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应用渐热 汉能与日本FGS公司签9亿元汉瓦合约
刚刚发完半年业绩报告,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又传来消息称,汉能和日本ForestGlobalStage(FGS)国际集团在北京汉能总部签署高达9亿元人民币的汉瓦预售合约。据称,该合同也是日本薄膜发电市场迄今为止最大的合约。
记者获悉,此次汉能产品被日本建筑综合集团ForestGroup预购。ForestGroup是一家日本建筑光伏综合集团公司,其业务覆盖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和斯里兰卡。
而进行签约的FGS公司,是ForestGroup集团旗下光伏发电子公司,每年有200MW以上的光伏装机容量,并拥有专业工程团队提供日本国内外光伏产业电站,以及户用光伏的设计、建设和售后服务。
ForestGroup集团计划将利用其在日本太阳能光伏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住宅的丰富销售渠道,努力做到3年内取得日本户用光伏住宅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日本建材认证是业内公认的全球最严苛的认证,有超过14项认证,测试和审核非常严格,通过认证的难度也非常高。据测算,这批汉瓦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近3万个家庭的正常用电。
ForestGlobalStage会长森春幸表示:“本次和汉能签约100MW的汉瓦预售协议,是因应未来5年至10年,日本住宅用户零排放政策下,光伏的商业前景而决定。我们非常看好汉能的薄膜发电产品。”
今年3月,日本提出了一份战略草案,把可再生能源定位为“成为主力的可能性正在大幅扩大的电源”,并且把可再生能源作为“主力电源”。日本经济产业省亦于8月修改其现有能源发展计划,积极发展光伏成为其计划修订焦点。加上日本政府预计在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太阳能占7%。以2016年日本全年全国使用电力4.3%来自光伏来计算,日本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吕远认为:“我们非常看好日本市场,相信日本会是汉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性市场。”
两者有以下区别:
1、发电原理不同
薄膜发电,是依靠具有轻、薄、柔特点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芯片,像英特尔芯片(Intel Inside)一样嵌入各类载体,提供清洁电力,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2、用途不同
薄膜发电主要用于手机、iPad、背包、帐篷、衣服、特种装备上,或者太阳能汽车,可以在太阳下边行驶边充电,摆脱对充电桩的依赖,光伏发电用于静置的发电装置,如太阳能热水器
3、运用技术不同
薄膜发电用太阳芯片发电,光伏发电用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发电
扩展资料:
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优点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于: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
但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却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国内自己使用的电池板还说的过去,不过大量出口等于污染中国,造福世界了
据统计,生产一块1m×1.5m的太阳能板必须燃烧超过40公斤煤,但即使中国最没有效率的火力发电厂也能够用这些煤生产130千瓦时的电(一般一块1mx1.6m的太阳能板一年发电量在250千瓦时以上)——这足够让2.2瓦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发光30年。
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
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目前相对于火力发电,发电机会成本高。
④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薄膜发电
百度百科-光伏发电
1、安全:光伏幕墙使用的玻璃是高硬度、高透光率的浮法玻璃,完全符合高层建筑玻璃外墙的安全技术指标。
2、美观:由于是薄膜太阳能电池,颜色统一,还能定制不同的颜色,甚至可以做到透光。
3、环保:充分利用大楼的向阳面玻璃幕墙发电,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省钱:光伏幕墙比传统玻璃外墙成本稍贵,但由于已经包括传统玻璃外墙的成本,且还能发电自用省去大量电费,长远来算是非常划算的。
最后一句,很明显,是私企
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北京,员工逾10000人。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美洲、欧洲与中东、亚太、非洲等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业务横跨水电、风电、太阳能薄膜发电。
目前,集团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超过6吉瓦, 风电总装机131兆瓦。在太阳能薄膜发电领域,汉能在四川、广东、海南、浙江、山东、江苏等地投资建设薄膜发电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总产能已达到3吉瓦。汉能在全球进行电站资源开发,已与新疆、内蒙古、宁夏、江苏、海南、山东、河北等省区以及欧洲多国签订了约10吉瓦的薄膜发电电站建设协议,成为涵盖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组件生产和电站建设等薄膜发电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合的高科技清洁能源企业。
汉能继续响应光伏扶贫国家项目,充分利用农村贫困户的土地资源,助力实现精准脱贫。参与光伏扶贫的贫困户可以得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拥有权,同时获得除自用电力之外部份电力上网产生的经济收益。在东北,汉能完成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光伏扶贫项目21个村的光伏系统安装,并已正常并网发电,估计为每户贫困户带来每年约人民币数千元的收益,切实地帮助实现整村脱贫。在河南省,汉能在信阳市光山县与当地合作伙伴完成信阳地区首个光伏扶贫国家项目,帮助区域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由于薄膜电池弱光发电效果好,对光照角度也没有晶硅电池要求高,特别适用于屋顶等分布式发电领域。国内分布式发电仍处在起步阶段。据李河君介绍,汉能未来的薄膜电池将主要通过B2B的形式,应用于国内众多的工厂屋顶,替代工业发电。
目前,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主要有硅晶体与薄膜两种,薄膜技术又分硅基、碲化镉和铜铟镓硒(CIGS)等几种技术路线,不同薄膜电池产品的转化率不同,成本也不相同。薄膜电池能否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主要看转换率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
11月29日,汉能控股集团在京举行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其薄膜太阳能组件年产能达到3GW,成为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同时,通过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汉能的薄膜光伏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5%。
“薄膜是生产过程零污染,是弱发电,对太阳光的角度要求不像晶硅那么刁。”李河君举例,汉能在新加坡和广东都对薄膜、晶硅组件做对比测试,在新加坡的测试中前者比后者发电量多了40%,后者则多20%。李河君又介绍,薄膜电池10%的转换率实际上相当于晶硅电池17%~18%的转换率,“因为薄膜电池对光照角度要求不高,即便是阴天也可以发电,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薄膜电池的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2020年以来,汉能集团已经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70次。同时,包括北京汉能光伏技术有限公司等多个子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是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全球薄膜太阳能发电领导者,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海外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组件生产和移动能源应用等薄膜发电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合的高科技清洁能源企业。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了“移动能源”的概念,并且颠覆性地创造了全新的“移动能源”产业。2017年,“移动能源”战略作为推动能源供给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被明确提出。
目前,汉能的薄膜太阳能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交通、设施、应急和电子领域,主要包括发电瓦(汉瓦)、发电墙(汉墙)、太阳能发电路(汉路)、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汉车)、太阳能发电纸(汉纸)、太阳能发电包(汉包)、太阳能发电伞(汉伞)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