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巴西缺少什么能源

仁爱的水池
犹豫的服饰
2022-12-22 02:08:01

巴西缺什么矿产

最佳答案
冷傲的盼望
羞涩的溪流
2025-07-31 00:29:04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

但说句实话,它到底缺什么矿产我还真没有想过,我的地理教材上也没有说过。

最新回答
烂漫的戒指
高兴的鱼
2025-07-31 00:29:04

巴西被称之为是世界粮仓,巴西每一年出口的良师也是非常多的,可是在2022年,巴西却出现了饥荒,而相关部门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发现是因为遇到了很罕见的干旱所导致的干旱天气,影响到了咖啡,大豆,甘蔗等农作物的产量,并且也导致很多的农产品价格飙升。因为受到了干旱天气的影响,巴西国内面临着缺水和缺电的情况,有超过1900万人面临着饥荒,而向当地的电价和油价也是出现了上涨的情况,除此之外,巴西韩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通胀压力。

这一次也是巴西遭遇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干旱,而巴西全面也出现了缺水缺电的一个情况,在夏天来临之后,巴西政府就发出了干旱警告。而巴西矿业和能源部表示,可能在未来数月干旱的情况依旧会持续的存在,会对东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农作物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会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价格的冲击。

因为电力方面的短缺,所以说也是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巴西的矿产,工业和能源部也是正在协商该如何应对更大的能源需求,该如何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而当粮食遇到紧缺的情况,那么粮食的价格肯定也就会有所提升,不过我国也是一个粮食大国,所以说也无需担心。

大部分国家最害怕的就是在种植粮食的季节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这种情况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很容易会导致当地的大部分群众没有食物可以吃。除此之外,像一些粮食出口大国,他们如果出现了粮食危机,那么,其他依赖这个国家的地区也是会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

满意的夏天
典雅的水蜜桃
2025-07-31 00:29:04
巴西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巴西的能源资源相对几个大国而言,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矿产资源不多,但是巴西的的其他资源比较有优势,特别是农业,水利等资源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国家,巴西为了解决本国的经济发展,缓减本国的能源需求,将大量的粮食作物用来制作工业酒精,发展本国工业。

巴西本身是一个地多人少的国家,其农产品主要用来销售,如果巴西本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坚持将大量的农业产品用于工业生产,那么很多粮食资源欠缺的国家将会更加贫困和贫穷,社会不安定问题更加日益突出,社会和谐发展将会受到阻碍,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更加严峻,地区安全,社会冲突,恐怖活动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日益严重。

石油,煤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常规能源,但是它却是不可再生能源,是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几千年的地质演变而成的,用一点少一点,并且,这些常规能源在燃烧是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为了缩小社会差距,减小贫富差距,共同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稳定社会粮食安全,巴西可以放弃或尽可能少用生物能源,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风力,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新能源开发。

苹果白猫
繁荣的电源
2025-07-31 00:29:04
巴西石油短缺,但热带气候广阔,盛产甘蔗.巴西为解决能源问题,利用本国大量生产甘蔗的有利条件,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并大力发展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现在巴西百分三十的汽车根本就不使用汽油了,完全使用酒精,另外百分之七十的汽车使用的是乙醇汽油.

故选:B.

大力的红牛
闪闪的魔镜
2025-07-31 00:29:04
捡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说,因为资源涵盖面很大:

巴西的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巴西天然气储量为 0.33 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坎波斯和桑托斯盆地;

巴西煤炭的特点是高硫分、高灰分、低热量。主要煤田分布在巴拉那盆地;

巴西锰储量 1.52 亿吨锰,占世界锰储量的 8.2 % ,主要分布在阿马帕地区、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主要矿区有卡拉贾斯地区的阿祖尔锰矿床;

巴西铬铁矿储量为 1400 万吨,主要分布在巴伊亚州;

巴西铝土矿储量 25.1 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铝土矿储量的 7.8 % ,主要分布在亚马孙盆地、米拉斯吉拉斯州、波苏斯迪卡尔达斯等;

巴西铜矿储量 1740 万吨铜,占世界铜储量的 1.8 % ,分布在巴伊亚州和卡拉贾斯;

