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好。2022年新材料技术论坛,庄庆发院士与淄博合作的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在高新区落地,生物质燃烧颗粒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多是采用的茎状农作物、树皮以及锯末等废弃物加工而成,可保证废物得到重新利用。
你说的很专业也很对。风力发电确实优势不大,受季节地域影响较大。国家近几年也在扩大生物发电的规模啊。但是如你所说,要把那么多全部利用的话,如何运输贮存,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很实际的问题。这些成本都是很难控制的。我不了解你所说的发电量。但是据我所知凯迪电力的生物质能源发电还在规划之中吧。他近几年的飙升是因为他们的煤炭烟尘脱硫技术等技术吧。
水电风电确实很难发展。煤电更不用说。煤炭的总量是有限的,所以国家一直在发展核电。虽然说核电安全要求比较高。但是它的发电成本低。都有利有弊啊。
给祖国母亲庆过生之后,我国北方各省将进入到一年一度的取暖季。
每到这时,人们除了和寒冷斗智斗勇之外,总会发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日子开始多了起来。这倒不是因为人生境界的提升,实在是“雾霾在眼前遮住了帘,不好掀开”。
众所周知,由于城市里的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的增多,本就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再加上冬季燃煤取暖需求迅速上升,导致污染物排放和空气中悬浮物开始大量增加。每到此时,全国各省就开始严阵以待,誓要在保证民生供暖的基础上,打赢蓝天保卫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6年底开始,一场以“削减燃煤、清洁供暖”为目标的“煤改电、煤改气”行动开始轰轰烈烈的展开。初衷虽好,然而受限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农村当前经济能力、房屋结构、技术可行性、取暖效果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煤改气、煤改电”推行之路出现严重问题。
据了解,要实行“煤改气”,每户居民完成煤改气采暖设备加燃气管道安装费至少需支出8000元左右,虽然前期政府会有补贴,但补贴期过后,天然气壁挂炉冬季采暖同样贵的吓人,每年数千甚至上万的成本对于城市居民尚且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更何况是“煤改气”的主要推行地区——农村。
此时,“煤改气”推行出现了第一道坎:改得起却用不起,不愿用,甚至不敢用。随着“煤改气”的大面积落地,大家突然发现,用不起还不算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气用。
据三大石油公司数据,在煤改气大力推行的2017年,全国天然气缺口超过11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堪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区不仅取暖受限,甚至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微弱的火苗使得烧火做饭成了问题,外卖火爆,菜市场却冷清,更滑稽的是,电磁炉厂家怎么也没想到,煤改气竟然将自家产品的销量推向了高峰……
那一年,天然气保供的严峻性甚至超过了污染治理本身。在此背景下,就地取材、利用生物质供热是清洁取暖方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实际上,我国生物质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过去几年,我国农林生物质和垃圾发电都在稳步发展,并且,利用生物质供热的“煤改生”是农村替代散煤供暖的更好选择。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废水和废渣等,每年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相等于4.6亿标准煤。“煤改生”的路径不仅能够实现清洁供暖,还能让同时解决垃圾污染,实现废物利用。
更重要的是,生物质热电联产或者生物质供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如今,“煤改生”作为县域及农村更有优势的燃煤供暖替代方案,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17年起,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的发展,生物质清洁供暖正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7年末,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生物质能供热、乃至清洁能源供热展开新的篇章;
2018年2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强调要推进区域清洁能源供热,减少县域(县城及农村)散煤消费,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和治理雾霾;
2018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根据各地生物质资源条件,支持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或生物质锅炉供暖,以及分散式生物质成型燃料供暖。
今年7月3日,国家能源局再次发布《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拓展多种清洁供暖方式,主推清洁煤、生物质供暖。《通知》强调,在农村地区,应重点发展生物质能供暖,同时解决大量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
如今,生物质能清洁取暖已然等到了发展契机。面对一个如此广阔的市场,如何才能抓住机会?如何才能实现突破?
