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第一次下煤矿什么体验

高贵的台灯
贤惠的指甲油
2022-12-22 02:52:28

第一次下煤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佳答案
跳跃的钢铁侠
淡定的狗
2025-08-06 05:24:43

第一次下煤矿的时候,觉得特别的害怕,尤其是在做那个升降梯的时候。觉得特别的危险。特别的害怕。并且进了矿洞以后,特别的害怕矿洞坍塌,所以说第一次下煤矿的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千万不要害怕,要勇敢起来。

最新回答
无限的招牌
谨慎的金鱼
2025-08-06 05:24:43

我研究生读的是偏门的地球物理专业,本来考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没办法,被调剂了,而且调剂的尺度还挺大,在矿业大学,当然免不了跟煤矿打交道,要去矿上做项目。

我仍然清晰的记得2010年,我第一次跟随导师下矿井时候的情境,那是安徽的皖北煤电,当时的回采工作面的埋深是将近一千米,两淮地区的煤矿大都时间已经很长了,开采深度也很深。想要下到开采工作面先要乘坐八百多米的电梯,矿上人叫罐笼,八百多米,用不了一两分钟,可见电梯的速度有多快。不像小区里电梯装潢的那么精致,可以无聊时看看广告,刷刷手机,这里的罐笼四面通透,没有遮挡,急速下降时,只能听到罐笼与钢骨架还有钢丝绳间快速摩擦的巨大的呼啦呼的声响;冷风从四面八方灌进来,让你下意识的调整姿势,握紧扶手。井筒四周的各种黑乎乎的管道和渗着水的墙壁以极快的速度滑过眼前。

我在井下待了四个多小时,那四个小时恐怕比四天还要长,我甚至会幻想,我头上顶着近千米厚的岩体,万一这一千米厚的岩体垮下来怎么办,我可能就会成为千万年之后被后人挖出来的一具化石,虽然我也知道这不可能发生,但是那种压抑狭小的空间会让你控制不住地产生这种恐惧,除了自己和同伴的矿灯所能照亮的那个点,其他什么都看不到,能看到的都是漆黑一片,但是你能感觉到,自己周围要么是石头,要么是煤,要么就是布满了煤灰的生锈的钢铁,仅此而已;随着矿灯射出去的光,能感觉到密集的粉尘扑面而来,让人窒息、无处闪躲;能听到的,就是自己带着口罩的卖力的呼吸声,和头顶上顶板不断渗(shen)漏的滴水的声音。

四个小时之后,我升井到地面,又重新看见了阳光,看到了充满生机的花草树木,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我突然感觉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珍贵,那么的美好。原来矿工的工作环境这般恶劣,原来我们生命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其实是最珍贵的东西,阳光、空气和水!

土豪的小天鹅
欣喜的洋葱
2025-08-06 05:24:43
‍‍在山西的煤矿工作五年以来,遇到的事不少,但是最让我信服的只有一件事!山西窑神一说!刚开始到煤矿的时候,我们矿的上方有一做庙,但是发现以后就挺好奇,不断的问身边的老职工,他们的回答很简单:那是窑神,这里都信这个!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当然是知道无神论者,但是随着自己在这干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也开始觉得有些事挺玄乎的!我14年刚到生产区队的时候,正好矿上生产职工变化太大,更换了一批新的队伍!新的生产区队对工作面的设备进行了系统性的检修以后,便开始组织生产,当时的队伍也是新队但都是从大矿过来的老职工,工人工作年限最低也是15年!队长也急于的表现自己队伍的实力。但是从投入生产第一天开始就开始不正常,而且设备损坏是从里往外逐步开始的,从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皮带输送机—泵站,设备损坏的就是挨着来的,根本不隔天,而且检修完一遍以后,又是从上面的顺序开始出问题,区领导是各种着急,矿领导也是各种着急!后来当地一个老职工说,没有祭拜窑,当时也是确实没有办法了区长就领着我们区管人员去祭拜了一下!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开始井下一切顺利,什么问题没有了,还真是玄乎。‍‍

