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400亿进军新能源,正邦科技的“新故事”还是“假噱头”

淡淡的小猫咪
平常的麦片
2023-01-30 12:15:40

400亿进军新能源,正邦科技的“新故事”还是“假噱头”?

最佳答案
失眠的秀发
怕孤单的牛排
2025-09-12 15:53:45

6月20日,正邦 科技 宣布将会携手国家电投进军新能源产业。在赛道股大幅反弹的六月,“沾锂”概念无疑是投资者的最爱,公司股价也因此喜提涨停,股价大幅反弹的同时公司也暂时摆脱了股权质押风险。但公司涉嫌“市值管理”的质疑声却冒了出来。

互联网行业中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近日,恰好有一家养猪企业,主动选择向风口靠拢。

6月17日,正邦 科技 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国家电投签订“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拟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项目总投资高达400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

“‘江西猪王’竟然开始跨界布局新能源了,合作方还是央企,看来公司的股价有救了”,一位投资者如是说道。

或受上述利好消息的影响,公司股价于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暴力反弹。6月20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95元/股。

然而,资本狂欢“转瞬即逝”,6月21日开盘,正邦 科技 迅速下跌,最终收跌4.6%。二级市场用脚投票背后,正邦 科技 投资额高达400亿的新能源项目让外界疑虑丛生。

对于目前身陷流动性危机的正邦而言,400亿不是一笔小数目。监管机构以及二级市场有着相似的疑惑,跨界新能源的钱究竟该从何处来?

进一步深究,因股价“跌跌不休”,正邦 科技 的大股东质押股份如今已经在平仓线的边缘,另有声音认为,转型或是正邦 科技 的权宜之举。

400亿的新能源项目,究竟是“真故事”还是“假噱头”,仍需交给时间验证。

400亿扩产 资金从何而来?

率先发出质疑的是深交所。

监管层与投资者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此前不久,正邦 科技 还因为资金紧张,公司旗下的商票发生了逾期。

6月8日,江西正邦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部分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未兑付的公告》指出,受猪周期影响,正邦 科技 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

对于一家市值巅峰接近800亿元的大型猪企而言,5亿的票据兑付本不应该是什么难题,但公司在过去几年近乎于“疯狂”的扩产中,动用了大量杠杆工具,这使得不仅使得公司的负债率高企,还为公司带来了大笔的财务费用。

高杠杆、高利息下,正邦 科技 的现金流“捉襟见肘”。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余额51.33亿元,同比减少60.65%,其中受限资金32.98亿元,而同期有息负债余额232.48亿元,一年内将到期的债务金额合计188亿元。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2.60%。

猪价上行周期中,公司可以通过卖猪的利润来补足高杠杆问题。但在猪价下行的2021年,公司负债高企的风险逐渐暴露了出来。

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生猪日度均价为16.3元/公斤,较年初下降19.11元/公斤,累计跌幅超过50%。

最能直观反应这一问题的便是公司的业绩,根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正邦 科技 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均呈现亏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8.19亿元、-24.33亿元,同比下滑427.62%、1249.73%。

如今的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堪忧,手中的负债亦是危如累卵,公司及子公司和金融机构、上下游客户合作方等签署的逾百亿担保更是隐性负债。

为了舒缓紧绷的资金链,公司也是祭出了定增、转让资产等诸多手段,但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公司造血困难的困境。

公司的股价也是随着公司基本面的恶化而不断下挫,2020年8月7日至今,公司股价累计跌幅高达71.24%,市值也从原先的800亿元跌至目前的200亿元。

公司股价大跌之后,股权质押风险也接踵而至。这样的背景之下,公司突发利好后的涨停则显得十分耐人寻味。

无奈的 “市值管理”?

