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物流车必须靠平台销售吗
非必须。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不必须要依靠平台,新能源物流车辆进入物流行业运营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使用客户通过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平台租用车辆使用,这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使用模式,一种是使用客户自购新能源物流车辆投入运营,模式的发展火热起来,主要是一些大的物流公司开始购买使用。
新能源物流车经过几年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保有量已超过50万辆。越来越多的运营经销商、金融机构、终端用户开始接触新能源物流车。当前,部分城市的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正处于觉醒时分,想加入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大军的“新人”迫切需要指引,以避免前行路上的“陷阱”。
电车资源通过采访新能源物流车行业“老兵”,汇集各方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血泪史),形成《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觉醒》系列文章,供行业参考。本文我们先来说一说,选一块好电池,对新能源物流车有多么重要?
然而很多时候,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使别人再苦口婆心地讲,我们也很难真正领悟一些道理。下面,就从运营经销商、用户、二手车价值、金融这四个角度,分析新能源物流车搭载好电池和不好的电池对各方的影响。
电池好坏对运营经销商的影响
运营经销商是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车企通过运营经销商把车销售或租赁给终端用户。因此,可以说运营经销商是车企和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
运营经销商在选择要经营的车辆品牌时,要注意车辆搭载的电池品牌。对运营经销商来说,选择搭载好电池的新能源物流车,意味着车辆销售出去以后维修少,用户满意度高,商家口碑好,生意会越来越好。
如果运营经销商不慎选择了不好的电池,那可能就为接下来一连串不幸遭遇埋下“伏笔”。搭载品质不好电池的电动物流车,在使用过程中就像一个经常生病的人,隔段时间就出毛病:夏天充电特别慢甚至充不进去电、掉电特别快、用后两三年只能跑几十公里......这种情况下,用户怎能满意?用户不满意,商家口碑不好,生意越做越难。何况现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逐渐成熟,用户已认识到电池质量的重要性,他们一般会选择装配好电池的车,搭载不好电池的车近乎“无人问津”。
在过去的几年里,动力电池行业不断洗牌,一些电池企业经营不善倒闭。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大概有动力电池企业135家,2018年骤减至90家,2019年79家,2020年约72家。2021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共计5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2017年至今,被淘汰的电池企业有几十家,他们之前配套的车辆后续电池保养、维护、更换、保修,谁来买单?这是个大问题。
如果某运营经销商全款买了装载这类电池的一千多辆车,而后这批车辆全部出现问题,无法正常租赁或销售,而此时电池企业倒闭,相应车企又在破产重组的边缘,那运营经销商就损失惨重,甚至因此倾家荡产。
冲在前沿的运营经销商用血泪史换来这条宝贵经验:一定要选好电池。
电池好坏对终端用户的影响
终端用户是新能源物流车的直接使用者,车辆搭载电池的好坏对终端用户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一块好电池可保车辆安全、一般不起火;不会经常出故障,耽误送货;充电时间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充电特别慢或者充不进去电;电池衰减在正常范围内,不会续航里程大缩水。以上这些优势在平时可能不起眼,但若是换成一块不好的电池,那带来的麻烦就会肉眼可见了。
