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802研究方向在武汉工程大学咋样
可以。
085802是武汉工程大学的动力工程专业。
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属于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领域之一。
专业方向:制冷与低温工程方向和建筑节能方向
主要课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设备、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能源工程。
主干学科:机械学和工程热物理及控制技术。
一、来校报到需准备的材料
1、录取通知书。
2、身份证及复印件。无身份证的新生须到当地派出所出具相关证明。
3、证件照若干张。
4、户口迁移证。
5、银行卡。
6、党团员组织关系转接证明。
7、本人档案。
二、报到注意事项
1、新生凭《入学通知书》、高考准考证于9月8、9日来我校流芳校区报到,入学请勿提前或推迟,个别因故不能按时到校报到者,须事先向学校招办或所在学院来电来函请假。根据教育部规定,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新生超过规定10个工作日又未办理请假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2、新生档案。根据有关省(市、区)招办规定,自带档案的新生在来校报到前,凭录取通知书到所在县招办领取本人档案,报到后按学校规定交所在学院。
3、党团组织关系材料。
(l)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湖北地区的新生党员持所在市、县(区)级党委组织部门开具的介绍信报到,抬头写“ 武汉工程大学 党委组织人事部”,报到时交至学校组织部;其他省市地区的新生党员持所在县(区)级或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开具的介绍信报到,抬头写“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报到时学校再统一安排到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
(2)团组织关系转接证明。团员应到所在中学团委办理组织关系转出证明,报到后交至所在班级,统一办理。团组织关系包括入团志愿书和团员证,如有遗失,请所在中学出示遗失证明。
4、新生户口迁移注意事项
(1)根据公安部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和武汉市公安机关有关通知精神,凡考入我校的学生,户口在武汉市(含新城区)的学生,一律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户口在武汉市以外地区的学生,入学时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2)新生来校报到时,保卫处将在报名点集中开设户政窗口。迁移户口的学生须交验录取通知书、户口迁移证、一寸登记照片2张,出示本人身份证及报到程序单等。集中办理期过后迁入户口的学生,必须在10月15日前,自行到保卫处办理户口迁移手续,逾期不再办理。
(3)迁移户口的学生所带户口迁移证应严格按照下列要求办理,否则公安机关将不予入户:
a、户口迁移证上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不能涂改(如公安机关涂改,务必加盖公安机关更正公章)。迁移证上没有填写本人身高的,可由本人在备注栏注明。
b、户口迁移证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个人信息必须与录取通知书、招生名册上的信息完全一致(户口迁移证上的曾用名不能作为录取通知书上的姓名使用,否则不能入户)。
C、户口迁移证上须加盖公安机关户口专用章,迁出地址要填写详细,农村具体到乡、村,城镇具体到门牌号。迁入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693号 武汉工程大学 )。
5、一卡通使用说明
(1) 武汉工程大学 校园“一卡通”(以下简称“校园卡”)由 武汉工程大学 发行,可用于学校食堂就餐、超市购物、图书借还、校医院
挂号取药、机房上机、体育场馆租用、门禁出入等各个场所,是您在校学习期间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身份证明。
(2)学生使用校园“一卡通”学生卡,实行记名制,可挂失,卡面印制有个人信息和照片,限学生本人使用。
(3)学生卡首次发卡免收工本费。
(4)校园卡属电子产品,勿重压、打孔,避免弯折和高温。
(5)在使用校园卡消费时,刷卡前请先确认消费金额无误后,再将卡平贴近POS机的读卡感应区域,无需接触读卡设备。听到“滴”的一声提示音,并看到显示的卡片余额发生变化后再取走卡片。如果发现扣错款,可以要求操作员及时检查最后一次的扣款数据。如确有多扣,则由商户以现金的形式当场退回多扣部分款项。登录校园“一卡通”查询网站(http://ecard.wit.edu.cn)或在圈存机上可查询个人消费流水。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向校园卡管理中心咨询。
(6)为保障校园卡帐户的安全,校园卡设定了查询密码、消费密码和消费限额。查询密码是用户使用语音电话、登录校园“一卡通”查询网站、在圈存机上进行挂失、解挂、查询及修改查询密码时所需要输入的密码。消费密码是超过消费限额消费时所需要输入的密码,当POS机显示“-----”,请输入消费密码。持卡人在圈存机上进行银行卡校园卡转账时,也需要输入消费密码。消费限额指在一天内,无需密码累计消费不得超过的金额。当累计消费金额超过消费限额后,则需要输入消费密码。消费限额的默认值是50元,持卡人可以通过圈存机修改此限额。(初始查询密码和消费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六位,如尾号为X,密码则为身份证号的12到17位,建议持卡人领卡后立即修改查询密码和消费密码。)