危机的摩托
追寻的草莓
2025-08-06 05:24:43
我刚出师开始自己适应单人工作时的一次井下冒顶埋我事故。我第一次单独操作采煤工作,我做完所有的一切工作后,独自一人使用液压柱支撑掘进工作面,就在我感到自信的时候,忘乎所以的觉得自己就剩最后一根液压柱支撑就可以下班了,而这时候死神盯上了我,我不知道所要的液压柱的支撑面顶部岩层已经破碎,我也没有去仔细观察顶上情况,冒然的去排放液压柱里液压液,突然,只听顶上“轰”的一声,碎石夹着一块长约一米多,厚约一二十公分的大石块,从我头顶直接垮塌下来。我只听危险来临之际,正要转身逃跑时为时已晚,大石块在我脑后剐蹭一下,我的安全帽和矿灯脱离我的头部,我被掉下的大石块推倒埋在大石块下,当时的我晕了过去

紧张的康乃馨
淡淡的山水
2025-08-06 05:24:43
2008年11月14日进入洛阳龙门煤矿经过一星期的学习和安全培训。11月22日签完用工合同领过工作服交完押金正持成为煤矿的一名协议工。11月23日下午14点四十分进入矿区点名,开完班前会进入换衣间当我进入换衣间在开衣柜时一摸一手黑都是细煤灰。其实我在家是个爱干净的人从小到大又出过力第一次尝试煤矿工作并切听老年人说煤矿很危险并且很累人,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么脏时心理有一种退缩的感觉,我鼓励自己既然来了就要体验一下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我换上工作服穿上胶鞋去领矿灯和自救器,一个矿灯和一个自救器合重7斤用腰带系在要间。15点30分左右进入井口等待下井当机电室工作人员收到我的入井牌时我进入罐笼放下罐莲罐笼缓缓如井有一种坐电梯的感觉。5分钟后罐笼进入井底感觉井口到井底有400米左右,井是一口直径3米原形直井,井的边缘还在渗水。下灌后映入眼连是满地铺好的电机车轨道跟火车道没什么两样,它分东西两大巷我们在东大巷工作我一边走一边观赏周围的环境当走到100米时大巷曲曲弯弯我已分不清东西南北,也可以说没有老工人的领路一个陌生人非走迷不可。经过4000米的大巷行走进入皮带巷,皮带巷道路坎坷不平跟下山路似的,皮带巷最宽40公分最在窄处人还要侧者身躯过,右边是正在运行的皮带,脚下是 源源不断小水在流足足行了600米。下来进入溜子巷;比原来的路更难走弯着腰,爬者;跪者行走看到上下左右我心理胆战心惊,四周都是煤柱顶着煤层时不时还会发出咯吱或漏煤渣的声音,仿佛或感觉想要塌。班长开始安排我工作每人发一张尖锨开始往溜子上豁煤时不时瓦斯报警器在报警。工作有条有条序的进展中,有人开溜子;有人在拿液压柱顶煤层,还有人在用电在放炮。当我听到炮声时吓的要死整个工作面被震的想要塌,煤尘非常大呛的出不来气,两分钟过后领导催我们赶紧干说今天就这么多活干完下班,那工作跟劳改没什么两样还非常累,工作面只有1米3高连腰都直不起还有密密麻麻的液压柱在顶着煤层防着漏顶。4个小时后领导让我们这些新工人和两个老工人把六七根废旧的煤柱子和用来顶煤层的工字钢运到料厂就下班。他在前面拉我在后边推因为直不起腰只能用这个办法。干完后我们结伴开始下班,下班的路更难走一路上坡,当我走完皮带巷时已经是精疲力尽,腰酸背疼饿的头昏眼花。特别口渴因为一班8个小时没有吃饭和喝水。升井后我在换衣间照了一下镜子除了牙和眼是白的浑身跟非洲人似的。洗完藻吃过饭已经是凌晨3点半我躺在床上开想;果真和老年人说的一样,脏,累,危险。这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前。这篇文章是我亲身经历后写的,希望没有下过煤窑的朋友你们不要去选择这个行业,虽然工资高但是是拿命和力气换的。