巴西镍储量 600 万吨镍,占世界镍储量的 4.0 % ,主要分布在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

巴西金矿储量 200t ,占世界金储量 2.0 %。巴西的砂金矿几乎遍及全国,但最重要的产地都集中在亚马孙地区;

希望可以帮到您。

着急的泥猴桃
壮观的春天
2025-07-31 00:29:04
在历史上,巴西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然而,到2006年,巴西却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一巨大的转变要归功于其大力发展以生物燃料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如今,巴西在新能源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受石油危机威胁的日子已成为昨日黄花。

巴西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做法

巴西不仅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发展能源农业条件的国家之一,具有为生物能源提供原料保障的潜在优势,包括生物多样性、土地资源丰富等;同时在风能资源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巴西政府因地制宜,采取了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1、生物能源

据统计,巴西共拥有8.5亿公顷的土地,其中4.44亿公顷可用于农业生产;作为巴西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甘蔗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仅占其可耕用地的5%;同时,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巴西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推广种植甘蔗、大豆、油棕榈等作物2。

2003年,大众汽车(巴西)公司推出了首款“灵活燃料”汽车,可同时使用乙醇燃料和汽油,大获成功。巴西政府规定购买“灵活燃料”汽车可以减税,以充抵“灵活燃料”汽车因安装用于识别乙醇和汽油配比装置而增加的成本。目前,巴西销售的新车一半以上是这种汽车。

2004年,巴西政府正式将发展生物柴油列入日程,在全国23个州建立了生物柴油技术开发网络;同时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生物柴油在普通柴油中的添加比例必须在2007年达到2%,到2012年增加到5%。

2004年12月,巴西政府提出“国家生物柴油生产和使用计划”,并成立部际执行委员会,由总统府民事办公室牵头协调。其工作方针是:在国家整体能源框架中以可持续的方式引入生物柴油,促进能源来源多样化,促进生物能源比例的增长和能源安全;提高就业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生产生物柴油油料作物的家庭农业占主导的地区;缩小地区差别,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主要是北部、东北部和半干旱地区;减少污染排放和整治污染排放的费用,特别是在大都市地区;减少柴油进口,节省外汇收入;制定财政鼓励措施和有力的公共政策,促进落后地区油料作物生产者的发展,包括提供融资、技术方面的支持及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保障;实行弹性调节,促进各种原料油料作物的种植和各种提炼技术的采用3。

2005年1月13日,巴西公布了第11097号法律,即在巴西能源框架中就引入生物柴油做出强制性规定,规定巴西燃料油须强制性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法律颁布3年后开始实行2%的过渡性添加比例,8年后燃料油中生物柴油添加比例应达到5%。

2005年5月18日,巴西颁布了第11116号法律,规定了对以各种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的免税和减税比例,以促进生物柴油的生产。鉴于家庭小农业生产的弱势地位,规定家庭农业生产者种植生物柴油原料作物,可享受特殊的免税待遇。

2006年,巴西启动生物柴油计划,巴西石油公司与4家替代燃料公司签署了购买生物柴油合同,正式启动了在全国销售柴油中添加生物柴油的计划。

巴西联邦政府还通过国家生物柴油生产和使用计划,规范以持续方式生产和使用生物柴油,着眼点在于通过增加就业来促进社会融合和地区发展。巴西政府对选择何种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使用何种技术进行生物柴油提炼均没有做出硬性规定,强调应依据各州、各地不同情况和企业意愿进行选择。政府只一般性地支持以各种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巴西政府认为,在一个有着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仅以单一作物来生产生物柴油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政府应当努力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如目前巴西乙醇的生产主要使用甘蔗,而在生物柴油的生产中则鼓励和促进原料油料作物来源的多样化4。 巴西政府又制定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生物质能源生产计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确定了技术开发路线、人员和资金投入框架。巴西政府计划在未来7年内,甘蔗产量将从目前的4.27亿吨增加到6.27亿吨,新建89家乙醇燃料生产厂。到2013年,乙醇燃料的年产量将扩大到350亿升,其中约100亿升将用于出口。

