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机械动力工程学院2022外校保研名额
有70个名额。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健康状况需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招考体检标准。
4、毕业高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或毕业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及以上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022年毕业)。
5、英语水平要求,CET6≥425(或新TOEFL≥90、或IELTS≥6.0)。
6、综合素质优秀,学习成绩优秀。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
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外合作指的是该学院的办学是大连海洋大学于国外的其他大学一起合作办学的专业。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中新合作学院)始建于1952年9月,时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的加工科与轮机科;
2019年,学院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在的中新合作学院合并,成立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中新合作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普通本科和中外合作办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为教育部批准,我校与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合作培养的“3+1”本科教育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 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6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位列A+(前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进入A档(前2-5%),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B档(前20-30%),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名列第21,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以上海交大的名气、历史之悠久、实力之雄厚,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mem的含金量想必不用我们多介绍了
2、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系、机械设计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基础部等6系1部;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矿山机电等3个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硕士点(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流体机械及工程等2个二级硕士点;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等2个工程硕士授权。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10人,教授30人,副教授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指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气机械科。
1937年,工业机械门改为动力机械门。
1942年,创办航空工程系;1952年并入华东航空工程学院;2002年11月,复建航空航天工程系。
1953年,动力机械系招收解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
1958年,创办“核动力工程”专业。
1996年,设立工业工程专业,1997年,成立工业工程系。
1997年,在原机械系和动力系基础上,分别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和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2002年1月,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合并,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学校排名前五情况如下: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始建于1932年,其前身为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是清华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建有1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与企业建立了3个联合研究中心。与德国亚琛大学建立了“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制造国际联合实验室”。
2、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机械工程系成立于2008年,设备先进,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30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
3、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等。
4、华中科技大学。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共5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达700余项;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核心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心获国际制造工程师颁发的大学领先奖。
5、北京理工大学。
拥有2个教育部学科111创新引智基地和7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德、意、法、英等20余所一流大学设有本科生交换及联合培养项目。
奚立峰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系 教授
吴静怡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教授
朱向阳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管重大项目与高端人才计划)机器人研究所 教授
刘应征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国际化及公共关系)叶轮机械研究所 教授
欧阳华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基地工作)
孟 雁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人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