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项目是什么?
光伏发电是:
光伏发电指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通常系统主要由太阳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及配电设备构成,同时再加上监控系统、有功无功控制系统、功率预测系统、五防系统及无功补偿装置等辅助系统组成一套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是完成太阳能到电能转换的载体,光生伏特效应是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
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是太阳能发电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我国政府支持的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光伏电站项目,能源主管部门出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光伏电站项目系指作为公共电源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同时,政府在“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中,光伏独立供电工程是主要解决方案之一
建设类型:分为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农、林、牧、渔)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执行电价:分为国家补贴项目和 平价上网项目(今后主流项目) 。
以下主要从 开发原则、基本知识、标准要求三个方面介绍 。
开发项目应遵循“战略契合、风险可控、经济可行”的原则。
战略契合: 是指项目投资应契合国家和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结合所在区域业务布局和市场形势有效执行。应倾向在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和电网结构先进、经济发达、政府支持力度大的区域。
风险可控: 是指综合分析投资项目的政策法规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社会 稳定性风险等,通过评估,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措施,力求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
经济可行: 指收集项目前期信息,利用测算软件,综合分析投资项目的预期经济指标,经济指标相关要求满足公司投资要求。
涉及部门: 光伏项目开发主要涉及到县政府、镇政府、发改、招商、自然、林业、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
光资源区域: 按照国家发改委分类标准分为3类资源区。
项目补贴: 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初期是一次性建设补助,称为金太阳项目。后国家发改委优化为度电补贴,原则上补贴20年,各地方又根据发展情况,也给出台过一些补贴政策。
平价上网: 国家在一段时间内采取补贴形式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效果显著,近期多数地区,特别是光照条件好、消纳能力强和燃煤电价高的区域,新建光伏项目可以不再需要国家补贴,参照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执行,基本实现了光伏行业长期追求的平价上网目标。
各省电价: 国家发改委自2017年7月1日起,调整各省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若是申报平价上网项目,则项目上网电价具体如下:
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选择连片集中的1000亩以上土地资源,也可是5公里范围内2-3块地拼凑而成,建设规模达50MW及以上。一般情况下,200亩地可建设10MW,因用地类型不同和利用率不同,具体容量需由公司项目开发人员判断。
用地合规: 地面光伏电站项目选址要求前往自然(规划建设处、空间规划处、自然资源调查检测处)、林业(林业部门)、水利(行政审批处)等局咨询用地是否适宜建设光伏电站,或者由自然部门先推荐一些能利用的地块,再去其他局核实。要明确是否涉及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公益林地、湿地保护区及分蓄洪区等政策敏感红线。
从自然资源局管理的土地可以利用 农用地 (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除外,可用的有旱地、果园、茶园、坑塘水面,水库水面,设施农用地); 建设用地 (工业用地、采矿用地); 未利用地 (其他草地,湖泊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盐碱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业内利用较多的为旱地、坑塘水面、水库水面和未利用地。
从林业部门管理的土地可以利用 宜林地和盖度在50%以下的灌木林 。当从自然局查询涉及林地的,一定要前往林业部门的林政股咨询,能否使用,如何创造条件利用,不得利用公益林、有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等。业内利用较多的是宜林地和盖度在50%以下灌木林,又因使用灌木林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高于宜林地一倍,两种可利用的地类中宜林地优先。
从水利部门管理的土地可以利用 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民垸和滩涂 等,一定要了解投建项目防洪情况,是否在分蓄洪区域或保护区内。大面积的水面可能已列入湿地保护区和生态红线,这还需要前往自然局(空间规划处)咨询。
接入可行: 光伏电站生产的清洁能源需架高压线送至就近的变电站内,一般来说30MW以下的项目接入35kV变电站,30-120MW的项目可选择接入110kV变电站,120MW及以上的项目接入220kV变电站。变电站的分布一般在人群密集的城区及大型集镇内,具体可咨询县市供电公司的发展部,并取得项目所在区域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分布图。
外部环境 :光伏电站外部环境较好,主要是指所在县域经济较发达,招商引资热情较大,项目地无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场交通便利,当地民风淳朴。
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
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地各种灯具等。
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到2009年,中国并网发电还未开始全面推广,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用电是由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的。
光伏发电的介绍解析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的。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的装置。
2019年7月,中国的装机容量光伏是全球第一,2018年统计达到1.4亿千瓦。从2025年开始,中国光伏发电将逐步成为主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