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洗脚工到煤老板,柳林“黑枭”巨头陈鸿志,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作为柳林"黑枭"巨头"山西煤老板"陈鸿志的江湖路可谓是非常精彩,他从一方首富再到犯罪入狱,一生跌宕起伏,这篇文章将走进陈鸿志,了解他的江湖路。
陈鸿志出生于1975年,山西柳州人。陈鸿志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一个铁匠,小时候生活很困难,而他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成绩比较差,之后毕业后,当上了一名武警,后来于1998年退伍。
据相关人士透露,陈鸿志因为缺乏基础知识和相关的经验,他曾经回到老家后在一个洗浴中心当了一段时间的洗脚工。但在1999年,在一个县老板的帮助下,陈鸿志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名叫"星火石料厂",之后,他又承包了煤矿,也因此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也算是白手起家。
自那以后,陈鸿志的煤炭事业开始奠定基础,之后在2003年,陈鸿志正式进军商界他借助于煤炭事业,资本和经济实力都得到了很快的增长,同年,陈鸿志正式成立柳林燎原商贸公司,而公司的名字也有着特殊的寓意,寓意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后,陈鸿志开始进军煤炭业。
在之后几年间,陈鸿志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承包了大批的煤炭,之后,他将现有的煤矿和洗煤厂整合为山西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将自己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实力也因此得到了夯实,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当地人对陈鸿志的公司有着这样的评价:柳州南边的事业是邢利斌的,而北边大部分是陈鸿志的范围。
这样的发展速度让人们非常的震惊,陈鸿志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运气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事业,从低谷中成功的他在短时间内占据了一片江山,可谓是非常的励志。
之后,功成名就的陈鸿志做起了慈善事业,为家乡的扶贫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资助了当地很多的贫困学生,在汶川大地震中,公司捐款100万物资,
陈鸿志也因此获得了2006年山西优秀企业家,山西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同时他很少会接受媒体的采访和荣誉评选。
如果事情按这样的发展顺序,陈鸿志会变成一个不错的企业家,但是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陈鸿志的主要业务是发展煤炭,进行煤炭买卖,而就在经营的过程中,他采用了很多暴力手段。
当时,陈鸿志成立了一个保安队,这个保安队在陈鸿志发展煤炭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在煤炭利益的抢夺中帮助了陈鸿志。
而这个保安队的人员什么样的人都有,甚至有些人之前有犯罪前科,而这支队伍在陈鸿志收购、合并煤炭的过程中,多次帮助他打伤村民,非法拘禁他人。各种恶性事情经常发生。
其中有一个名叫邓洼村的地方,因为过度的开采和挖掘,整个村庄的地基下沉的非常严重,村子中周围到处都是裂痕,路面和房屋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村民被迫离开这里,面对这一切,陈鸿志并没有就此收手,反而加大力度,之后很多村庄都遭到了这样的破坏。
面对这样的行为,人们都没有什么办法,到现在,这些村子因为破坏早就已经变得面目皆非了,人们也因此不能回到那里,安居乐业,关于村子的记忆,也随着破坏渐渐的遗忘在那里。
对于外边的经济收入,陈鸿志运用抢占的手段,很多员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强制压制和工资拖欠。
一位曾经就职于陈鸿志公司的员工表示:公司不允许主动离职,要不然拖欠的工资就没有了,而且员工不敢请假,每个部门最多只能有两个人休假,而且还会被扣除当月工资的一半,员工的工资也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
陈鸿志曾经扣发每个员工四个月的工资,这种强制的经济手段让员工不敢擅自离职。
不仅这些,很多人的钱会被锁住,取不出来,陈鸿志公司的工资虽然比当地水平高,但内部的规定很多,员工犯了一点小错,就会被扣工资,一扣就是半个月,员工如果被辞退,之前拖欠的工资一概都不会退还。
