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铅锌冶炼厂吗
山西 河津市振宏锌业有限公司 横罐炼锌 年产5000吨。
广灵县聚源银业有限公司 1.2平方米铅鼓风炉1套,,年产6000吨铅。
天鼎实业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矿业,铅冶炼
山西吉天利10万吨再生铅冶炼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支村铅厂
你好,现在比较出名的大企业就是宏达股份,然后比较大一点的有四川启明星铝业,汉中八一锌业(甘肃境内,紧邻四川。),新兴冶炼厂,文华冶炼厂,万宏,金马什么的,挺多的。
请采纳,谢谢。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锌资源状况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统计,截至2009年底,世界锌储量为2000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000万吨。主要锌储量分布国有中国、澳大利亚、秘鲁、哈萨克斯坦、美国、墨西哥、印度、加拿大、爱尔兰等,储量合计占世界储量的69%。其中,澳大利亚锌储量减少了50%,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秘鲁储量分别增加300万吨、300万吨、700万吨、100万吨(表1图1)。
图1 世界锌储量比例
表1 2009年世界锌矿资源的储量分布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注:中国数据为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中国国内统计锌储量为1927.9万吨,有差别(其他表类似)。
图2 我国锌基础储量比例
(二)我国锌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锌矿区1728个,比2008年增加137个。锌储量、基础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927.9万吨、3838.5万吨和10695.3万吨。与2008年相比,储量、基础储量分别减少21.96%和11.55%。查明资源储量增长2.83%,其中勘查新增489.7万吨,增长较大的省(区)有内蒙古、云南、青海、江西和新疆等。我国的锌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甘肃、广东、湖南、青海、广西、新疆、河北、四川10个省(区),储量合计占全国的91%,其他省(区)储量较少(表2图2)。
表2 2009年我国锌矿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单位:万吨(锌)
注:本表数据为国内统计数据,美国调查局统计的中国锌储量为3300万吨(其他表类似)。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锌生产状况
1.锌矿
2009年世界锌矿产量为1133.6万吨,比2008年减少3.6%。主要锌矿生产国有中国、秘鲁、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和爱尔兰,产量合计占世界产量的86.0%。其中,中国、秘鲁和澳大利亚三国的产量在100万吨以上(表3)。
表3 2003~2009年世界锌矿(金属量)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8~2010
2.锌锭
2009年世界锌锭产量一改自2000年以来的增长趋势,开始有所缩减,全年锌锭产量比2008年减少2.15%,为1149.7万吨。各洲的产量分别为:欧洲209.5万吨,非洲27.9万吨,亚洲685.4万吨,美洲174.4万吨,大洋洲(澳大利亚)52.5万吨。其中,美洲和非洲产量有所减少,其他各洲产量比上年有所增长。主要锌锭生产国有中国、加拿大、韩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芬兰10国,产量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76.8%。加拿大、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的年产量比2008年减少10%以上。印度的年产量增幅是主要锌锭生产国中最高的,为12.8%(表4)。
表4 2005~2009年世界锌锭产量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8~2010
(二)我国锌生产状况
我国是锌精矿和精炼锌的生产大国,2009年锌精矿和精炼锌产量仍居世界首位。自1990年至今,我国锌精矿和精炼锌产量一直在稳定增长,从1993年开始精炼锌产量超过锌精矿产量(图3)。2009年我国锌精矿(含锌量)产量为309.2万吨,比2008年减少2.0%。精炼锌产量为435.7万吨,比2008年增长1.3%(按国内统计数据计算)。
图3 1990~2009年我国锌精矿和精炼锌产消量变化情况
2009年主要的锌矿生产省(区)有内蒙古、云南、湖南、四川、陕西、广东、广西、甘肃等。在几个主要生产省(区)中,云南、广西和甘肃产量与上年相比缩减幅度较大,均超过了10%,其中甘肃的减少幅度高达23.5%其他几个省(区)产量有所增长,以四川省增长最快,增幅高达43.2%(表5)。
表5 2005~2009年我国锌矿(金属量)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3~2007有色金属统计,2009(1)有色金属统计,2010(1)
2009年我国精炼锌产量稳定增长,年产10万吨以上的省(区)有湖南、云南、陕西、广西、辽宁、河南、广东、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产量合计占全国精炼锌产量的96.8%。在这些省(区)中除辽宁和甘肃两省产量比上年有所减少外,其他各省(区)产量都有所增长,河南、四川、青海、广西、湖南等省(区)增长幅度均超过了10%,其中河南和四川两省增幅分别高达52.6%和45.1%(表6)。
表6 2005~2009年我国精炼锌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3~2007有色金属统计,2009(1)有色金属统计,2010(1)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锌消费状况