(7)如卡片遗失,请立即拨打24小时服务电话027-87992108或登录http://ecard.wit.edu.cn挂失,也可在圈存机上挂失。挂失的校园卡将被完全停止服务。如果已挂失的校园卡又被找到,可以到圈存机自助解除挂失(简称“解挂”)。解挂时需要输入学号和查询密码。
(8)如果您的校园卡在多台校园卡终端设备上无法使用,说明该校园卡已损坏。确认校园卡遗失或损坏后,您可以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前往校园卡管理中心办理换卡手续。换卡成功后,系统会将持卡人原来账户内的消费余额自动转入新卡内,原校园卡自动作废。
(9)新开通使用的校园卡余额为零。为节省排队时间,建议使用手机圈存的方式进行校园卡充值。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圈存手机客户端”,登录后可从学校联合中国银行发行的中国银行借记卡帐户中转账指定金额到校园卡“过渡余额”帐户,在校内食堂的任一POS机上贴卡即可将过渡余额写入校园卡。另,校内的多处圈存机也可进行圈存转账充值(需刷银行卡),食堂现金充值点也提供现金充值服务。
(10)分布在各校区的校园卡管理中心、现金充值点和自助服务点,可为持卡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校园卡管理中心可进行咨询,办理换卡、补卡、重置密码、中国银行借记卡与校园卡关联、变更身份信息等业务。
校园卡管理中心:
体育馆西侧(武昌校区)
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东侧(流芳校区)
现金充值点:
学生二食堂一楼充值点(武昌校区)
中快餐厅一楼充值点、西北区食堂一楼充值点(流芳校区)
自助服务点:校园卡自助服务设备包括圈存机、语音电话、校园卡服务网站等。使用自助服务设备可以自助完成大部分的校园卡业务,包括修改查询密码、修改消费密码、挂失、解挂、余额查询和圈存等。圈存机安放在各校区的校园卡管理中心、食堂、图书馆、校医院及大型的学生宿舍。
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校园卡管理中心:027-87194520(武昌校区)、027-87992065(流芳校区),或直接到校园卡管理中心咨询。
6、收费标准:
(1)以下本科专业学费标准为:4500元/生.学年
法学、经济与贸易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电子信息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物科学类(含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药物制剂)、土木类(含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矿业类(含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建筑类(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
(2)以下本科专业学费标准为:5850元/生.学年
材料类(含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类(含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3)以下本科专业学费标准为:10350元/生.学年
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环境设计(艺术类专业)
(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标准为:
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学费为人民币22000元/生.学年;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商务(中外合作办学)、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五个专科项目学费为人民币17000元/生.学年。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另收取法语强化培训费:人民币15000元/1000学时(一次性收取)。
(5)住宿费
500-1500元/学年
(6)其余各项费用
教材款(含军训教材)900元,军训服装费115元,体检费35元,学生医疗保(4年)240元,学生补充保险(4年)200元。
(7)划扣说明
1.随入学通知书寄发的中国银行长城借记卡(尚未激活)为学校校园卡唯一绑定的银行卡,为学校助学金、奖学金等唯一指定入账和学费扣划账户。请新生务必在8月20日前将学费、住宿费、代收代扣及服务性收费等费用足额存入卡中(多存10元,支付卡年费),并不再支取。中国银行将根据学校提供的收费标准于8月20日开始分批集中扣划(免收手续费),扣划完成的同学到校报到时可直接到学院领取报到程序单和缴费收据。在交清各项必交费用之后,银行不会再从学生银行卡中扣取款项,多存的款项会留存在学生银行卡中,学生可自由支配使用。(具体划扣说明见银行卡使用指南)
2.已通过批量代收费用的同学开学报到时,直接领取缴费凭据,学校及时公布扣划成功同学的卡号和金额信息,查询网址http://jhcwc.wit.edu.cn/(学费批扣栏目)。
3.学生补充保险为自愿原则,已批量代收但不愿办理的同学可凭缴费收据到集中报到点计划财务处现场退费。五年制学生待教务处确定分班后补缴一年医疗保险60元/生及补充保险50/元生。
三、报到流程
特别提醒:在9月8日---9日到学院报到后,办理的手续及顺序如下:
1、计划财务处(体育活动中心):按《2015级新生收费标准》交纳相关费用,并领取缴费收据。(注:若已参加批量代收学费并扣费成功,请直接到所在学院领取收据)缴费收据和 武汉工程大学 2015级新生报到指南是办理其他单位手续(如领取军训用品、教材等)的凭据,请妥善保管,遗失不补。
2、保卫处(武装部)、总务处(体育活动中心):持《录取通知书》、《户口迁移证》、身份证、相片2张、缴费收据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领取军训服装、军训教材等。
3、进餐手续请各位新生到学生公寓食堂根据需要自行办理。
4、房间钥匙请到所在公寓的一楼领取。
以下单位手续请根据通知后期集中办理:
1、组织人事部:新生中共党员(预备党员)交纳党组织关系转移材料,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办理;
2、校医院:进行体检复查工作;
3、总务处: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凭缴费收据领取教材;
4、团委:团组织关系转移,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办理;
5、学生处、图书馆:我校学生证与借书证合二为一,此证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办理;
6、教务处: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办理考试证。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下面j我为大家整理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方面,包括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制冷及供热系统(汽源、热源、冷源、热力管网、燃气输配等热力系统)、热电厂等工程方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含电厂热能动力、城镇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方向。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01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40878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824元,其中0-2年工资3261元,3-5年工资4577元,应届毕业生工资6082元,8-10年工资6853元,6-7年工资6999元,10年以上工资7999元。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
不同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郑州大学: 电厂,设计院,化工厂,冰箱空调厂等等,其实我们这个专业是个多学科结合的专业很多的都可以去,当然去的地方要看学校的研究方向,我们专业不错的,不过要看学校这个专业的实力,郑大的这个专业在全国属于中等实力我同学的工作和考研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啊,如果不偏爱工科的话就不要选择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学得东西有的很难很杂很多从考研招生上就可以说明问题,降5――10分录取,属于国家照顾的学科。
太原理工大学:能源动力工程毕业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力系统。如电力设计院,电力公司,电科院,电厂(火电,水电,核电,但以火电为主),热力公司,还有锅炉厂,汽轮机厂,以及各个厂的动力车间。待遇方面设计院,电科院,电力公司最好。一般来说就业都没什么问题。我们班的现在有去电厂的,设计院的,热力公司的,首钢的,水泥厂的,还有一些其他单位。刚毕业的工资都不是很高,主要是3000-3500。
东北大学:如果是东北大学的热能专业,主要是针对钢铁企业的工业炉。一般去设计单位的话就是电脑设计制图或者现场施工等等还有很多去钢铁企业好一点做技术员一类,或者跟班倒。月收入各地都不一样,4000-5000每月吧。别的学校的这个专业有搞锅炉、空调、制冷、供暖、风机等等。
哈尔滨理工大学:热能也是分很多方向的,有发动机方向,去汽车厂,有锅炉方向的,我的就是,去锅炉厂,电厂什么的都可以,有制冷方向的,去空调厂,家电企业,海尔,美的,什么的都可以去,有暖通方向的,去建筑公司。我和你说说我同学的去向吧,去美的、LG、尔滨锅炉厂、电厂、其他锅炉厂、三洋制冷等等,反正机会很多。
河北工业大学:现在的热能主要分三个方向:1电厂锅炉方向毕业后对口工作发电厂锅炉厂电力建设公司等2制冷方向就是空调以后做制冷相关的工作3内燃机方向毕业主要去汽车厂发动机厂等单位工作。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们学校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目前看还不错,毕竟是电力行业。我们学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更好,毕业进供电局什么的,应该说比电厂好。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我们学校热动属于汽车专业,是跟内燃机有关的,将来毕业就业一般是在汽车行业,汽车专业在我们学校是最好就业的一个学校。
拓展:
一、专业解析 专业名称的由来
能源与动力工程属于工科中的能源动力类。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热能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冻与冷藏”等9个专业合并成1个专业,即“热能与动力工程”。
2012年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进一步将“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和 “能源与资源工程”(部分),合并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从上述合并的专业可以看出,能源与动力工程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各校根据自身不同的优势特点,开设的专业方向也很多。在其所包含的专业方向中,以“热能与动力工程”最为普遍。专业名称调整后,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概括更加科学、准确。很多高校保留了原有特色,并扩展了新的研究范围。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什么?
