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疆煤炭价格上涨原因
由于俄乌战争,导致油气价格上涨,带动全球煤炭需求增加,煤炭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加大。
由于显着的比价优势,单位发热量的价格煤炭显着低于油气,可预期的油气价格上升有望使全球能源消费向煤炭倾斜,而俄罗斯的煤炭受制于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很大程度上不会很快流转到国际煤炭市场,从而加剧全球煤炭供需矛盾,带动国际煤炭价格上涨,新疆的煤炭价格也水涨船高。
考虑到冬季保供压力大于夏季,四季度旺季来临,价格仍有上涨动力。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因美欧国家对俄实施经济制裁与反制裁而产生连锁效应,最终通过大宗商品、贸易渠道、金融资本等,不可避免地对中俄贸易产生短期和长期影响。
一、中俄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中俄在政治、经济、 科技 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在两国高层引领下,中俄增强战略互信,签订了《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协定,双边经贸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特点。2018-2020年连续三年中俄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2021年双方贸易额突破14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俄贸易额正向2000亿美元目标迈进。
从中俄贸易结构来看,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国内油气储量有限,主要依靠进口。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是世界重要能源出口国。中国把俄罗斯当作最可靠的能源供应者,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的领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商品中,石油、天然气占比60%以上,其次是矿产品、金属制品、木材、农产品等。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中,主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农产品等。从整体来看,能源、原材料、机电产品、农产品在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二、变局中的危与机
俄乌发生冲突后,美欧国家在贸易、金融、 科技 、运输等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俄罗斯经济遭受到严重损失,对外贸易发生格局性变化,也对中俄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进口方面。
1、油气能源。油气是俄罗斯的大宗出口产品,其原油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0%,天然气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近20%。俄乌冲突后,美欧已停止或减少对俄罗斯的油气进口,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进而更加依赖中国、印度等亚洲市场。出于能源安全需要,中俄把能源合作上升为为国家战略,两国建设了跨境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能源贸易额逐年提升。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额达50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4%。俄乌冲突后,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上涨,但中俄双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能源交易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从长期看,地缘政治变化将进一步拉近中俄能源合作,双边能源贸易将持续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2、粮食。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供应国,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3290万吨,占全球粮食贸易额1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在基本自足的情况下,每年仍需进口一定量的粮食。2020年中国小麦进口838万吨,占俄罗斯小麦出口量的1/4。俄乌冲突后不仅俄罗斯粮食出口受阻,还影响其从国际市场进口农药、种子等农资,这将导致今年出现粮食生产和供应出现波动,世界粮食总体供给水平面临较大风险。同时为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相关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了限制,进一步使国际粮食市场供应紧张,推动粮价上涨。今年五月,俄罗斯国内食品价格上涨达20%。近期中国放开了进口俄罗斯粮食地域限制,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我国从俄进口粮食将受到一定影响。