为加快推动生物柴油计划的实施,由巴西社会发展银行向生产厂家提供项目资金90%的融资计划;通过加强家庭农业计划,对种植生物柴油原料的农户提供融资贷款;在部分地区的加油站供应蓖麻、棕榈油等炼制的生物柴油。

2008年4月,巴西总统卢拉宣布,将在今后两年内增加大约5.65亿美元资金用于农业科研,以加强巴西农业的竞争力,推动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的生产及推广。

2008年,巴西科技部技术开发和创新秘书处与巴西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共发布5项有关加强生物柴油研究、开发、生产的法令,共投入2600万雷亚尔用于生物柴油项目开发。2008年~2009年度,巴西科技部将投入4000万雷亚尔开发生物柴油项目,包括巴西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人工栽培的松子提炼生物柴油项目、巴西棕榈树的基因改善、通过再酯化和酯化方法提炼生物柴油的化学—物理参数等。

2、风能

巴西在发展生物能源取得成功之后,又瞄准了另一个关键的新能源领域——风能。据估计,巴西全国潜在风能资源达250兆瓦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及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和贝洛奥里藏特三座主要城市的西北部5。

巴西政府主要是通过Proinfa立法(对可替代资源发电项目的鼓励计划),制定了管理风电场发展的政策,包括严格的国产化要求。Proinfa旨在吸引向国家电网供电的独立发电商的参与,并提供一个固定电价合同,到2006年强制购买3300MW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在风电、生物质能和小水电方面进行细分。再生能源项目还有权使用优惠贷款6。

从2005年1月开始,Proinfa立法要求风电场设备和服务总投资的60%必须在巴西国内采购,而只有能保证达到这些目标的公司才有资格参与投标。2007年后,这个百分比增加到90%。在巴西已经拥有生产设施的公司在获得这些项目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Proinfa在巴西建立了一个由政府部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来监督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方面的研发,其中包括科技部、矿产能源部和国家电力管理机构。这个研发计划的一个目标是增强巴西电力制造业的竞争能力。这个计划获得电力公司1%的净收入。根据Poinfa法案,国家电力公司Eletrobrás以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与风电场签定20年的购电协议。Proinfa第一批项目于2006年12月并网。Proinfa第二阶段包括在未来的20年里实现再生能源提供全国电力的10%。

巴西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启示

巴西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波三折,在不断摸索后终于成为全球的榜样。同列为“金砖四国”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巴西等国。巴西发展新能源产业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

友好的电脑
光亮的项链
2025-07-31 00:29:04
巴西

[读图识记]两大洋,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

⑴ 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面积: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⑶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经济发展较快,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

⑷ 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会撒娇的母鸡
魁梧的芝麻
2025-07-31 00:29:04
巴西,这个“被上帝吻过的国度”拥有令全世界艳羡的矿产、土地、森林及水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2%,广袤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更是被誉为“世界之肺”,生态环境极佳。丰富的水电支撑着巴西全国3/4的电量供应,生物燃油供应体系全球领先,这些因素促使巴西作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第十大能源消费国,依然能够在当前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中,保持可再生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地位,能源的生态效益显著。

2017年,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43.2%,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而随着大型深海油田的探明,巴西也由曾经的贫油国跃升至南美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实现能源自给的同时也使其以生态为特征的能源版图更加完整,进而利用深海石油、生物燃料等生态资源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巴西能源的“生态”之光尽显无遗。

巴西能源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巴西虽然坐拥丰富的生态资源,但真正意识到这些资源的宝贵之处还要“归功于”上个世纪的石油危机。在此之前,无论是发展单一种植业的“咖啡王国”时期,还是高举“巴西化”的工业扩张时期,巴西的能源战略都较为单一。尤其是20世纪中期,军政领导下的巴西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开启了巴西大规模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断刷新着巴西的石油消费量,对外依存度最高时达90%。随之而来的两次石油危机,彻底终结了这一时期斐然国际的“巴西奇迹”,并进一步诱发了巴西的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危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内忧外困下的巴西政府也深刻认识到单一能源体系的脆弱性,于是将丰富本国能源供应体系、降低进口石油的战略目光逐步转移到本国富饶的生态资源上。