能源与动力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能源,一是动力。能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动力则是研究如何将各种能源转化成我们需要的力量。动力技术包括很多,如锅炉、内燃机、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技术等。
石油转化成动力,煤炭、天然气转化成电力等,归根到底就是能源的转化。举个例子,比如发电研究的就是如何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再进一步转化成电能。简单来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的就是如何安全、清洁、高效地转换能源,并且应用它们来产生动力供人们使用。
根据专业设置开设课程也不同
因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的专业方向比较广,高校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优势特色设置课程:有的偏重电力、锅炉;有的侧重内燃机、汽车发动机;有的偏重制冷与低温。同学们可以看到各校开设的课程有很多不同。
比如华北电力大学该专业本科阶段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泵与风机、汽轮机运行、锅炉运行、自动控制理论、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厂高温金属材料等。
北京交通大学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主干课程,还要学习工程燃烧学、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等专业平台课程,并要按照专业方向学习内燃机学、汽车理论或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等专业特色课程。
二、专业与就业 总体就业率不低
能源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它的能源消费量大致成正比。能源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长期居于高位。在专业名称未调整之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处于90%-95%区间(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工程专业近3年总就业率都在95%以上:2013年电力行业就业率为53.18%,考研率33.53%;2014年电力行业就业率为57.06%,考研率31.30%;2015年电力行业的就业率为54.03%,考研率35.52%。主要分布的就业领域:各类发电厂及电力有限公司、电建工程公司、机械制造企业、动力设备制造企业和能源动力类企业。
当然,去电力企业只是学生的选择之一。能动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非常广,去哪里就业,跟机遇和自身选择的专业方向都有很大关系。
未来就业面最宽的专业之一
“能动专业是国家未来20年就业面最宽的专业之一。”谈起就业,王院长充满信心:“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在能源、电力、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很多环节的具体工作,如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等。”
小张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他说:“以前有人开玩笑把我们这个专业说成是烧锅炉的,学生毕业后都是高级锅炉工。这种观点是很狭隘的。现在的能源动力工程不仅涵盖锅炉、热力发电机,还包括汽轮机、燃气轮机等流体机械,以及水利机械、空调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等。如果有将来想去汽车类、航天类、核电类、动力设备、空调制冷等企业工作的学生,能动专业都是很好的`选择。比如,很多同学学习热力发动机、内燃机方向,就业定位可以放在各大汽车厂,像一汽、北汽、大众、吉利等。大多数汽车厂都有发动机生产厂和研发部门,一些专门的发动机设计公司也是非常好的。还有,生产柴油机、农业机械等企业也是这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好去处。”
三、报考指南 1.看院校特色
目前,全国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共173所,代表院校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因为专业涵盖面广,各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开设的专业方向也各有优势。
如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的内燃机方向都非常有优势,很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该专业招生时属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一个方向,更偏重于航空发动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侧重流体机械,其“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是全国唯一以泵为研究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华北电力大学该专业最早曾叫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从专业名称也能看出该专业主要侧重如何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在报考时,考生可根据学校特色、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分数情况等综合考虑。
2.看专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对应的一级学科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涵盖的二级学科有很多,如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各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也很多,如:热能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内燃机、汽车及发动机等专业方向。很多院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是由“热能与动力工程”调整而来,所以开设的专业方向中,以“热能与动力工程”最为普遍。
例如,北京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设“热能工程专业方向”和“汽车及发动机专业方向”,学生从第六学期起,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选择方向。天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含“内燃机”和“热能工程”两个方向。以内燃机为研究方向的“动力机械与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以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制冷为研究方向。华北电力大学该专业包括三个专业方向:热能动力与工程、电厂集控运行、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专业方向很多不可能每个学校都开设,有些即使开设也不是全国招生。考生报考时可以查阅所在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查看招生计划和专业方向。
3.注意大类招生
另外,考生家长从近几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不同学校招生时使用的名称不完全相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二是按“能源动力类”招生。
如,武汉大学按能源动力类招生包含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能源化学工程三个专业。重庆大学按能源动力类招生,包含两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的能源动力按照大类招生,包含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北京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两个专业,按大类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半后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学习。
目前,以“能源动力类 ”招生的院校有19所。考生在报考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各校大类招生中所包含的专业有哪些。
4.注意身体要求
能源动力类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能源动力类;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能源动力类。还有的学校在报考要求中也有提示,如不适宜辨色能力异常(色盲、色弱)的考生报考。考生在报考时,应该仔细阅读所报院校的招生章程,查看是否有特殊要求,以免发生疏漏。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
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纳/微系统输送和温控、生物质气化发电、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1、清华大学 A+
2、西安交通大学 A+
3、上海交通大学 A
4、浙江大学 A
5、天津大学 A-
6、华北电力大学 A-
7、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华中科技大学 A-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0、北京理工大学 B+
11、大连理工大学 B+
12、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3、华东理工大学 B+
14、上海理工大学 B+
15、东南大学 B+
16、江苏大学 B+
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8、北京科技大学 B
19、同济大学 B
2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1、南京工业大学 B
22、山东大学 B
23、重庆大学 B
24、中国石油大学 B
25、海军工程大学 B
26、北京工业大学 B-
27、北京化工大学 B-
28、东北大学 B-
29、吉林大学 B-
30、东北电力大学 B-
31、武汉大学 B-
32、中南大学 B-
33、西北工业大学 B-
34、上海电力学院 C+
35、南京理工大学 C+
36、浙江工业大学 C+
37、青岛科技大学 C+
38、郑州大学 C+
39、武汉理工大学 C+
40、华南理工大学 C+
41、四川大学 C+
42、兰州理工大学 C+
43、北京交通大学 C
44、河北工业大学 C
45、内蒙古工业大学 C
4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47、东北石油大学 C
48、中国矿业大学 C
49、长沙理工大学 C
50、西华大学 C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