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上半年净利润435.3亿元,历史同期最佳业绩,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8月28日,中国石化公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公司盈利435.3亿元,创历史同期最佳业绩。这里面有几点需要关注,是中石化的业绩新的增长点。一是新油田的开发。二是积极扩大产能。三是大力发展氢能源来替代常规能源。
首先,中国石化上半年取得的骄人成绩,得益于国际油价的上涨和供需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国际油价可能维持高位,中石化要更加注重提升市场的预见性,注重创新发展。在上游板块需要加大勘探力度,推进油气增效,降低油气的盈亏平衡点。计划全年产油490百万桶。中石化发现了一批新的油气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和苏北盆地页岩油等。在开发方面,加快开发顺北、塔河等原油产能建设,积极推进四川和鄂尔多斯等盆地的天然气的产能建设。除了常规能源外,中国石化还提出打造第一氢能工公司的发展规划。
其次,中石化已经在氢能源方面走在了其他人的前列,并付诸了实际行动。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公司对氢能产业的利用有着丰富的经验。公司具有3万座加油站,具有发展氢能业务的网络优势。结合国家的政策,公司会加快新能源尤其是氢能产业的发展利用。公司会着重发展氢能业务和绿氢炼化两大板块的业务,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最后,面对下半年的生产经营计划,中国经济要在合理的区间稳步增长。预计境内成品油、化工产品、天然气的需求增长,要做好上游板块的勘探力度,推进油气增产增效,降低油气盈亏增长点。而且中国石化在发展常规能源的同时,作为能源行业的参与者,要积极发展氢能产业链,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构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在一个新的赛道,成为一个新的领跑者。
1983年7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时光荏苒,37年过去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从一个世界500强公司默默无闻的新成立公司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公司,在中国乃至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目前,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炼油公司。
37年来,中石化迎来了9位掌舵人。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带领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中石化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也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中的一些人勤奋工作,最终成为官员和副国。他们有的为石油行业奉献了一生,有的却在任职期间忘了初衷,放松了自己,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今天博士就带大家认识一下中石化的九位领导,重温一下中石化的成长成长史。
首项
陈锦华(1983.07~1990.08)
陈锦华(1929年7月~ 2016年7月),安徽青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函授、政治经济学、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大专学历。
1983年7月至1990年8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
任职前,陈锦华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计委主任。
卸任后,陈锦华先后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现NDRC)、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现NDRC)、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锦华经历了中石化的初创阶段到成长阶段。1983年7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成立。原石油部、化工部、轻纺部及地方39家企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均被列入。1985年1月,国内石油产品业务由总公司管理。原商务部石油局及其下属单位,建制划归中石化。1986年5月,中石化不再设立董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陈锦华任党委书记。1988年2月,中石化不再由能源部归口管理,直接隶属于国务院。90年8月,陈锦华调任国家体改委,盛华仁升任一把手。
陈老于2016年7月去世。
第二学期
盛华仁(1990.08~1998.03)
盛华仁(1935年9月~),江苏射阳人,毕业于南京化工公司,高级经济师。
1990年8月至1998年3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在出任中石化之前,盛华仁曾任化工部计划司司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卸任后,盛华仁先后担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盛华仁在位八年。“八五”期间,石化公司炼油能力达到1.6亿吨,占全国原油加工总能力的84.9%,成为仅次于壳牌和埃克森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1993年,上海石化h股和a股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镇海炼化h股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1998年3月,盛华仁调任国家经贸委,李升任一把手。