1.锌消费变化情况
2009年世界锌锭消费总量比上年减少2.9%,为1124.5万吨。年消费量在2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德国、比利时、巴西、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在这些主要消费国中,除中国和印度的消费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7.9%和21.1%以外,其他各国的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其中,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缩减幅度超过20%(表7)。
表7 2005~2009年世界锌锭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10
2.2009年世界精炼锌消费结构
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压延性、耐磨性、抗腐性和导热、导电等性能,易于加工,在有色金属的消费中仅次于铜和铝。根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的统计,2009年世界精炼锌消费总量中,有50%用于生产镀锌板,用于生产锌合金、黄铜和青铜的精炼锌比重各占17%,用于生产锌制品、化工制品的锌比重均为6%,另有4%用于其他行业。与2008年相比,消费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图4)。
图4 2009年世界精炼锌最终消费结构
(二)我国锌消费状况
1.锌消费量变化情况
1990年至今,我国锌消费量持续增长。从2000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大锌消费国。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统计,2009年我国锌的实际消费量为410万吨,镀锌行业中锌的消费比重从2008年的51%提高到55%。
2.我国锌消费结构
我国的锌消费主要用于镀锌、锌氧化物、电池、黄铜、压铸合金及其他用途。各用途所占比重分别为55%、10%、9%、9%、15%、2%(图5)。
图5 2009年我国锌消费结构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锌贸易状况
2009年世界锌锭贸易状况比上年有所好转,世界全年出口366.9万吨,进口349.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2.8%。2009年锌锭出口量超过10万吨的国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芬兰、墨西哥、西班牙、荷兰、印度、日本、挪威、秘鲁、俄罗斯等。其中,日本的出口量涨势迅猛,增幅高达84.5%。而俄罗斯和荷兰的出口缩减幅度比较大,分别为26.2%和25.2%(表8)。
表8 2005~2009年世界锌锭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10
2009年世界锌锭进口(入境)量在1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中国内地、德国、比利时、中国台湾地区、荷兰、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其中,除中国和比利时进口量比上年增长外,其他主要进口/入境国家和地区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中国台湾地区、荷兰、法国和意大利的减少幅度在10%以上。而中国的进口量呈倍数增长,增长幅度高达266.1%(表9)。
表9 2005~2009年世界锌锭主要进口/入境国家和地区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10
(二)国内锌贸易状况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的精炼锌生产大国,随着产能不断扩大,国内锌冶炼原料供应日益紧张,自2003年起我国成为锌矿砂及其精矿的净进口国。2009年1~11月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3451767吨(表10),比上年同期增长62.7%。主要的进口来源国有澳大利亚、秘鲁、蒙古、土耳其、伊朗、缅甸、越南等,从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合计占总进口量的61.4%(表11)。
表10 2006~2009年我国锌产品进出口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3~2007有色金属统计,2009(1)有色金属统计,2010(1)
表11 2006~2009年我国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2003~2005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7有色金属统计,2009(1)中国铅锌锡锑,2010(1)
五、锌价格走势
(一)国际市场价格走势
2009年锌国际市场LME全年平均价格仍在延续2008年的下跌态势,全年现货平均价格为1654.7美元/吨,三月期货平均价格为1681.3美元/吨,年环比分别下跌11.7%和11.4%(图6)。但是2009年各月价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震荡上涨的,2009年各月锌国际市场LME现货与期货价格变化情况趋同,均是在2月下跌到全年最低点,分别是1111.8美元/吨和1135.6美元/吨,这之后开始缓慢回升,至12月达到全年最高水平,分别为2375.5美元/吨和2411.0美元/吨(图7)。
(二)国内市场价格走势
