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板块大跌,造成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投了基金的投资者相信最近都非常不好过,因为基金也面临着大跌,尤其像新能源板块,还有医疗板块,都出现了大跌的情况而且,基金大跌也上了热搜。其实医疗目前大跌这个情况也并不是这段时间出现的,从去年就一直有这样一个情况出现,最开始导致医疗大跌主要是因为龙头药明康德的暴跌,这也是因为有些国家对于我们国家的医疗企业进行压制,所以才导致了大跌。而在小编看来,医药板块出现大幅下跌并不稀奇,造成医药基金跌这么惨,其实还是考虑到因为疫情的原因也导致经济一直处于下跌的情况,虽然现在经济复苏了,但是业绩也远远不如预期的状况,同时医药前期涨幅过大,所以后面回调的估值也会比较高,面对这种情况,所以出现下跌也是比较正常的。
医药跌这么惨,后期还有机会吗
医药基金跌这么惨,其实未来还是会有一定机会的,小编是这样认为的,这也是因为在短时间内看医药还是会有回落的空间,但是要考虑到整个中国的现状,因为我们目前会面临老龄化的一个趋势,这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会处于的一个基本国情,所以在未来医疗和医药方面的开支会更多一些,所以从长期来看医药还是会上升的,再加上因为疫情的原因,也让医疗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也非常看好医疗这个行业,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
如何投资医疗?
虽然从长期角度来看,医疗还是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但是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还是要慎重一些,投资基金,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如果是已经持有医疗基金的朋友是能够承受这个跌度的话,可以继续存有,同时也可以在大跌的时候适量的加一些仓来平衡风险,但是最好不要马上建仓,可以适当的进行定投。
总结
最后再根据整个市场情况,对于医药基金的仓位管理还是需要再等待一些多观察一些,这样才能够保证避免出现亏损的情况。
在过去的2020年和2021年,新能源基金可谓是涨势一片大好;而医疗基金虽然在2021年下半年表现不佳,但纵观近两年的表现依旧是可圈可点。这让不少投资小白甚至是基金投资老手都纷纷杀入各大新能源以及医疗基金之中。但好景不长,2022年一开年,各大新能源和医疗基金纷纷开始调头,一连几天的大跌是打的基民们完全找不着北。
如果你很不幸,目前依旧重仓着新能源和医疗基金这两个板块的话,所能做的选择也只有两个:其一是及时卖出,适时止损/止盈;另外一个则是继续持有,不断加仓或者通过定投来拉低成本,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合目前已经有盈利或者是亏损还并不多的朋友,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点位跑路无非是抹去一些过去的盈利或者是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亏掉一点钱。目前,新能源以及医疗的个股,特别是机构们都比较青睐的龙头股市盈率水平都偏高,估值偏离其目前的实际价值也过大。同时,整个市场对于这两个板块也处于比较恐慌的情绪中。可以预见,它们还会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合套牢比较多的或者是对上述行业坚定看好的朋友,因为从长远来看,新能源与医疗依旧是有前景的;而深套的朋友们肯定不甘心自己的钱就这么被亏完。近年来,国家一直对新能源行业有较大的扶持和政策倾斜;而医药则更是传统的投资热门。虽然目前它们正处在下坡路上,但长期来看还是非常看好发展的。通过在低点加仓或者是定投,可以拉低我们的持基成本,让账面看起来不那么“难看”,守株待兔未来的收益。
新能源雪崩大跌20%,主要是受到美国以及欧盟方面的施压,加上宁德时代的跌落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的原因。
玩股票的人最经不起的就是大涨大落,新能源板块突然呈现泄洪式的下跌,让许多人都有点承受不了,无论是新能源板块还是整车,光伏板块,都没有能在这次大跌中幸免,新能源板块直接下跌20%左右。
美国及欧盟方面的施压。
美国推出了最新的通胀削减方案,他们给向他们购买新能源电动车以及二手电动车的消费者都会给予一部分的税收抵免,这部分金钱大约在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但是能够获得税收抵免的前提是车辆组装必须是在美国本土或者是与美国有合作的国家进行。这部分补贴对于来自中国组建的电池和产自中国的原材料是不享受的,为此对我国的新能源营收造成很大影响。除此之外,欧盟方面也在对我国的光伏不断的施压,可以说是新能源赛道影响甚大。
宁德时代的下跌。
我认为此次新能源突然下跌20%左右与宁德时代的下跌具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宁德时代取消华自科技的订单之后,新能源许多板块的股票都不断的出现跌停,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新能源板块的下跌速度。
新能源汽车成本高。
虽然说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45万辆,同比增长了102.5%左右,但是相对于6月来说,这个数据仍然是在呈现下滑的趋势,仅如此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在不断的增加,而销量却一直上不来,导致许多厂家根本无利可图,很多连续涨停的高位股也不断的出现了下跌的状况,已经扰乱了市场股民的情绪。
从新能源行业指数观察,一支跟踪新能源板块指数的公募基金从2月开始出现明显下跌,最近一个月(截至3月16日收盘)的跌幅已接近20%。结合3月中旬最新的走势看,虽然新能源板块整体的下跌走势趋缓,偶有反弹,但总体股价还在下探中。
面对新能源行业股票的连续下跌,不免引起了包括众多股民在内的外界对新能源行业前景的担忧。新能源板块资本市场从高歌猛进到急转直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新能源行业怎么了?
