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区域市场分析
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相对较低迷,但疫情后的市场呈现逐步改善特征。其中出租表现改善,限购地区的新能源私人需求不强,新势力乘用车私人表现相对不强,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新势力企业较强。
1 、20年新能源车保险特征表现
2020年1-4月的新能源车保险达到16万台,同比下滑40%,而其中4月份同比下滑2%,疫情对新能源车上牌影响不是很大。
2020年1-4月新能源车增长总体较平稳,这主要是车市的上牌与厂家销量的不同步。因此4月的占比稍高,1-3月偏低的情况。
2 、乘用车增长特征
乘用车的私人消费增长总体较慢,补贴波动导致的增长规律明显。新能源乘用车上牌走势相对复杂,虽然19年总体1-6月同比增长较好,但仍属于相对较低水平。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年的销量中,新能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变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售规律,每年1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高峰对全年销售贡献度极高。
由于部分企业由于部分盲目跟风发展新能源车,导致传统车市场受阻,传统车技术提升缓慢,部分自主品牌企业加速倒闭退出。
3 、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特征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品朝纯电动、中大型SUV化方向发展。新能源乘用车的产品逐步走上稳定,大中型乘用车成为主力,纯电动SUV市场也有逐步恢复的特征。
4 、新能源乘用车用途特征
新能源乘用车的出租租赁类占比逐步提升。纯电动2020年租赁的占比相对2019年同期稍有下降。
单位性质的纯电动乘用车基本都是出租用途,其他用途的新能源乘用车还没有太大市场,或者市场逐步萎缩,这也是补贴减少导致的新能源乘用车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乘用车的市场是波动巨大的市场,但2020年电动市场似乎持续低迷,出租租赁市场受冲击巨大。
5 、区域市场的表现在逐步改善
纯电动乘用车主要在限购特大城市需求较强,2020年纯电动乘用车在特大城市,占到总销量44%,较2019年提升8个百分点,这也是说明限购城市的纯电动车市场需求较为综合全面,
插电混动的限购市场的需求逐步下降,从2017年的85%下降到2018年的66%,下降到2020年的45%,体现了整个限购城市市场的需求萎缩更快,同时也体现了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
6 、插混与电动乘用车的需求差异
目前看非限购城市的插电混动车占比逐步提升,大城市从2017年的0.1%上升到2020年的0.8%,而限购城市常规车从2018年5.5%下降到2020年的3.5%,也体现了限购城市的新能源车的需求相对电动化,而插电混动在限购城市的需求,2020年较2019年的占比下降.
目前看限购城市的纯电动车占比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6%上升到2020年的10%,而非限购城市中的,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基本相同,2019年都在2%左右的水平,
普通混合动力市场在全国各地市场占比都持续增长,尤其在限购城市,普通混合动力车市场占比达到4%,4月份也达到4.4%的最高水平,
在其他各地市场的普通活动,为市场的占比也呈现持续提升的特征。
7 、出租租赁领域表现改善
各厂家也在努力推动出租市场的渗透,各类企业都在出租 汽车 租赁市场渗透,表现积极突出,有北汽基地,广汽,长安,东风,一汽等表现突出,网约市场渗透率都相对来说较高。
新势力企业的出租网约占比率相对较低,特斯拉及蔚来 汽车 ,小鹏 汽车 ,合众 汽车 的新能源渗透率在网约车渗透率都比较低。
。
8 、各区域市场的企业差异化很强
各地出租市场的表现相对差异化较大。今年表现较强的出租市场是广州,上海,北京、杭州、济南等。
其中各个厂家在各地的出租市场表现也是差异较大。本地产品在本地出租市场的占有率并不一定很高,比如杭州市场,深圳市场,还有天津市场今年都是外地品牌表现相对优秀。
总体来看,异地表现相对较强的,比如说济南的北京现代、海口的东风乘用车,杭州的上汽乘用车,深圳的广汽乘用车以及天津的广汽乘用车,梁山的吉利 汽车 ,苏州的北汽新能源都是在出租领域表现相对较强的,
私人插电混动市场,呈现本地品牌相对较强的特征,当地消费者对本地车企更加信任。其中上海的上汽乘用车,深圳的比亚迪,天津的一汽丰田,都是属地企业表现相对优秀。
在插电混动市场合资品牌的表现相对优秀,其中上汽大众,华晨宝马,东瑞达起亚等都有在部分市场表现相对优秀的特征。
理想 汽车 4月份在插混市场表现相对优秀,在广州市场,西安市场和郑州市场以及北京市场理想 汽车 都是占比最高的,跑远了宝马都要这样,
私人纯电动市场的特色相对鲜明,高端化趋势极其明显,除了北京是比亚迪表现优秀,天津市合众新能源上一批车,柳州市上汽通五菱,其他地区大部分都是在市场低迷期的特斯拉表现相对优秀,与此同时,未来 汽车 成为纯电动车的高端市场的第2位,小鹏 汽车 成为第3位,而传统造车企业在私人表现的并不突出。
造车新势力的未来 汽车 ,小鹏 汽车 ,威马 汽车 ,表现都是很不错的,
天津市场,柳州市场的新能源车私人车市需求相对较好,体现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企业运作的努力。
9、北京市场走势
北京市场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走势相对较强,3月销量达到8800台。则2018年新能源车指标相对紧张以来,2019年北京新能源车市场跟全国走势基本相近,3~6月份呈现超高增长的特征,这是补贴退坡和指标发放节奏带来的促进效果。
今年北京市场新能源车表现相对弱于2019年4月的表现,按道理北京市场的新能源车需求相对旺盛,疫情影响下急速购买的特征应该相对明显,但今年特斯拉波动大,导致4月份的销量偏低。
10、上海新能源市场走势
上海市场的新政策走势与北京市场明显反差,2019年走势极度平稳,只有2019年6月份新上海新能源车呈现一个小爆发增长特征。
