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田作华去哪里了
中铁田作华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
6月15日上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田作华、中铁建大桥局副总经理王保国等一行拜访宁国运集团,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基金、新能源项目、水务投资工程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宁国运集团副总经理、共赢集团董事长李超,水投集团、煤炭勘察公司、国运基金公司等权属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国家有专门的南水北调办公室来负责,然后将一个大项目分解到各省水利厅或者南水北调办公室,然后再分解为标段,分包给各个建筑单位,哪个单位都有可能,很多国企参与,比如中铁、中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丹江口水库)、各个省的水利工程公司,一些有实力的民企。
拓展资料: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2]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3]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000天,累计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其中,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提升至1.2,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由治理前的每年上升0.48米增加到0.74米
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江苏段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首批开工工程。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标志性工程,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8年9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建成通水。
11月25日,湖北省在武汉召开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动员会议,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2009年2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七省市全部开工。
2010年3月31日,丹江口大坝54个坝段全部加高到顶,标志着中线源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2019年11月28日,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油坊节制闸及箱涵工程已完成,渠道衬砌完成工程总量的94.7%,计划年内完成水下主体工程,2021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一、监理中标单位
监理1标中标单位: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
监理2标中标单位:北京燕波水利监理公司
二、施工中标单位
施工1标中标单位:河南黄河工程局
施工2标中标单位: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3标中标单位:北京市京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4标中标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中标单位
1、监理中标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与河北省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咨询中心联合体
2、施工中标单位
Ⅰ标段中标单位: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Ⅱ标段中标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
唐河倒虹吸工程施工中标单位
第Ⅰ标段中标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
第Ⅱ标段中标单位: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釜山隧洞工程施工中标单位
第Ⅰ标段中标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Ⅱ标段中标单位: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漕河渡槽项目施工标中标公告
内容: Ⅰ标段
合同编号:ZG/GC/SG-2004/001
中标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Ⅱ标段
合同编号:ZG/GC/SG-2004/002
中标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
Ⅲ标段
合同编号:ZG/GC/SG-2004/003
中标单位: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Ⅳ标段
合同编号:ZG/GC/SG-2004/004
中标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
发包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招标代理人: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政策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受益板块:
1.机械板块:三一重工、太原重工、山河智能等多只个股涨停。
2.钢铁板块: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马钢股份、鞍钢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
3.工程建筑板块: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粤水电、路桥建设、四川路桥等多只个股涨停。
4.建材板块:太行水泥、海螺水泥、同力水泥、冀东水泥等7只水泥股涨停。
政策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受益板块:
1.新能源板块:鑫茂科技、银星能源、南玻A、华仪电气等多只个股涨停,丰原生化亦涨逾8%。
2.机械板块:三一重工、太原重工、山河智能等多只个股涨停。
3.工程建筑板块: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粤水电、路桥建设、四川路桥等多只个股涨停。
4.建材板块:太行水泥、海螺水泥、同力水泥、冀东水泥等7只水泥股涨停。
政策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受益板块:
1.机械板块:三一重工、太原重工、山河智能等多只个股涨停。
2.钢铁板块: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马钢股份、鞍钢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
3.工程建筑板块: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粤水电、路桥建设、四川路桥等多只个股涨停。
4.建材板块:太行水泥、海螺水泥、同力水泥、冀东水泥等7只水泥股涨停。
政策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受益板块:
1.医药板块:个股全线飘红,新华制药周一涨停,鑫富药业、建峰化工、宏润建设等多只个股接近涨停。
2.建材板块:太行水泥、海螺水泥、同力水泥、冀东水泥等7只水泥股周一涨停。
政策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受益板块:
1.新能源板块:鑫茂科技、银星能源、南玻A、华仪电气等多只个股涨停,丰原生化亦涨逾8%。