2019年11月6日-7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国际能源署(IEA)将在北京举办以“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19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这里,你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以下简称“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承办,将邀请国内外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领军企业和行业知名专家等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同时,还将举办生物质能科技装备展和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运营技术培训活动。
作为中国生物质能源领域最值得期待的年度行业盛会,预计将有500家以上企业参展参会,上万人观展。目前,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众多知名企业已报名参展参会,多位企业高层将登台演讲。届时,让我们一同探讨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的发展机遇一同破解目前面临的产业难题。
( 2007年1月17日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次性餐具将不再使用传统塑料,而是用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制成,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1月16日,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论坛上,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任杰教授透露,不仅是一次性杯子、托盘、包装盒,世博会上使用的路牌、胸卡、磁卡也将有可能来源于玉米。
任杰解释说,这种全新的生物质材料叫做"聚乳酸",是将玉米等农作物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得到的一种"绿色石油"。这种材料可循环利用,走一条从农作物到乳酸、到聚乳酸、到聚乳酸制品、再到自然降解的循环链,于环境无负担。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农用地膜、纤维纺织、一次性产品、包装材料、工程塑料,甚至现代医疗材料等领域,"比如说医疗用的骨钉,现在常使用钢钉,需要取出或替换,如果用了可降解的聚乳酸,骨钉就能在一定时间后自动降解,避免了病患二次痛苦"。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已经开始应用聚乳酸这种生物质材料,制成一次性餐具、托盘,甚至是笔记本外壳。任杰对记者表示,爱知世博会上使用的是美国生产的玉米塑料,它采用的是两步法的制备手段,工艺线路繁琐,产率低,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产量化生产。"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们将采用一步法的聚乳酸制备工艺,性价比高,既安全又能保证产量。"
任杰表示,用"玉米塑料"做包装材料已经被纳入到世博会专项计划中,用完的废弃杯子或包装盒届时将一并填埋进行自然降解,作为能吸收的物质进行循环利用。据介绍,2005年全球塑料产量达2亿吨,我国产量在1800万吨左右。传统塑料不仅制成过程能耗大,而且制成品除一部分进入循环利用外,其余都通过焚烧、填埋等方法处理,会造成土地浪费及有毒物质释放等严重污染。
任杰还透露,虽然用可食用的玉米制成大批量生物质包装材料已经绰绰有余,但是专家们还在研究使用包括甘蔗、薯类和甜高粱等其他生物质材料制成塑料制品,特别是能源材料。
这些论文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导师:齐庆杰导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 周新华.生物质材料热解实验及动力学分析[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
[2] 于贵生.燃煤锅炉典型脱硫工艺的脱氟反应机理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
[3] 孙清威.工业链条炉高温燃烧脱硫剂与脱硫新技术的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
[4] 付现伟.矿井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
[5] 肖丹.受限空间瓦斯爆炸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
[6] 吴宪.煤燃烧过程中氟的析出行为及其在工业与电站锅炉中的燃烧转化特征[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
[7] 郝宇.燃煤硫的析出特性及脱硫的实验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
[8] 李雪青.阜矿集团五龙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
[9] 杨逾.阜新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张洪勋,李林. 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4,(01).
[2] 马林转,何屏,王华. 煤与生物质的热解[J]贵州化工, 2004,(01).
[3] 崔亚兵,陈晓平,顾利锋. 常压及加压条件下生物质热解特性的热重研究[J]锅炉技术, 2004,(04).
[4] 刘建禹,翟国勋,陈荣耀. 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过程特性的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5] 王方,周义德,李在峰,岳峰. 影响生物质气化指标的主要因素分析[J]河南科学, 2004,(01).
[6] 高先声. 生物质的热化学反应特性和秸秆气化问题[J]可再生能源, 2004,(02).
[7] 刘荣厚,陈义良,鲁楠,牛卫生.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实验研究[J]农村能源, 1999,(05).
[8] 胡云楚,陈茜文,周培疆,宋昭华,谢昌礼,屈松生. 木材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5,(04).
[9] 周善元. 21世纪的新能源——生物质能[J]江西能源, 2001,(04).
[10] 蒋剑春,沈兆邦. 生物质热解动力学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3,(04).
[11] 吴亭亭,曹建勤,魏敦崧,闻望. 等温热重法生物质空气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煤气与热力, 1999,(02).
[12] 李改莲,王远红,杨继涛,李继红,黄浩,张凯. 中国生物质能的利用状况及展望[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1).
[13] 刘汉桥,蔡九菊,包向军,王博. 废弃生物质热解的两种反应模型对比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 2003,(02).
[14] 周仕学,聂西文,王荣春,刘泽常. 高硫强粘结性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 2000,(04).
[15] 叶新皞,王永红,储矩,郭美锦,庄英萍,张嗣良. 生物质燃料[J]生物学杂志, 2004,(02).
[16] 何芳,易维明,柏雪源,李永军,闸建文. 几种生物质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比较[J]太阳能学报, 2003,(06).
[17] 江淑琴.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与热解特性[J]太阳能学报, 1995,(01).
[18] 于娟,章明川,沈轶,范卫东,周月桂. 生物质热解特性的热重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10).
[19] 宋春财,胡浩权,朱盛维,朱英华. 生物质秸秆热重分析及几种动力学模型结果比较[J]燃料化学学报, 2003,(04).
[20] 赖艳华,吕明新,马春元,施明恒. 程序升温下秸秆类生物质燃料热解规律[J]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1,(03).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0 条
[1] 马校飞. 生物质热解液化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 2005.
[2] 钟浩. 以蒸汽为气化剂的生物质热解和完全气化技术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00.
[3] 王志和. 煤木混合型煤的特性试验与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4] 李伟莉.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的设计与试验[D]河南农业大学, 2005.
[5] 徐永松. 微生物发酵传热特性研究及温度场模拟[D]重庆大学, 2006.
[6] 徐剑琦. 林木生物质能资源量及资源收集半径的计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7] 尚斌. 畜禽粪便热解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8] 贾孟立. 球形生物质成型机的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6.