动人的草丛
敏感的小馒头
2025-08-06 05:24:43

深入了解了之后发现也没有那么可怕了,但危险依然存在。

看到电视上新闻报道的那些煤矿事故,还是觉得很心酸,毕竟是同行吗,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慨吧。以前没有在煤矿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报道就觉得这只是一个新闻事件,而现在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那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想想来到煤矿上班的工人,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哪个不是家里的顶梁柱,而出事了那就是有生命危险的。家里的顶梁柱没了,那就是天塌了,那就意味着,一个孩子没有父亲,一个女人没有丈夫,父母没有了儿子。想到这里不仅悲从中来。

顶板事故

顶板灾害是煤矿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在煤矿五大灾害(煤尘、水、火、瓦斯、顶板)中,无论是发生次数,还是死亡人数,顶板事故都居煤矿各类事故之首。随着工作面的开采,煤层上面的顶板岩层失去了支撑,原来的压力平衡遭到破坏,煤层顶板在上覆岩层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

如果我们支护不及时或支护强度不够,很容易使工作面的顶板岩层发生断裂和冒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及设备的损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冒顶事故。

聪慧的帆布鞋
聪慧的镜子
2025-08-06 05:24:43
山西煤矿工人生存状况调查:挣钱比人命更重要

地下数百米深处挥汗如雨的矿工兄弟,他们在黑暗充满危机的乌金世界中,是怎样来生存的?新年伊始,记者来到了山西运城与临汾交界之处的大山之中,探望并了解这群特殊环境下劳动人的生活。

矿工的生活条件

沿龙虎公路北行至河津市于乡宁县交界处的吕梁山脚下,写有某煤矿名称的醒目招牌进入了记者的视线。一下汽车,肆虐的寒风便裹挟着煤渣和石子猛烈地袭打着记者的面部和身体。

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间空旷的狭长山谷,山谷深处的空地上堆满了出窑不久的煤炭,在南侧半山腰上则建着几排低矮的泥坯房,这些房屋正是该矿百余工人的居住之地。

这个共分三排的泥坯房群,每排十间,每间房屋的门口均盘着一个夏季时在屋外用来做饭的炉子,屋前散落着湿漉漉的炉渣,地面上流着做完饭后被任意倾倒的脏水,水上还漂着大片的白菜叶。

在土坯房的右侧,一个菜贩正与两名民工讨价还价,脚下一箩筐大白菜是他们讨价的主题。

“每斤九毛!”菜贩面无表情地高声说着,一旁不住地搓手、踱步的一个穿着脏黑衣服的中年人应声说道“比肉还贵呢!”

这位中年人就是这里的矿工,菜价高是他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情,但他很对此没办法。

“不仅是菜贵,这里啥都贵,一斤鸡蛋四块五,一斤五花猪肉卖九块钱。上个月过生日,我花五块多钱割了一小块肉。”这名矿工说。为了省钱,他们只能吃最便宜的白菜,每天都是“白菜煮面疙瘩”。

在这里,住宿条件也十分简陋。破烂的木门,是他们全部家当的门户,用砖架上木板,铺上薄薄的又黑又脏的被子是他们的床,腾着浓浓的煤烟泥糊下的炉子是他们唯一的取暖做饭设施,三合板做成的菜板、在墙中央掏开的窗户、到处是土的地面,就是这群人的生活场所。

矿工的生存现状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位负责人曾对媒体说过这样一番话:“煤矿工人干的是最险、最累的活,他们就像是在‘地狱’里干活一样。” 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煤矿工人的生存现状。

矿工们的收入却与沉重的劳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尤其在一些较小的煤矿务工的矿工,矿工做为高收入阶层的历史早已一去不返。

