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骏鹏煤炭有限公司怎么样?
焦作市骏鹏煤炭有限公司是2010-08-23在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办事处1881号。
焦作市骏鹏煤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0803561021952P,企业法人孙守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焦作市骏鹏煤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批发、零售建筑材料,卫生洁具,钢材,矿产品(不含国家专营专控品种),铝制品,办公用品煤炭零售(按许可证核定的有效期限从经营);(以下项目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煤炭洗选加工。在河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15415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184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焦作市骏鹏煤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焦作煤矿抓住主业、多头发展。尤其在煤炭生产方面,对外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05年6月,与中国铝业合资在新乡地区兴建赵固一矿;2006年10月,与宝钢集团合作赵固二矿综合开发项目;2009年3月,整合伊川县宝雨山煤矿和何庄煤矿;2010年,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合作实施煤炭产业升级。
跨越式发展的焦作煤业集团已经步入特大型煤炭企业行列。煤炭产量已达1500万吨,生产经营总额150亿元。是焦作地区首家产值超百亿的工业企业,也是焦作地区纳税第1名,河南省前50名。未来两三年内,煤炭产量将突破2000万吨,生产经营总额将突破200亿元。
焦作矿区地质条件恶劣,水大、瓦斯大。在百年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中,焦作煤矿却造就了一支优秀的队伍,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的开采技术。
焦作煤业集团共取得 30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其中有20多项居于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内部市场化、标煤计量、“双基”考核等系列手段,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零理念,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焦作煤业集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管理和人才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522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520人,中级职称1907人。荣获孙越崎奖4名。厅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8名。
焦作煤业集团资产总额已达141亿元,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现金流充裕,银行授信超过100亿元,加上河南煤化集团2000亿元银行授信的支持,将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住历史,时刻铭记过去曾有的辉煌;正视现实,看到时代滚滚向前的步伐;笑迎未来,信心满怀迎接美好的明天! “特别能战斗”、诚实守信的焦作煤矿工人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地方煤炭集团大多都是国有企业,大多受国家扶植以及政策倾斜,还是不错的,比较大的有:
河南煤化集团:
亚洲最大的煤制气企业
简介: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煤化集团)是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矿山建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相关多元发展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掌握煤化工的世界高端技术,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煤制气企业和华中地区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2009年,河南煤化集团营业收入1041亿元,资产总额1109亿元,煤炭产量5698万吨,实现利税107亿元,4项指标均改写了河南工业企业历史。其中,营业收入占全省省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39%,利润占省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59%。截至2010年10月底,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408亿元。
永煤集团:
2001年,永煤的产量从2000年的280万吨提高到402万吨,一举摘掉了亏损的帽子,并实现赢利4000万元。自此以后,永煤的产量一年一个台阶,接连实现历史性突破:2002年突破500万吨,2003年750万吨,2004年978万吨,2005年更是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156万吨。一路飙升,势不可挡。陈雪枫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成为河南企业界的领军人物,他先后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快速高效的多元化扩张之路。2000年7月,以董事长、总经理陈雪枫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主题,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抢抓各种发展机遇。按照“以煤为主,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加快产品、产业和产权结构调整,使企业步入持续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2003年3月,永煤集团与上海宝钢首次牵手,合资设立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及上海宝晟能源有限公司两个项目,中国第一个煤钢合资共同体从此诞生,与宝钢这一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则一下让永煤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开始放眼天下,眺望全球。
2003年9月22日,在美丽的上海浦东宝钢大厦,永煤集团与上海宝钢集团、巴西淡水河谷CVRD公司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这是永煤继与宝钢合作后又一次跨越式的改制之举,标志着永煤集团在引进国内与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第二年的3月25日,在山东日照港,永煤集团向巴西CVRD公司出口的首批3万吨洗精煤搭乘远洋货轮,漂洋过海,远“嫁”南美洲,这是永煤集团与巴西CVRD公司开展的第一次具有实质意义的贸易往来,由此吹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有力号角。
2005年6月22日,上海宝钢、巴西淡水河谷CVRD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再次与永煤来了一次更具深度的合作:增资16.6亿元对龙宇公司进行扩股,将龙宇能源改造成为我国首家中外合资股份制煤炭企业。与此同时,三方还在能源、钢铁、矿产等方面展开了更广泛的合作,从而为永煤铺平了进军国际能源、矿产领域的道路。
2004年2月,永煤集团与荷兰壳牌公司签订了年产50万吨甲醇煤化工技术协议,紧接着成立了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投资60多亿元建成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加工基地。到2007年的8月,形成一期50万吨每年甲醇生产能力,二期再生产100万吨,从而实现煤的就地转化和升值。永煤集团还将与握有煤化工秘密技术的泰国正大集团联手,共同打造该产业链。作为主发起人,永煤还与武钢、马钢、莱钢等联合成立了河南龙宇股份有限公司。
平煤集团:
1950年,为适应新中国大规划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工商厅地质调查所勘探,平顶山煤田可能是河南省最大煤田,可能成为黄河以南数一数二的大煤矿。
1952年,平顶山煤矿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重大建设项目。
1953年,平顶山矿区被列为全国十大矿区建设项目之一。
1954年4月1日,平顶山煤矿筹备处成立。
1955年9月8日,平顶山第一座煤矿(平煤股份二矿)开始建设,平顶山矿区是新中国自行勘探、设计、建设的第一座特大型煤炭基地。
1957年11月21日,平顶山煤矿筹备处与平顶山煤矿基本建设局合并成立平顶山矿务局。
1958年底,已有11对矿井动工建设。
1960年,平顶山矿务局发展建设喜结硕果,原煤产量突破500万吨,为缓解当时煤炭供应紧缺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1964年3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64]156号文,批转中共煤炭部党组《关于平顶山煤炭基地试点的规划》,组织平顶山煤炭大会战。
1964年5月12日,煤炭工业部通知,煤炭大会战期间,平顶山矿务局财务、供应、人事、计划等工作归煤炭工业部直接领导。
1975年,实现产量、利润“双千万”,跨入全国千万吨大局行列。
1996年1月29日,平顶山矿务局改制为由煤炭工业部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原煤产量突破2000万吨,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199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煤炭工业部撤销。
1998年7月,下放河南省人民政府管理,
1998年,发起设立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煤股份)
2002年11月,经绩转股重组为多元持股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1月23日,平煤股份 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681.3亿元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80位。
2008年12月5日,重组神马集团,成立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平能化集团)。
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01.6亿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75位。
