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生物质能 > 正文

现在都有哪些新能源

义气的哈密瓜,数据线
无聊的哈密瓜,数据线
2022-12-22 01:49:35

现在都有哪些新能源?优劣是什么?

最佳答案
顺利的服饰
聪慧的睫毛膏
2025-07-29 06:57:50

哪些新能源值得期待?

中国汽车消费网 2008年01月09日 来源:现代司机报 作者:陈琼 闫磊

国际油价破百之后,新能源再次被人们关注。然而,新能源在缓解能源危机这个大舞台上,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哪些新能源又值得消费者期待呢?

面对高油价和潜在的石油供应危机,各国政府都把解决能源问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中来。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说,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开源节流,寻求更多的石油供应渠道,并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二是开发新能源。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范围进行了限定,即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以秸秆、甘蔗、玉米等农林产品以及畜牧业生产废弃物等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出一幅未来5年我国能发展的蓝图。

乙醇汽油推广范围逐渐扩大

在众多新能源中,目前我国唯有乙醇汽油真正得到了推广,并且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山东、江苏、河北、广西五省的部分地区都在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酒精,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它基本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虽然乙醇汽油的技术成熟,推广也一直稳步进行,但就在国务院2007年举行的一次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上决定,我国将停止新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据了解,出台这一政策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证玉米、小麦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比例平衡。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利用率最高、价格最为低廉,以木薯资源制造酒精前景广阔,我国燃料乙醇由此向非粮乙醇转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海洋博士认为,从长远角度讲,推广乙醇汽油是节约能源,提高环保质量的有力举措,但就试点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推广则要在成本、价格、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这需要整个供求市场的磨合,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生物柴油三年后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作为传统柴油的替代能源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和中粮集团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生物柴油。有关方面预测,三年后生物柴油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润滑性能好,使用安全等优势,目前全球生物柴油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燃料。使用生物柴油车辆无需改装,只要与普通柴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即可。

200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虽然已有法规确定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但广大消费者近两年内还很难在正规加油站购买到。

据了解,国家对成品油的监管非常严格,而目前生物柴油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在加油站销售,质量无法保证。另外,产量太小也是制约生物柴油走进正规加油站的重要原因。国家发改委对生物柴油今后的推广已经有初步的计划,就是按照乙醇汽油的推广方式来分区域封闭式推广。

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透露,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整体规划和四大集团研究实验进度,预计三年后生物柴油才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氢能源应用在车上有待时日

与生物质能源相比,氢能源的发展势头略显弱势,但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制造企业在研究开发氢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把远期目标定位在氢能源车,“雪佛兰Sequel”是该公司最新一代的氢能源概念车。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目前主要的来源是利用水资源制取的。我国氢的来源极为丰富,制造提取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水电解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制氢方法都已形成规模。

虽然氢能源来源广泛,但作为新能源在车辆上推广还有一定难度。首先,提取氢能源的成本极高;第二,需要对车辆进行较大改造;第三,大量提取氢能源的难度较大;第四,需要广泛建造氢加注站点。业内专家认为,获得大量廉价的氢,是实现氢能利用的根本。

太阳能汽车的美好前景

1999年,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全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没有传输装置,最高时速超过100公里。这是世界上有报道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汽车。

2003年,由日本大学生制造的氢(hydrogen)和太阳能汽车成功穿越澳洲。该车从柏斯穿越沙漠行驶到悉尼,行程4084公里。汽车的排放物包括纯净水,悉尼市长特恩布尔在汽车抵达悉尼后,将水一饮而尽。

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吴小平教授分析说,太阳能汽车进入商业时代,至少还要30-50年,但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局部应用,10年之内应可见到。比如随着汽车上空调、多媒体等大量需要耗用发动机动力供电的电器设备的使用,燃油发动机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那么用太阳能电池替代发动机的部分功能,就既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又可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另外,高尔夫球场、风景区等对环保要求较高,而对动力要求不高的场所,可能会使用太阳能小车做工作车或游览车。

神秘的“可燃冰”

