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汽修哪个专业最吃香?
这几门专业都是很吃香的。
一、汽车维修
汽车维修诊断和维修自身整体发展落后于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汽车已经是高度机电一体化,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已经广泛应用,也就是说目前大部分的汽车维修人员现有的维修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要求。汽车维修中,维修人员确定维修思路由于受到自身技术的制约,因此工作效率比较低。因此,对于专业的汽修人才,行业需求量非常的高,就业形势好。
二、新能源专业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新能源公交、混合动力出租车、新能源私家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但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相对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人才的培养却较为落后。
三、智能网联专业
目前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L4级汽车已经量产并商业化(如丰田凯美瑞八代轿车,就提供了智能巡航功能)5G的到来,将会极大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有车辆智能改装需求。
基于新能源车维保、智能技术改装、智能网联汽车特定岗位的技能人才将是未来五年内企业急需人才。
四、汽车美容
据统计,汽车后市场产值已达万亿元,其中,汽车美容作为汽车后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淘金者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加入汽车美容市场抢占先机,而对于专业的汽车美容人才目前还非常的缺乏。
新能源 汽车 分为电动、混动和燃料电池三种。主流的电动车是以比亚迪的EV车型和特斯拉全家族为代表,优点是已经实现量产,技术成熟;燃料 汽车 则仅有丰田MIRAI有望量产,但丰田对技术进行垄断,而且由于目前的加氢站实在太少,现阶段并不能很好地推广。
所以综合来看,目前看起来最合适的新能源是混合动力,其中又分为油电混合和插电混合两种。油电混合动力主要存在于日系的本田和丰田为代表的车企中,这种“轻混”的好处是,相对燃油车稍低的油耗,但其动力性能只能维持或稍低于同级燃油车的水平。
插电混动车型也被很多车迷成为“强混”,正是具备了轻混的省油优势,同时更强劲的电机可以提供更强的动力,很多都能达到更大排量燃油发动机的动力表现。同时,很多插电混动车型还具备EV纯电模式,有着更好的经济性表现。所以说插电混动技术更贴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因此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
与纯电动里车型相比,插电混动车型的EV电动模式,其实更多是拥堵路段准备,特别是上下班通勤情况,车辆在低速行驶中的走走停停时,插电混动车型也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平顺性,同时因为有燃油发动机作为后备力量,也不会有任何续航焦虑。
在国内车企中,比亚迪旗下的唐DM、汉DM等都是不错的车型,而放眼国际市场,一汽-大众最近也在热推自己的插电混动车型,对于喜欢德系行驶质感和产品品质的人来说,迈腾GTE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GTE是大众的PHEV技术品牌,也是一个完整的混动系统架构,它和很多功能协同工作,在硬件选型和控制策略优化上下功夫。大众在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驾驶体验方面一直具备不错的优势,因此GTE技术比一般的PHEV更加强调强动力、低能耗,以及更佳的驾驶体验。
其实从命名上也不难看出,一汽-大众GTE与其他混动技术的不同。GTE其实可以分为”GT”和”E“两个部分,”GT“自然就是指性能,”E“则代表节能减排。
迈腾GTE车身所搭载的发动机正是代号DKU的1.4T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50Ps,在电机的加持下,迈腾GTE综合动力更强,百公里加速仅需7.7秒,在同级别中罕有对手。在如此强的性能之下,迈腾GTE的油耗表现也相当出色,工信部百公里油耗只有1.8L。
之前试驾过一汽-大众迈腾GTE,说说当时的感受吧。在混动技术的加持下,迈腾GTE功率和扭矩均大于同级对手 ,因此在提速阶段可以产生更大加速动力。而且由于电机的介入,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在启动和低速阶段便得到更好的助力。