国内锌价自1990年到1997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从1990年的平均7280元/吨上涨到1997年的10870元/吨。从1997年开始国内锌价走势与LME价格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也在2002年达到最低点7944.2元/吨。2002年后价格开始上涨,2007年国内锌价达到历史最高值,全年现货平均价格为28191.9元/吨。2008年国内锌价变化情况与国际趋同,各地生产资料市场成交价为15792.3元/吨,比2007年下跌44.0%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月期货价格为15902.5元/吨,比2007年下跌38.6%。2009年国内各地生产资料市场(成交)全年平均价格在2008年基础上继续下跌10.4%,为14146.5元/吨,是2006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期货价格为13367元/吨,年环比下跌15.9%见图6。但从2009年各月的锌价变化情况看,各地生产资料市场成交价格和三月期货价格都呈现缓慢回升的趋势,分别从1月的11533.3元/吨和10353元/吨上涨至12月的17791元/吨和18306元/吨(图8)。
图6 1990~2009年LME和国内锌平均价格变化
图7 2009年国外锌价月度变化
图8 2009年国内锌价月度变化
六、结论
国际方面,2009年世界精炼锌仍然延续2007年以来的供过于求趋势,存在9.2万吨的过剩。世界锌锭贸易比上年有所好转,全年进出口量分别增长2.8%和2.1%。但LME锌价仍难改金融危机以来的下跌趋势,现货和三月期货价格年环比分别下跌11.7%和11.4%。
国内方面,2009年我国锌精矿和精炼锌产量仍居世界首位。2009年我国锌精矿(含锌量)产量比上年减少1.9%,这是我国锌精矿产量自2002年逐年持续增长以来首次出现减少。精炼锌产量在上年基础上继续增长。国内锌价在上年基础上继续下跌,创2006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马茁卉)
1、定义不同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
2、分类不同
铸造: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冶炼:冶炼分为火法冶炼、湿法提取或电化学沉积
火法冶炼,又称为干式冶金,把矿石和必要的添加物一起在炉中加热至高温,熔化为液体,生成所需的化学反应,从而分离出粗金属,然后再将粗金属精炼。
湿式冶金,湿法冶金这种冶金过程是用酸、碱、盐类的水溶液,以化学方法从矿石中提取所需金属组分,然后用水溶液电解等各种方法制取金属。此法主要应用在低品位、难熔化或微粉状的矿石。现在世界上有75%的锌和镉是采用焙烧-浸取-水溶液电解法制成的。
这种方法已大部分代替了过去的火法炼锌。其他难于分离的金属如镍-钴,锆-铪,钽-铌及稀土金属都采用湿法冶金的技术如溶剂萃取或离子交换等新方法进行分离,取得显著的效果。
3、近代发展不同
冶炼:2012年8月我国精炼锌产量39.7万吨,同比下降2.2%,环比增长8.5%。1-8月累计精炼锌产量313.4万吨,同比下降5.1%。8月国内锌冶炼企业开工率仅为72.41%,同比下降2.68个百分点,创年内最低。开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限电以及原料紧缺影响。
8月锌价继续下滑,国内加工费、进口加工费均走低,且矿山惜售情绪较浓,冶炼企业原料压力加重。进入9月份,限电有所缓解,企业检修也基本完成,并且下游生产旺季将至,预计冶炼厂生产情况会有所好转。
铸造: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 ,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并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冶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铸造
1.东北铅锌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铅锌生产基地之一。早在50年代初期,其铅产量占全国铅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铅锌生产居于重要地位。东北基地以七矿两厂为主,即青城子铅锌矿、八家子铅锌矿、柴河铅锌矿(现已闭坑)、桓仁铜锌矿、红透山铜锌矿、西林铅锌矿、天宝山铅锌矿和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七矿两厂不仅是东北铅锌生产基地的支柱厂矿,也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国新建的铅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产技术工人,为中国铅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湖南铅锌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富矿多,大部分矿产地可开发利用。该基地铅锌厂矿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矿务局、桃林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东坡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等组成的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是当时全国自产原料的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在全国产量占有重要地位。
3.两广铅锌生产基地。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铅锌资源丰富,两省区是70年代形成的我国大型铅锌生产基地之一。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和韶关冶炼厂为主,其次是丙村铅锌矿、昌化铅锌矿、大尖山铅锌矿。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柳州锌品厂和大厂矿务局等。