“人们都以为我们工资高,实际上我们挣的工资和建筑工地上的小工差不多,可我们的活要比他们苦得多,累得多。”一名矿工说。

“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煤矿工人的收入标准已大大降低。过去,一个煤矿工人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家中的烟、酒、粮都是特供的。而现在许多井下一线煤矿工人年收入不足一万元,家中的生活相当困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位领导曾这样讲过。

现实中,煤矿工人在工资待遇问题上明显属于“弱势群体”,除了工资与劳动强度不相适应外,矿工的工资还经常被无故克扣。个别黑心老板把工人当成了非法牟利的工具,肆意盘剥他们的劳动。

在采访中,记者所接触到的矿工大多来自陕西、安徽、湖北、河南几个省份,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矿工都有着相似的家庭状况,贫困的阴影几乎存在于每个矿工的心里,因此拼命挣钱便成了他们唯一的目的。

矿工的身体状况

“煤矿的活儿就是三个字:‘脏、苦、累’,一班八个小时,一刻也不能歇,第一次下矿的人会累得吐血。”矿工们说。

挖煤——吃饭——睡觉,这已成为大多数煤矿工人一日生活的三部曲。记者在对近二十座煤矿工人的生存现状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在他们的窝棚内没有发现一台包括电视在内的影音设备。实际上,即便有这样的设备也是多余的,在每天高强度的劳动过后,矿工最需要的是卧床休息。挖煤、吃饭、睡觉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全部,在总是感到睡不够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权利。而相对于单调的生活而言,最令人担心的还是矿工的身体状况。

煤矿工人的身体状况十分令人堪忧,可在中小型私营煤矿上,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则与他们无缘,矿工得了疾病以后的治疗费用(除工伤外)亦无人买单。如此之下,矿工实际上是在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在换取少得可怜的金钱。

人们都知道,煤矿有个“百万吨死亡率”的说法,这个说法给人的启示是:煤矿可以死人,煤矿必然死人。然而尽管如此,到煤矿打工的民工仍络绎不绝,个别煤矿还一度出现了民工坐等活干的场面,这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缺钱难以活命,挣钱比命更重要!”

无奈的冷风
发嗲的香烟
2025-08-06 05:24:43

很多人对于煤矿可能并不陌生,毕竟现在的生活中离不开煤这种重要的资源,在很多人眼中,煤矿是危险的,很少人愿意去煤矿干活,对于那些煤矿一线的工人来说,他们最真实的感受是,很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工作非常的辛苦。

一、煤矿一线的工人的感受

对于所有的煤矿工人而言,他们每日的工作场所就是井下,一般来说都是在800米之下每天都是三班倒,很辛苦,早上六点要点名,五点半就要起床吃完饭,一天要开始八九个小时的工作,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可能一整个月都见不到太阳,可以说但凡是煤矿一线的工人没有不说累的,此外,到了井下就会有大量的粉尘和煤层,只有头上摆个矿灯,这种工作环境会让人的内心产生很大的恐惧,这还不算完,机器的皮带在轰隆隆地运转,井下的温度一般都是30多度,衣服很快就会汗湿,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对于每一个煤矿工人来说,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安全的上下班,没有在工作中受伤,或者在行进的路上磕着碰着就已经是万幸了。此外,在煤矿工作的功能基本上都是男的,女人很少,因此工地里的女人总会成为男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二、对煤矿工人的看法

煤矿工人面临着最艰辛的工作环境和要面对矿山时刻坍塌的危险,当然,对于现代的企业,机械化程度都很高,也正在努力的实现自动化采煤,但是现在的煤层依然是很多工作人员患病的罪魁祸手,井下有水、火、瓦斯、煤层、顶板,这些都是能够引起灾害的危险源,从新闻上我们也能够看到总是每年有很多的死亡案例,这种危险的情况在产量小和私有煤矿环境下一定是更为糟糕的,小编只能表示我们父辈那一代的煤矿工人是真的辛苦。