以实际的驾驶体验来看,在驾驶迈腾GTE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相比日系混动车更强的动力和操控性,所以在性能上来讲大众GTE车型要强于日系混动车型对手。而大众GTE车型另外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优势在于,插电混动车型可以上绿牌,享受国家相关政策下的补贴。要知道现在很多大城市已经在限牌,一块绿牌完全可以解决摇号难这个世界级难题。
一汽-大众迈腾GTE车型还有多种动力模式选择,足以实现一车三用:在上下班通勤情景下,迈腾GTE就能变身纯电车型,在纯电续航里程里完成上下班的里程,从而实现零油耗;而在周末想要出去散散心,迈腾GTE又可成为HEV车型,燃油经济性高,相比同级别其他车型能提供更好的舒适性;而如果喜欢激情驾驶的话,迈腾GTE同样是个中好手,快且平顺的加速响应,让你在超车或者高速行驶中,过一把秋名山车神的瘾。
此外,由于现在纯电 汽车 电池技术瓶颈,新能源车的焦虑不仅在于单次续航里程,还在于能源补充速度也就是充电速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插电混动是最优解。既能够缓解电动车的续航忧虑,又能解决充电问题和燃料补充问题。
再加上现在的插电混动 汽车 在纯电模式下,如实测续航超过50km的迈腾GTE,EV模式就可以满足平时的上下班通勤需要,周末时候更可以进行远途旅行,并且不用像纯电 汽车 一样到处找充电桩,成为当前动力系统圈的“多面手”。
因此以现阶段而言,混动车型的选择虽然看起来越来越丰富,但真的要选择既能照顾到高性能、低排放,又能够最大限度享受到国家政策、并且还能在平时通勤周末散心的车型,那一汽-大众迈腾GTE车型显然是更为符合要求的选择。
比亚迪唐,我自己开比亚迪宋麦克斯,推荐姐姐买了比亚迪唐,姐姐买了续航里程500公里的唐ev,高速充电半小时充满,姐姐从北京开回辽宁盘锦老家也没问题,而且电池终身质保,非常放心!
特斯拉啊,蔚来,威马。贵的体验会好一点比如特斯拉。
高 科技 新能源 汽车 和只是把燃油换成电动的新能源 汽车
新能源还是买国产的比较高,合资价格虚高,技术也不比国产好多少。推荐品牌:比亚迪,荣威,吉利,广汽新能源,还有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威马,小鹏。
如果开过新能源 汽车 的人,就不想开燃油车了。
分两类
特斯拉和非特斯拉
就是个坑 谁买谁后悔 说的再好不如油车
纯电,混动,燃料电池,从现在看来应该是日本丰田的燃料电池是最先进,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能源吧,但是以日本的尿性早晚把氢燃料电池给玩死,因为日本太独了,已经在氢燃料电池上形成了专利壁垒,逼着其它国家选择纯电和混动方向。
纯电和混动之间,我认为混动只是油车跟纯电之间的过渡,它兼顾了纯电和油车的优点,可惜价格太高,好像没有十万以下的吧。
纯电的短板就不说了,大家都清楚。纯电的未来主要看电池技术的发展了,现在也不好说,但是肯定有很多国家和企业在投入研究电池技术,因为未来的应用太广阔了。
我们想象得夸张一点,假如未来电池技术很厉害了,能量密度足够高,估计可以应用到无人飞行器上,人类不再研究在地上跑的,转而研究在天上飞的,到时候 汽车 自动驾驶也属于落后的了,估计主流是自动飞行技术了。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早晨我们起来,一键召唤自己的无人机飞到自己跟前,乘坐上班,到了单位后,下来,让无人机自动飞去附近的停机大楼自动充电,下班后一键召唤无人机到自己的公司来接自己回家,没有了堵车的烦恼,也没有了到处找车位的苦恼,房子也不用买在五环内了,可以买在远郊了,买房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分两大类,一类是纯电动,完全没有内燃机,就是电池相当于油箱,电机相当于发动机。代表作有特斯拉,比亚迪的汉EV,唐EV,奇瑞小蚂蚁等等。
另一类是插电混动,就是既有内燃机又有电机,既有油箱又有电池的,代表作是比亚迪的好多DM车型,唐,汉,宋,秦都有DM车型,此类车特点是性能强悍,也没有续航焦虑,缺点是馈电体验一般。此类还有增程式插电混动,和比亚迪的区别是发动机只给电池包充电,不参与直接驱动车轮。比如理想one。学佛兰的有些车也是。
就这两种算新能源,上绿牌。
至于丰田本田的油油混动不在此列,上蓝牌,说白了就是给纯燃油车装个更大点的电池,可以回收浪费的能量,起到节油的效果,算是燃油车范畴
充电不方便,大部分小区没有充电桩。充电时间长,动辄7-8个小时,快充也要1小时,但快充次数多了电池容易坏。
更换电池成本高,多长时间更换一次电池呢?大家都有骑电动车的经历吧,你家的电动车多长时间就换了?不要说汽车的电池比电动自行车的好太多,这个基本没人相信,因为锂电新突破的技术几乎没有。告诉你一个事实,电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车价格的三分之一,知道换电池要花多少钱了吧。
总之,新能源汽车发现是大势所趋,前途也很光明,但道路是曲折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亚迪了解一下