在全世界寻找替代能源的努力中,一种神秘的物质逐渐浮出水面,它就是深藏在海底的比石油、煤燃烧值高数倍,被称为后石油时代能源的“可燃冰”。

这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晶体叫“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它透明无色,形似笼状的独特的冰结晶体,点火即燃烧,常温下分解出天然气,所以又叫“气冰”、“固体瓦斯”,是一种高能量的能源。我国在西海北部已经发现可燃冰的存在。

目前,很多国家都只是证明其在某一地区内含有“可燃冰”这种资源,但却很难说出具体的可采储量。由于“可燃冰”分布于海底,因此勘探起来有很大难度,至少现阶段世界各国都不能像探测石油、天然气一样,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进一步勘探确认“可燃冰”的探明可采储量。

“采集实物样本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更是难上加难。”专业人士指出,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且开采时还有可能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难免酿成灾难。因此业界认为“可燃冰”成为新能源只是人类的一个希望。

电动汽车蓄势待发

电能汽车也称电动汽车,其工作原理是依靠蓄电池的电力使汽车发动机运转,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

电能汽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汽车燃油的污染问题,很多国家和机构都在研究电能汽车,而电能汽车的主要问题是蓄电池的蓄电能力大小,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

现在,国内外各知名汽车厂商都开始下大力气开发电能汽车。

比亚迪首款电动汽车F3e使用电能驱动,没有排放,没有污染,甚至没有汽缸发动机的噪音,充足电以后以140-150公里/小时的速度可行驶570公里,这种环保汽车的远景变得越来越清晰。

电能汽车的发展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成为新能源动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后

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除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氢能源以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都可以作为替代能源用于车辆,但目前它们还停留在概念的范畴,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石油价格上涨已经变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除非找到真正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替代能源,否则整个世界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石油的奴隶”。

寻找新能源的意义不在于最终完成了什么样的研发,而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一种可能。

最新回答
闪闪的蜻蜓
朴素的服饰
2025-07-29 06:57:50

在亚马孙河流域,一种富含黑色物质的“印第安黑土”一直以来被当地农民用作提高土壤肥力的特殊肥料。现代研究发现,这种黑土其实是一种生物质炭,来自古老的动植物残余,为亚马孙盆地农业文明所留遗迹。目前,这种生物质炭的潜在功能正启发科学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找寻新途径。近日,一篇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的文章指出,全球制备和使用生物质炭的减排潜力可达到34亿至6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来源广泛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其中,尤以占比最大的生物质废弃物温室效应最为严重,包括植物残体、牲畜粪便、厨余垃圾、工农业生物垃圾等。据统计,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是美国温室气体甲烷的第三大排放源,2019年其甲烷排放量相当于2160万辆汽车全年行驶的甲烷排放量,或1200万户家庭能源消耗的碳排放。

英国德拉克斯电站鸟瞰图和具有碳捕获能力的生物质储罐。(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生物质发电是生物质垃圾利用较为普遍的方式。不过,生物质废弃物来源多样,收集和转化为电力的成本高昂,与低廉转化产品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矛盾。为此,科学家积极寻找“变废为宝”的新路径,以实现对生物质废弃物大规模和多途径的利用,因此,生物质炭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炭由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经过高温转化而成,是一种富含碳素的多孔固体颗粒物质。大量有机废弃物都可用作制备原料。这一“古老”的新生事物能将生物质中不稳定的有机碳转化固定,还因具备多重潜在价值引起土壤学家、农学家、环境学家、生态学家、能源学家的广泛兴趣。在农业领域,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改善持水能力和养分供应,增加微生物活性,利于作物增产;在工业领域,生物质炭可以用作电池电极或催化剂,比如电池中石墨的替代品;在环境领域,生物质炭作为优良的吸附材料可以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还可以吸附游离碳和氮化合物,减少生物质在转化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简单多样,包括高温热解、水热碳化、传统碳化等类型。制备场地也灵活多样,从大型工业到小型家庭规模,甚至在农田场地都可以制得。因此,其在应用和推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不过,目前生物质炭的有效性取决于其物理和化学特性,而这些特性受到废弃物本身的可利用性和生产加工制造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机理还需进一步系统研究。