当时就有人分析称,或许是汽车“缺芯”问题影响汽车的产量,进而导致市场对新能源板块出现负面预期。
“芯片堪称汽车的神经,整车应用芯片的数量已达500块以上,车上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SP)、电子控制单元(ECU)等车内核心系统都依赖于此。现在汽车芯片断供,势必会导致大量汽车延产。”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但随后,更多的人慢慢发现,正在经历股价“跳水”的板块不只是新能源,消费类、医疗类等板块股票也都在持续下跌中。当时的股评总结说:以上都是此前已经暴涨过的板块,或许是这些行业的前景被提前透支,此前股价涨得太高,现在在回调。但当看到全球市场,尤其是美股中的新能源汽车板块,甚至包括整个纳斯达克指数都在杀跌时,人们又开始猜测:难道是因为美债收益率飙升,影响了全球的货币流动性?
归因或许永远没有尽头,同时也难以判断对错,这就像明天的股价会跌会涨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些板块的股价确实在“跌跌不休”。风云突变的股市确实搅动人心,而以上的事后分析,更多的也只是种种猜测。那我们接下来谈一些高确定性的事情。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讨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市值飙升,这是资本市场孕育出的新兴产业巨浪,还是炒作过头出现的估值泡沫?有位网友的留言引起了小编的注意:即使这是一个泡沫,那新能源行业也配得上。无独有偶,如果你看一些关于诸如“未来的风口产业有哪些?”的分析文章时,答案里肯定少不了新能源行业。
首先,从国内政策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将达2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2630万辆,比2020年增长4%。其中,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80万辆,比2020年增长40%;从汽车保有量看,对比日本400辆的千人保有量,中国目前这一数据仅为约200辆,未来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翻番,汽车总保有量或将从目前的3亿辆提升至6亿辆。新能源汽车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可见一斑。
其次,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未来的发展机会不是仅限在整车上。其中,汽车电子化是一个重要方向。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电池、电驱、电控等电子产品是整车附加值很高的一个方面,其发展都具有高确定性。
同时,如何把电动汽车作为一个超级智能终端、叠加出更多的服务和应用创新,也有广阔的前景。此前华为宣布参与造车,就源于此。
当然,新能源行业未来的高确定性并不能直接左右其资本市场的短期表现。股市不是有句名言嘛: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才是称重机。短期的波动更多是股市参与者预期的一种表现,这其中充满了各种博弈,也掺杂了参与者的贪婪与恐惧,所以其波动历来无人能精准预测;但一个行业板块股价的长期表现有迹可循——一个行业未来的广阔前景会促使对应板块的企业股价趋势长期向上。
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是高确定性的,按照这个逻辑,你如果通过股票投资了新能源行业的未来,相信将来你的股票收益率会和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一样亮眼。
总结到如下观点:
1、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调整的原因,或与增速放缓有关,因此如果增速继续放缓,可能不会出现反弹!
2、新能源支线存在结构化行情,细分领域机会还是有的,比如 锂矿 受益于碳酸锂价格大涨。
3、部分原材料没有涨价又出现上涨的,这类品种可以趁机获利了结,比如石墨电极 、电解液,隔膜等。
增速难以持续的问题。
目前宁德的市值已经突破1.1万亿,先不说值不值这个价,就说要继续推高股价需要多大的资金。一个10%涨停市值增加1100亿,这容易吗。
业务增速放缓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周末已经传出比亚迪接特斯拉电池订单,它的刀片电池是现阶段比较好的产品,是宁德有力的对手。这样潜在的对手还有很多很多,并且很多公司都在研究试图突破目前的电池技术,这是未来很大的风险点,一旦有新的技术出现,而又不是出自宁德,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基金下跌不要着急抛售,现在是一种市场普跌行情。新能源、半导体、医疗、消费等板块轮番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想赚钱是很难的。
当前市场行情,可以说处于相对低点,我们是可以用闲置的资金逢低分批买入的。当然,不要奢望买入之后会迎来大涨,逢低布局是需要承受一段时间内本金亏损和时间成本的。当然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来降低成本,成本越低,回本的概率就会越大。
同一只基金有人赚却有人赔钱是因为买入的时间不同。如果因为追高,在基金净值高时买入,基金净值下跌后,那么在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就会出现赔钱的情况。所以购买基金的时候,也要判断基金走势,避免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