而陈鸿志的这些行为不仅让员工深受其害,还给他的商业帝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陈鸿志性格暴烈,好用斗狠,根据媒体报道,陈鸿志长期控制柳州县委书记王宁,还曾经被指当众打柳州县委书记耳光。
而通过对县里主要领导人的控制,陈鸿志将自己的同学、亲人、朋友安排在政府公安、煤管、土地、水利等多个部门,借此为陈鸿志非法占地,越界开采,私挖乱采、涉黑犯罪提供帮助和保护。
2018年7月21日晚间,山西煤炭大厦附近的大楼通道被封锁,而这个地方正是陈鸿志公司的所在地,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行动后,数十人被带走,之后柳州人大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免除陈鸿志的人大职务。
第二年,陈鸿志因犯故意伤害罪、强迫交易罪等十余项罪,数罪并罚被判死缓,沦为了阶下囚。法院证实,以陈鸿志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早在2006年底就正式形成了,组织成员达78人。
专案组办案民警曾经在采访中说:"(陈鸿志)民宅有喷泉,住宅在老宅的基础上翻新,价格非常昂贵,看上去非常奢华。陈鸿志还将黄河河道改修,在自己家门口建起了大坝。
之后,央视还曾以《山西破特大涉黑团伙,暴力敛财巨额财富触目惊心》为题目,全面揭露了陈鸿志案件。
19年的时间,陈鸿志从一无所有到功成名就,也从巅峰回到最初,这所有的事情并不是巧合,从陈鸿志的发展路上,我们可以看出最后的结果都是他之前的所作所为。
不能否认的是,在成名后,陈鸿志也做了一些好事,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但是他后来因为金钱和利益,做的那些种种错事,都是他必须要承担的,而他的江湖之路也因此结束了。
2023年1月6日,获悉,7000万嫁女的山西煤老板,山西联盛能源集团原董事长邢利斌,确认已经去世。消息称,邢利斌在上海火化,不回其山西老家柳林县,回太原安葬。
网传,有消息称山西联盛能源集团原董事长邢利斌,于1月6日凌晨1点半左右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据相关人士消息邢利斌是因肝硬化转变为肝癌,外加疫情去世。
在老家山西柳林县,邢利斌算是一个传奇人物,其既是一个成功的白手起家企业家的典范,也是远近闻名回报桑梓的企业家,更是“7000万嫁女”的暴发户代表,最后是亡命天涯的沦落人,终因肝硬化转变为肝癌,在新冠的攻击下,成了一个永远回不了老家的游子。
详细介绍:邢利斌生于1967年5月,到2023年1月,正好是其55岁零7个月。知情人士说,邢利斌的遭遇,让山西的煤老板发生了观念上的不小改变。
在山西省柳林县,邢利斌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他出生在一个还算殷实的家庭里,自小受到过良好教育,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西大学的法律专业。
在读书期间,邢利斌就显现出几分商人的天赋。初中时,他竟盘下了学校的小卖部,在大学时,他也有自己的小生意。
被老师发现后,他甚至用两辆自行车让老师不要干涉自己的生意。这些小试牛刀的经历,大概也为他今后的道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邢利斌辞去了分配的工作,打算投身煤矿业。当时,他的想法很纯粹也很现实:山西盛产煤炭,不少人借着煤矿业发家,身为山西人,若是不去分一杯羹,那就太可惜了。
去往离石区,首先会经过中阳县和柳林县。路过烟雾腾腾的中阳县城时,远处硕大的圆桶状建筑物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与这些建筑物毗邻的是绵延数公里的厂房,楼房。“这是富豪袁玉珠的十里钢城。”客车上的司机像介绍旅游景点一样对旅客们说。
柳林县城里有两栋二十几层的高楼,一栋是县委的,另一栋是富豪邢利斌自己的。
贾廷亮和邢利斌是焦炭大王,袁玉珠则靠钢铁发家,吕梁市排名前三甲的三位私企老板都汇聚在这不出方圆百里的贫瘠的山坳里。
“我不是首富”,贾廷亮说话时露着憨厚的笑容。被福布斯富豪榜列为山西首富的姚俊良家族同样拒绝承认自己是山西首富,近几年里各种财富榜中的山西富豪们几乎都认为自己不该上榜。金业集团办公室主任刘水群说,“比我们公司资产大的多了去了。”他们的老板张新民在胡润能源富豪榜上2004年曾名列山西首位。
“在吕梁市我们都排不上首富,去年吕梁市奖励民营企业家,排在前面的都奖给一辆奔驰,而奖给我们的只是一辆本田。”吕梁市大土河焦化公司办公室主任马新明说。2005年该公司上缴的税金是1.8亿元,而吕梁市奖励的标准是2亿元以上为奔驰轿车。当地两位富豪邢利斌和袁玉珠各获得了一辆奔驰车,而贾廷亮与其他四位商人都只获得了一辆本田车。
获得奔驰车奖励的富豪袁玉珠在胡润排行榜上远落后于贾廷亮,而另一名年仅30多岁的富豪邢利斌则根本未进入榜单。
一个被称为是山西“百富榜”的榜单在11月23日公布,这个由山西省工商局主办的“山西民营企业百强榜”已经连续举办三年。在公开的榜单上,排在前8位的富豪都是出现在富豪榜上的人物,入榜的百家企业中,从事能源产业的占到了60家。传言中的邢利斌财富实力得到了证实,被排在了第11位,而贾廷亮的大土河公司排名却为14位。