应该看到,对生物质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的转化利用无论方式优劣,都属于末端处置。在对这部分技术探索优化的同时,还应重视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源头减量化和过程资源化,才能在“末端无害化”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借助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和科技入股等方式,逐步形成固体废弃物收集、回收、加工及销售的系统产业。在我国,相关产业正处于技术攻坚和商业化应用开拓的关键阶段,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就研究方法、技术工艺、产品流通等环节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推动固废处理行业早日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目标。

畅快的冬日
帅气的音响
2025-07-29 06:57:50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一、定义与分类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穿透生物质能。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是做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二、常见新能源形式概述

(具体内容详见各能源形式所对应的词条)

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

太阳能可分为2种:

1.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 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A.核裂变能

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B.核聚变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C.核衰变

和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波浪发电,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度。目前,海上导航浮标和灯塔已经用上了波浪发电机发出的电来照明。大型波浪发电机组也已问世。我国在也对波浪发电进行研究和试验,并制成了供航标灯使用的发电装置。

潮汐发电,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1000-3000亿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电站,发电能力24万千瓦,已经工作了30多年。我国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厦潮汐电站,总容量达到3000千瓦。

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风力发电,是当代人利用风能最常见的形式,自19世纪末,丹麦研制成风力发电机以来,人们认识到石油等能源会枯竭,才重视风能的发展。

1977年,联邦德国在著名的风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尔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风车。该风车高150米,每个浆叶长40米,重18吨,用玻璃钢制成。到1994年,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已达到300万千瓦左右,每年发电约50亿千瓦时。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磨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有5500处地热点,地热田45个,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

氢能

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氢能可以作飞机、汽车的燃料,可以用作推动火箭动力。

三、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四、新能源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我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国接入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相对不足,未来我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而波动。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我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以来程度,提高我国能源、经济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为了开拓稳定的海岛通信电源而开展一项研究,经过六年多研究和实践,终于将一种成熟的新型应用方式MUCE风光互补系统向社会推广,这种系统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和太阳能发电进行10:3地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电力输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灯、海岛均进行了实际应用,获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数据。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突破了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高、噪音大、抗风能力差、受风向影响等缺点,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音、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发展中对电网冲击等影响。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3645.html?wtp=tt

愉快的长颈鹿
单纯的红牛
2025-07-29 06:57:50
1、洁净煤技术

煤炭是我国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能源资源,预计到下世纪中叶,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将占主要地位。

但是,煤炭直接燃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全国二氧 化硫(SO2)排放量及烟尘排放量中烧煤排放估计分别占90%和70%,还有NOX的污染问题。西南和华南已出现大面积酸雨区,并有扩大趋势。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CO2) 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1)先进燃烧和污染处理技术

洁净煤技术可用于燃烧前、中、后的任一阶段。

燃烧前的处理和净化技术

1)洗选处理。这是除去或减少原煤中所含的灰粉、矸石、硫等杂质,并按不同煤种、灰分、热值和粒度分成不同品种等级,以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方法。

1991年我国原煤洗选仅18.1%,洗选效率为85%,而发达国家原煤已全部洗选,洗选效率95%以上。

2)型煤加工。这是用机械方法将粉煤和低品位煤制成具有一定粒度和形状的煤制品。高硫煤成型时可加入适量固硫剂,大大减少SO2排放。我国民用型煤比烧散煤热效率可提高一倍。一般可节煤20-30%,烟尘和SO2减少40-60%,CO减少80%。在工业炉窑中使用可节煤15%,烟尘减少50-60%,SO2减少40-50%,NOX减少20-30%,

3)水煤浆。这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煤代油的新燃料。它是把灰分很氏而挥发成分高的煤,研磨成250-300微米的微细煤粉,按煤约70%、水约30%的比例,加入0.5-1.0%分散剂和0.02-0.1的稳 定剂配制而成的,水煤浆可以像燃料油一样运输`储存和燃烧.我国制浆工艺已达国际水平,并已建成商业性示范工程。

燃烧中净化

1)先进的燃烧器。先进的燃烧器是通过改进电站锅炉以及工业锅炉和窑炉的设计和燃烧技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燃烧效率。