首先,不好的电池可能安全性不过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自燃,对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风险。甚至有时候即使你这辆车装的是好电池,但是由于你选的这家品牌曾用过不好的电池导致起火,一些充电站会对这个品牌的车“敬而远之”,你就不好充电了。这就是不好电池的后遗症。
其次,不好的电池出故障的频率高。好电池的车可能一年都不会电池出现问题,而不好电池的车电池可能一年要修七八次甚至更多次。每修一次都会耽误送货,能修好还好一些,修不好续航里程大幅下降,跑不远,为了自身权益还要跟商家纠缠不清,心累。
运气更不好的,碰上电池企业倒闭,如果车辆电池坏了,想换都没地方换。花辛苦钱买来的“挣钱工具”,就这样砸在自己手里。
所以,对终端用户来说,在选车时一定要看好电池品牌,选“好电池”。
电池好坏对二手车残值的影响
电池好坏不仅在新能源物流车使用过程中带来不同影响,在二手车残值方面也有影响。
新能源物流车二手车残值与电池质量和衰减情况高度相关。好电池衰减速度慢,二手车价值相对高一点;不好的电池衰减速度快,二手车价值就会低很多。
目前新能源物流车二手车残值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一些从大城市退役下来的新能源物流车,往往被转运到内地城市,继续租赁使用。在这波交易过程中,一方面看整车品牌和电池品牌溢价,另一方面看车辆的实际续航。
因此,一块好电池能在二手车交易中受益,一块不好的电池在二手车交易中处于劣势。
电池好坏对金融的影响
不少人可能对新能源物流车金融了解不多,不过,金融在新能源物流车推广中发挥很大作用。由于新能源车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残值、车辆性能等),为规避风险,用户更倾向于选用金融产品购置车辆。金融产品一般包括银行的法人大客户按揭和融资租赁机构提供的以租代售两种模式。相比银行按揭,以租代售有更强的灵活性,因此成为客户首选。
想做新能源物流车金融服务业务,首要前提就是懂车。金融服务机构对车的评价,一般从品牌、性能、部件、价格、售后、口碑等维度进行。其中的部件,主要就是指的电池、电机。
在同样的外部条件(客户所处行业、运输频率、运输距离、运营模式、充电便捷程度等)下,配套好电池的车辆一般能正常运营,盈利能力强,能做到按时足额还款;配套不好电池的车辆经常不能正常运营,盈利能力差,有不能按时足额还款的风险。
金融服务机构想要控制风险,就必须慎重考虑车辆搭载电池的品牌。
电车资源小结: 假如从2015年算起,新能源物流车至今已走过6、7个年头。在这些年中,这个生态圈中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受到过电池不好带来的苦恼,有些不良影响甚至至今没有消除。因此,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一块好电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新能源物流车配套电池中,宁德时代装机量最高,占比42.3%;国轩高科第二,占比24.2%。两者合计占到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66.5%。
眼下,好电池又是缺货的,部分新能源物流车由于缺电池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时此刻,主机厂是坚持用好电池、还是退而求其次?做这个决定,一定要慎重。
我国城市物流车涵盖乘用车与商用车范畴
在我国,城市物流车定义为广义的城市物流车,即包括商用市场也包括家用市场,同时,我国城市物流车既涵盖了乘用车范畴又涵盖了商用车范畴。
城市物流车占专用车比重最高
根据《专用汽车》杂志社期刊对八大类物流专用车销量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专用车市场中物流车占据专用车主要市场,市场份额高达74.5%,较2020年下滑0.4个百分点工程车市场占比为11.4%,较2020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作业车市场份额为14.1%,较2020年下滑了0.4个百分点。
传统动力城市物流车销量小幅下降
根据专用汽车杂志期刊对八大类传统物流专用车销量统计得出,2021年全年我国城市物流专用车销量仅111.1万辆,同比下降10.1%。
新能源城市物流车需求大幅提高
2019年受政策退坡及锂电安全事故影响,我国2019-2020年新能源城市物流车整体销量有所下滑,2021年随着“碳中和”政策的发布以及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完善,2021年新能源城市物流车销量达13.1万辆,同比增长达125.9%。
新能源城市物流车销量以轻卡为主