对于正邦 科技 的股东而言,公司股价大涨无疑是喜闻乐见,但对于公司实控人林印孙而言,公司股价的触底反弹更像是让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根据wind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未解押股权质押数量达6.68亿股,占其持有股份总数的92.4%。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权质押项目中有一部分是在公司股价处于高位时实施的,在公司股价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阴跌后,该部分质押项目或存在平仓风险。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公司高达119条的质押明细中,发生在近一年内,主体为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的质押项目数量高达33条,其中达到预警线的质押项目数量为7例,已达到平仓线的质押项目数量为1例。

公开资料显示,正邦集团背后的第一大股东为林印孙,持股比例高达60.75%。

而在查阅其余未达到预警线的质押项目后发现,这些项目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公司近期的股价低点距离预警线仅一步之遥。

以公司2021年12月所进行的一笔股权质押为例,股权质押人为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质押权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质押股份数量高达7400万股,占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公司股份9.49%,平仓价格为5.14元/股,距离公司近期股价低点5.21元/股仅相差0.07元。

这也意味着公司股价一旦加速下滑,公司大量的质押项目将会面临平仓风险,对公司股价进一步形成负反馈。最坏的情况下,若质押部分股权全部被强制卖出,不排除公司实控人易主的可能性。

不过这一切都在公司宣布进军新能源后迎来了曙光,股价的大幅反弹帮助公司暂时摆脱了质押盘遭到强平的问题。但公司涉嫌“市值管理”的质疑声却冒了出来。

成败 “猪周期”

今年一季度正邦 科技 业绩再度大亏之际,有投资者将正邦 科技 比作为当时的雏鹰农牧,建议公司提早进入债务重组。

2019年10月,昔日的“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就曾因资金链断裂饿死数百万生猪,最后无奈退市,导致雏鹰农牧无缘接下来为期两年的超级猪周期。

但若把时间拨回2020年,正邦 科技 的待遇则是完全不同,当年公司依靠着暴涨的猪价大赚57.44亿元,同比增加248.75%,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91.66亿元,同比增长100.53%。

公司的股价也是水涨船高,2020年期间公司股价最高涨幅达63.49%。也因此,正邦集团实控人、正邦 科技 创始人林印孙也一跃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江西首富。

很难想象,两年的时间里昔日的“江西猪王”就成了投资者眼中的“敝屣”。而公司基本面之所以恶化的如此之快,既有上文提到的公司大举借债扩张的因素存在;另一方面,也部分源自公司在转型“自繁自养”模式时步伐过快以及转型时间节点的选择错误。

近年来,随着一轮轮猪周期的交替更迭,规模化养殖已经逐步代替“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成为生猪养殖未来的趋势,养殖公司纷纷跑马圈地以求在竞争中搏得好位置。作为行业领先者之一,正邦 科技 自然不想在本轮扩张中落后于人。

2021年下半年开始,正邦 科技 开始逐步由原先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逐步转向于“自繁自养”模式。而2021年的下半年正式此轮猪周期的景气低点,当时的猪肉价格一度下探至11元/公斤的整数关口。

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公司此前沿用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自繁自养”模式下虽然在生产成本以及成产效率上更胜一筹,但该模式所需的育肥土地和猪舍都需要自有自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十分庞大。

而在2021年下半年也就是猪周期的景气低点,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处于下滑阶段,显然难以为如此庞大的项目持续输血。

正邦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其也曾想过退出,这点从2021年公司淘汰母猪的数量上便可以窥探一二。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淘汰母猪约220万头,一、二季度分别淘汰35万头、5万头,这意味着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淘汰了母猪约180万头,抽身之势初现端倪。

但猪场一旦开工便没有了回头箭,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正邦 科技 在建工程为 历史 高位的41.21亿元,主要就是各地在建的猪场。

本文源自环球老虎 财经 app

最新回答
现实的外套
淡淡的河马
2025-09-12 15:53:45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至今,总体来说有两次辉煌时代:

第一次是搞组装、炒概念的野蛮生长时代,以尚德施正荣、赛维彭小峰、英利苗连生、汉能李河君为代表;

第二次是行业巨变后,隆基李振国、晶澳靳保芳引领的技术创新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 光伏新能源似乎从来就是一个生产“首富”的产业,第一代光伏“巨富”们,无一不是乘着新能源的东风信步踏来,借着资本的推动登上首富的榜单。

不同的是,或许结局相似,但他们跌宕起伏、崛起与坠落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精彩。

在中国的光伏新能源行业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成长不仅充满了美国式的传奇色彩,结局更是标准的好莱坞大片,让人直呼“不敢相信”!