国外已商业应用的有低NOX燃烧器,其燃烧过程是燃料和空气逐渐混合,以降低火焰温度,从而减少NOX生成;或者调节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提供只够燃料燃烧的氧,而不足以和氮结合成NOX。

我国已开发出新型水容量(热功率1兆瓦以上)煤粉燃烧器,燃烧效率达95%以上,在50%负荷条件下仍能稳定燃烧,且煤种适应性广,脱硫装置正在进一步开发。

2)流化床(沸腾炉)燃烧。流化床燃烧是把煤和吸附剂(石灰石)加入燃烧室的床层中,从炉底鼓风使床层悬浮,进入流化燃烧。流化形成湍流混合条件,从而提高燃烧效率;石灰石固硫,减少SO2排放;较低的燃烧温度(830-900℃)使NOX生成量大大减少。

流化床有鼓泡床和循环床两类,鼓泡床使煤保持在燃烧中心,流化燃烧主要在床内进行。循环床通过高速空气夹带固体颗粒进入并返回燃烧室,进行辅助燃烧,促使煤 粒沸腾燃尽。我国已出口巴基斯坦5万千瓦机组的沸腾炉。煤含硫6%,正在引进配12.5万千瓦机组的循环流化床。

燃烧后净化-烟气净化,包括SO2、NOX和颗粒物的控制。烟尘,SO2变成亚硫酸钙浆状物。干法是用浆状脱硫剂(石灰石)喷雾,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分被蒸发,干燥颗粒用集尘器收集。这两种方法脱硫效率达90%。

烟气除尘,目前大型电站一般采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

国外目前正在研究开发先进的脱硫工艺,以及可以同时脱除90%以上SO2和NOX的烟气净化新技术。

我国电站烟气净化尚处于初级阶段。90%的火电站装了除尘器,平均除尘效率90%,其中静电除尘仅占总数的12%,除尘效率96%。新建大型电站靠高烟囱(210米以上)扩散,扩散效果虽不差,可减轻城市空气污染,但不能解决地区的污染问题。

(2)煤的气化与液化

1)煤炭气化。煤炭气化是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空气或氧和蒸气),以一定的流动方式转化成气体。气化技术可将各类煤转化成各种气体产品,包括城市民用和工业用燃料气、发电燃料气、化工燃料气等。

煤的气化主要产生CO与H2灰分形成废渣排出。煤气化的好处是可在燃烧前脱除气态硫和氮组分。

1990年,我国煤制气消费量为235.9亿立方米。目前采用常压水煤气工艺、常压固体床--段气化工艺等。正在开发常压循环流化床和常压固体床两段气化工艺。

国外正开发多种煤气化新工艺,目的是扩大气化煤种,提高处理能力和转换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还有地下煤层气化技术已引起各国重视,也有发展前途,值得研究。

2)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以煤气化生产燃料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余气再用来烧锅炉,生产蒸气驱汽轮机发电。煤气经净化处理,可在燃烧前脱除硫和氮;联合循环可提高系统热效率。新一代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的供电效率可达43-46%。

目前,国外已进入示范阶段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主要有三个方案: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方案;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方案;第二代增压流化床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方案。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示范厂共24个。单套容量已达250-600兆瓦。

我国引进几套燃油联合循环机组,可供开发煤气化联合循 环发电的借鉴。另正在引进和开发高精燃气蒸汽联合循 环发电技术。关于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全循环发电技术,我国已研究开发,取得了阶级性成果。

3)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亦称等离子体发电。是使极高温度并高度电离的气体高速流经强磁场直接发电的新型发电厂。当燃煤得到的2600K以上的高温等离子气体以高速 流过强磁场时,气体中的电子受磁力作用和气化中的活化金属粒子(钾、铯)的相互磁撞,沿着与磁力线成 直的方位流向电极而发出直流电,经交、直流交换装置可送入电网。从磁流体出来的气体可送往常规锅炉,加热水产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组成高效率的联合循环,总的热效率可达50-60%,由于磁流体发电所用的钾盐可有效地脱硫和可以用控制燃烧的方法来有效控制NOX的产生,故它又是一种低污染燃烧发电技术。

