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怎么样?
挺好的 211 985院校 大体上从事汽车、发动机、能源、环保、航空航天、船舶、空调、热工检测与自动化的设计开发、实验研究以及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了解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发展趋势和理论研究前沿,掌握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领域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测试、制造工艺和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外语阅读、翻译、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
成事在人 自己如果没有能力说什么专业好不好也是枉然的
这几年咱们专业的就业还行 具体下去也还可以 去东风 玉柴 潍柴 还有去三一重工的 咱们专业人数不怎么多 总体上在机械类专业都好找工作的大背景下 还是好找到工作的 不过想要有很大的成绩 还要靠现在好好努力了
不过你想的话可以去考咱们专业的研究生 这二年咱们专业的研究生扩招 加上其他学校学院的好的政策 考研究生是个不错的选择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生,江西吉安。
能源动力刘平老师还是很好的,你可以去找找他,让他指导你一下。
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各有各的优势专业。
1、重庆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特色专业:采矿工程、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市场营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城市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环境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其他重点专业
重庆市级特色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英语、表演、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冶金工程、自动化
2、湖南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新闻学、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建筑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
3、中南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临床医学、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精神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采矿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临床医学(五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物联网工程、法语、会计学、生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软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还有测绘工程、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采矿工程、广播电视学、医学检验技术、英语、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口腔医学(五年制)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1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 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 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 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 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 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人才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 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 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5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 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博士
6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 等
7知识结构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 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 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 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 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 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 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 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 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8就业方向
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9修业年限
四年开设院校( 非按排名排列)
中原工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新疆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德州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南昌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广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邵阳学院 佳木斯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扬州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西华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山西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藏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集美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青岛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烟台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平顶山学院 运城学院 贵州大学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武汉科技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方科技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专业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土木类 理科 647 637 64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理科 632 631 631.5
建筑学 理科 661 644 65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理科 633 632 632.5
机械类 理科 653 632 642.5
能源与动力工程 理科 632 631 631.5
工业设计 理科 644 632 638
工商管理 理科 647 642 644.5
会计学 理科 645 639 64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科 643 632 637.5
电子信息工程 理科 633 621 627
自动化 理科 633 631 632
信息安全 理科 633 633 633
通信工程 理科 637 633 6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科 641 631 636
软件工程 理科 642 623 632.5
化学 理科 640 640 640
应用化学 理科 631 631 631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科 640 631 635.5
数学类 理科 634 634 634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科 631 623 627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科 626 621 623.5
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科 634 624 629
金融学类(理) 理科 648 646 647
统计学类 理科 636 636 636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 理科 644 644 644
生物技术 理科 634 634 634
生物医学工程 理科 636 624 630
日语(文) 文科 633 630 631.5
英语(文) 文科 632 632 632
历史学 文科 634 634 634
金融学类(文) 文科 637 637 637
法学(文) 文科 634 627 630.5
经济学(文) 文科 637 637 637
汉语言文学 文科 633 633 633
新闻传播学类(文) 文科 639 633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