他32岁时以400亿元的身家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新能源首富,创立行业内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也只用了3年的时间。

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人生堪称完美,大可急流勇退。不幸的是,他却在此折戟。

谁也没想到的是, 10年后他的名字却登上了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的名册,创下了史上富豪陨落的最快记录。

形容他的一生只能用“传奇”二字,他就是“江西首富”、“中国能源行业首富”——彭小峰!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枭雄”是360公司CEO周鸿祎,那么,SPI绿能宝前董事长彭小峰应该也可以被称为光伏行业的“枭雄”。

彭小峰在光伏行业也是轰轰烈烈,人生四起四落:

从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到身价上亿的劳保用品老板;从改道“太阳能”到登上新能源首富;从身价400亿再到遭遇“双反”被申请破产,从成立电商企业非凡定美社到失败倒闭,从卷土重来绿能宝到被通缉,彭小峰跌宕沉浮的前半生就像是一部精彩的“商业大片”!

彭小峰,1975年出生于江西安福县坊下村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当时在当地做一些服装的小买卖,彭小峰从小对经商也算是耳濡目染,并且在数学方面展示了不错的天赋,帮助父亲算账结果总是张口就出。

中考时,彭小峰考了全县第一名、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

按理说,像他这么好的成绩可以直接就读县里的重点高中,可在那个技术比学历更重要的年代,家里生意又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免学费的中专无疑是彭小峰最好的选择——江西外贸职业学院。

决定你的并不是你所处的环境,而是你对自身处境的解读!

彭小峰即便是在中专,依然是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学校的好坏并没有影响他对学习的热情。

中专三年下来后彭小峰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自学了日语和德语!

勤奋的汗水总会获得收获!因为精通外语,毕业后彭小峰在吉安市的外贸局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这份工作也为他日后的传奇旅程埋下了伏笔。

1994年人民币兑换美元受环境影响处于升值阶段,而在外贸局工作的彭小峰第一时间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于是,彭小峰利用下班的时间来炒外汇。仅仅用了3年,彭小峰就赚到了2万块钱,成为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本打算拿着这笔钱出国留学深造的彭小峰,最后选择了下海创业,因为爱折腾的他坚信,新的梦想在不远处等着他。

学的是外贸,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也与外贸有关,彭小峰创业,自然也离不开外贸。

1997年,22岁的彭小峰辞去稳定工作,带着2万元成立了苏州柳新实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劳保服装、安全鞋、劳保手套,出口到国外。

并通过在香港注册了流星实业有限公司,跳过香港中间代理商环节,直接把货物销往国外。

当后来很多光伏行业的竞争对手们都还在读研究生时,24岁的彭小峰已经是苏州一个鲜有名气的劳保用品老板。

2004年,彭小峰已经通过柳新集团积累了上亿财富,而苏州柳新集团也成为了亚洲第一大劳保产品生产商。

彼时,彭小峰年仅29岁,冒险后的成功让这位年轻人变得更加大胆,眼界更加宽广。

接下来, 彭小峰还要冒一个更大的险,也就是这个险,让他成功地跻身中国首富圈,但最终也让他跌落枝头。

可以说,彭小峰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商业灵敏的嗅觉!在他看来,劳保用品这个传统行业已经非常成熟,30岁的他选择了主动放弃这个行业。

2004年前后,经常出差欧洲的彭小峰发现那里的人们都在谈论新能源,每家每户都在使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让彭小峰这个外行,觉得大有可为。一颗种子,悄悄地种在了他心上。