从新能源城市物流车细分市场销量来看,纯电动轻卡占据主要销售市场。2021年纯电动轻卡销量占比超过63%,其次为重卡,占比超20%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城市物流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基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延续,多地政府购置补贴、充电补贴、优化使用环境、 汽车 下乡等扶持政策的出台,新能源 汽车 行业在经历了2020年短暂的下滑后继续发力。2021年,随着“两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更是进入了快车道,而新能源物流车也涨势喜人。
据电车资源数据统计,2021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同比大幅上涨,6月销量破万。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疫情的有效防控,另一方面得益于社区团购与快递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物流车在马路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那么,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新能源物流车用起来到底怎么样?电车资源就来带领大家走进深圳一家大型酒水商行了解一下。
超400平酒水储物间 日配送需求量大
这家酒水商行位于福田上沙,主要是向周围的小型便利店等配送酒水饮料方便面等(如:新一佳超市等),商行共有4个门面,其中2个是储物间,面积约为400平方米,能容纳近万件商品。平常经营的时间为早上11点到晚上11点(工作时长与送货量有关系),大约有7、8名员工。
商行主要由一对夫妻经营,老板娘长期管理商行。据老板娘介绍,目前商行送货主要有3种交通工具。商行会根据送货的距离以及货物的数量来选择车辆。目前商行有电动二轮车、三轮车以及一台瑞驰EC35 II 新能源微面。
配送场景和距离合适 充电费用低廉
新能源物流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虽然售价更高,但是其使用成本更低,这也是推广新能源物流车的重要优势之一。
商行想要高收益,就需要降低成本。而与传统的柴汽油相比,充电能节省不少费用。因此,商行都是采用的充电交通工具。
商行老板娘介绍,对于货物量少、输送距离近的,他们直接用电动二轮车。将货物绑在后座以及座位前方, 简单快速。电动二轮车大概能装20多件饮料。
对于货物量多且有瓶装酒水等易碎品的便选择电动三轮车,用三轮车大概能装30—50件左右的产品。三轮车很适合近距离运输且能够在小巷穿梭,方便快捷。
而瑞驰EC35 II则主要是针对货物多的情况。伴随着深圳夏天的来临,酒水饮料等需求量迅速增加,商行每天的订单量也是络绎不绝,因此这辆车是这家商行的“扛把子”。
从使用情况来看,电动二轮车和三轮车在通常情况下,充一次电能用好几天,它们也是快递点常见的交通工具。而瑞驰EC35 II在每天送货量和运送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大概能用3天。
在商行充电的话,瑞驰EC35 II这台车基本是从凌晨充到第二天11点,多的时候还可以充12个小时。据司机介绍,这台车充电一次差不多能用3天,平均一天成本约15元左右(以充电站的充电费用计算)。如果使用的是燃油车,那么平均一天的使用成本将会远远高于15元。
保养费用大节省 动力电池质量有保障
实际上,在城市配送领域,新能源微面最受欢迎。这不仅是因为其身材小巧、方便通行,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满足短距离运输需求( 200km),且具有一定的载重能力。
这家酒水商行的业务范围大概就是在商行周围30—40km左右,而使用的时间集中在上午11点到晚上11点(中途休息2个小时)。在电动二轮车、三轮车的辅助下,新能源微面的使用频率并没有那么高。
司机告诉电车资源,这台新能源微面最远能跑200km左右,充一次电能够用好几天。
不过,司机对于新能源物流车续航也有些担忧。“不知道3年后,续航还能达到多少?”新能源物流车续航衰退主要是与动力电池的容量衰退有关,动力电池的容量会随着充电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步衰减。
磷酸铁锂电池在经过2000次充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会衰减到新电池状态的80%。这意味着,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7—8年。而当前,许多车企都给予动力电池5年或20万公里的质量保证。同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物流车省去了发动机、空滤、机油滤、燃油滤芯等定期常规保养费用。
城市配送中200km以内的场景适合新能源物流车应用