[9] 黄浩. 秸秆移动蒸发前沿干燥模型及其实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5.
[10] 刘艳阳.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试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5.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刘圣勇.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研制及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4.
[2] 陈平.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机理与工业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3] 马晓军. 木材苯酚液化物碳素纤维化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表征[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4] 蒋剑春.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行为特性和工程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5] 汪小憨. 煤粉近壁燃烧模型构建及液排渣式燃烧器的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6] 温俊明.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特性试验研究及预测模型[D]浙江大学, 2006.
[7] 闫振. 落叶松树皮热解特性及热解油制胶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8] 黄彪. 杉木间伐材的炭化理论及其炭化物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9] 黄海珍. 煤与生物质混合动力学特性及成型燃料固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10] 宋春财. 农作物秸秆的热解及在水中的液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更多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2 条
[1] 姜凡,潘忠刚,矫维红,江淑琴,刘石,王海刚,苏亚欣. 混合垃圾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J]动力工程, 2003,(03).
[2] 罗婕,田学达,魏学锋. 固体氧化剂提高生物质燃料燃烧性能的研究[J]能源与环境, 2005,(02).
[3] 江淑琴,矫维红. 城市生活垃圾的燃烧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8,(05).
[4] 高亚萍. 阻燃电缆绝缘材料聚氯乙烯热解特性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 2007,(03).
[5] 姜彦立,齐庆杰,周新华. 玉米秸秆恒温热解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分析[J]能源与环境, 2006,(03).
[6] 丁福臣,迟姚玲,易玉峰.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及其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7,(02).
[7] 马孝琴,骆仲泱,余春江,方梦祥,张百良,赵廷林,郑竹林. 秸秆成型燃料双胆反烧炉的设计[J]动力工程, 2005,(06).
[8] 段佳,罗永浩,陆方,陈祎,胡(王乐)元,王清成. 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热重分析研究[J]工业加热, 2006,(03).
[9] 贾静,于华,张树兴. 试论农村建设中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度完善[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 2006,(08).
[10] 陈祎,罗永浩,陆方,段佳. 生物质热解机理研究进展[J]工业加热, 2006,(05).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蒋恩臣,何光设. 生物质热分解技术比较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 2005.
[2] 易维明,柏雪源,李志合,李永军,何芳. 玉米秸秆粉末闪速加热挥发特性的研究(英文)[A]2003国际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论坛论文集[C], 2003.
[3] 孙立,许敏. 低质生物质原料固定床热解气化反应特性[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 2001.
[4] 王丽红,易维明,柏雪源,李永军. 两种农业废弃物闪速热解挥发特性实验[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5] 易维明,柏雪源,何芳,李永军,李志合. 生物质快速裂解液化技术[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3.
[6] 李在峰,雷廷宙,丁鸣,崔峻贞,胡建军. 生物质热解制炭制气系统研究[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7] 何光设,蒋恩臣. 生物质成型材料干馏裂解工艺试验[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8] 曾国勇,张巍巍,陈雪莉,于遵宏. 载气对生物质热解半焦性能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06.
[9] 熊祖鸿,赵增立,李海滨,吴创之,陈勇. 生物质程序升温催化裂解特性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10] 蔡杰,凡凤仙,袁竹林. 秸杆循环流化床高效燃烧数值模拟研究[A]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泛长三角能源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6.
>>更多
1、金融银行业:
金融银行业在国内算是垄断行业之一,一般职员的薪金在全国平均薪金中高高在上,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很不容易。加入WTO后,垄断打破,国外大量的资金进入,大量的投资人进入,必然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
2、保险经纪人:
同保险代理人一样,保险经纪人代表投保险人购买保险单或介绍保险业务,促使保险合同成立。不同的是,保险代理人代表保险公司与投保人洽谈保险业务,保险经纪人的佣金,一般由保险人即保险公司支付。
3、注册会计师:
整个行业的前景非常看好,市场缺口很大。一方面是国家对于注册会计师质量的严格控制,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注册会计师是不折不扣的“紧销货”。
4、传播媒介:
如今可以叫做传媒时代,任何风潮可以在一夜之间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传媒红人无不红的发紫,传媒媒介中始终是一道亮丽养眼的风景线。
5、 人力资源:
国内随着体制改革和经济开发的深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是否充足,而是是不是有一群有知识有能力并与企业同生共死的员工。
6、公关:
在眼球经济时代,公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中高级公关小姐总是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为效力的各大公司做专题、组织培训,以至企业战略咨询、与政府的联络等,成为最耀眼的行业之一。
7、互联网行业:
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以前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8、教育和培训行业: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潜力从新东方火热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并且,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对下一代培养都是全力以赴。
9、文化娱乐行业:
中国很多地方也有客观条件大力发展会展文化经济,但常缺乏宏观大思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会加快这种新文化的扩展速度,会迅速产生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影响力。
10、信息安全分析行业: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越来越大的市场规模,会导致人才需求剧增。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对信息安全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应用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