第三学期
李(1998.04~2003.03)
李(1945年3月~),山西大同人,北京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8年4月至2003年3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2000年2月起任董事长。
上任前,李在齐鲁石化公司工作多年,后升任中石化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后调任中国东联石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卸任后,李先后担任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上台后,经历了“两桶油”的大调整。中石油所属的胜利、中原、江苏、江汉等8个油田划归中石化。中石化所属的大庆、抚顺、辽阳、兰州等13家主要炼厂划归中石油。同年,中国东联石化公司6家企业、多个省市的石油公司、8000多家加油站被纳入中石化。1999年7月,中国石化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73位,居中国首位。2000年3月,中国新兴石油有限公司整体注册成立。同年10月,中石化h股分别在香港、纽约和伦敦上市。2001年7月,中国石化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2年2月,PCG成立。2003年3月,李调任国资委,接任一把手。
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在2017年发布的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就提到新能源产业的原因。
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 -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
总结来看,我认为新能源产业对于国家战略意义有以下三点:
1、发展新能源车是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传统动力发展了近百年,是国外的强项。下图“变速器产业链全景图”,明眼一看就可以发现大部分核心零部件是外资掌握着,这些外资薅走了汽车整车的一大部分利润。
变速器产业链全景图
如今电动车也已经被证明切实可行,中国通过发展电动车,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再看一眼电动车产业链图就可以发现,已经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其中,并成为该领域佼佼者。
电动车产业链全景图
这是国家从2012年开始持续补贴10年,每年300亿RMB获得的战果。国家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培育新能源产业,因为这是和平时代的军备竞赛,是为了让我国汽车产业崛起,在全球化经济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中国人不想再在产业链底端赚些又苦又累的钱。在与美国进行了多年贸易战之后,大部分人肯定能深刻理解个中道理。
2、新能源车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在大国竞争中的重要内容
推广新能源车能减少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减少石油依赖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的能源结构是煤多、气少、油寡,石油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全国政协委员马永生提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到73%。而进口的石油58%是通过马六甲海峡(2011年数据),一旦被卡住,中国经济乃至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中国进口石油的海上路线
减少石油依赖除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还能侧面打击美元的地位。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中国、欧洲甚至其他国家采用新能源并带动全球能源风向,全球对石油的依赖必将减弱,这能迫使美元寻找其他资源挂钩,如果真那样,世界格局可能因此产生变化,或许只是YY,但真真切切期待这一天能到来。
3、新能源车能改善大城市环境
反对电动车的专家学者必定会拿出一条论据,那就是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中,电动车比混动车甚至纯燃油车还要高(因为生产电池消耗大量能源),碳排放和污染物只是从汽车排放转移到电厂。没错,确实会转移。转移也是我们想要的,将污染物在人口密集的北京五环内和排放到人烟稀少的西北荒漠,能一样吗?况且,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占比将会逐步提升。
雾霾下的北京天安门
新能源产业对于中国非常重要,未来很长时间将是一条优质赛道,政府肯定会为新能源保驾护航,也正因为新能源如此重要,政府也不会放任一拥而上、漫天泡沫。当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我认为还是存在许多泡沫,无论纵向对比燃油车亦或横向对比外国新能源,中国新能源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短期肯定会遇到挤泡沫时期、发展瓶颈和竞争压力,这是风险所在。
纵向对比燃油车:振奋人心的莫过于2022年1-5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22%。众人高呼,新能源车在不久之后将要替代纯燃油车。先肯定新能源车的成绩,但要知道新能源车现在还在喝奶,见过喝奶的小孩拿刀革命吗?