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于1995年成立,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
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
2022年6月10日,比亚迪股价大涨近7%,市值突破万亿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比亚迪成为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汽车自主品牌。[133]2022上半年,比亚迪超特斯拉成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我开了3年比亚迪,又开了1年特斯拉,新能源车有3大缺点,奉劝想买的人要三思,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其中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和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重要的一步。
新能源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孕育而生,造车新势力出现在了大众视野,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从PPT造成到实际交付的元年。
如今3年过年了,你们还能记住多少造车新势力的车标,其中又有几家新能源车活了下来?
我们现在能在路上看见的造车新势力车,可能只有小鹏、蔚来、理想ONE、威马,这些新能源车活了下来,一方面是它们的车型足够优秀,另一方面它们本质上还是资本的产物。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新能源车虽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它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有自身的不可避免的缺点,还没有完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仅靠卖车还养不活自己。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除了关注新能源在实际使用中的缺点,还要明白买新能源车到底是买造成新势力的车,还是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
我自己开了3年的唐DM,还开了1年的特斯拉,前一段时间试驾了小鹏P7和蔚来ES8,对新能源车有较深的感受,接下来将具体介绍我在使用新能源车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和实际的用车感受,以及买新能源车是否要注重品牌?
缺点一,担心电池安全刚买新能源车时,我最担心的是电池衰减和更换电池昂贵,后来开习惯以后,这类问题慢慢就淡忘了,后来随着大家对新能源车电池自燃问题的关注,我自己也开始担心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一度都有些魔怔了。
我担心的第一个安全问题,发生交通事故时,电池可能遭受挤压变形发生短路自燃。
我们以新能源车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非常大,一旦在交通事故中遭受外力挤压破坏,就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剧烈燃烧,一旦电池出现短路燃烧,基本上几分钟就可能烧毁一辆车,几乎没有救下来的可能性。
车子烧毁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出现变形,人一旦被困车中,这时要是出现电池自燃问题,这样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我担心的第二个问题,充电时发生自燃,危及其它车辆或造成不可承受的财产损失。
新能源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就非常担心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如果仅是自己的车烧了最多自认倒霉,但要是危及周围车辆,那么事情就大了。
其中最让我担心的还是在地下停车场充电,如果在这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出现自燃,那么危及的车辆将更多,造成的财产损失将更大,甚至会危及人生安全。
这两个关于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许是我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很多人可能会说燃油车也会同样的问题,是的,没错!但是燃油车出现自燃,只要发现及时,是可以被扑灭的,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很难扑灭!