3、化肥。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国、第二大钾肥出口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年钾肥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9%,对全球化肥供应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化肥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进口俄罗斯化肥占据我国进口总额的30%以上。俄乌冲突使俄罗斯化肥生产受到波及,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面临停工和减产的危险,加之对俄罗斯的贸易禁运,打破了化肥市场的供需平衡,化肥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进口化肥成本上升。
4、煤炭。俄罗斯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二,其煤炭热值高、质量好,由于炼钢需求,我国每年进口一定量的俄罗斯煤炭。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煤炭89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7%,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炼焦煤买家。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避开了俄罗斯的煤炭供应,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抓住机遇增加俄煤进口。仅4月份进口量就达137万吨,创下 历史 纪录。导致我国进口俄煤大幅增加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西方制裁使俄罗斯进行市场转向,将煤炭降价促销。4月份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为每吨473美元,中俄煤炭的平均交易价格为每吨386美元。二是由于中国近期减少了从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而转向俄罗斯市场。三是前不久我国放宽了煤炭进口政策,将煤炭进口税率降为零,降低了进口成本。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可能继续增加俄罗斯煤炭进口,总计超7100万吨。 (二)、出口方面。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层层加码、步步紧逼,撤出在俄罗斯合资企业,对俄实行严格的出口限制。多个因素导致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性更强,俄罗斯市场对中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对俄贸易出口迎来新机遇。
1、 汽车 。以小 汽车 为例,俄罗斯家用轿车制造业曾经有过一段辉煌 历史 ,自苏联解体后整体处于衰落态势,目前大部分需要进口。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德国大众等车企均停止了在俄罗斯的经营活动,为中国车企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计,未来俄罗斯必将进一步加大从中国的小 汽车 进口量,中国车企在俄罗斯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2、电子产品。俄罗斯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特别是电子产业相对落后。俄乌冲突后,许多西方国家的 科技 巨头,如说苹果、三星、爱立信等宣布停止了在俄罗斯的业务,俄罗斯电子产品市场出现巨大空缺,如此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个良机。我国对俄罗斯出口一直以机电产品为主,如家用电器、智能手机、无人机等。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家电企业还在俄罗斯拥有工厂和研发基地,如海尔智家在俄罗斯建设了4个工厂,白色家电正成为中国产品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异军突起,在俄罗斯拥有很大的市场,深受俄罗斯消费者欢迎。特别今年3月份后,因西方产品出现市场空缺,中国电子产品在俄罗斯的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媒体评论称,目前俄罗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电子产品。
3、纺织类产品。俄罗斯是中国纺织品类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在双边贸易中服装等纺织品占据很大比重。自2000-2020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类产品出口额增长了近6倍。达到76.5亿美元。在俄罗斯进口纺织类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据其三分之二以上,居于市场主导地位。其次是意大利、土耳其、法国等产品占据部分高端市场。俄乌冲突以来,西方超过百家时装零售商关闭了在俄罗斯的店铺,撤离出俄罗斯市场,为包括李宁、安踏等中国品牌进军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对于西方品牌,中国品牌服装质量优良、价格适中,更适合俄罗斯的消费市场。