焦作煤田分布于焦作、辉县、博爱、修武、获嘉、新乡等市、县境内,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6—24公里,总面积888平方公里。共有井田及矿井23处:王封井田、李封井、民有井、塔掌井、朱村矿、焦西矿、焦东矿、小马村矿、中马村矿、田门井、韩王矿、演马庄矿、冯营矿、九里山矿、古汉山井田、辉县吴村矿、焦南井田、恩村井田、墙南井田、赵固勘探区、方庄矿、白庄矿、马坊泉井田。还有一些民采小井。焦作煤田为石炭二叠纪煤田,含煤7组,主要可采煤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一1、一5和山西组二1层煤,均为优质无烟煤。
焦作煤田的发现和开采历史十分久远,据《山海经》记载:“……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贲闻之山”,即在今太行山东南麓焦作一带,“涅石”即煤,可见战国时期已发现焦作地区有煤。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8年(1281年)思想家许衡告老还乡时,见到李封附近煤窑生产情况说;“卧牛之地,月进斗金,”说明该处采煤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
焦作煤田机械化采煤始于英商成立的福公司。1886年,意大利人罗柴的至豫、晋等省考察,探悉豫晋太行山两侧煤炭资源丰富,遂伙同英国商人在伦敦组织福公司(The Peking Syndicate Ltd)在天津设办事处,准备予以开发。福公司于1898年6月,取得了焦作一带部分地区的开采权,1899年2月派英国人葛拉斯率勘探队勘查了焦作煤田。1903年,福公司进行了机械岩心钻探,是为河南省最早的煤矿钻探工作。
1904年,福公司凿井5口,开采大煤(二1煤),深度50—100米,并修建道清铁路运煤。1913年当地几家用土窑开采的民营公司合并成立中原煤矿公司,后中原煤矿公司与福公司联合组成福中总公司。中原煤矿公司成立初仍用土法采煤,至1922年在盘龙河村开凿机械化大井4座,是我国民营煤矿在河南省最早采用机械化采煤的公司。1924年,福中总公司共产原煤160万吨,成为当时我国著名的大煤矿之一。
1927年,阎增才发表了《福中公司煤田地质研究》。1930年,侯德封著有《修武县煤田地质》、《太行山东麓煤田地质构造研究》等。1933年6月,福中总公司改为中福公司。我国著名学者翁文灏、孙越崎等都在中福公司工作过,翁文灏曾任中福联合办事处专员。
中福公司为勘查开采焦作煤田一直从事钻探工作。仅在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编制的“焦作炭矿矿区平面图及地面剖面位置图”上统计的钻孔数即达97个。1936年曹世禄、孟昭彝到修武、博爱进行了地质矿产调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焦作时,也打了少量钻孔。至1948年,在焦作矿区打的钻孔已超过100个。这些钻孔,虽然对当时焦作煤矿的开采发挥了作用,但却没有提出过较精确的储量报告。1948年,河南地质调查所编印的《河南省煤矿志》中,估算修武、博爱、辉县煤区共有煤炭储量9.7亿吨。
焦作煤田正规的勘探和较大规模的开发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战争,焦作矿井遭到很大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即着手恢复王封、李封等7对井,并成立了焦作矿务局。1950年冬,王化诚、李思利进行了煤田西部地层及构造的研究。1951年,焦作矿务局成立钻探工程队,1952年扩建改称焦作钻探队。1952年,焦作煤田年产原煤达到170万吨,超过新中国成立历史最好水平。1949年10月至1953年底,完成的钻探进尺达1.6万米,超过新中国成立焦作历年钻探工作量总和。基于这些钻探资料,顺利地完成了王封、李封等井恢复和扩建工作。1954年元月,焦作矿务局编制的《中马村井田地质精查报告》,记述了小马村井田储量1182万吨,中马村井田储量4027万吨。这是焦作煤田最早的经过精查的储量报告。
1954年8月,焦作钻探队扩建,改为中南煤田地质局第一地质勘探队,首任技术负责为朱仲春,人员由200人增至600人,技术力量也大为增强。1955年,又改名为一二五地质勘探队。该队1954—1956年期间,提交李封、塔掌、焦西、万斛等矿地质报告和一些水文地质、水源地勘探报告,共探明煤工业储量近2.8亿吨。
1956年焦作设市。在此以前,焦作为修武县的一个镇。焦作市是河南省第一个因矿业发展而设立的省辖市。
1957—1965年期间,一二五队继续在焦作作了大量勘探(在1958年元月—1962年3月曾改称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一队),提交了演马庄、田门—小马村、九里山、墙南、白庄、方庄、马坊泉等井田或找矿区的精查、普查报告,共计提交煤工业储量6亿余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勘探工作一度中断。1968年10月,一二五队调往湖北。一二五队包括其前身焦作钻探队十几年间为焦作煤田探明工业储量近10亿吨,为焦作煤田的扩大与开发作出了贡献。
1974年,焦作煤田的勘探开始恢复。勘探工作主要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后改为河南煤田地质公司、河南煤田地质局)地质三队承担(首任技术负责郭熙年)。1975年提交方庄井田储量近0.4亿吨。
1975—1977年,河南煤田物探测量队(技术负责张镇)对墙南至辉县地区进行地震勘探。由于煤系地层与围岩存在明显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地震效果十分明显。地震勘探探明墙南、赵固、五里源3个含煤区段,估算储量达12亿吨,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1978—1988年期间,煤田地质三队先后提交了恩村井田、古汉山井田、吴村煤矿和赵固勘探区的精查或补勘报告。1979—1988年期间,焦作矿务局编制了朱村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和中马村矿与方庄井田的补勘报告。至1991年底止,焦作煤田累计探明储量34.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8.8亿吨),保有储量31.6亿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焦作煤田的年开采量日益上升。1986年起,年产原煤达5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