政策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受益板块:
信息技术板块:个股全线飘红,鑫茂科技、中信国安、金马集团等多只个股涨停。
政策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受益板块:
1.机械板块:三一重工、太原重工、山河智能等多只个股涨停。
2.钢铁板块: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马钢股份、鞍钢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
3.工程建筑板块: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粤水电、路桥建设、四川路桥等多只个股涨停。
4.建材板块:太行水泥、海螺水泥、同力水泥、冀东水泥等7只水泥股涨停。
政策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受益板块:
1.农牧板块: 北大荒、通威股份等涨停,景谷林业、新中基等接近涨停。
2.零售板块:苏宁电器涨幅近7%,华联股份涨幅逾8%,汇源通信等涨停。
3.保险板块:中国人寿涨幅近8%,中国太保涨6.43%,中国平安亦涨逾5%。
政策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受益板块:
制造业板块:个股仅攀渝钛业下跌,潍柴动力、中联重科等多家个股涨停。
政策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受益板块:
1.银行板块:招商银行领涨,交行、建行、工行、中行涨幅均超6%,浦发银行涨停。
2.零售板块:苏宁电器涨幅近7%,华联股份涨幅逾8%,汇源通信等涨停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经多年的勘测、规划、研究,按照长江与北方缺水区之间的地形、地质状况,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规划了三条调水线路,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的总体规划布局。三条调水线路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和供水范围,可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
1、东线调水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和扩建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可自流,经位临运河、南运河到天津。输水主干线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660km,黄河以北490km。全线最高处东平湖蓄水位与抽江水位之差为40m,共建13个梯级泵站,总扬程65m。
东线工程的供水范围是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包括苏北、皖北、山东、河北黑龙港和运东地区、天津市等。主要任务是供水,并兼有航运、防洪、除涝等综合利用效益。
江苏省于1961年开始建设江都泵站,经不断扩建延伸,现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向北调水能力为:抽江400 m3/s,年抽江水量约33亿m3,可送水到南四湖30 m3/S,水量2~4亿m3。抽水泵站装机容量14万kW。东线调水工程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向北延伸。工程规划的总规模为抽江流量1000 m3/s;年供水量186亿m3,其中过黄河400 m3/s,90亿m3;抽水泵站总装机容量为88万kW,年平均用电量35亿kW.h。根据受水区供需水量预测,规划的工程规模拟分三步实施。详见表2。
2、中线调水工程
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渠长1246km,天津干渠长144 km。
中线工程的供水范围是北京、天津、华北平原及沿线湖北、河南两省部分地区。主要任务是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输水总干渠不结合通航。
汉江是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汉江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91亿m3,目前流域内各种用水的实际耗水量为37亿m3,仅占6%,水量较为丰富,有余水可北调。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天然入库径流量409亿m3,约占全流域70%。现水库已建成初期规模,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效益,,也初步具备了调水条件。按原规划完建后期工程后,可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增大北调水量。可行性研究阶段,考虑调水和汉江中下游提高防洪标准的需要,推荐加高丹江口大坝至后期规模,近期先实施汉江中下游局部补偿,调水145亿m3, 最终实施中下游全面治理,调水220亿m3。中线工程分期实施方案见表2。
3、西线调水工程
西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工程拟定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年平均调水量为145~195亿m3,其中通天河为55~11亿m3,雅砻江40~45亿m3,大渡河50亿m3。西线工程的供水范围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和山西六省(区)。主要任务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和解决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地区工农牧业生产和城乡人畜用水。
党中央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将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在此我们简单地探讨一下相关上市公司的可能受益情况。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按线路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水系联系。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穿越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作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投资规模异常惊人。如首先开工的东线一期工程的江苏段三阳河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和中线一期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总体静态投资就达1548亿元。如此庞大的投资,对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相关产业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对于涉及的上市公司来说,业绩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
首先,基建类上市公司将获得最直接的效益体现。由于南水北调是特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工程规模大、建设工期长,既跨流域,又跨省市,总投资、复杂性与艰巨性都超过三峡工程,这就要求工程的施工单位具有相当的规模优势和管理、技术水平,国家一级的大型施工企业必然成为首选对象,特别是以前就参与过重大项目的上市公司更有优势。路桥建设、中铁二局、隧道股份、葛洲坝等公司有望成为该工程的受益者。
其次,建材类、钢铁类公司将获得销售机遇。由于工程巨大,钢铁与水泥等产品需求较多,特别是高质水泥需求更多。考虑到水泥企业的运输半径问题,冀东水泥、狮头股份等应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而钢铁需求将多元化,影响整个行业更多一些。