今年2022年新能源车还在拿补贴,每车约大几千;新能源车免交购置税10%,折合每车约1-2万元;新能源车免交消费税约1%-25%(视排量而定,这部分由厂商上缴)折合约2千-3万元。现金和税收减免每车总计约2-6万元。另外,各地政府为新能源车提供路权优待,如在北、上、广、深、天津、杭州能免费上牌上路,在一些大城市新能源车能免单双号限行。
购置税是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税种,不缴购置税的新能源车却能更好享受路权(黑人问号)。消费税是调节贫富差距的税种,买30多万元的豪华电动车不缴消费税,而买10万元出头的燃油车却要缴消费税(黑人问号)。明知道这些都不合理,但目前为了发展新能源不得已而为之。我想说的是,只有等到电动汽车有能力断奶,再来谈革燃油车的命,不然革了燃油车的命,谁来缴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的一句:“我简直就完全不明白,现在大家为什么还买油车。”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中石化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因此属于国有企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公司产品营销服务包括天然气、成品油、非油品、燃料油、其他炼油产品、化工产品以及催化剂等。
扩展资料:
公司的领导班子:
1、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
2、总裁、党组成员:马永生
3、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春光、张海潮、李云鹏 凌逸群、刘中云、李勇 、喻宝才 [35]
4、公司党组成员:章建华、王志刚
5、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蒋亮平
6、公司总会计师:赵东试用期一年(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据报道,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表示,近年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屡创新高:2017年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9亿吨,增速为2011年以来最高;国内产量则降至1.92亿吨,连续第二年低于2亿吨;全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3.96亿吨,同比增长10.8%;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7.4%。预计2018年石油表观需求量将首次突破6亿吨,达到6.1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逼近70%。
他由此谈到,在石油供给上,我国曾有3次被外国“卡脖子”的历史教训。20多年“走出去”的经验,也充分证明国内石油资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坚持“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多元供给”的方针。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马永生介绍,为了实现“能源独立”,美国几十年来无论油价高低,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始终支持、鼓励开发本土资源,尤其是针对低品位(含非常规)资源给予长达30年的财税激励,最终改变了世界能源版图。
马永生指出,尽管我国油气剩余资源总量较大,但要实现效益开发却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剩余资源品质总体降低、资源劣质化加剧,导致油气勘探对象日益复杂,发现难度、产能建设难度加大。二是现有技术和装备难以满足大量低品质资源效益开发的需要。
鉴于此,马永生建议:首先,国家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使企业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经预测,2025年以后,我国油气新增储量的主体为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这类资源规模大、经济效益差,需连贯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来刺激其产量快速上升。其次,建议国家聚焦以下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持续支持:复杂对象勘探技术瓶颈、提升经济可采储量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同时针对数量庞大的已探明未开发储量,建议发改委等推动边际储量竞争性出让机制,加快盘活未动用储量、低品位储量。
此协议系行业史上为期最长
对于此协议的签订,卡塔尔能源事务部长阿尔卡比表示,这是该行业目前为止签署的为期最长的供应协议。中国石化则表示,此协议的签订对于双方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表明两国在能源项目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
对此,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说道,中国和卡塔尔之间的友好关系和需求方面的互补性,为两国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性。阿尔卡比则表示,两国达成的此项协议振奋人心,对于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也有促进作用。他还说,这项每年400万吨、长达27年的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中国对于新能源的需求,也意味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于中国来说,此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满足了中国市场对于绿色安全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国和卡塔尔此次的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卡塔尔有大量天然气,而中国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都会有稳定且长期的天然气需求,双方都看到了跟对方合作的好处,所以才会达成这么大体量的合作协议。
卡塔尔世界杯上,中国元素层出不穷
要知道,此次协议的签订就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的第一天。而世界杯上,虽然中国队没出现,但中国元素可是不少,从球场到水电供应的保障,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首先,卡塔尔世界杯的主体育场——卢塞尔球场就是中国企业承建的。卡塔尔愿意把这么重要的赛事的场馆交给中国建造,足以见得其对于中国基建能力的认可以及对于与中国合作的放心程度。
其次,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四海”和“京京”在上个月从中国风尘仆仆赶往卡塔尔,一来是为了预祝世界圆满成功,二来是基于两国达成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
最后,世界杯的周边有70%是由中国义乌制造的,包括但不限于口哨、球衣、摆件、抱枕。除了这些小型商品外,中国制造的电车也成为世界杯上一抹靓丽的风景线,承担起了接送球员、球迷、官员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与中国合作放心安心
从中卡两国签订天然气供应协议,到中国元素闪耀世界杯,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和卡塔尔的关系日益友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卡塔尔看到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和稳定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跟中国合作既放心又安心,中国从来不会将贸易政治化,更不会借此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向来秉持在商言商的原则,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