4)煤炭液化。煤炭液化分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类。间接液化是煤先气化,生产原料气,经净化后再进行调质反应,调整H2与CO的比例。

直接液化是把煤直接转化成液体产品。已完成中试的工艺主要有供氢溶剂法(EDS),氢一煤法,SRC法。

80年代开发出第三代两段催化加氢液化新工艺和煤-油共炼工艺,提高了煤液化的经济性。

我国1980年重新开展煤炭直接液化研究,从国外引进了小型试验装置,迄今已对多种煤进行了液化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直接液化和煤-油共炼试验。

在间接液化方面,我国对煤制甲醇做了大量工作。甲醇是用含H2和CO的原料制造的,可用作化工原料、溶剂和燃料。甲醇用作汽车燃料,可在汽油中掺入5%,15%,25%(M-15,M-25),或用纯甲醇(M-100);甲醇和异丁烯合成甲基叔丁基醚(MTBE),用作无铅汽油辛烷值 加济;或直接合成低碳混 合醇(甲醇70%,低碳醇30%),用作汽油辛烷值 回剂。甲醇还可制取合成汽油。目前,我国甲醇年产能力超过60万吨,其中约20%用作燃料。煤制燃料甲醇已有成熟技术。

2、核能新技术

(1)新一代压水堆核电站

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核电站反应堆。核反应堆在任何事故条件下都能自动停止运行,而且在最严重的假想事故条件下,停堆后的堆芯乘余热能依靠自然循环机理,导出堆外,保持堆内芯部和燃料元件的完整,从根本上排除堆芯深地、放射性逸出的可能,这种特性称为固有安全性,如改进压水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等。

(2)核燃料的增殖-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热中子反应堆主要是利用开然铀内的少量铀-235,以及在反应堆生成少量钚-239。因此热中子堆仅利用天然铀中2%左右的铀,世界上探明的铀资源难以保证核能的长期大规模利用。由快中子来产生和维持链式裂变反应的反应堆--快中子堆,才有可能实现核燃料的增殖。快中子堆以钚-239为裂变燃料,由铀-238为增殖原料,铀-238俘获快中子后又可生成钚-239。由于一个钚-239原子核裂变放出的中子数平均值比一个铀-235核裂变放出的中子数为多,而且新生的钚-239有可能比消耗的钚-239还多,这样就可以实现核燃料的增殖。1951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按上述原理工作的新型核反应堆-快中子增殖堆。到70年代末,快中子堆示范电站输出电功率已达3万千瓦,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我国“863”计划已计划建造快中子实验堆。快中子堆在理论上可以利用全部铀资源,但实际上由于各种损失,约可利用铀资源达到60%以上。

(3)新的 供热资源-低温核供热堆和高温气冷堆

低温核供热堆是压水堆型的热中子堆,但它的参数远低于核电站用的压水堆,其压力约为15巴,温度200℃左右。由于参数低,设备造价低,在经济上有竞争力,世界上如原苏联、加拿大、德国、瑞典、瑞士、法国等国都有发展低温核供热的计划。我国开展低温核供热堆已有多年,第一个5000千瓦的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已于1990年投入运行。

高温气冷堆是采用石墨作慢化剂和惰性气体氦气作冷却剂的热中子堆。由于石墨耐高温,所以反应堆出口的氦气温度可以高达950℃。元远高于核电站压水堆的出口水温300-350℃,现在设计的模块型高温气冷堆不仅可以高温供热,高效发电,而且有很好的固有安全性能。德国和美国在60年代就有实验堆和示范堆运行,目前日本正在建造3万千瓦热功率的高温气冷实验堆,我国“863”计划也决定在本世纪内建造1万千瓦热功率的实验堆。

(4)受控热核聚变能

1)聚变反应。核聚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如氢(H)的两种同位素: (D)帮 (T)〗,在超高温等特定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因为这种反应必须在极高的温度(1-5亿℃)下进行,所以叫热核反应。据计算,1公斤热核聚变燃料放出的能量为核裂变的4倍。