长期以来,由于新能源物流车存在购置成本高、续航瓶颈等问题,其推广面临着不小压力。
也因此,早些年业内人士提出“场景化定制”,指出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匹配更精准的动力、电量等要素,从而减少过度设计,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从上述酒水商行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配送距离短、货物不重且附近有充电站的场景中,新能源物流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综合使用成本更低,且自动挡驾驶更加舒适、便捷。
这说明,新能源物流车只要找准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或可能完美的替代传统燃油车。事实上,在深圳,新能源物流车基本可以满足企业用车、货运平台接单、商超配送、快递配件等车辆输送要求。
电车汇 消息:“46度电的4.2米厢货,不知现在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还能否成功突破50公里,这样的产品,究竟是怎么申请公告又形成销售的呢?”来自物流行业的一位资深用户对电车汇如是说。从2018年开始,新能源物流车发生数十起车辆自燃事件,引发用户安全顾虑,此外,频频出现的续航缩水、充电故障、制动等问题,也使得新能源物流车在消费者心中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
早期政策不健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018年全国爆出多起新能源物流车自燃事件,其中深圳有一个月连续烧了4辆纯电动微面,导致电车司机以及深圳新能源物流车圈人心惶惶。
大家都知道2015-2016是新能源补贴高峰期,初期政策不严谨,补贴政策只专注于满足电池带电量、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等指标,就给予高额的补贴,2016年专用车电池容量每千瓦时补助1800元,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上限为15万元,而对续航里程,能量密度等却没有严格规定和检查,这让车企看到了“机遇”导致很多车企没用心制造产品,仅仅是为了获得补贴而生产,还有很多企业是为了快速铺开市场,而大量制造生产。新能源专用车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参与竞争企业数量较多,市场份额相对分散。据统计,2018年共有109个品牌有销量。
由于电池单体、BMS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车型的SOC显示不准确、续航不稳定,导致用户无法准确了解真实电量,而在实际使用中,物流车因载重质量大,电池掉电快,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运营能力下降。
还有某货运平台向媒体吐槽,其公司租赁了40多辆纯电动物流车,这些车出现过不能启动、后桥异响、充电故障、真空泵烧坏、车辆行驶中突然降速、空调制冷等问题,平均每月有2-3辆车躺在维修站。
老旧车型清库存,质量隐患加剧
为了遏制骗补,国家补贴对运营类车辆设置了3万公里的里程限制,后经调整,降至2万公里,这直接导致运营商有大量库存车没有消化出去,同时由于车辆还未运营无法拿到补贴致使资金流断裂。还有许多运营商在做租赁业务,大部分用的是存量车,新车市场也没有盘活。在我的朋友圈就充斥着很多便宜二次销售的老旧车型。
以电车汇统计的深圳市场为例,2018年实际投入运营的新能源专用车仅1.5万辆,但是深圳的新能源专用车保有量却达到了4万辆,运营率仅38%。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旧未运营车辆通过低价销往全国各地,终端客户买入后,由于车型老旧,质量技术各方面不达标,导致事故不断。
从2015年至今,老旧车大面积存在着,这些车无法使用或使用效率低,自燃,续航低,零部件故障屡见不鲜。而新车由于补贴退坡,价格较高,且产品不能满足物流运输业务需求,无法扩大销售。如何更好的管理老旧车型才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保有量也在稳步增加。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除了传统乘用车之外,新能源物流车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但是近些年补贴不断退坡,那么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物流车将何去何从呢?
