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怎么样?专业就业前景怎样?在各专业中排名?13届新生望学姐学长解答~
小盆友你好~
首先欢迎你报考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6个二级学科。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形成了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实践教学基地等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是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单位,也是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主要依托院系之一,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
本专业着重培养集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电力、制冷低温、采暖空调、汽车、船舶、流体机械、电子信息、冶金、化工、铁路、医药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多年来,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项优秀学生奖助学金。每年约50%的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究生深造(含20%左右的免试研究生),其中5%左右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院与数十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知名合资及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联系,毕业生深受业界认同,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
能源动力专业类排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94个专业类排行榜
2012-2013年能源动力类专业排名
排 名学校名称星 级学校数
1西安交通大学5★150
2清华大学5★150
3浙江大学5★150
4华中科技大学5★150
5天津大学5★150
6北京理工大学5★150
7哈尔滨工业大学5★150
最后附上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2013级新生群(83554259),有兴趣或疑问都可以到里面咨询,有众多热心的学长学姐给你指点迷津哦~
1、机械工程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是华中科技大学成长的缩影;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也使其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
作为科技产业领域的孵化器,近十年来,学院先后孵化出2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衍生出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转化平台。供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工资高。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在全国排名第三,次于香港科技大和清华,是第二大的院系,收人相当多。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而且计算机学院下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3、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专业属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所以华科在湖北招生很多,电气专业分数超过其在湖北录取线40分左右,是全国顶尖专业。
作为全国电气工程领域前几位的大学,基本上不用担心就业。去电厂、各地供电局、电力设计院等,待遇都比较好,基本上都是福利或其他的补贴比工资多很多的那种。
4、电子信息与通信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始建于1960年。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二个一级学科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信学院学生人数众多,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有多名学子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
在宽带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防伪技术、图像图形与多媒体处理技术、空间导航与探测技术、辐射特性与电磁目标探测、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获得很多的成就。
相关内容:
截至2021年12月,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教授14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截至2022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拥有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9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A组(制冷与低温、流机)专业方向介绍
B组(热动(燃烧)、水机)专业方向介绍
C组(动机)专业方向介绍
D组(过控)专业方向介绍
E组(核电)专业方向介绍
核工程与核技术系介绍
核工程与核技术系(Department of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DNET)历史源自1958年原华中工学院所建的工程物理系。1962 年原工程物理系暂停。1997年核专业方向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复办。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广核集团签订了“订单+联合培养”的人才委托培养协议,依托能源学院开设“广核班”。2010年,在核电发展形势明朗的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正式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并被列为华中科技大学高考自主招生专业。同年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也签署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后暂停)。截至2017年初,本专业已毕业本科生70余名,现有在读本科生约80名,研究生10余名。武汉大学中国学科评价中心(rccse.whu.edu.cn)发布的2014-2015核工程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排名中,我校排名第九。
近年来陆续我系引进了多位包括国家青年人才在内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较有力的科研与教学队伍。核工程与核技术系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多层次师资10多名,兼职及外聘教授多人。已建设有先进核能系统分析计算中心、热工水力综合实验室、核能-环境-化学交叉学科实验室,核电站运行仿真教学实验室等平台。目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科研:
反应堆热工水力及安全方向:
自然循环条件下临界热流密度(CHF)分析;
核电站比例模化试验及程序模拟验证;
核安全最佳估算及不确定性分析;
核材料热学性能的微纳尺度模拟;
核电站安全壳过滤降压系统设计方法;
传热流动方向:
多孔介质传热与流动、电子器件散热技术;
能源系统热力学分析、核动力装置与设备换热技术;
安全壳泄漏率预测模型及分配律;
中子物理与反应堆物理方向:
中子物理学及核反应堆物理设计;
复杂核反应堆耦合系统模拟;
先进高温气冷堆系统分析程序研究;
放射性废物处理方向:
模拟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吸附法、高级氧化法、水泥固化法;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法,Fenton体系,臭氧、电催化;
粒子与核材料相互作用方向:
核材料在辐射下损伤形成及演变机制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
低能离子束诱导半导体材料表面形成自组织微纳米结构;
聚变堆第一壁材料辐照性能;
基于β辐射伏特效应的核电池的理论研究;
核工程与核技术系将以全球核能复兴、中国核电快速发展和内陆核电重启为契机,与国内外单位开展合作,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致力培养核科技人才。热忱欢迎海内外核相关专业人才加盟。
系主任:杨军,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博士学位,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保罗-谢尔研究院(Paul Scherrer Institut) 从事研究工作。入选青年人才,现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核工程与核技术系主任,先进核能系统分析计算中心主任。兼任国际清洁能源论坛理事、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教育与科普分会理事、教育部高等院校核工程类教指委委员、湖北省核学会理事。担任英文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Nuclear Reactor Design and Technology (JANDT)、Nuclear Science编委及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核能前沿科技青年学术论坛”发起人。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基金项目及多个国防科研项目。已发表期刊和会议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图书章节、译著多本。主要研究方向: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先进核能系统最佳估算与数值模拟,第三代反应堆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验证,先进核电分析程序的验证与确认,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设计。
学校的学院名都是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有关没有说哪个专业一定是哪个学院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重视的是热能,他和机械重视的传动是有区别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属于能源动力类但是在研究生专业的时候,属于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类,里面有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制冷,热能工程,显然在研究生方向上又和机械类的有很大关系。
浙大和华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属于什么学院,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926a7161582514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其他学院有:工程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院、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