再次,重型机械生产企业、水泵生产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家经贸委重大装备中心了解到,东线工程中需要低扬程、大流量、高可靠性的大型泵站设备。西线工程中因地址复杂,需要全断面掘进机进行施工。上述施工设备国内尚无企业能够生产,必须采取引进、合作生产或纯进口的方式寻求与外商合作。对于国内相关企业来说,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与外商合作,不但能够获得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今后的竞争力,还能够获得南水北调工程采购的直接利润体现。天一科技、徐工科技、厦工股份等属于这一类品种。
最后,城市供水、基础设施配套类上市公司也将从中受益。由于南水北调的部分经费将通过受水区水价的提升解决,而污水治理又是调水的先行指标,所以从事城市基础建设,特别是与污水治理、供水的上市公司将有获利预期。在这里,创业环保最有代表性。
另外,对于缺水区水资源依赖型公司,长期的利好不言而喻,大型软件生产企业也将在项目总体设计中获益。而对于水污染较重的企业,虽然长期向好,但短期投资在污水排放上的资金,势必不利于企业的短期生产,对于企业短期业绩将产生一定影响,如造纸企业等。
施工单位为中铁十六局与水电七局联合体,中铁隧道局与葛洲坝联合体。
8
焦作1段第一施工标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9
焦作1段第二施工标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10
焦作1段第三施工标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11
安全监测标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12
沁河渠道倒虹吸项目土建及设备安装
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为上市公司调出哪些机遇
--------------------------------------------------------------------------------
东方网11月14日消息:据有关媒体报道,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报告已经进入汇总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全部完成,并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上报国务院。南水北调方案可分成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结,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工程将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规划实施;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根据各受益地区获得的水量,按比例分担工程投资。南水北调工程的工期将长达数十年,其中,南水北调东线的一期、二期工程和中线的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以前完成;经过5-10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将可以开始发挥效益,造福人民。据说,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具备了在2002年开工建设的条件。应该说,这个世界巨型工程带来的好处是持久的、深远的,下面是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
工程承包类
据测算,东中两条线一二期工程预计投资1810-1850亿元,2010年前完成。如此大的投资将在9年内完成,平均每年在200亿元以上。毫无疑问,最直接受益的公司是工程承包类公司,特别是具有水利工程承包资质的大型水利施工企业。在上市公司中,葛洲坝、路桥建设、隧道股份、中铁二局将会取得一些份额,其中,葛洲坝的机会更大些。
建筑材料及工程机械类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并需要使用工程机械。水利工程的材料主要有两种:混凝土和钢材,最主要的是混凝土。所以,这对水泥公司和建筑机械类公司是利好,特别是沿南水北调线的公司,如葛洲坝、冀东水泥、狮头股份、天水股份、徐工股份、桂柳工等公司,还有一些钢厂也将受益。
环保类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了清水廊道工程、用水保障工程及水质改善工程三大工程。其中,清水廊道工程以输水主干渠沿线污水零排入为目标,投资161.3亿元。水保障工程以保障天津市区、山东西水东调水质为目标,投资34.7亿元。水质改善工程以改善卫运河、漳卫新河、淮河干流及洪泽湖水质为主要目标,投资36.4亿元。上市公司中,环保股份、首创股份、创业环保、龙净环保等公司将直接受益。
水用器材类
规划通过在农业中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在工业方面调整水价、限制高耗水企业的发展和推行节水工艺、技术、工业废水回用等,在城市生活方面普及节水器具和减少城市管网漏损率等措施,2010年前,在南水北调中、东线受水区投资426亿元,每年可节水41亿立方米,约可减少总需水量的10%左右。到2030年前再投入550亿元,进一步节水约38亿立方米。上市公司中,新疆天业、亚盛集团、宝硕股份、凯乐科技等公司应有较多的机会。
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湖北省地处华中地区的中部。
武汉,别称江城,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及超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截至2021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64.89万人。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亦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8月9日,在第七届湖北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上,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园、中铁建长江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区域总部、中国电建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区域总部、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7家区域总部和重要子公司在汉落户揭牌。
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园。三峡集团直属机构,拟入园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已达16家,总注册资本金30亿元。主要定位为三峡集团武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运营和科研产业成果孵化平台,研究培育三峡集团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三峡集团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创新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
中铁建长江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亿元,公司是以提升湖北区域中国铁建整体市场优势为目标、以高端经营为核心的总部投资型、管理服务型公司,是中国铁建面向湖北区域的战略支点机构。公司将发挥中国铁建在设计、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优势,深度投资湖北,统筹中国铁建在湖北区域投资业务。
中国电建集团华中区域总部/中国电建集团华中投资有限公司。华中区域总部在区域市场(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五省)代表中国电建统筹经营活动,是华中区域市场的营销统筹中心、资源协调中心、信息共享中心、创新引领中心和投资驱动平台。中国电建集团华中投资有限公司是电建集团二级独立法人企业,与华中区域总部合署办公,公司注册资本金50亿元,是电建集团在华中区域的投资平台,核心职能为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主,重点服务区域内政府重大战略规划,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