政策依然支持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除了大中客之外,货运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突破了3万台。另外,货运用新能源汽车几乎全部都是纯电动汽车。在2019年1月4日,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就包括要推动发展绿色货运的工作计划,鼓励各地组织开展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一批加氢示范站,这也意味着在政策上依然支持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
补贴退坡,市场因素逐步加大
和平常家用车不同的是,物流车在使用过程中载重量更大,所以对续航要求更高。以目前的纯电动汽车技术来说,短途运输尚可解决,但是如果长途运输采用纯电动车型实用性较低。另外,随着补贴的不断退坡,整车售价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这时候市场因素逐步加大。在市场和用车环境的调节下,新能源物流车也会逐步选择新的技术路线,比如上面所说的发展氢能源汽车。
未来可期,同样技术为主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自然也会逐步增加,所占比重会不断提升。但是正是由于物流车与乘用车的用车环境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虽然未来可期,但是同样需要以技术为支撑。在发展新能源物流的同时,还要着重关注相关的配套设施,通过不断优化来提升渗透率。
写在最后
补贴的退坡确实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造成影响,新能源物流车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是补贴的退坡是将新能源汽车更好的推向市场,由市场进行优胜劣汰,而这样对整个行业都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物流车“以租代购”运营模式分析与探讨
引导语:新能源物流车有四大运营模式,包括销售、以租代购、融资租赁和综合运营模式,其中以租代购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利用。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新能源物流车“以租代购”运营模式分析与探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以租代购是一种汽车租赁方式,也是一种汽车销售方式,是一种为买而租的购车新模式,由厂家的金融公司或者金融融资租赁公司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和选择从汽车供应商处购进汽车,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的一种汽车消费模式。在运营环节,一般有中长期租赁、分时租赁、厂商自有物流定向租赁,以及新能源专用车辆定制四种运营模式。2016年12月21日于深圳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新能源汽车总工技术峰会暨第二届运营商与车企对接采购交流会”将会集中探讨这个问题。届时,电动汽车资源网将会组织200多家物流车企及运营商商讨“后补贴时代”运营模式探讨。
一、为什么新能源物流车采用以租代购的运营模式
这里我们要回归到销售模式与以租代购模式的对比上,为什么要采用以租代购运营模式?
(一)先来说说销售模式遇到了哪些先天不足,所有因素都可以与传统车相比较。
第一,价格优势不明显。众所周知,现阶段新能源物流车补贴政策有待调整。最近的消息显示,该细分领域补贴政策暂缓推出,标准正在制定当中,有可能年底前会落地。因为补贴政策调整和推荐目录等原因,企业基本上处于观望状态,导致产销量不高,甚至停产。在没有补贴的扶持下,造价、运输成本、充电费用与维修保养成本等的总和,新能源物流车相比于传统车的成本更高。
从如今现实情景来看,微型的纯电动物流车经济优势比较明显,轻、中型的纯电动物流车成本较高,不具有经济优势。如果电池价格下降50%,或者电池寿命延长一倍,或许纯电动物流车成本会有所降低,经济性也更明显。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纯电动物流车成本显然较高,经济优势自然不会太大。但是,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即使电池价格下降50%,纯电动物流车的经济性优势也不明显。
由此,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会选择那些维修及快又方便的车型。而不是等待很长时间,才把车维修好,这样很耽误自己生意。
第五,从物流行业用户群体来看,其消费群体多半是中低层收入者,少部分是高收入者。因此,大部分不会因为一个所谓的“环保”而去购置一款成本高,续航里程低、充电难、质量得不到保障、售后服务差的新能源物流车。
(二)为什么以租代购模式暂时行得通?
这里面用了“暂时”一词,因为现阶段这种模式做得还算红火,至于赚钱与否,是有待商讨的。从电动汽车资源网走访相关运营商来看,这种模式具有运营成本高,回收成本周期比较长等缺点。但是,它也有它的优势,去弥补它的不足。为什么以租代购模式暂时行得通?