回国后,他找来报刊杂志一一研究了风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垃圾发电等,并最终将新目标锁定在了光伏。

2005年,彭小峰筹资创办了江西赛维LDK。赛维的跌宕命运既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彭小峰个人的一段赌史。

梳理彭小峰的职业经历不难发现,“快”与“猛”似乎已是他性格里最为凸显的基因。

彼时,整个光伏行业都已进入了快车道,为了搭上这一趟快车,彭小峰带领下的赛维不断下注。

2005年,赛维买下了全球唯一能提供优质光伏产业全套生产设备的公司GT-SOLAR近70%的产品,因为GT交货周期长,赛维的这做法有效地树立起了行业壁垒。

后来者再想拷贝赛维时,可能要一年后才能拿到生产设备。此后,赛维一路跃进,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

2007年6月1日,赛维创建2年后,成为继无锡尚德、常州天合之后第三家登陆美国主板市场——纽交所的中国光伏企业,融资总额高达4.69 亿美元。

到2008年 8 月份起,赛维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彭小峰也凭借赛维LDK,身家高达400亿元,一跃成为江西首富、中国新能源业首富。

已成为国内新能源首富的彭小峰,大可激流勇退。不过,一代“枭雄”彭小峰此时无比坚信,赛维能成为像Google、英特尔那样伟大的公司。

巴菲特说过:别人疯狂时我恐惧。一个产业热成这样,绝对不正常,市场在酝酿风险,随时可能洗牌。

在市场向好的时候,一路狂奔式的发展是有效的。但当市场下滑,过快的速度和庞大的规模就会使企业像一辆从F1赛道上冲向护栏的赛车。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欧盟不得不降低太阳能的补贴力度,欧洲市场开始萎缩,中国的光伏企业业绩应声而落。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欧美光伏“双反”的影响下,2011年我国光伏行业步入“寒冬”,加之公司急速扩张等问题,赛维LDK深陷负债危机,以致最终破产而轰然倒下。

梦断光伏后,电子商务成为彭小峰的新目标。

在赛维面临困境之后,不甘寂寞的彭小峰还一度投入10亿元到电商非凡定美当中,但一年后便以失败告终。

截至2013年9月30日,赛维总负债为48亿美元,负债率在100%以上,“停产”、“退市”、“重组”成为近两年来赛维的关键词。

2014年,彭小峰从江西赛维出局,这本是彭小峰人生最低迷的时刻,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5月,彭小峰又再战,只是这一次彭小峰换了一种身份,成为了SPI绿能宝董事长。

彭小峰还一口气杀入光伏互联网行业,通过SPI斥资5亿在国内推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绿能宝”。

好景不长,还没有安稳几年,当金融去杠杆的呼声响起、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潮水褪去的时候,彭小峰又走到了人生的转折点。这一次,他却再也没有爬起来。

2018年随着p2p雷潮的爆发,绿能宝也随即出现兑付危机,出现了逾期的现象。兑付压力之下,彭小峰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选择出逃美国。

2018年8月,绿能宝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彭小峰被批捕,也因此成了国际通缉犯。传奇生涯也就此落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宴宾客、起高楼、楼塌了,这种故事在光伏行业发生得太多,一点都不鲜见。

曾经的中国首富施正荣、李河君,江西首富彭小峰、河北首富苗连生、邢台首富靳保芳等都是光伏产业的先行者和受益者;

后来中国光伏产业因为技术创新不足等缺陷,遭遇灭顶之灾。神话破灭后,新能源首富大败局惊现,首富们或销声匿迹,或被立案调查、或逃亡海外,徒留一地鸡毛。

经济的发展或萧条、企业兴盛或衰落、股市繁荣或崩溃,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往往,盛极而衰总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发生。

让彭小峰无法回头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对梦想和“第一”近乎宗教般的崇拜。

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建设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基地,打造世界级的伟大公司……是彭小峰近乎痴迷的梦想。