首先,巴西利用自身盛产甘蔗等生物原料的独特优势,开启了“生物燃料革命”。1975年,巴西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国家乙醇燃料计划”,通过补贴、减税、低息贷款等财政手段激励制糖厂提高蒸馏乙醇的产能,并强制乙醇与汽油混合使用,添加比例由最初的7.5%最高提高至27%;同时大力推行“灵活燃料”汽车,巴西的乙醇汽车数量一度占到全国汽车总量的90%以上。继生物乙醇后,巴西又提出了“国家生物柴油计划”,利用大豆、蓖麻、向日葵等生物原料生产柴油,并逐步探索出另一条能源替代道路。“生物乙醇计划”和“生物柴油计划”的成功实施,使得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生物燃料生产国和消费国,2017年巴西生物燃料产量占全球的22%。

其次,在推进“国家生物乙醇计划”的同时期,巴西进一步加快了水电开发的步伐,陆续修建了伊泰普、图库鲁伊等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型水电站。至今,伊泰普水电站仍以1400万千瓦装机容量、约9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保持着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的殊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巴西已成为全球水电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17年,巴西水电装机达电力总装机容量的64%,提供全国约七成以上的电量需求。

第三,在石油危机后巴西将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投向了海洋,并从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一方面推进石油私有化改革,开放石油市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加强深海勘探技术的科研投入,实施“深水油田开采技术创新和开发计划”,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道路。随着国外资本的注入及相关技术的成熟,巴西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巨大成功,2006年巴西的石油日均产量已达191万桶,完全实现自给。时任巴西总统卢拉曾说“巴西实现石油自给就如巴西再次获得独立一样,将书写新的历史”。事实也正像卢拉所说,随后发现的巴西大西洋海域盐下层超深水油田,被认为是新千年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发现,保守储量估计约为500亿桶。巴西也由此从一个中等产油国跻身全球产油国十强,IEA甚至预测到2035年,巴西的石油产量将占到全球新增供应量的1/3。

巴西的能源版图在生物燃料、水力发电、深海石油“三驾马车”的引领下不断丰富和完善。2010年后,巴西凭借优质的生态资源,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分列世界第八和第十位,并与传统的水电、生物质发电形成良性互补,在全球的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可为风光无限。

巴西能源战略的成就与隐患

巴西突出生态特征的能源战略,不仅成功扭转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由“贫油国”变为“富油国”,基本实现能源独立;而且优化了本国能源结构,促进了能源清洁化、多元化发展;更在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技术创新、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作用凸显,巴西的大国之梦也被重新唤醒。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通过能源战略的及时调整与实施强有力地支撑了巴西经济从由石油危机引发的“失去的10年”阴影中逐渐走出,并且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相关能源产业也带动“新巴西计划”“雷亚尔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现,推动巴西现代化工业和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生物燃料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巴西广大农村解决就业、缓解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意义重大。据统计,每加工100万吨甘蔗生产乙醇,相当于提供5683个工作岗位,虽然大多数工作附加值并不高,但在农村甘蔗工人一度是福利最好的工作。

在科技创新方面,巴西能源的“三驾马车”的核心技术在各自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巴西的生物乙醇技术一直保持国际领先,并与美国、欧盟一同设立国际标准,共同扩大全球生物燃料市场,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同时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同时,巴西也在积极开发以各种稻草、蔗渣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素乙醇技术,以期在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上依旧保持全球引领地位。而作为水电大国,巴西无论是大型水电站还是小水电都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并在我国水电发展过程中给予很多帮助,曾派专家参与我国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另外,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巴西深海石油勘探和生产技术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曾两次获海洋钻探技术委员会(OTC)颁发的“深海石油开采技术”证书。深水工程技术能力形成后,不仅在巴西海域相继发现大型油气田,而且成功进入墨西哥湾、非洲、澳洲等全球市场,为其深水工程技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能源外交方面,突出生态特征的能源战略成功唤醒了巴西人骨子里的大国意识与大国抱负。一方面立足拉美,以能源作为各国利益的结合点和粘合剂,积极倡导拉美能源一体化,主导建立南方共同市场,增强其在拉美的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与世界接轨,与美国打造“乙醇欧佩克”,加强与欧盟的新能源和石油贸易,积极开拓亚太能源市场,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并称“金砖五国”,形成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尤为重要的是,随着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国博弈的焦点,“生态”之光照耀下的巴西在全球碳减排格局中地位凸显,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占有重要一席。

