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如何计算

复杂的柚子
会撒娇的高山
2023-01-30 13:54:10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如何计算

最佳答案
寂寞的服饰
缥缈的雪碧
2025-09-11 21:26:42

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生物质能发电(秸秆发电),它的原料是秸秆,其利用率就是秸秆电厂最终获得的电力输出和所需要的总的秸秆本身的热量之比,一般的秸秆电厂的发电效率为30%,秸秆电厂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就是秸秆电厂的效率.

对于光伏发电而言,我们提出了几个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一是它的能量回收期,即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是要消耗能量的,但是在产品形成发电系统是它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目前一般的晶硅电池的能量回收期视使用地区不同有不同,在江苏地区,回收期约为2~3年.二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这是对光伏电站而言的,它的定义是系统发出的电量和光伏组件提供的额定功率下发出的电量之比,一般目前的光伏电站的效率可以达到70~80%左右,如果考虑到太阳能提供的功率,则这个效率只有约0.12左右.

对于太阳能热利用而言,具体到太阳能热水器,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0~60%左右,这是因为太阳能热利用的技术解决要成熟得多;

最新回答
留胡子的汽车
精明的飞鸟
2025-09-11 21:26:42

不会成为骗局,但大概率不会成为主流能源。现在资本已经用脚投票了,几家主要光伏企业,市值轻松破千亿,未来五年还有不小的可能性翻倍。从能源的获取成本来讲,光伏发电站建设突出一个短平快,成本低,建造周期短,投资门槛也低,小型的分散式光伏电站,个人要是咬咬牙,卖个几套北京的房子,也是造得起的。

而光伏的应用场景也趋于多样化,比如:水上光伏、光伏大棚、光伏车棚、光伏高速、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等,大多数看似酷炫的光伏应用场景,目前都是亏损运营的示范性工程,但保不齐其中就有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光伏发电的以上特性加之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光伏会成为主要发展的新能源之一。但不太可能成为主流能源,因为光伏具有如下缺点:

1、出力不稳定

光伏晚上不能发电,且光电转换率随时间衰减很快,每日的发电量波动大,而每年的发电量是递减的,这并不是像部分回答说的,洗洗就能恢复的。

2、电站所在位置偏远

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大多集中在高原、高山、沿海,这些地方要么远离用电负荷中心,要么生态环境脆弱,经不起折腾。为了将偏远地区的电能输送至城市,所需要配套建设的输电线路成本不低,电网也不喜出力不稳定的垃圾电接入,还好我们国家电网消纳能力世界第一,又有任劳任怨的火电大哥充当调峰小能手,才能消纳如此大量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因此,不做任何处理的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在未来必然是越来越少的。

3、大量占用土地资源

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中,以推广最多的屋顶光伏为例,前几年很火,各级政府都在推,又是给补贴,又是给政策。但实践下来效果并不好。是建设条件局限性上,能够符合屋顶光伏支架结构安全性的屋顶并不多,能够布置光伏板的区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个屋顶都能上。

其次运营难度上,个人运营由于不专业,光伏板发电效率下降飞快,导致屋顶光伏项目经济性差;发电集团收购运营又无法满足每个屋顶均配置安全管理人员的规定,人力成本过高,最终导致大量屋顶光伏项目成为鸡肋。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部分生产企业屋顶+外委维护、光伏+农业、光伏+停车的形式是相对合理的建筑光伏 体化应用模式,但规模都有限。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光伏很难在未来发展成主流能源,除非锂电储能有重大技术突破,但考虑到其他能源风、水、核、氢能的性价比,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光伏因为成本低、建设快、施工简单的原因,很容易在主要发电设备光伏板实现技术突破后,成为大规模铺开应用的新能源。但同样因为其出力不稳定、电能储存输送存在难度、占据土地资源的原因,而无法成为主流能源。

不是骗局,绝对不是,本文不从资本角度,而从发电能力角度解读。介绍一个概念“能量回收期”:能量回收期指一个光伏发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所消耗的能量除以该系统的年平均能量输出,单位为年。即光伏发电系统几年内能把自己寿命周期内消耗的能量回收回来。显然,回收期愈短愈好。能量回收期是判断可再生能源的指标之一。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回收期在1.3年左右,系统寿命起码25年。