如今, 关于彭小峰留下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屡战屡败”的故事,一个是“屡败屡战”的故事,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取决于你的世界观。

但不可否认的是,彭小峰确实曾是一个商业“枭雄”。

参考资料:

南方周末《打不垮的彭小峰?》、

财经 天下周刊《彭小峰:光伏行业冒险家再出发》、

凤凰 财经 《江西首富彭小峰:从400亿身家到被申请破产》、

三公子的事务所《草莽、亡徒与通缉犯:新能源首富的大败局》、

大江湖解局《江西首富“快枪手”人生:2万元创业,32岁成首富,死于P2P!》

负责的老师
矮小的花生
2025-09-12 15:53:45

正邦科技也进军新能源行业了,鉴于公司的资产亏损情况,投资新业务表明公司想在这个行业大展宏图,力图通过新能源来挽救公司的现状。新能源行业现今已进入井喷式发展,个人非常看好新能源行业的前景。从那个长远来看,旧能源必将被新能源所替代,不论是从政策扶持还是企业投资现状来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都是一片大好。

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大势所趋的新能源行业早就被资本们钟爱了,新能源汽车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各个街道。不知从何时开始,在等红绿灯时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大部分都是绿色车牌。连年销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早就成为了大家在购车时的选择,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呈现直线上涨的趋势。从股市上也能看出没有什么能阻止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了,与新能源相关行业的股价一直都在向前冲,可见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是大众都十分确定的。

二、名企都在进入新能源市场

从这几年来知名的企业们不断进军新能源市场也能看出,新能源市场这份蛋糕已经被无数双眼睛盯上了。有着魄力的企业们都想要扩展新业务,如果能在这个发展时期占领一份市场份额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早已在新能源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龙头企业们都赚的盆满钵满了,这些企业的年利润也被无数的创业老板们眼红着。

三、长远来看会逐步替代旧能源

凭着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替代旧能源行业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总之,这个行业现在发展速度极快,需要时刻关注动向,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期也分一杯羹。

呆萌的大树
简单的汉堡
2025-09-12 15:53:45

曾经有一家新能源车企,在创建伊始,风头就足以和特斯拉媲美。

然而至今成立7年,足足烧光融资来的400亿人民币,却依然停留在PPT阶段,至今无法实现量产。

这就是由永远在“下周回国”的贾跃亭担任CEO,后又担任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的法拉第未来,简称FF。

就在前几天,法拉第未来的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完成了先前宣布的对不准确披露指控的调查。

这里的“不一致之处”就是此前法拉第未来号称的1.4万辆订单,可实际付款的却只有几百人。

这次可以说是把贾跃亭的“美国骗局”给彻底拆穿了。

由于贾跃亭黑 历史 过多,这次咱们主要聊下法拉第未来还能造出电动 汽车 吗?

法拉第未来的前世今生

在2015年,法拉第未来声称要花1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工厂,可是仅在一年后,该工厂项目宣布暂停。

在2017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中,贾跃亭带着法拉第未来首款 汽车 ——FF91亮相。

之后法拉第未来公司完成10亿美元首轮融资,贾跃亭出任法拉第未来CEO,可是只花了一年,便将10亿美元烧光殆尽。

同年媒体曝光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美国工厂内破败萧条,遍地荒草,整个公司只有一名员工,工厂内部没有任何生产设备。

也就是在这一年,贾老板就一直留在美国坚持他的造车梦,只留给国内债主们一句“下周回国”。

2018年2月,贾跃亭宣布法拉第未来获得1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为香港投资机构。

同年6月,恒大集团入股67亿港元,成为法拉第未来公司第一大股东。

在之后的8月份,法拉第未来在中国设立运营总部,命名为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 汽车 (中国)有限公司。