今年4月份上海的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达到5820台,相对去年也属于高位水平,体现上海的新能源车需求被有效拉动。
在油价高企、世界高通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新能源汽车。据统计,今年6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同比提升12.8%至27.4%,新能源汽车批发量破万辆的企业达到16家,展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总量的85%。未来随着疫情好转、政策扶持以及配套完善,加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将会大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首先新能源 汽车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众所周知一般燃油 汽车 运行时会排放大量尾气,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物质变化,对空气造成污染。近年来的雾霾问题也是由于过多的 汽车 排放尾气所造成的。由于新能源 汽车 一般采用充电、燃油的混合动力,或者直接采用纯电能。所以使用新能源 汽车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这也是国家一直大力扶持新能源行业的原因之一。
其次,因为市面上燃油 汽车 品牌车型众多,并且油价久久居高不下。许多的燃油 汽车 十分耗油。在 汽车 自身“吃油”的情况下,油耗是一个大问题。也难怪许多朋友说“买车容易,养车难”。而新能源 汽车 上牌优待和补贴政策也非常香,这样和燃油车价格也差不太多,养车成本低是新能源 汽车 最大的吸引力。新能源出租车每公里的电量花费大概在4毛左右,而燃油出租车的燃油成本在5元时代也只要6毛一公里,从油耗方面来说很多人回去选择新能源车而不是燃油车。而且,由于石油是稀缺资源,推广新能源 汽车 也可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减少能源危机。
截至7月16日,今年以来中证新能源 汽车 产业指数暴涨40.4%,近三个月更是达到惊人的56.6%,超越所有28个申万一级行业。近三个月沪深300指数涨幅只有2.6%,创业板指为23.3%。
全球新能源车政策加码一致,将带动全球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持续上升。
行业中观数据反映中短期景气,下游产销两旺带动中上游涨价扩产,产业链利润提升;同时市场供给端持续优化,刺激需求端持续旺盛。
对于选择尝鲜PHEV的年轻买家来说,品牌本身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领克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对于我们买车人来说,其实如果不考虑绿牌政策或者是限行措施,可能会更加侧重于PHEV车型,因为理性来说,PHEV车型是当下实现环保和用车便利性的最优解。就拿西安的限行政策举例,PHEV车型就火了一把,尤其是领克的PHEV家族。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和大家对于新能源车需求的日益旺盛,其都市对立美学的设计和出众的性能表现在国内“名声大噪”,迅速成为年轻人眼中的“真香车型”。
购领克PHEV 0购置税 领克PHEV为油电混合,享受国家政策免购置税,为你省下一笔高品质的长途出行费用。
除了限行城市免费上绿牌,领克PHEV家族在产品力上确实也足够出色。轻松解决限行问题,所以领克PHEV让生活不设限,让出行更方便。
中国新能源市场由国内走向国际,加快了“双循环”进程,加快了中国汽车国际化进程,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持续增长。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的碳排排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我们建议在2060年之前实现CO2排放的最高水平,并在2060年之前实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它将会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新能源车是新势力、传统车企和跨界车三大阵营。自2021年起,在全球芯片紧缺的大环境下,国产轿车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弹性和迅速的新能源车的渗入,实现了销售逆势增长。我相信新能源行业肯定会迅猛发展,并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新能源汽车也会是其中一个。
等到能源供应充足的时候就会逐渐普及
当新能源车的研发成本加能源的使用价格小于等于汽油的价格的时候就会普及了
基础设施全国普及20年内没可能
作为新能源汽车普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础建设尤为重要。目前看来,氢燃料电池车本身在操控性和动力性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但加氢站的缺失,使得这些高科技节能产品在长长的旅途当中,总有被迫待在平板车上被拉着走的危险。
“要全面实现新能源车普及,至少要20年才能达成。”许思传教授认为,对于使用电和氢气或其他代用燃料的新能源汽车来说,如果在其行驶半径范围内不能及时找到能源补给站,就不可能有市场。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认为: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解决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规划问题;二是要解决基础设施投资和经营者的问题,解决能源供给链条中的经济性问题,以及合理的商业模式问题;三是要解决充电、换电池、加氢的核心技术和统一技术标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