2)核聚变原料主要是氢、 和 。 也称重氢, 也称超重氢,1公斤海水中含有

0.034克 ,故地球上汪洋大海里有23.4万亿吨 ,足够人类使用几十亿年,是一项无究无尽的持久能源。

聚变能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离实用还有相当差距。但基于其取之不尽的资源和优越的性能,能量大,且没有像裂变堆那样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故其远景是很好的。预计在下世纪中叶可望能商 用。目前也有人考虑在其商用以前开展聚变-裂变混合堆的研究,其原理是用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来增殖裂变燃料,充分利用裂变铀、钍核资源。我国也正在研究中。

3、新能源技术

(1)太阳能新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且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

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1)太阳能热利用和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辐射能量通过各种集热部件转变成热能后被直接利用,它可分低温(100-300℃):工业用热、制冷、空调、烹调等;高温(300℃以上):热发电、材料高温处理等。

太阳能节能建筑分主动式或衩动式两种。前者与常规能源采暖系统基本相同,仅以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源代替传统锅炉。后者是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吸收和储存太阳能,达到取暖的目的。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热能,再转换成机械能的发电过程。发电系统主要同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器、热交换器以及汽轮发电机系统等组成。美国LUZ公司已建了9个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5万千瓦,平均效率达14%,电价约8美分/千瓦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涉及光学、传热学、材料科学、自动化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高新技术,也是太阳能开发和研究领域的难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太阳能的光辐射吸收和高效传热技术。

2)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太阳电池类型很多,如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硫化 电池、 化电池等。美国、德国、日本都将太阳能光电技术列为新源首位,制造和发电成本已在特殊应用场合有一定竞争能力。当前发展主要障碍是光电池成本高。我国已能生产,年产达1000千瓦,能量转换率达14%。多晶硅电池采用熔化浇铸,定向凝固方法制造,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降低成本30%,向实用化推进一步,但要使成数量级下降,需改变制造工艺,制造硅膜太阳能电池和发电系统,需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3)光化学转换技术。光化学是研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的一个化学分支。光化学电池是利用光照射半导体和电解液界面,发生化学反应,在电解液内形成电流,并使水电离直接产生氢的电池。

我国据1991年不完全统计,已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80万平方米,被动太阳能节能房30万平方米,太阳能农用温室33万公顷,太阳灶12万台。我国光伏电池已有4.5兆瓦生产能力。高效电池、非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大,但在向生产力转化和应用领域方面差距很大,有待开拓。

(2)风能技术

我国风能总储量估计为1.6×10 9千瓦,在世界各国排列第三,可开发利用的约为2/10,即约3亿千瓦.可以有效利用的风速范围为3-20米/秒.

目前全世界风力机用于发电的超过总量的2/3.

风力机可分为微型(1千瓦以下)、小型(1-10千瓦)、中型(10-100千瓦)、大型(100千瓦以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在美国夏威 ,为3200千瓦 。

到1992年,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达2700万千瓦。主导产品是150-250千瓦机组,300-500千瓦机组开始小批量生产。

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左右,有小型风力发电机12万台,中小型风力发电厂9个。小型 风力机年产3万台,55千瓦、120千瓦、200千瓦风力发电机的研制和生产正在进行中。风力发是技术关键是大型风力机的叶片设计 、制造和安全性技术,二是优化运行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

美国目前每千瓦时风电价约6-7美分,到2000年可能降至4美分。

(3)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 通过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和森林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等。目前发展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有:

1)热化学转化技术。是将固体生物质转换成可燃气体、焦油、木炭等品位高的能源产品。

2)生物化学转换技术。主要指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生成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温度、温度、酸咸度和厌氧条件下经各种微生物发酵及分解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混合可燃 气体。

3)生物质压块细密成型技术。是把粉碎烘干的生物质加入成型挤压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形成较高密度的固体燃料,密度约为1.2-1.3克/厘米3,热值在20 焦/公斤左右。

4)化学转换技术。

1990年,我国消费生物质能约2.64亿吨标准煤,大部分是直接燃烧的.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小型气化炉,气化率达70%以上。高效生物质燃烧炉,热效率达85%。