在这一榜单中占居前三甲的是海鑫钢铁集团的李兆会、安泰集团的李安民、中阳钢铁有限公司的袁玉珠。来自掌握工商营业税部门的数据显然要比胡润的数字精确得多,这一排名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反映山西富豪们的经济和政治实力。
隐没在山西各地的煤炭富豪们毫不声张地累积了巨额财富,只在偶尔“一掷千金”时才会引来众多惊叹。此前默默无闻的大土河焦化企业因短期融资公开了部分资料,高达7亿元的融资额引发媒体追逐。胡润也正是据此将贾廷亮列为山西富豪榜的首位,这让贾非常恼火。在他看来,这样的排名没有任何意义,骤得富名只是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烦忧。
显露出冰山一角的富豪们上了财富榜,更多富豪只在当地默默发财,像邢利斌这样被富豪榜遗漏的富豪显然不在少数。官方资料显示,山西私营合法、四证齐全的小煤窑数量大约在4600多座,在山西整治小煤窑之前,“黑矿”数量也有4000多个。近万名矿主或承包人皆可称为煤老板,此外众多从事煤炭的“衍生产业”—运煤、洗煤和炼焦等,构成了第二阶梯的富豪;如果再算上钢铁、电解铝以及煤化工等升级产业,富豪们的数字还会扩大一倍。最终,将这条黑色产业链都攥在手里的人成为超级富翁,而在其底下则是数以万计的千万富翁们。
美锦能源集团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在山西省清徐县贯中大厦,法人代表为姚巨货先生。美锦能源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商品焦生产企业之一,集团被评为太原市制造企业50强的第三名,山西省企业排名第15位,山西省焦化企业排名第一位。美锦能源集团为姚巨货、姚俊良、姚俊杰、姚俊花、姚三俊、姚四俊、姚俊卿七位家族成员控股。同时,美锦能源集团是上市公司“天宇电气”第一大股东。
2007
胡润榜:
第56名
2007
总资产(亿):
40
谈到山西,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历史厚重的古都城墙、各式各样的面食、浓香醇厚的老陈醋,还是象征着财富的煤矿。山西煤炭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每年开采的煤炭占我国年开采总量的30%左右。煤炭资源为山西带来了大量财富,不少老板和企业也因此而崛起。
山西最大的“煤老板”姚俊良也是凭此成为山西首富,39年前,他以1.6万元起家拉煤跑运输,到2018年靠煤炭年营业收入达到192亿元,然而在2019年,虽然他依然是山西首富,但其身价却因煤炭缩水了百亿元之多,事业起起伏伏,在所难免,他去年还被法院列入了被执行人名单,险些成为一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欠款不还的“老赖”。
姚氏父子1.6万元贷款起家,靠煤炭走上致富之路
姚俊良,1953年出生于山西省清徐县,家中6个孩子,他排行老大。他的父亲姚巨货从年轻时便是当地有名的能人,但纵有一身本事光靠固定工资是无法让一大家子人过上好日子的。
1981年,为尽快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姚俊良跟随50岁的父亲开始走上了创业之路,做什么生意呢?山西人就是“靠山吃山”,他们父子在信用社贷款1.6万元买了2辆旧汽车进行拉煤跑运输。
仅一年的时间,父子二人不仅偿还了贷款还赚了几千元钱。尝到了做生意来钱快的甜头,1984年,姚俊良再次贷款,与人合作开设了一家煤炭加工厂。
刚开始做企业时,期间他们也历经了几乎干不下去的绝境,但都挺了过来。又是一年多的时间,煤炭加工厂开始盈利,他们生产的焦炭不仅销售到本省各地,还销往河北,市场是供不应求。
通过几年的打拼,姚氏父子不仅将焦炭的销售渠道打通,还建立了山西省第一家民营焦炭铁运站,之后他们的煤炭生意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晋商。
善于抓住机会,成为山西首富
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的春风再次鼓舞了姚家父子大踏步拓展煤炭业务的信心。1992年,他们建立了年产量30万吨的清泉湖洗煤厂,另外还购买了4个专列,将煤炭生产和煤炭运输的规模同时扩大。2000年,美锦能源集团成立,股东为姚氏家族的7位成员,姚俊良是第一大股东,也是美锦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集团成立后不久便赶上了煤炭行业的黄金时期,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这让山西的煤老板们喜笑颜开,财富使他们的腰包更鼓了。而姚家也伴随着这股强劲势头,财富一路迅速高涨。
2006年,美锦能源借壳上市,美锦集团占其70%的股份,姚氏家族以40亿身家成为“山西首富”。之后,美锦集团更是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资源、焦化、煤化工为主的大型集团化企业。
政策变化、煤炭企业在风雨中飘摇