好在我所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而且现在的车企也非常注重电池安全,比亚迪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推出了三元锂“弹夹电池”。
虽然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并不是动力电池的一次发明创造,但是这两种新的电池安全解决方案,成功的降低了电池在发生挤压受损短路出现自燃的概率。
这两种电池安全解决方案都成功的完成了电池穿刺实验,在这种极端的测试中,两款电池虽然都出现了短路冒烟现象,但是都没有出现明火,这就大大的增加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让准备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更加的放心。
对于还没有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我认为在购买新能源车时,最应该关注的是安全问题,所以搭载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的新能源车更值得考虑。
缺点二,充电难,耗时耗力关于充电难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前几批新能源车主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在随着充电桩的普及,想要充电已经没有那么困难了,但是这个还要看具体城市。
深圳和太原的充电桩就非常普及,我所在的芜湖市充电桩普及率就稍微差点,我一开始就经常出现满城找充电桩的情况,好在芜湖市不大,对我造成的影响有限,但是也浪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想要购买新能源车,首先就一定要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充电桩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可以查看小区和公司3公里范围内的充电桩数量,至少能够保证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够随到随充,如果无法做到这样,那么就证明充电桩数量是不够的,对你之后用车会造成影响。
其次是自己所在小区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
我之前住在老小区,连个固定车位都没有,所以更不可能安装私人充电桩,而且当时我开的还是二代唐DM,充满电要6个小时,这就更加造成了我充电不方便。
如果自己所在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自己所在的城市充电桩又不是很普及,那么我建议你暂时别买纯电车,可以考虑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对充电桩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大。
缺点三,无法避免的里程焦虑很多人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50公里,甚至有的车宣布续航1000公里,我们不应该再把里程焦虑作为新能源车的缺点来说了。
其实这句话很好反驳,我们看看这些长续航新能源车的售价就知道了,最少23万以上,有的还在35万左右,这些车根本就不在大众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内,大多数人购买的还是在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在300公里左右。
300公里的巡航能够干什么?跨市还可以,跨省就难了点,所以正在担心续航里程的还是这些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稍微出趟远门,首先查询的就是沿路的充电桩位置,其次祈祷自己不要排队,只有成功到达目的地才能长舒一口气。
想要购新能源车的朋友注意了,如果你预算有限,无法购买长续航的纯电车,那么奉劝你三思,即使你一年也不出一趟远门,但是长续航能力不能没有!
如果你还是想买新能源车,我建议你考虑一下秦PLUS DM-i,这款车13万左右,满电满油续航800公里以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我建议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首先我对造车新势力的车是非常欣赏的,它们的造型设计、内饰做工、智能配置都是顶尖水平,可以说新能源车在国内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小米、创维、360等 汽车 都宣布跨界造车。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随着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转型,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够留下来的车企目前未知,但是可以确定造车新势力的未来生存压力很大。
我们不知道哪些造车新势力可以一直生存下去,所以购买它们的车就有了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更换电池!
电池是昂贵的,一款50kwh的动力电池,市场价在6万左右,如果车主自行更换,那么将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好在一些车企承诺电池终身质保,还有一些车企承诺对三电系统8年或12万公里质保。
我们先不讨论电池质保需要什么条件,就讨论一条,我们的新能源车可以开8年,那你的车企可以运营8年吗?