(4)波浪能和潮汐能

这两项海洋能源我国约有4-5亿千瓦,已建成1280千瓦时平潭幸福洋潮汐电站。我国波力发电极有特色,在基础研究方面已进入世界前沿,在实用上已有10千瓦级的岸式或漂浮式波力发电装置,并装备了航标灯。海洋能的开发应着重两个方面,其一是基础研究,如海洋能的收集与聚能,最佳转换方式和转换机械,随机、间断、不稳定转换技术等;其二是多能互补,与海湾、海岛、入海口其他新能源多能并举多能互补。

(5)氢能利用技术

从70年代初开始将氢应用于发电以及各种机动车和飞行器的燃料,已有不少试验装置在运行。氢作为能源使用时,无污染物产生,燃烧产物是水,而生产氢的原料也是水。氢的热值高,每克液氢可达120千焦,是汽油的2.8倍。

1)氢气制备。可以用电解法、热化学法、光电化学法或等离子体化学法制氢。

2)氢的储存。氢的储存可以用压缩、低温液化和贮氢金属吸存。

3)氢的利用。可作燃料,用于导航、机动车等;可用氢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可用作各种能源的转换介质或中间载体。

作为人类长远的战略能源,氢可与其他一次能源结合发展各种氢能系统,特别是太阳能-氢能综合能源系统有很好发展前途。国际上认为氢能将是21世纪中后期最理想的能源。

4、节能新技术

我国的一些高耗能产品的能耗水平与国际水平比较,差距仍很大,除一般节能方法和采取的节能措施外,尚须采取节能瓣措施,新方法。

(1)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对于低品位余热利用,需研究强化传热的机理,研制包括热管在内的各种高效换热元件和紧凑换热器,是低品位热动力开发和发展热泵技术的重要储备;换热器小型化和降低成本是低品位余热动力回收装置提高经济上竞争性的主要技术关键。

1)热泵技术。是以消耗一部分高质能(机械能、电能)为裣,使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递。热泵可以用消耗少量高质能,获得较多的热能。

2)热管技术。热管是一种具有很高传热性能的元件。它利用封闭在管壳内的工作液体的相变(沸腾 、凝洁)来传递热量。当蒸气流向冷凝段,冷凝段由于受到冷却使蒸汽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借助毛细管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作为一种传热新技术,广泛用于电子工业、空间技术和工业余热回收等方面。

(2)电子电力技术

电子电力技术在工业、交通运输、通信、家用电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前途。电子电力技术是节能的利器,例如:风机、水泵的阀门调节改为交流调速控制,可节电30-40%;直流传动改为可关断晶体管变频传动,可节电1/3以上;采用电子变频器和新型荧光粉的高效荧光灯,节电率可达80%。

据估计,全国推广应用电子电力技术,每年可节电400亿千瓦时,应用电子电力技术的各种节能产品,节 材率达40-90%。

(3)高效电动机

采用新材料、改进设计、具有低损耗、高功率因素的电机,电动机占我国总用电量的60%,高效电动机的效率比一般标准电动机高2-7%,永磁电动机可提高效率4-10%。

(4)高效节能照明技术

采用高频整流器降低灯的耗电率,采用稀土荧光粉吸收紫外线并变为可见光,提高发光效率。例如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提高效率50-80%。

(5)远红外线加热技术

是利用远红外辐射元件发出的远红外线,使被加热物体吸收,直接转变成热能的一种加热方式。远红外辐射电暖器就是一例。

(6)电热膜加热技术

是将电子电热膜直接制作在被加热体的表面上,当通电加热时,热量会很快专给 被加热体。因此电热膜加热效率达85%,而普通电热丝加热次序仅40%。电热摸是一种导电薄膜,它可用于电热杯、电淋浴器、电吹风、电暖气等电热器具。电热膜加热功率在100-2000瓦范围内,使用寿命高于2000小时。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节能,国际能源界也有将节能称为第五能源,与煤、石油及天然气、水电、核电四大能源并列。览于节能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各国对推动节能新技术都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例如,采取补贴的政策等。我国已公布淘汰和停止生产高耗能产品,优先发展高效节能设备的政策。

总之,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大事。要坚持开发利用与节约并举,要重视发展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合理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加强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使能源工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超帅的硬币
高高的柜子
2025-07-29 06:57:50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中文名