2019年贾跃亭个人信用破产,不再担任法拉第未来CEO,改由前宝马i8项目负责人毕福康接任。

2020年贾跃亭申请破产重组,不再持有法拉第未来任何股权。

2021年1月,法拉第未来宣布与SPAC合并在美国上市,募集资金将超过10亿美元。

至此,由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在7年的时间当中,迅速烧光整整400亿人民币,却只有一辆FF91电动 汽车 面世,且至今没有实现量产。

虽说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烧钱速度有目共睹,但是不论是早先的特斯拉,还是后来的小鹏,蔚来,理想等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都早已面向市场,实现量产。

唯独一开始豪气冲天,声势庞大的法拉第未来,迟迟停留在PPT阶段,这难免让人开始怀疑,法拉第未来到底能否造出电动车?

法拉第未来能造出车吗?

其实法拉第未来的这一套玩法,国内的群众已经再熟悉不过。

当你快忘记这家公司的时候,他就会跳出来继续讲PPT,然后开启下一轮融资。

大家如果用电脑进入法拉第未来的官网,将不得不感叹,页面做的真漂亮,PPT展示的非常具有未来感。

这是贾老板的一贯做法——为梦想窒息。

当然已经有很多机构和大佬,被贾老板的梦想搞得快窒息。

而法拉第未来能否成功实现量产,则要看其实际掌控者贾跃亭的情况。

要知道之前贾老板已经在美国成功申请破产重组。

根据美国法院公布的破产申请文件显示, 他的个人资产超 5 亿美元,债务约 36 亿美元,债权人超 100 位。

其中,最大债权人为深圳英大资本,债务额为2. 79 亿美元。

其次是中信银行,索赔总额2.33亿美元。

第三位是平安银行,索赔总额2.3亿美元。

第四位是中泰创展,索赔总额1.8亿美元。

第五位是中国民生信托,索赔总额为1.89亿美元。

贾老板为了破产申请通过,足足花了8个月时间。

这也意味着贾老板在美国的个人债务将解除,债权人不能在美国对贾老板继续开展任何方式的偿债要求。

但是债权人在中国还拥有对贾跃亭追索的权利,只不过在方案生效后的四年静止期内,无法对贾跃亭提起新的诉讼,并且要根据破产方案的要求,需要解除对贾跃亭的“双限”和“失信非执行人”。

也就是说贾老板的破产方案通过之后,在国内拥有了四年的自由时间,他可以用这四年来实现他的造车梦。

毕竟法拉第未来的故事还需要贾老板去讲,而法拉第未来的现任CEO毕福康也表示,将计划在贾跃亭破产重组成功后,在中国举办第一场FF91电动 汽车 的发布会。

可是为何贾老板至今仍然不敢回国呢?

那是因为贾跃亭的个人债务重组计划并不包括此前乐视 体育 、乐视云担保案中的90亿元。

简单点说,就是贾老板当年韭菜割的太狠,这一屁股债欠的太多,即使破产申请通过,依然还有一大笔债务需要其负责。

为了能够让法拉第未来顺利发展,只能继续融资。

贾老板已经不再持有法拉第未来的任何股份,但是依然是法拉第未来的实际掌控者,当真让人匪夷所思。

但是贾老板在美国的日子过得依然十分潇洒,据相关报道,贾跃亭在美国著名富人区帕洛斯佛迪半岛至少购买了5处房产。

目前贾跃亭在美国住的房子是一栋占地约5300平米,建筑面积724平方米的豪宅,估值达到近900万美元。

或许法拉第未来何时能够造车成功,就和贾老板什么时候回国一样,永远是个谜。

反复被割韭菜

国内大佬为何又伸出援手

谈起贾老板当年割韭菜的黑 历史 ,不得不感叹十分良心,因为贾老板只割富人的钱,越有钱割得越狠。

当年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被贾老板坑了160亿之后,在发布会上哭着骂自己傻的情形,仿佛还在眼前。