发展“生态”能源虽然给巴西带来诸多实惠,但从其发展过程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看重“开源”轻视“节流”的开发方式,使得“生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隐患。

首先,“生态”能源虽然在“消费环节”更加清洁,但在“生产环节”却在严重考验着巴西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在近似“掠夺”的开发方式下,优质的生态资源也不堪重负。生物燃料的快速发展,使得甘蔗种植面积急剧扩张,导致亚马逊森林砍伐加剧,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近30年时间巴西森林面积缩小了约53.16万平方公里,近似于英国与意大利的国土面积之和。森林面积的缩小间接导致巴西降雨减少,水电站蓄水位下降,从而引发了现实的供电不足;同时也使巴西的碳减排大国名不副实。因为不同于其他国家,巴西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生产,而非能源消费,尤其是森林采伐、农业、土地耕作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到巴西碳排放总量的3/4,因此生物燃料虽然“清洁”了末端,却“污染”了源头。

其次,以资源为主的“生态”能源本质上有其局限性和脆弱性。虽然巴西海域“盐下层”石油储量丰富,但受海洋环境及实际开采成本的约束,加之近几年巴西石油公司自己的债台高筑,想要依靠盐下层石油“变现”并非易事。而生物燃料行业本身具有脆弱性。一方面易受国际糖价和油价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因糖价上涨、油价暴跌导致生物乙醇行业大萧条;另一方面,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甘蔗等易受气候影响,为了保证产量,采伐森林、占用粮食耕地成为常态,由此引发的粮食问题、劳工问题广受诟病。在水力发电方面,巴西部分地区的持续高温和旱灾将水力发电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一方面是不断飙升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是水电站缺水,加之巴西“老迈”的电力系统整体安全裕度较低,使得“巴西大停电”成为国际能源电力领域的高频词汇。

虽然巴西政府也逐渐认识到“资源型”能源战略的“软肋”,并从资源开发模式、加强生态修复等方面作出调整,但其政策上连贯性不足。尤其是极右翼候选人博索纳罗当选新一任巴西总统后,其对于石油电力领域私有化的担忧、允许开垦亚马逊雨林、甚至退出“巴黎协定”等一系列“狂人讲话”,使得未来巴西以生态为特征的能源发展蒙上阴影。

中巴能源合作前景

我国与巴西同为“金砖国家”,且分别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能源合作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与战略性,尤其是在海洋油气、电力、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在海洋石油领域,中巴原油贸易量逐年攀升,2015年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石油的最大买家,而以“贷款换石油”不仅让我国获得稳定的原油进口,又为巴西注入充裕资金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双赢。随着我国“蛟龙号”等深海勘探领域的突破,两国在未来海洋能源的探索和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

在电力领域,中巴两个水电大国有诸多“不解之缘”。三峡集团通过“参股合作、资产并购”等方式深度参与巴西水电开发,目前三峡巴西公司已成为巴西第二大私营发电企业;而负荷中心远离能源基地的特性为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提供了施展空间。2017年12月投运的国家电网巴西美丽山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了我国特高压技术的海外首秀,也标志着中巴电力合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新能源领域,巴西作为推动全球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先锋,在生物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上破解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和产业化难题,可为我国通过发展生物质能源丰富能源多样性、推动农村能源革命提供有益参考;而巴西作为风电、光伏发电的新兴市场,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我国相关产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

总体看,虽然未来中巴能源合作可能面临资源民主主义、文化制度差异、法律法规制约、党派博弈及美国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但同为崛起中的全球性发展中大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能源之路必将符合本国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是向全世界展示“大国担当”的重要窗口;而两国在能源资源、能源技术等方面天然的互补性与互利性,决定着两国能源合作前景大有可为,这将不仅有利于各自国内经济发展,而且对中拉能源合作乃至“南南能源合作”都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可谓惠本国而利天下。

