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后出来做什么
毕业最好是跟着导师做设计
给电厂做锅炉汽机系统的设计
有基础之后自己创业
这是最好的
本科毕业去电厂上班就是工人
研究生去也是工人
不过可能以后发展有优势
毕业后去什么电厂最重要
华能
华电等五大发电公司是首选
要是小电厂自备电厂就大不一样了
工资奖金低
福利不好
单纯从就业讲,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就业要好些吧,每年都有中广核,中核的联合培养项目。
学科实力讲,高分子要好些,川大工科中的强手,招生分数一半较热动要高些。就业不清楚,可能没有热动这些年火。
另附:川大热动是水动方向,就是水轮机方向,汽轮机也可以。不像西安交大是锅炉方向,哈工大是制冷方向等。科研实力有限,不过就业还好。
川大的热动在全国该专业排名并不靠前,这个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热动这个专业是由原来的9各专业合并而来的名称,而这个专业在各个学校也只是改了名称而已,具体学习研究方向是没有变化的,而排名的时候不可能单独以某一个方向来进行,全国设置热动专业的学校中,水动方向是比较少的,所以这个排名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抛开专业排名,客观的说川大的水电学院整体实力是很强的,川大水电学院本科有四个专业:水工、热动、水文、农水。水电学院可以算得上是川大的王牌学院之一吧,当然可能比不上清华、武大等的水电,但是也是传统强校之一,论实力也绝对是前几名,工作之后你会发现行业内活跃着很多川大的校友,他们大都很优秀,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现在单独谈一谈热动专业,这个专业在水电站主要从事运行维护工作,也可以在设计院或者制造厂家从事水力机械方面的设计研究工作。
说到前景,分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前景,目前(若干年后就不清楚了哈)这个专业就业率是水电学院最好的,也可以说是川大最好的之一,几乎年年都是100%,甚至出现很多保研的自动放弃,主动参加工作的情况,当然我并不鼓励你这样哈。。。
二是你问的学术前景,这个我没有继续深造,不太好说,说说我们那届的具体情况吧,专业总工80人左右,两个班,保研5个,一个中科院,一个浙大,两个留在了川大,还有一个放弃,直接工作了,考研的似乎有2个,其余全部都工作了。研究生出来后做什么呢,一是设计院,二是继续深造留校,三是找个可能和本科生同样的单位,但是待遇和前途要优于本科生。
大概就是这样了,呵呵,希望能帮到你。。。
四川大学非常好。
四川大学是一所双一流A类高校、985高校、211高校、国家重点高校、中央部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高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高校,四川大学的多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
四川大学的全国排名
四川大学在2020年ESI国际排名中,位于国际264名,内地12名;
四川大学在2021QS世界排名中,位于国际531-540名,内地第28名;
四川大学在2021年泰晤士世界排名中,位于国际601-800名,内地第48名;
四川大学在2021U.S.News世界排名中,位于国际406名,内地第28名。
综上可见,四川大学在国际大学中的排名位于264~800名之间,在中国内地的大学排名中位于12~48名之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1、口腔医学
2、法医学
3、人力资源管理
4、信息资源管理
5、轻化工程
有中医专业。
扩展资料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1]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4个,其中2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专任教师5494人;全日制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3700余人。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主要有汽车厂、摩托车厂、内燃机厂、造船厂、设计院、研究所及高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公共基础课,机械类基础课(如制图、力学、金属材料等),电工电子与计算机类基础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应用、软件基础、CAD等),热工基础课(如传热学、热力学、燃烧学、流体力学、热工仪表与测量等);专业课和选修课有:热交换原理与技术,热工系统优化设计,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热能动力系统与装置、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技术、动力机械、锅炉原理、供热工程、热力发电厂、太阳能工程、干燥原理与技术等。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冶金学院
[福建] 集美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电力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所在学院名称
哲学 4 哲学 哲学与艺术学院
宗教学 4 哲学 哲学与艺术学院
经济学 4 经济学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经济学 经济学院
财政学 4 经济学 经济学院
金融学 4 经济学 经济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 4 经济学 经济学院
法学 4 法学 法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4 法学 马列部
汉语言文学 4 文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英语 4 文学 外语学院
俄语 4 文学 外语学院
日语 4 文学 外语学院
新闻学 4 文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 4 文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广告学 4 文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编辑出版学 4 文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绘画 4 文学 哲学与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 4 文学 哲学与艺术学院
表演 4 文学 哲学与艺术学院
历史学 4 历史学 历史文学学院
考古学 4 历史学 历史文学学院
博物馆学 4 历史学 历史文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理学 数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理学 数学学院
物理学 4 理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物理学 4 理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 4 理学 化学学院
应用化学 4 理学 化学学院
生物科学 4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4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 工学 电子信息学院
微电子学 4 工学 电气信息学院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 理学 电子信息学院
材料物理 4 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 4 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4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生态学 4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统计学 4 理学 数学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 4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4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工程 4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 工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 工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4 工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 工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4 工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 4 工学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 工学 电气信息学院
自动化 4 工学 电气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4 工学 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工程 4 工学 电气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工学 计算机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4 工学 电子信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4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学 4 工学 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 4 工学 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4 工学 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 4 工学 建筑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4 工学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4 工学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4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4 工学 化学工程学院
制药工程 4 工学 化学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4 工学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轻化工程 4 工学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4 工学 纺织工程与服装学院
工程力学 4 工学 建筑学院
生物工程 4 工学 化学工程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 4 工学 水利水电学院
管理科学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会计学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4 管理学 历史文化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4 管理学 经济学院
图书馆学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档案学 4 管理学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4 管理学 哲学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