这就是我建议大家购买传统车企新能源车的最主要原因,这些传统车企有燃油车作为销量保障,还有实体厂房、有技术积累、有财力支撑, 它们的生存能力是优于造车新势力的,我们买它们的车,至少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车还在,车企没了。
新能源车的用车感受燃油车有好的体验也有不好的体验,动力强,油耗就高,动力弱,起步就顿挫,新能源车肯定也有好的体验和不好的体验。
好的体验有:起步快,动力足,超车行云流水,有不错的操控感,并且用车成本低,保养便宜,有着好看的造型和不错的回头率。
不好的体验:首先总是在充电的路上和考虑是不是要充电了,其次是乘客的乘坐体验不好,容易出现晕车现象,最后是保值率低,二手车难卖。
对于这些不好的体验,我还是能在接受的范围内,买来新车又不是当二手车卖的;平时不出远门,所以里程焦虑慢慢减轻了;只是乘客容易晕车的现象,目前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写在最后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的趋势,但还是有一些缺点存在着,对于想买新能源车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如果盲目追赶潮流,没有考虑实际情况,那么就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感到后悔和自责。
我很喜欢新能源车,但是还是想要奉劝一下人在购买之前要三思,毕竟车是奢侈品,更是消费品,只有自身真的需要,才是最适合购买的。
电车确实像数码产品一样,一年甚至半年就会有明显的更新换代,所以永远是买新不买旧。个人认为电车真正的"优势"是与政策限制密不可分的,比如北京这样严格摇号、限行的地方,电车指标意味着你能尽快拥有车辆,获得一定的补贴并且节省购置税。
现在10-20万的电车普遍是500+的续航里程,北方冬季大概350-400,日常使用甚至非高峰假期出行没什么问题。今年新出的电车20-40万价位里程普遍1000+,出行压力更小。
但是既然你问缺点,说明还没做好准备接受电车,或者说没有迫切性——那么如果可以选油车,不妨想买了用着,传统的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通用性,就像上面说的,主流的经济型新能源车也要10-20价位,主流的燃油车一般在10万以下就有很多选择,10-20可以选中档以上的进口车了。而且电车虽然故障率低,但是配件维保通用性不高,基本上正经的毛病都得厂家4S店修理。
总之,结合国家政策和全球趋势,电车代表未来,如果3年以后买车,差不多直接电车或者其他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吧。如果现在买,不妨买个性价比高的油车,开个3-5年
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又不能随心所欲的开!
车马上就三年了说下感受。
350的续航,冬天200出头,其他300+,家里有桩。
北京用车,确实很省钱,无论是电费还是保养。而且车也好开,不限行,不用费脑子记尾号轮换。
600+长途开过两次,300+长途开过四五次,长途用时要比油车费时。
但是这是三年前的车,现在再买续航应该普遍500+了。500的续航,高速冬天怎么也能开到300+,这样无论是长短途,都没问题。即使一辆车也可以满足多用途用车。
建议买续航600+以上的车,按电量买,80度以上的。用起来绝对值!
荣威,3年,跑了1万多,续航由420变成402啦,车也有点儿松的感觉,其他都好。都是自己家里充电,没用过快充。北京的冬天,续航到过380。
混动没开过,不评论。纯电不是限购城市,不是有钱买着玩最好别买。起速是快,可是需要地板电起速?绝大部分时间和汽油车没啥区别,是安静一些,又不睡觉,有点噪音有啥?好处就是使用成本低不限行,但是车价高啊,日常用是真的焦虑。
如果常出远门建议插混,如果生活圈不出省,纯电足以了。有充电桩和没充电桩是一天一地两种体验。另说开过电车是不会换回纯油车了。
家里只有一辆车的话,建议插混。
1/电车的加速能力。
2/堵车时的发动机不转零油耗。
3/停车的时候可以吹空调而发动机不转。
最近恒大许老板撒钱,我车充满电只需要15块钱,相当于上下班40公里只需要
一块不到,就问你香不香[捂脸]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均面临重构,产业链、生产方式、产品属性、消费需求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在发生变革,汽车产品加快向低碳、电动、智能化方向发展。
当然,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必然需要相应的技术服务作为后盾。如今汽车新能源技术时代已经到来,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也会带来爆炸式的发展,无论是技术型服务还是技能型人才,汽车新能源时代都对它们有着高标准、高需求。因此,汽车新能源技术定是未来汽车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想在新兴产业淘金行业获利的群体,无疑将汽车新能源技术作为提升竞争优势的突破口,学的一门汽车新能源技术,这便是进军汽车新能源淘金行业的“利器”。
同时,我们也与时俱进,将培养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才的重任勇挑肩上,开设了汽车新能源技术专业,并配置了市场上的主流新能源汽车与专业的新能源技术教研师资团队。欲进军汽车新能源行业,就来学一门能助你淘金的汽车新能源技术吧!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电动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很多人不知道新能源和传统燃油汽车比起来有些优劣,我为大家整理好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1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
1、新能源汽车环保
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采用清洁能源,比如:电力、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新能源汽车不用限号出行
因为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减轻环境压力,很多城市都采用汽车限号的方式,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号范围内,更方便出行。
3、效率高。
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有:
1、充电难、充电慢