但是资本市场永远都是利益在驱动,别管贾老板以前有多少黑 历史 ,只要有利可图,国内的大佬依然还是愿意抢着给贾老板送钱。

去年初,在法拉第未来的新一轮融资中,广东珠海市国资就向其投资20亿元,并计划在珠海建设法拉第未来的生产基地。

同时,珠海两大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共同投资了法拉第未来公司,看来格力的董小姐也看上了贾跃亭。

除此之外,国内 汽车 巨头吉利也参与其中,投资额度在3000万到4000万美元,并且计划和富士康一起为法拉第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代工。

当然了,这点钱还不够贾老板塞牙缝的,但是这至少向人们证明了,贾老板的故事依然有不少人相信。

法拉第未来在珠海成立公司,是因为珠海将新能源 汽车 列入重点发展项目。

看着合肥用70亿豪赌蔚来成功,不免让其他地方心动。

而广东有深圳和广州两个巨头城市,排在其后的珠海想引入新能源车企相当不易。

这次珠海国资委用20亿来投资贾老板的法拉第未来,自然是想和合肥豪赌蔚来成功一样,把宝压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

毕竟未来是电动车的天下,各路资本对电动车无比狂热,现在不入局,以后就晚了。

而吉利作为传统 汽车 巨头,深耕 汽车 领域多年,自然也不傻。

虽说吉利的 汽车 销量一直在国产 汽车 中占据首位,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吉利旗下的电动车销量却一直低迷。

现在就如同当年手机行业刚刚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一样,如果不能够成功转型,难免结局和诺基亚,摩托罗拉一样。

在这个时候,如果吉利不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搞点大动作,将在资本市场逐渐失去新引力。

这个局面是吉利老总李书福不愿意看到的,作为国产 汽车 领域的传奇人物,李书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因此吉利选择和贾老板的法拉第未来合作,可谓是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

毕竟这次吉利也没有投资太多,更多是向资本市场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希望能从法拉第未来身上学到些技术。

再说格力的董小姐,其实格力早在2016年就花了30亿收购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不过只造出了一款MPV车型的电动 汽车 ,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后来格力还进入过手机市场,开始制造智能手机,但销量一般。

因此这次和贾老板合作,无非也是想向资本市场证明,格力依然是一家充满想象力的公司,谁让资本市场就喜欢这个。

这些商界大佬们难道不知道贾跃亭的黑 历史 ,只怕他们知道的更多。

大佬们都不傻,这一切的背后只有利益,无非是各取所需。

新能源 汽车 是未来趋势,资本市场喜欢企业讲这个故事,而贾跃亭则更需要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

哭泣的画笔
忐忑的墨镜
2025-09-12 15:53:45

本田宣布要在电动汽车方面的研发,投入4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本田在汽车方面的制造也算是非常不错的厂商,这次他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投入如此大的研发费用,将会意味着什么呢?

1、本田已经开始进军电动汽车行业

本田汽车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非常省油,虽然在汽车安全性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提升,这次本田在电动汽车研发上投入了400亿美元,从另一方面也算得上是本田宣布进军电动汽车,希望本田这次在电动汽车的制造上,可以像燃油车那样,有着超低的功耗。

2、本田已经把电动汽车当做未来发展的主方向

400亿美元算得上是一笔非常大的资金了,本田这次只所以能下这么大的成本,应该是本田汽车公司,已经看到了电动汽车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现在绝大部分的用户买车,都会选择考虑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市场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3、本田公司想在电动汽车上面提高质量

本田汽车最大的缺点,就是车身非常的不耐撞,这也让本田减少了很多的经济收入,这次本田在电动汽车上投入那么多的研发费用,肯定是本田公司想在汽车的质量上做出改变,要把电动汽车的质量做到一个较高的高度上面来。

4、本田汽车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电动汽车

现在市面上的电动汽车都是大同小异,本田投入那么多的研发费用,肯定也是想造出属于自己的固特车型,让自家的电动汽车更加的有辨识度。

本田汽车这次的大投入,可以看出本田要在电动汽车上面做出很大的动作,如果本田系列的电动汽车上市了,你会去选择购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