。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催化剂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反应条件苛刻度的关键。按煤的加工方法和质量规格可分为原煤、精煤、粒级煤、洗选煤和低质煤等五类。
煤制油技术意义:
目前,中国石油开采远远满足不了对石油高速增长的需求,造成对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过度依赖。同时,进口容易受到出口国家政治经济是否稳定、运输路线是否受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能源问题愈发突出。
这样的被动局面是需要改变的。为此,寻找原油替代能源日趋重要,对煤炭的利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今,人类石油需求量逐年增多,而世界的石油开采储量逐年下降,两个曲线之间会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空位。
‘煤制油’便可以填补这个空位。”“煤制油”技术有助于中国摆脱对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过度依赖,从而提高能源安全。从中国的能源结构来看,中国具备开发 ‘煤制油’产业的各种战略驱动因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制油
煤与石油都是由碳、氢、氧为主的元素组成的天然有机矿物燃料,这是煤能制成油最根本的基础。但它们在外观和化学组成上都有明显差别,其中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氢、氧含量的不同。煤中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氢/碳比低、氧/碳比高。
煤的化学成分中氢含量为5%,碳含量较高,而成品油中氢含量为12%-15%,碳含量较低,且油品为不含氧的液体燃料。这主要是由于煤与石油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要将煤转化为液体产物,首先要将煤的大分子裂解为较小的分子。而要提高氢/碳比,就必须增加氢原子或减少碳原子。总之,煤液化的实质是在适当温度、氢压、溶剂和催化剂条件下,提高其氢/碳比,使固体的煤转化为液体的油。
煤油(lamp
kerosene、kerosene、kerosine
;俗称洋油;旧称火油,粤语称火水),一种化学物质,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是一种通过对石油进行分馏后获得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单称“煤油”一般指照明煤油,又称灯用煤油和灯油。由于煤油的组成成分可以非常不同,因此不同地方产的煤油的特征可能区分很大。比起汽油来煤油比较粘稠,也比较不易燃。其闪点在55至100°c之间。煤油蒸汽比空气重得多,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爆炸气。在分馏石油时煤油的沸点在汽油和柴油之间,约在160至280°c。煤油还可以指某些喜爱使用魅族(meizu)产品的人们。
1884年10月11日,德国化学家贝吉乌斯出生于奥尔登堡。他运用自己创导的高压化学作用理论,奇迹般地从石头中提炼出油,从煤里提炼出液体燃料,从木材里提炼出糖,从而开拓了化学工业的新发展。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煤怎么能变成汽油吧!
大家知道,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得到的一种重要燃料。除此之外,石油还是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及醇等基本化工产品的原料。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相比而言,煤的储量较为丰富,可采年限达几百年,尤其在我国,煤已成为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然而,我国煤炭的84%是直接用于燃烧的。直接燃烧煤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能源的利用率低;二是煤含有多种有用的化合物,如能综合利用可成倍提高经济效益,而仅用于燃烧则颇为可惜;三是严重污染环境。能不能想办法避免产生这些问题呢?
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都是以碳和氢为主的化合物,从这一点来看,它俩是一对“黑色兄弟”。煤与石油的最大区别是氢含量不同,石油中氢的含量为11%~14%,煤只含5%~8%。尽管如此,煤还是有可能变成汽油的。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化学家就已在实验中尝试将煤变成汽油的各种方法了。
直接加氢法,通常是先把煤磨成细粉状,再与溶剂混合,通入氢气,然后在高压条件下加热到380~460℃,使煤和氢反应,得到“人造石油”及其他低分子产物。将“人造石油”作蒸馏分离,就可得到相应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气化合成法则是指将煤先制成煤气,在煤气中补充一些氢气,把一氧化碳和氢的质量比控制在1∶2,使它们在铁、钴或镍作为催化剂和200℃等条件下发生合成反应,得到的产物中,汽油含量可达到83%,另外还含有柴油等物质。由于把煤制成煤气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以上述气化合成汽油的生产工艺相对也较容易办到。另外,还可先把一氧化碳和氢合成为甲醇,然后再由甲醇转化成汽油。这一方法在生产上显得更为简便而有效。如使用性能较好的分子筛催化剂,可使甲醇99%转化为汽油,而且转化过程中消耗能量很小,由此制得的汽油成本仅比合成甲醇略高一些。
由于在把煤变成汽油的过程中,能除去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杂质,而且煤又比石油更便于运输和使用,所以许多国家都已经筹建了较大规模的煤液化工厂。同时,科学家仍在继续研究把煤变成汽油的更新、更好的方法,使储量丰富的煤能部分替代石油,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
回答于 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