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暂未普及,因此很多城市或地区都缺少供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所以给汽车充电不太方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系统并不是很成熟,充电比较慢,一般需要数小时,这就不太方便。
2、续航里程较短。
对于采用电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汽车电池的蓄电量有限,所以汽车持续行驶的里程也会受限,一般不能进行较长距离的行驶。
3、售后服务还不成熟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都还在摸索、改善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尚没有很多熟练的维修人员,不能及时维修,这就给车主带来很大不便。
1、传统燃油车使用方便,到目前加油站很多,遍地都是,至少目前充电桩很少,所以说在这一点上是有优势的,至少在近几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传统燃油车的空调系统来说,比如开暖风的话,可以利用发动机的热量,这样就不需要启动 压缩机。
3、当然,燃油车最大的缺点就是尾气排放的问题,尾气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的出发点之一。
4、目前新能源车之所以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目前的油价不断上涨,汽油价格、柴油价格都很高,每年的有钱确实是很大的'开支。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2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
能源与环保
车企、媒体对于新能源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宣传,大多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以纯电动汽车为例,它在工作时不会向外界排放有害气体,从个体产品上讲的确有环保的意味。但要知道,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来源大多是火力发电得来的,就目前国内的电力结构来看,使用新能源汽车与使用传统燃油汽车在化石燃料的消耗上并没有太大的出入,所以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根本上也会有污染。
当然,新能源汽车对于环保而言的意义还在于,它改变了汽车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有机会缓解石油危机,同时也将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也即是,当火电占比减小,风电、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普及和推广开来后,新能源汽车有机会做到真正环保。
买车与用车
不过,节能环保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太过遥远,他们更看重的可能还是买车与养车的费用问题,那么究竟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哪个更便宜呢?我们从买车和用车两个方面来讲。
首先在买车上,新能源汽车尽管拥有国家、地方补贴,但算下来依旧比同配燃油版高出不少。吉利帝豪油电版本差价约为4万,长安逸动则约为3万,可见在购车成本上传统燃油车占尽优势。
在用车成本方面,新能源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普通的40kWh电池能够续航300公里,以充电桩2元/度的计价方式来算,每公里电费不到3毛,当然如果选择家用充电或者更便宜的充电桩,这一价格会更少;而传统燃油车方面,以百公里油耗为7升计算,每公里油费需要5毛左右,这方面新能源汽车更具优势。
所以如果用车多,且准备用上很多年,那么新能源汽车会更划算,反之则是燃油车更便宜。
续航与使用
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最受诟病的无疑就是其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却只能跑300公里,优秀一些的也只有400公里出头,所以在续航里程方面燃油车具有天然的优势。
另外传统燃油车在能源补充上也比纯电动汽车更加便利,加油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充电却要用上数十分钟,选择慢充则更需要几个小时。对于汽车的使用极为不便,这也是纯电动汽车的不足之处。
但从驾驶方面来看,包含纯电动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上表现良好,百公里加速普遍优于燃油车,同时用电模式下汽车静谧性、舒适性也更优,这是新能源汽车所具备的优势。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3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1、节约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
2、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没有污染。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因为基本属于零排放,所以也在限号范围外。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4、噪声低。
新能源汽车缺点
1、因为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充电比较慢,需要数小时。
2、车辆保有量低,充电、加气、维修等不太方便。而且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因为普及面小。
3、续航里程短。一般车辆排量较小,动力不足,不适合长距离行驶。
4、价格不低。现在价格在5-10万的新能源汽车,只有纯电动汽车有批量生产,选择性不是太大。扩展资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为辅的发展方向,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二阶段是在纯电动汽车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纯电动汽车逐步替代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汽车以至于完全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零排放的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