4、农产品。由于气候寒冷,俄罗斯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部分依赖进口。每年秋冬季节中国对俄出口大量新鲜果蔬。特别是在俄远东地区,苹果、香蕉、番茄等果蔬产品满足着俄罗斯居民的餐桌消费。中国果蔬出口以陆路运输为主,通过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输往俄罗斯。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对来自美、澳、加等国农产品实行进口限制,为弥补禁令造成的供应短缺,势必加大了从中国的进口量。为扩大出口需要,近期在黑龙江省东宁口岸,已设立对俄蔬菜、水果跨境出口贸易专区,并设海关监管库、专用物流运输、储藏等设施,这将会大大减少果蔬出口清关时间。
三、建议和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冲突发生后俄罗斯经济与西方国家出现脱节,客观上为中国产品扩大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中国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时需要做好研判,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规避时局和政策变化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在俄罗斯市场的良性竞争。国内企业可根据俄罗斯的政策和市场调整,采取灵活多变方式填补市场空白,拓展新兴贸易领域。
1、加快电商产业布局。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2021年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为330亿美元,预估2022年将达到440亿美元。大数据显示,家电产品在俄罗斯的电商网购中占比最高,达到了30%以上,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
2、扩大转口贸易。由于美欧与俄罗斯进行相互经济制裁,停止了绝大部分贸易活动,但相互间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未来俄罗斯商家可能会采取变通方式,如借道中国进行贸易转口第三国,这为从事转口贸易服务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3、开展平行进(出)口。所谓平行进口,是指未经相关知识产权人授权的市场销售行为,俗称“合法水货”。因美欧产品纷纷撤出俄罗斯,为填补市场需求,今年5月,俄罗斯发布允许平行进口政策,平行进口商品清单包含 汽车 、化妆品等96种商品。中国企业可利用俄罗斯这一政策,研究市场方案开展出口业务。
4、规避汇率风险。当前,俄罗斯开始在商业活动中去“美元化”,并以人民币、卢布等货币进行结算。国内企业在开展贸易活动时,应密切关注卢布汇率变动和结算方式,增强风险意识,避免遭受损失。
造成现今全球经济衰退,是一系列的事件所导致的。并非单单一件事情就能构成现今全球经济衰退的局面。我们要清楚全球经济衰退的开端是因为疫情,导致各国都面临停工停产的,在这段时间里,经济是停顿的。资源资金都是在消费消耗中的。经济并非只单看一个国家,而是看全球局势的。或者用地球村理解也可以。
导致欧洲能源短缺
俄乌战争的爆发,我相信各位都应该有所了解,我一直认为俄罗斯在打持久战,因为冬天还没来。面对北约的虎视眈眈,欧洲面对能源短缺问题,也要对俄罗斯作出制裁。对于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德国为了摆脱天然气的约束,只能重启煤炭发电,但这是需要三到五年的修整得。天然气、石油、化肥等都是俄罗斯重要资源。相信各位都有看到国际新闻,欧洲民众游行抗议政府对俄制裁政策所带来的能源涨价,能源翻倍涨价,工厂本身产量就低了,这样只会导致工厂直接停产。我们可以看到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是1比1,这时候我们可以看作欧洲经济衰落的开始。欧洲如果还是坚持对俄制裁,
中美贸易战与美国加息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联储的动作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美联储由于疫情期间大放水,导致通胀居高不下,3月15日美联储决议加息25个基点,5月3日加息50个基点,6月14日加息75个基点,7月26日加息75个基点。接下来很有可能会继续加息。就目前而言,就加了225个基点,也就是2.25%,千万不要看少这个2.25%,对于普通人或者关系不太大,但对于金融机构,这就是稳稳的赚钱机会,这也加剧其他国家的资本外流的出现。而我国恰好相反操作,不断降息。所以才有人民币汇率破7的现象出现。或者就有朋友问,为什么我们不跟着加息呢?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国家在全球占据什么样的岗位。要明白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我们具有极强的生产力,欧洲虽然是经济强劲,但是他们现今缺乏能源与民众愤怒。就以德国而言,作为欧洲第一经济体,而且是出名的工业强国都出现贸易逆差。
他们国家都过度依赖进口,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至今具备强大而且完善的工业生产链。在过去我写的文章当中就有提到,我国不能淘汰落后产业,因为我国不能向西方国家学习过度依赖进口。不能放弃任何工业产业。我们要做到自给自足。不看别人眼色。我们都清楚现今全球经济都出现衰退,但我们不能加息,我们只能降息,让利给企业进一步融资,让企业进一步发展与全球布局。如果跟随加息,只会让企业更加艰难。
行业配置:把握低估值与资源品机会。历史上俄罗斯及其邻国战争中,高估值、成长板块跌幅明显(高估值指市盈率分位数在60%以上),而低估值、必选消费品和资源品通常表现占优。无论战争短期结束还是长期胶着,A股高估值、成长股都将面临压力,低估值、必选消费等则可能受益,同时俄乌冲突或将抬升资源品价格,利好资源品板块。但相较于短期战争,战争胶着下高估值、成长板块受到的压制或更具持续性,能源价格也有更强的持续走高的可能性。低估值与资源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行业配置建议关注(1)受益于价格抬升的资源品以及航运:有色金属(铜、铝、镍)、石油石化、煤炭以及航运;(2)“稳增长”驱动下持续受益的低估值行业:银行、地产、保险。