4.滇川铅锌生产基地。云南铅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铅锌保有储量均居全国之首。该基地铅锌企业也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主要是会泽铅锌矿、澜沧老厂铅锌矿和昆明冶炼厂、个旧鸡街冶炼厂。云南铅锌矿产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铅锌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分布在甘陕青三省,而且西成矿带经近年来勘查储量又有大幅度的增长,资源前景十分可观。该基地铅锌生产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为主,有白银厂小铁山铅锌矿、第三冶炼厂和西北铅锌冶炼厂,陕西有铅硐山铅锌矿、二里河铅锌矿、银洞梁铅锌矿等和青海锡铁山矿务局。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一是有丰富的铅锌矿产资源,位于甘陕交界的西成-凤太矿带,经近20余年勘查出10多个大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其中厂坝-李家沟铅锌达到超大型规模,银达到大型。二是厂坝正在抓紧建设一座大型矿山,将成为西北冶炼厂主要矿物原料供给基地,是全国大型铅锌矿山之一。
“十五”期间,广西有色金属工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预计2005年全区氧化铝产量93万吨,电解铝30万吨,铝板带及型材10万吨,其他有色金属4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其中铝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其他有色金属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为广西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探获了一批可供开采的矿产。“十五”时期广西加强 地质勘查 工作,加大对老矿山、矿床外围及周边地区普查、详查力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全区新发现矿产地24处,发现一批有提供进一步找矿远景的矿点。自治区地矿局“十五”期间新发现探明、探获的铝土矿资源量储量4.28亿吨、铅锌矿205万吨、锡矿1.77万吨、钨矿1万吨、银矿240吨、金矿50吨、钒矿56万吨,为广西做强做大有色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投资建设不断推进。“十五”前3年全区有色金属工业投入建设资金41.5亿元,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2.5倍,平均递增6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1.4亿元,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0.1亿元。预计,“十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3.9倍。“十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有:中铝广西分公司25万吨电解铝二期工程、氧化铝40万吨二期工程、氧化铝88万吨三期工程,桂西华银铝业160万吨氧化铝一期工程,银海铝业5万吨一期续建工程,南南铝箔公司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工程。这些项目的相继开工,掀起了广西有色金属工业新的投资建设高潮。
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十五”期间,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以铝工业为例,广西目前已建成了包括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板材、带材、箔材、碳素、烧碱、氟化盐等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粗加工到深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实现了广西铝工业由资源开发型向综合加工制造型的转变。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动了机械、电力、汽车、建筑、装饰、包装、印刷、电子等行业发展。同时辐射带动了当地市、县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平果铝的建设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县财政收入2005年预计突破12亿元。广西华银氧化铝2005年落户德保县,该县抓住华银氧化铝项目以及配套项目全面开工的机遇,发挥大项目建设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优势,当年实现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与前年相比增长73%,成为百色市第七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
目前,广西铝工业已建成了包括铝土矿勘探、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板材、带材、箔材、碳素、氟化盐等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粗加工到深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生链,逐步实现了广西铝工业由资源开发型向综合加工制造型的转变,广西铝工业正在腾飞。
广西在“十一五”期间要把铝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规划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形成氧化铝500万吨、电解铝150万吨、铝材加工1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铝业基地。广西发展铝工业的整体思路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合作伙伴,加大对铝工业的投资力度,优先发展氧化铝,铝电结合积极发展电解铝,加快现有电解铝厂的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以高精铝板带材为主的铝材加工,将广西建成全国大型铝工业基地。