煤矿工人们很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够对他们报以他们应该享有的尊敬。

明理的小虾米
寂寞的大门
2025-08-06 05:24:43
说实话,凡井下工作过的,没有多少人愿意让他的孩子再从事煤矿工作。辛苦不说,时间非常大,说是八小时,十几个小时都不止。虽然现在事故率已经很低,但此行业属高危行业,时时刻刻都得注意安全。顶板事故,车辆,机器设备,瓦斯,水灾,火灾,煤尘,大事不由人,小事自己操心。

甜美的酒窝
清秀的心情
2025-08-06 05:24:43
感受与启示

一次次漫长的井下之旅,让我不仅深深感受到矿工们勤劳朴实的天性,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矿工们工作的艰苦与劳累:在这样一个难以改变的工作环境中,矿工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习惯并适应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压力和挑战;在常年累月“两头不见太阳”的工作条件下,他们依然能无怨无悔、毫不奢求。这是怎样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啊!他们奉献最多,索取最少,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

他们勤劳而朴实……

如果有人问:工农兵之中谁更辛苦一些?我的回答是:工人。当然,我所说的工人是指井下工作面上的采煤工人。他们工作的艰辛也就注定了他们生活的艰辛。然而,他们特有的那种对苦的承受能力和忍耐能力着实让我感动。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却能忍辱负重求得风平浪静;他们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却懂得让为先、和为贵。队长错扣了一名工人的工分,这名工人虽说心里也有怨气,但也没有去找队长理论。后来队长发现了自己的失误,补发了这名工人的工分,并向他当面道歉。这名工人却大度的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甚至心里还很感激知错就改的队长。两名采掘工在井下抬铁顶子时,不小心砸伤了其中一人的脚,另一名工人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又是送钱、又是送水果,还说了很多歉意的话。而受伤的人却没有怨恨他,反倒安慰说:我受伤是因为自己没有抬好砸了自己的脚,怎么能怪你呢。

然而,勤劳朴实的采煤工人却有着不平等的精神礼遇。我们看书读文章,却极少看到过赞美采煤工人吃苦耐劳无尚光荣的激情文字,也很少有对采煤矿工朴实、勤劳、奉献的颂扬文章。

古有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虽说此炭非彼炭,卖炭也并非采煤,但其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却是将那时的“煤黑子”刻画得维妙维肖,淋漓尽致。

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井下的巷道很长很长,走也走不到尽头。有的空间很低,有的跨度很窄;工作面附近有的地方有很陡的坡,需要爬过去或钻过去;有的滴水象下雨一样,甚至比雨滴还大,水流象自来水一样连成了线,走过去就象过水帘洞,衣服从外面湿到里面;有时地上的积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灌到靴子里,你的脚就会被水浸泡得泛白;放炮的时候,一时排不出去的炮烟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让你流泪、使你干咳;溜子开动的时候,别人都闷头攉煤,你决不能停下来歇口气,当你那段煤被拉走后,也许汗水早已让你的衣服从里湿到了外……

他们伟大而高尚……

是啊,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矿工们不仅要出煤,更要忍受那令人窒息的粉尘,忍受潮湿的热气,焦渴、饥饿和难以预料、难以想像的困难。他们长时间在见不着阳光的地方工作,却为我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如此恶劣的环境,造就了我们的矿工坚强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对人的豁达,热情,豪爽,他们虽被煤尘涤荡得只剩下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口洁白的牙齿,可他们的心和他们采出的煤一样火热。此时,我理解了煤矿工人为什么那么豪爽,因为他们不畏艰难的勇气使大自然拜倒在他们的脚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明,创造了财富。他们敢爱敢恨,就像那井下的乌金,埋得再深也会有被发掘出来的时候……

他们工作的场所学问也很深……

煤矿固有的危险性,决定了煤矿安全生产缊含着很深的学问。下井锻炼学习,所到之处,可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系统能够在地面上随时掌握数百米矿井下人员的确切位置,实现远程定位;在井下一旦迷失方向,可根据风水管道、皮带线路或迎着风流方向寻找出口;在井下需要休息时,应选择顶板完整、支架完好、不妨碍工作、不妨碍行车、通风良好的安全地点;不能在密闭墙跟前或盲巷内休息因为这些地点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有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