火星上的乌龟
贤惠的皮带
2025-07-31 00:29:04

铌、锰、钛、铝矾土、铅、锡、铁、铀等29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已经探明铁矿储量333亿吨,占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储量153亿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区第二位(仅次于委内瑞拉)。

2007年底以来,在沿海陆续发现多个特大盐下油气田,预期储量500亿至1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储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62%,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占世界1/5。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万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扩展资料: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约占全国面积60%,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内布利纳峰,海拔2994米。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

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西

害羞的野狼
漂亮的抽屉
2025-07-31 00:29:04

巴西为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的世界油气资源报告,巴西待发现的石油资源为548.73亿桶,天然气3.47万亿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巴西石油总储量为181.74亿桶(28.89亿立方米),其中已探明并得到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正式确认的石油储量121.81亿桶(19.36亿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储量112.76亿桶(17.93亿立方米),陆地石油储量9.05亿桶(1.43亿立方米),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600亿立方米。巴西深水勘探正不断获得新进展,油气储量大幅增长,石油储量从2000年的85亿桶增加到2007年的126亿桶,增长48.2%;天然气储量从2000年的2200亿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600亿立方米,增长63.6%。

图12-1 巴西地理位置图

巴西已探明海洋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里约热内卢州,共97.62亿桶,占全国储量的87.57%。已探明陆地石油储量集中在北里约格朗德州、巴伊亚州和塞尔希贝州,三州储量共7.31亿桶,占全国陆上储量的80.77%。

位于巴西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发展史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在沉积盖层的不同部位形成的沉积层成分也非常接近:底部是侏罗纪—尼欧克姆世的陆相、冲积—湖泊三角洲系列;中部是所谓碳酸盐地台的石灰岩(中—上自垩统);顶部为上白垩统—古近、新近系的陆源海洋形成物(浊积岩),至陆架边缘转变为泥质岩石。

厚层和区域性分布的成为油、气容纳者的浊积岩储层和覆盖其上的气液遮挡层(盐,黏土),与高度潜在的生油岩一起提供了在巴西大陆坡上形成巨大烃类聚集的所有前提。因此,巴西边缘盆地的含油气性(特别是含油性)前景很高,最有意义的是其深水地段——陆坡,估计此地段可采的石油储量达12亿吨。

在巴西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公司大约46家,其中约有10家为巴西本国公司,其余都是外国公司,国际大型石油跨国企业如雪佛龙、壳牌、埃索、英国石油公司等都已进驻巴西。

2009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亿美元,为其海洋石油开发提供资金,这笔贷款将以石油偿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于2010年10月收购西班牙Repsol YPF公司旗下巴西子公司的部分股权,中国石化注资后,巴西子公司的市值将达到178亿美元,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之一,将有能力开发巴西桑托斯盆地(Santos Basin)的瓜拉(Guara)和卡里奥卡(Carioca)区块的深海石油蕴藏。这是中国的石油公司首次参与巴西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2010年中国一跃成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国,成为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包括中国石油企业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都与巴西当地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化30亿美元购买挪威石油公司巴西油田的股份,中国石化71亿美金投资西班牙石油YPF子公司等。随着国内几大油公司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增加,中国将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到巴西油气资源的开发之中,巴西的海洋油气资源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能源供应渠道之一。

巴西为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费国。2007年巴西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44.5%,天然气占9.1%,煤炭占6.3%,水电占38.8%,核电占1.3%。巴西为南美地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20世纪80年代巴西国内产量较低,90%的石油依靠进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巴西加大了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力度,特别是1998年以后政府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内的勘探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石油自给率逐年增加,2003年已达91.3%。2007年巴西的石油日消费量为219.2万桶,居世界第12位,为南美第一大石油消费国。

巴西为南美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消费量为220亿立方米。天然气主要替代燃料油用于工业和发电。由于高油价巴西努力增加天然气消费,天然气进口逐年增加,2007年天然气进口量为100亿立方米,主要通过管道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进口,2007年从玻利维亚的进口量为98.8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