在经历了煤炭行业的黄金期后,山西的煤炭老板们面临的将是行业危机。煤炭的大规模开发也意味着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健发展,国家拉开了煤炭行业整治的帷幕。2009年,山西省出台了煤炭的相关政策,要求全省在2010年底前将矿井数量控制在1500座内。
面对大环境,昔日的这些“煤老板”们也迎来了暴利退去的那一天。当然,美锦集团也深陷其中,200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只有上一年的一半,旗下的上市公司美锦能源的净利润也是呈现负增长。
好在姚家平时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处理得相当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寻求与国企的合作,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以解燃眉之急。虽然美锦集团在2010年有所盈利,但与国企的合作只是临时之策,解决不了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以后的几年中,美锦集团的营业收入依然呈现亏损状态。
2017年,美锦集团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已高达98.08%,而且该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到了2019年,姚俊良家族的财富比2018年缩水了118亿元。姚俊良所面临的资金问题是相当严重了。
有人士指出,姚俊良所遇到的财务危机由来已久,不仅因为煤炭行业整体处于寒冬之际的困难重重导致,还与为海鑫集团提供担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姚家与李家私交甚好。2013年,美锦集团为海鑫集团做了银行担保。后来海鑫集团破产、账户被冻结,姚俊良帮助李兆会偿还银行债务。法院也对此事进行判决,而此时处于债务风暴的姚俊良没钱还这笔债,险些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成为全国知名的老赖。
姚俊良作为美锦集团的领头羊,对于私交情分确实非常之慷慨。在2012年至2015年的那几年中,美锦集团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上市公司也没有利润来弥补空缺,这种时候还为其他企业偿还十多亿的债务只能让自己雪上加霜。
面对大形势,积极寻求产业转型
近年来,煤炭行业的持续下滑对美锦集团的发展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是环保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坚守煤炭行业一成不变,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对于美锦集团的未来该走向何方,姚俊良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精明商人,在哪个地方寻求突破口,估计他心中早有定夺,他们也在积极寻求产业转型之路。
2017年,他的儿子姚锦龙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建议。他们的焦化工厂在冶炼焦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如果将这些氢气加以利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燃料供应,在全球提倡新型燃料汽车的大背景下,这未尝不是一条企业转型的良好发展途径。
同年12月,美锦集团收购了佛山飞驰汽车的部分股权。
2018年开始探索氢概念汽车的转型之路。美锦集团在新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美锦能源股价的一路飙升,当年就翻了几番,美锦集团更是以192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山西省第二大民营企业。
新领域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它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美锦集团所面临的资金困难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仅过去一年,美锦能源的股价就一度下滑,2019年姚俊良虽还位居首富之位,但财富已缩水百亿。
曾经靠煤炭营收百亿的情形可能一去不复返,但这也不是个人或某个企业所能决定的,面对全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煤炭企业面临同样的难题和困境。姚俊良已经开始探索并实践新型产业之路,希望美锦集团有一个崭新的未来,我们期待它的转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