第一,用户通过分期付款购车的方式,为个人及企业客户节省了首付资金、大量税金和保险等前期费用,为个人与企业赢得了更多的自由资金,对于经济水平不好的用户来说比较容易接受,这样减轻了用户经济负担。对于企业来讲,它不占用企业授信额度,不进入企业资产、负债科目,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
第二,在车辆款项没有付清的情况下,车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个时候,消费者只要缴纳一定的押金,每月按时缴纳一定的租金,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就可以提车上路。以租代购手续简单、方便,从客户申请到办理完各种手续一般为2~3个工作日。提车时间最多一周。而在用户租金期满后,用户有权决定是否买下该车。这样用户本该用于首付的钱,就可以用于其他投资。
第三,相比于长租,分时租赁的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更加便利。有运营商称,传统的长租模式,维保充电限制了客户更好的使用,并且一些物流企业的车大多都是闲置的,短租模式能够提高车的使用效率。
第四,用户在租赁过程中,不用担心维修保养、不用洗车、不用操心充电的事儿。按照质保要求,基本上提供5年或20万公里的质保。
二、纯电动物流车以租代购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1)纯电动物流车租赁企业与纯电动物流车主机厂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如重庆易租通与重庆瑞驰,地上铁租车与重庆瑞驰,河南一微与上汽大通,万星创智与陆地方舟,蓝蓝绿绿与陆地方舟,民富沃能与东风特汽等建立合作关系。他们采用厂商定制的方式,享有主机厂优惠的价格与服务。
(2)现阶段,纯电动物流车主机厂有在全国布局租赁公司的趋势,通过自身的优势,包括门店、价格、售后服务等优势,抢占市场。通过4s店的客户资源,植入以租代购的模式。但目前,最多的一种形式是二(1)所述的情况,因为他们比主机厂更专业。通常情况下,都是纯电动物流车运营经销商在全国各地布点,与主机厂、充电桩运营商建立互惠互利关系,充电问题解决了,采购与售后服务解决了,车辆销售渠道也解决了。
(3)纯电动物流车以租代购模式通过定金与较低的购车价,以及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保障消费者使用得更顺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运营经销商提供充电、保养、维修等售后服务。
三、纯电动物流车以租代购租金计算方法
(1)纯电动物流车用户需要缴纳一定押金,通常押金是车辆裸车价的.20%~50%,然后每月按比例交付租金给运营经销商,直到付清为止,车辆就可以归自己所有。
比如深圳地区:北汽威旺:押金1万,月租2380,租三年送车包保险,短租一年起不含保险。一次性购需一次性支付58000元瑞驰EC35:押金1万,月租2680,短租一年起,不含保险。瑞驰EK05:押金1万,月租1600不含保险,1900含保险,短租一年起租金1680,保险自理。
以租代购模式月租价格主要根据额定载货大小和续航里程大小判定,如重庆瑞驰不同车型,额定载货560kg、续航里程160km的车型,月租是1899元。而额定载货600kg,续航里程:120km,月租是2099元。额定载货800kg,续航里程100km,月租是2399元。额定载货700kg,续航里程:260km,月租是2699元。
(2)按照通常的计算方式:
a.车价首付款=现款购车价格×(首付比例20%—80%)
b.首期付款总额=首付款+保险费+牌证费
c.贷款额=现款购车价格-首付款
d.计算公式为:每期还本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期数
e.每期应还利息=上月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
四、纯电动物流车以租代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1)以租代购强调的是薄利多销,靠量取胜。因此,企业必须在销售量上作文章,否则就会影响收益率。毛利率包含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一般为15%左右。按照现阶段的市场调查分析,很多企业销售渠道局限于传统的模式,亟需拓展销售渠道。
(2)这种模式下,运营成本巨大,主要成本是用于买车、建桩、工资、维修保养、电池更换和残值管理等。a.虽然主机厂提供一定的价格优惠,但是有些企业要求运营商自己先垫付部分补贴,在补贴没有下发的情况下,企业资金压力巨大,采购成本增加。但如果通过主机厂先垫付补贴,加上给予优惠的购车价,或许买车成本会有所降低。b.大部分新能源物流车运营经销商,同时也是充电桩运营商,比如地上铁、云杉智慧、八匹马租车与民富沃能等都有自建充电桩,有开发充电APP,有些还有移动补电车,这就增加了投资成本。假如充电桩布点交给第三方的充电桩运营商去做,那么这就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c.因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原因,维修需要主机厂和相关零部件厂商提供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维修费用成本高。特别是电池更换,电机也好,控制器也罢,还有充电器,更换成本都是一笔巨额。d.新能源汽车产业残值管理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如动力电池梯级回收利用问题,新能源汽车二手市场问题,都有待解决。
总结:在新能源物流车销售模式无法得到突破的情况下,这种以租代购的模式很好的规避了售车模式的弊端。在现阶段,如果能够更好的解决运营成本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这种模式暂时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