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巷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国电建参与了哪些
上海老巷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国电建参与项目如下:
1、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由中国电建上海电建公司承建的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项目——全球最大垃圾焚烧机组于6月28日正式发电投运。
2、作为上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项目建设8条日处理量750吨的垃圾焚烧线,设置3台50兆瓦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3、为了以世界一流水准打造的重大环保工程,自开工以来上海电建全力以赴,从钢梁起吊、汽包就位、发电机定子就位、转子穿装、汽机扣缸、烘煮炉、吹管、整套启动、试运转等工程重大节点均顺利完成,历次质检均一次通过。
依据知名网站“东方网”的信息网页链接: 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原上海老港垃圾发电厂)地址:浦东新区南滨公路2088弄288号老港固废基地内东南角。目前8台锅炉、3台汽轮(发电)机中的一部分已经启用,预计今年下半年整体投入使用。
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整体效果图
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外观建筑图
浦东新区南滨公路2088弄288号
中新网上海7月1日电 (记者 陈静)坐落在东海之滨的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处于生活垃圾全产业链末端,消纳城市三分之二以上生活废弃物。记者1日获悉,当下,老港的综合填埋场逐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向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转变。
记者1日获悉,随着全球最大的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每天60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全量运营,老港基地日焚烧能力达到9000吨。如今,垃圾更“干”了,每吨垃圾的燃烧热值从1700大卡提高到2300大卡,发电量从460度提高到550度,资源循环力度进一步提高。
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餐饮预处理车间。 老港基地供图
作为固废战略处置基地,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自1989年正式运营至今,累计处置生活垃圾8400万吨,相当于为2400万上海民众人均处置3.5吨。从填埋处置,到资源再生,老港全力推进城市垃圾分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满足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后激增的湿垃圾处理需求,作为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承担着起了上海超过20%湿垃圾的处理,原设计产能为1000吨/天,目前每天处理餐厨垃圾已超过1200吨。
据悉,自2019年10月试生产以来,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已累计分离产出2800余吨毛油、860万立方米的沼气,极大缓解了前端压力。将要运营的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预计处理总规模为6000吨/天。一期工程实施规模为3000吨/天,预计运营后,可每天产出2100吨骨料,5.6万块免烧砖。
讲解员在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老港基地供图
作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置主设施的老港如今被打造成了生态环保基地。为了彻底改变“脏乱差”垃圾码头形象的老港,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异味处置措施,不断探索已填埋区域开发利用、植树造绿“能种能活”之道,以“印象老港”生态环保为主题打造了一座约15万平方米的“生态苑”,每年吸引民众纷纷慕名采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的落户更让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成为“网红”景点,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打卡”。据悉,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基地和展示馆共接待中小学生、社会各界等人士600余批,近2万人的学习和参观。
据悉,上海建亚洲最大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厂,该项目是亚洲地区目前最大的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之一,上海老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该项目完全满负荷生产后,每年可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约1.1亿千瓦时,满足约10万户居民的日常用电之需。
该项目完全满负荷生产后,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发电用煤约3.78万吨,每年减少了填埋场区8100余万立方米可燃易爆填埋气体的排放,同时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约1.1亿千瓦时,解决约10万户居民的日常用电,可一定程度地缓解上海日趋紧张的电力供需矛盾。
据悉,首批从老港生活垃圾场中产生的“生物质电”,最快将于今冬明春输往上海市民家中。届时,上海电源将呈现火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发电结构。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每天处置生活垃圾8000多吨,占上海市区垃圾产出量的70%以上,老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今后将负责将这些垃圾中产生的沼气收集起来,并用于发电。据介绍,该填埋气发电项目本期建设规模为1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5兆瓦。工程总投资近2亿元。目前收集、净化、发电系统已初步建成,并已有2台发电机组投入孤网运行。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Standard for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landfill site for domestic waste ( GB 16889-1997 1998-01-01实施) 本标准从保护环境的需要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要求,填埋场入场要求,填埋作业要求,封场要求和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物的处置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