电力

外文名

Electricity

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

时间

2010年

基本内容

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产生电力的方式:火力发电(煤)、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截至2011年底,中国发电装机达10.63亿千瓦,年发电量4.73万亿千瓦时,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电力企业正在加快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升级。2013年中国进入全球500强的电力企业达到9家,位居世界第一。“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电力企业在海外电源开发、电网运营、资源并购、电工装备、工程总包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13-2017年中国电力市场评估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各种弊端

titlename

火力发电

烟气污染: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SO2、NOx等酸性气体不断增长,使我国很多地区酸雨量增加。全国每年产生140万吨SO2。

粉尘污染:对电站附近环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全国每年产生1500万吨烟尘。

资源消耗:发电的汽轮机通常选用水作为冷却介质,一座10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每日的耗水量约为 十万吨。全国每年消耗5000万吨标准煤。

水力发电

水电要淹没大量土地,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大型水库一旦塌崩,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一个国家的水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受季节的影响。

风力发电

噪声,视觉污染。占用大片土地及林地,对植被破坏大。不稳定,不可控。目前成本仍然很高。

核能发电

要用反应堆产生核能,需要解决以下10个问题:

1.为核裂变链式反应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之得以进行。

2.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

3.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要能从反应堆中安全取出。

4.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必须设法避免它们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伤害。

5.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干净的汉堡
等待的过客
2025-07-29 06:57:50
空气能和太阳能优劣比较:

1.安装,空气能安装步骤:先接冷水管、水箱灌水、调试运行

太阳能安装步骤:安装支架。固定支架、安装水箱安装真空管、接冷热水管、接电线、安装全智能控制仪、调试运行。

空气能热水器比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更简单方便一些。

2.使用限制,空气能热水器只要有电就使用,限制小;太阳能热水器只要阴雨天气、夜晚就不能制取热水,只能靠白天加热好的热水或者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水温。空气能与太阳能相比,空气能使用更加方面,无使用限制。

3.省电,同样加热200L水,空气能热水器需要1.2元,太阳能热水器需要4.8元(电辅助加热),空气能与太阳能相比,更加省电。

4.安全,空气能热水器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加热水温,整个过程中水电完全不接触,无漏电的危险;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时有安全隐患,它是通过电直接加热水温,水电直接接触,存在安全隐患,两者相比,空气能热水器更好一些。

5.厨房冷气,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都有中央热水功能,但是厨房冷气功能只有空气能热水器有,厨房冷气可以降低温度7°C-8°C,彻底解决消费厨房闷热的问题。两者相比,空气能热水器更强大一些。

任性的火
拉长的羊
2025-07-29 06:57:50

风力发电站,风的动能(由太阳能获得风能)->电能

火力发电站,化学能(化合反应-燃烧获得化学能)->电能

水力发电站,水的动能(太阳能->水蒸汽的势能,降雨并成流水,水的势能->动能)->电能

核发电站,    核能(又称原子能,由核裂变质量亏损产生)->电能

如需详答可参考括号中内容,简答则可忽略括号中内容。

其他能源,较新的有太阳能,应用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

待开发的还有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等等。

望能根据答复先后及问答优劣采纳。

害怕的音响
聪明的小鸭子
2025-07-29 06:57:50

孵化机性能都是一样的呀。

不是说哪个品牌就能搞起来的呀,只要说能够恒温,保持一个特定的温度就可以了呀。至于品牌的话不是那么重要的呀,不是三无产品就可以了。

简介:

孵化机是指人工模拟卵生动物母性进行温湿度翻蛋等条件经过一定时间将受精蛋发育成生命的机器,主要用途于种蛋孵化、胚胎发育、养殖场、孵化场、孵化厂、养鸡场、个人孵化、家庭孵化、单位孵化、学校孵化、生物孵化、胚胎孵化、学校、生物公司、特禽孵化、家禽孵化等。

孵化机种类可以分为煤电两用和只用电两个类型,两个类型的机器都包括小型孵化机、鸽子孵化机、小鸡孵化机、珍禽孵化机、鸭蛋孵化机、小型全自动孵化机、小型全自动孵化出雏一体机,产品全部使用微电脑全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