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和消纳容量有什么区别?各自的数据来源是什么?
电网对风电的消纳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
与集中式的风电开发模式相比,分散式风电开发在利用分散的风能资源、促进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方面具有优势;但大量分散式风电的接入也会给配电网带来较大的运行压力,超过区域负荷还会出现配电网电力反送,与配电网操作规程和设备运行条件不符,在增加电力传输损耗的同时还会影响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从而产生弃风限电问题。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散式风电管理办法([2018]30号文),分散式风电场接入等级提高到110kV(东北66kV),并规定在110(东北66kV)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内消纳,不向110(东北66kV)千伏的上一级电压等级电网反送电。
根据《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能源[2017]2150号)》 ,分散式风电可以参与市场化交易试点。这给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提供了更多选择模式,包括直接交易、电网企业代售、电网企业标杆电价收购,以及“过网费”的标准。
a、最小负荷法:分散式风电场发送的最大负荷小于区域配电网最小的用电负荷。现场需收集拟接入的变电站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调查区域配电网负荷的性质,了解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发送的电量完全消纳为原则,来规划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b、负荷曲线匹配法:分析风资源数据,模拟风力发电的逐月典型日负荷曲线,并将风力发电负荷曲线与区域配电网用电负荷曲线相匹配。
经对变电站最大用电负荷和最小用电负荷初步判断后,根据现场实测的风资源数据,优选风机参数,建模。模拟出风力发电的逐月典型日的发电负荷曲线,再进一步针对变电站逐月典型日负荷曲线进行分析比较。按照区域配电网内消纳的原则,充分利用开发当地的风资源,提升风电场装机容量。负荷曲线匹配如下图所示网页链接。
土地消纳能力是指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前提下,一个区域能永久供养的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或土地退化前区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消耗的意思。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指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他认为,宏观上来看,我国电力还没有真正过剩,美国每年人均用电量大约是14000-15000度,德国和日本大概每年人均是8000~10000度,我国人均只有4000度,四川人均每年仅有2000度,电力消费远远没有饱和。每年还需10~20亿吨燃煤来补充电力。在一定的政策调控下,做好各种能源配额,实施好火电的调峰,现有的清洁能源总量是可以消纳完毕的。
而刘汉元所说的消纳完毕,需要建立在外送通道足够的基础之上。但目前,四川电力外送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由此可见消纳是消耗的意思。
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升
2018年,全国风、光、水、核四种清洁能源总发电装机达到7.49亿千瓦,总发电量累计2.08万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利用率达92.8%,弃风率7.2%,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光伏利用率达97%,弃光率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水能利用率95%以上;核电运行平稳,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整体而言,清洁能源消纳的形势持续向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风电利用率90%、光伏发电利用率95%)。
以上内容参考新华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升
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及污染物,为保护环境,这部分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生产生活建设环境,消纳用地就是专门用于处理污染物的场所的公共事业用地。
土地消纳能力是指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前提下,一个区域能永久供养的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通过电力网络远距离送到其他用电地区。
泛在电力物联网指在电力行业的任何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信息连接和交互,产生共享数据,为用户、电网、发电、供应商和政府社会服务。
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主要是将分布式新能源聚合成实体,形成虚拟电厂,以多能互补的形式提高分布式新能源的友好并网水平和电网可调控容量占比,并且优化调度实现跨区域协调控制,促进集中式新能源省间交易和分布式新能源省内交易。
可以预想未来在物联网建成后,由于发电和用电终端的数据已通过通信网实时反馈,电源供应能力和负荷需求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进行匹配。
并且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精确预测,从而避免弃电发生。并且由于对终端供需数据的精确掌握,利于撮合电力交易,使得新能源发电企业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扩展资料
在解决风电市场消纳和有效利用问题方面,《通知》明确了总体要求: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要高度重视风电有效利用工作,在深入分析本地区风电消纳形势的基础上,大胆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优化本地电网调度运行,协调好风电与自备电厂、供热机组之间的关系。
明确不同电源之间的调度次序,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各派出机构在国家能源局统一部署下建立健全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深入挖掘系统调峰潜力,确保风电等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
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风电与传统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此,《通知》提出,首先要多措并举,加快风能资源的就地利用,同时也必须要注重风电基地建设,利用跨省或跨区输电通道扩大风能资源的配置范围,是我国促进风电规模化的重要措施。
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山西、陕西等省(区)要根据输电通道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加快推进与本地区已规划的跨区、跨省输电通道配套的风电基地规划工作,纳入“十三五”时期“三北”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规模风电送出与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