二、广西区有色金属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在我国一直占有重要一席,但近10年来,产业结构单一、企业弱小、技术粗放、布局分散,同时还伴有乱采盗挖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今年7月,广西河池有色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揭开全区有色金属工业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的序幕。
(一)富有家底在逐渐亏空
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比较齐全,分布广泛,有矿产地1008处,其中锡、锑、钨、铝、铅、锌等矿种探明储量在全国居重要位置。目前,已发现矿种147种(含亚矿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98种,其中保有储量在全国前10位的有:锰、锑、钪、锡、铟等64种。在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45种支柱性矿产中,广西有3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然而,广西有色金属之乡经过10多年的乱采滥挖,家底在逐渐亏空,一些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中型矿山,多年的开采已使原探明的地质储量基本消耗完毕,有的矿山已关闭,如平桂矿务局、栗木有色金属公司矿山;有的面临资源枯竭,如泗顶铅锌矿、环江北山铅锌矿、拉么锌矿。
家底渐空,后备资源又严重不足。以1999年底保有储量为基数,按现有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计算消耗储量,到2010年,广西部分有色金属矿种剩余资源储量分别为:铜金属储量3.52万吨、锌金属储量123.45万吨、铝土矿32072.74万吨、钨金属储量8.58万吨、锡金属储量18.23万吨、锑金属储量为67.21万吨。除铝土矿外,其他6种均不能满足需要,加上乱采滥挖后果严重,形势非常严峻。
(二)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广西出现全民办矿、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有色金属矿山首当其冲,由此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据广西国土资源部门调查,总体评价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的有9个区共258个矿山,面积为1.98万平方米,占广西总面积8.36%;较严重的有13个区357个矿山,面积2.35万平方米,占广西总面积的9.93%。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的矿山达615座,占矿山总数的13%。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是露天采矿场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
在广西国土资源部门调查的4745座矿山中,有4278个露天开采矿山。统计显示,广西露天采矿场占用及破坏土地面积已达14056.56公顷,平均每个露采矿山占用及破坏土地3.29公顷。4745个矿山中,砖瓦用粘土、页岩类矿山共800个,其对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
二是矿山固体废料场、 尾矿库 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
调查的4745个矿山企业,年产矿石总量为13838.05万吨,年排固体废料(废石、尾矿等)总量为6457.42万吨,平均每产出1万吨矿石要产出固体废料0.47万吨。目前,广西矿山固体废料场、尾矿库占用及破坏土地面积总计为3516.31公顷,并以每年约65公顷的速度侵吞土地资源。
三是地面塌陷破坏土地资源。
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对广西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目前,广西共有地面塌陷及沉降111处,破坏土地面积总计505.76公顷,平均每处地面塌陷破坏土地4.56公顷。
四是矿山生产设施、矿场建设占用土地资源。
许多矿山闭坑后,矿山地面设施基本废弃,其占用土地难以复垦利用,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和荒芜。据初步统计,广西矿山生产设施、矿场建设占用土地面积约为3377公顷。
(三)资源整合企业重组加速
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和“中国锡都”之称的河池市率先破局。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所辖11个县(市、区)均发现有多处优质矿脉,目前已发现的矿有46种,潜在价值达700多亿美元。其中锡的储藏量占全国总量的1/3、世界的1/4,锌、铅锑储藏量分别为全国各省区的第二位。
按照资源整合的总体要求,2007年6月18日,由南方有色公司、河池金河矿冶有限公司、成源冶炼厂、五吉有限责任公司、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河池丹泉集团、金山矿业有限公司、河池铜厂等9家有色金属企业强强联合,成立广西河池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河池有色金属集团总资产118亿元,将向多元、规模、科技、品牌’方向发展,争取到2010年销售收入实现300亿元。就在河池有色集团重组落定之时,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也在加速筹建之中。这家由广西国资委牵头组建的集团公司,将以华锡集团为母体,整合全区的有色产业,并向有色金属深加工领域延伸,开发一批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复合材料及高精深加工产品,同时还将酝酿建立有色金属价格联盟,以确立广西在有色金属领域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