印尼能源部长近期表示,全球最大的发电厂用煤出口国印尼将增加产量,以帮助满足俄罗斯供应不足的国家的需求。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阿里芬·塔斯里夫(Arifin Tasrif)表示,在因为俄乌冲突而受到制裁后,一些国家向印度尼西亚要求提供煤炭。
塔斯里夫在澳大利亚政府和国际能源署主办的悉尼能源论坛间隙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们将尽我们所能帮助每一个缺乏这种材料的国家。”可以预见的是,在能源需求量加大的未来,这样的产煤国将会成为被追逐的焦点。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欧洲的很多国家采用高出市场价格三倍的价格购买俄罗斯的煤炭,对于煤炭价格暴涨对当地的经济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俄罗斯出口的煤炭价格本身就低,同时欧洲很多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相对繁荣,所以购买高价的煤炭根本就不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而欧洲地区之所以要高价购买这些煤炭,原因就在于欧洲很多国家出现了能源危机,并且欧洲在冬天的时候非常寒冷,所以很多民众必须要购买大量的煤炭来进行保暖。根据世界联合国组织所报告的信息,欧洲地区很多国家出现了缺乏天然气和煤炭的这几种资源,要知道天然气和煤炭都是欧洲很多国家赖以生存的资源,如果没有煤炭那么欧洲人民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欧洲的一些工业发展以及发电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而欧洲很多国家为了稳定国内的经济,所以才不得已采用高出于三倍市场价格购买俄罗斯的煤炭,但是欧洲国家这么做不会影响到国内的经济,毕竟欧洲的经济还是很繁荣的,同时俄罗斯出口的煤炭价格也相对较低。总的来说,欧洲国家用三倍的价钱购买俄罗斯的煤炭不会对国内的经济造成影响,如果这些欧洲国家不购买俄罗斯的煤炭才会影响国内的经济,毕竟欧洲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都需要这些煤炭资源。而俄罗斯的煤炭之所以会涨价是因为俄乌争端不断的升级,这样就导致很多国家的贸易出口遭到了很多限制,同时加上俄罗斯本身也是一个工业大国,再加上战争的影响下所以急需煤炭资源,这样也就导致出口的煤炭价格涨了三倍。
俄乌战争已经半年多了,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呢?
俄乌战争没有胜利者,无论谁胜谁负,都是失败者。这场战争,直接交战的是俄乌,但乌克兰背后是美国和北约,从最终结局上看,现在,乃至最后俄罗斯会胜,但是收到整个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的发展被遏制,人民生活受影响,国际地位受到削弱,北约东扩到家门口,如梗在喉。乌克兰更不用说,充当美国和北约反俄的马前卒,最后战争结局如何,都是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失去的国土,永远失去了。
最大的失败者是欧盟。欧盟成立的目的原本是欧洲国家报团发展,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自主。俄乌战争一爆发,欧盟内部分裂,被美国更加牢牢绑上战车,而且制裁俄罗斯,能源粮食短缺,支持乌克兰还要花费真金白银。最大的失败是暴露了欧盟政治无能军事无力,不过是一个虚胖的巨婴。想独立于美国,成为世界的一极,不过是梦想。俄乌战争,表面上看,美国是最大的获利者,收紧了对俄罗斯的包围圈,实现了北约东扩,经济政治上更加牢牢控制了欧盟。
俄乌战争已经半年多了,在这半年里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俄罗斯方面是惨胜。虽然占领了顿巴斯的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等部分地区。然而目前依然还在交战之中,收复的领土很多,房屋设备,道路都已经被严重破坏了,看上去是一片焦土,即使拿回来进行灾后重建的话,也需要巨大的投资。
更不要说美国,北约,欧盟等西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阻止俄罗斯的出兵,对俄罗斯进行了没有底线的制裁,没收了他们的外汇储备以及俄罗斯寡头的海外资产。同时连续5轮的制裁,基本上掐死了俄罗斯对欧美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出口。
乌克兰方面是惨败,而且虽胜犹败。也就是说,即使乌克兰人守住了大半的国土。而且后面通过谈判还能再收复顿巴斯地区一些现在已经被俄罗斯人占领的土地。然而巨大的战争损失已经酿成,许多地方成为一片焦土,老百姓游离失所,很多乌克兰人失去了生命,很多的工厂停工停产,设备受到了损坏,外国投资都撤离了,有些专家骨干撤离以后很多高科技的产业后继无人,这些损失都是不可挽回的。
至于说乌克兰幕后的国家。美国现在看似赚得盆满钵满,又是卖武器又是没收俄罗斯的资产,同时还可以高价卖给欧洲石油天然气等等。然而欧洲的老百姓看到美国人把欧盟拿来当有钱袋,把乌克兰老百姓当炮灰,总有一天会觉醒,届时美国人的发号施令就会信誉扫地没人听了。
当今社会人们呼唤着真正的建设力量。无论是俄乌双方的战后重建。还是世界其他受到俄乌冲突波及,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的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都呼唤着我国这样负责任的大国,拯救全球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