光伏不会是21世纪初最大的骗局,但是过度鼓吹光伏的优点,并无视其局限性,就像鼓吹喷墨打印机很便宜但是刻意不讲墨盒的价格一样。国内目前证券市场有人忽悠小白去高位接盘光伏相关标的,买入前还是要注意一下,如果你愿意承担那个风险,的确可以继续买进,只是我个人不会推荐,因为从科技的角度来说光伏的未来已经被近期的涨幅透支了。

首先要普及一个概念,那就是电力的储存成本目前还很高,光伏整个运营周期的成本如果真的要做蓄能,一半的成本都要花在蓄能上。相比之下,光伏电池的成本大约只占1/5。所以除非某种发电方式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有明显优势,不然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过度依赖蓄能的话必须把蓄能这部分的成本算上去。目前国内光伏度电成本有说一毛钱的,很明显这个是把补贴算进去以后,而且完全不做蓄能的度电成本。即使不考虑电力的供求关系,如果完全没有补贴,而且要自己为调峰调频掏腰包的话,真实成本最最起码得乘以2。

总的来说,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功率峰值低谷差距大,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不能够按需发电。从德国的案例来看,德国起码最需要的,反而是把最底下的三种稳定的发电方式水电,核电,垃圾焚烧发电提起来,外加更多的抽水蓄能,来挤压掉火电相应的“稳定输出”的那部分。

在这之前,继续发展光伏跟风电而不考虑弥补措施的话只会进 步降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单纯的去看各项能源的度电成本而不是从供求关系出发,把实时动态的电价平均化,营造出新能源度电成本低但是你产出的收益往往因为供求关系也变低了啊,这才是21世纪最大的骗局。新能源表面的光鲜,只因有传统能源那负重前行。

本身是个一点一点发展的朝阳行业但现在技术产品应用起来大多不能保证比传统能源省钱,你普通一个小户型屋顶全上太阳能电池,加个储存电瓶。一套下来十多万。还有维护成本。。十多万够你交多少年电费。说是二十年三十年,实际运用15.6年就不错了。电池片技术不同环境不同转换率随着时间衰变情况也不同。一个又一个光伏企业产生多少得意一时的首富,都是没多久就步子走大了扯着蛋。如果不是想靠着这个光鲜旗帜捞一笔钱忽悠一下上市就跑路。这其实恰恰是一个要日夜耕耘的行业。真想靠清洁能源改变能源大局。还非常遥远。

帅气的御姐
忧虑的月亮
2025-09-11 21:26:42
建筑使用什么能源?北方城镇60%的建筑能耗是采暖能耗,主要能源为煤、天然气,此外还有电、油、焦炭等等,这些都可以折算成标准煤。南方则主要是空调能耗,最常用的是电,当然也有其他能源的,如燃气、太阳能等。总体来说,建筑节能就是要节约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动力和其他生活用能,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空调、照明。

实施一个建筑节能工程会产生多大效益?问题本身就有毛病。建筑节能工程包括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管理等领域,新建建筑节能,一般投资回收期6-8年;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投资回收期则视建筑具体情况,7-20年不等;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资回收期1-6年;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资回收期0.3-3年不等;供热锅炉房节能改造,2年左右。要案例?那就长了,多了。

快乐的火
拼搏的豌豆
2025-09-11 21:26:42
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和应用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已经是“十二五”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的郑重承诺——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50%,目标宏伟,任务艰巨2010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额达490亿美元。 在未来5年内,在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等关键经济部门投入4680亿美元,是过去5年投资额的两倍多。

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节约用电600千瓦时/年,减排CO2 0.27吨/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回收期短,见效快。一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用电600多度,一般3-5年即可因节能收回新增的成本。

暴躁的小刺猬
隐形的热狗
2025-09-11 21:26:42
作为以储能为目的的分布式系统,需要通过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评价:技术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以下专业内容来自江苏能源云网。

技术性能。包括综合效率、补偿效果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综合效率可反映整个储能系统的损耗。补偿效果主要是体现分布式储能平抑功率波动,提高电能质量的效果。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以用来间接评价储能的配置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影响。

可靠性指标。主要是为了评价在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冲击下,分布式储能系统对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可通过供电损失率及评价故障率等指标综合计算。

经济性指标。包括初期一-次性投资、运行费用和投资回收期等三方面。初期的一次性初投资不仅包括I程和设备费用,还包括相关配套费用。运营费用主要考虑当地电价。投资回收期是工程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反映项目财务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