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煤炭价格是多少钱的?一斤多少钱?
只看图片
国内动力煤市场平稳,成交一般。从市场了解到,部分场地交货的贸易商基于本身的库存,目前与华电、浙电等下游用户以大客户价格下浮20元/吨的价格成交,目前港口存煤量较前期有所回升。港口:秦港动力煤Q5500报505-516元/吨,Q5000报445-456元/吨,Q4500报400-420元/吨,平仓含税价,成交一般广州港动力煤维稳,内贸煤山西大混Q5000V27S1.1船提价510-530元/吨外贸煤印尼Q4700动力煤船提价450-470元/吨,成交一般。上海港动力煤市场弱势维稳,现Q4000-4500A21V17S<1.5MT8港口提货含税价报416元/吨。宁波港Q5000港口提货含税价报487元/吨。华东:山东济宁大矿Q5000-5200混煤车板含税价报460元/吨安徽地区大矿Q5000车板含税510元/吨江苏徐州大矿Q5000-5200混煤车板含税价报460元/吨。
国内无烟煤市场平稳运行,成交稍好。煤企销售情况较为乐观,走量也属平稳,但今年无烟煤供需整体大环境并不乐观,旺季不旺局面一直是今年的主基调,下游企业补库积极性一般。山西:作为无烟煤市场风向标的山西省整体平稳。晋城沁水7000大卡无烟中块860元/吨,晋城高平6000大卡无烟末煤500-560元/吨,晋城7500大卡无烟洗中块1030元/吨,均为车板含税价。阳泉平定5000大卡无烟末煤坑口不含税340元/吨,阳泉盂县6500大卡无烟小块坑口不含税820元/吨,阳泉郊区6000大卡无烟洗中块车板含税910元/吨。河南:河南无烟煤保持平稳,焦作6800大卡无烟洗小块1026元/吨,洗中块996元/吨,车板含税价。永城5500大卡以上无烟末煤690元/吨,7000大卡无烟洗小块970元/吨,7000大卡无烟洗中块1050元/吨,车板含税价。
国内喷吹煤市场主流持续平稳运行,成交尚可。各地区喷吹煤参考价格如下:山西阳泉瘦煤喷吹煤A13V12S1车板含税价616元/吨,晋城无烟喷吹煤出厂含税价670元/吨,长治双11瘦煤喷吹煤车板含税价680元/吨河北唐山无烟喷吹煤到厂含税价690元/吨河南永城无烟喷吹煤车板含税价820元/吨,焦作无烟喷吹煤车板含税价710元/吨安徽宿州喷吹煤车板含税价770元/吨宁夏石嘴山高炉喷吹煤出厂含税价550元/吨贵州六盘水喷吹煤A12V12-13车板含税价820元/吨曲靖无烟喷吹煤到厂含税价860元/吨。港口喷吹煤参考价格如下:京唐港无烟喷A9V11-13CFR不含税价103.5美元/吨日照港无烟喷双11港口提货价780-810元/吨。
国内炼焦煤市场整体持稳,煤价基本持稳,样本焦钢企业开工进一步恢复,交投气氛有所好转。国内主流炼焦煤价格参考行情如下:华北地区,山西临汾安泽主焦精煤承兑出厂含税790元/吨山西临汾蒲县1/3焦煤出厂含税660元/吨山西晋中灵石肥煤A<8V<33S1.5G90Y>20车板含税价650-680元/吨。华中地区,河南平顶山主焦煤报950,1/3焦煤报890,均为出厂含税价。湖南娄底主焦煤A7V24S0.7G80-83Y17-19MT7车板含税价1010元/吨,包括20的保量加价。华东地区,山东地区临沂地区主焦煤A<10V<22S<1.2G>80到厂含税870元/吨枣庄地区肥煤A<9V<37S<2Y>25G>90Mt8出厂含税报770元/吨。淮北主焦煤A11V20-22G80-90S0.5报780元/吨,1/3焦煤S0.3A9.5G65-80V29-31报700-740元/吨,肥煤报760元/吨,均为车板不含税价格。
2021民用取暖煤价格一般在1110元左右一吨,具体因品种、市场、产地的不同,价格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近期数据,表示无烟煤(洗中块)价格是1682元一吨,普通混煤(4500大卡)价格是905.2元一吨,山西大混(5000大卡)价格是1054.4元一吨,山西优混(5500大卡)价格是1116元一吨,大同混煤(5800大卡)价格是1137.8元一吨,焦煤(主焦煤)价格是3980元一吨,焦炭(二级冶金焦)价格是3950元一吨。
对于普通煤炭各地市场价格也不一,比如在湖南湘潭市湘乡市煤炭市场价是3250元一吨,在广东茂名市高州市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府谷县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神木市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煤炭价格开启了疯长之路,作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保障,煤炭价格较年初的500~600元每吨上涨高点近2000元每吨,尤其是九月以来,全国煤炭尤其是东三省电力短缺,各地进行“拉闸限电”,甚至部分居民用电也受到影响。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各大工业园区,都有停工限产的行政令,虽然其中有“能耗双控”的作用,但是与煤炭阶段性短缺也是分不开关系的。
煤炭涨价,两倍、三倍的翻倍涨,导致电厂亏损,生产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用电短缺,目前,在煤炭高涨的带动之下,江苏、山东工业用电涨幅几乎到20%的顶格,都在19%多,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加工企业两班倒改成一般制,以减少损耗。
煤炭价格小幅下跌,煤炭450元/吨——550元/吨。
截止2019年11月29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煤炭综合交易价格分别为每吨557元、499元和448元,比11月1日分别回落8元、6元和5元。
扩展资料
原煤生产稳步增长,煤炭进口增速放缓
11月份,原煤产量3.3亿吨,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114万吨,环比增加66万吨。1—11月份,原煤产量34.1亿吨,同比增长4.5%。
11月份,煤炭进口2078万吨,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1—11月份,煤炭进口2.99亿吨,同比增长10.2%。
11月份,原油生产1570万吨,同比增长0.9%,增速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2.3万吨,环比增加0.3万吨。1—11月份,原油生产17495万吨,同比增长1.0%。
11月份,原油进口4574万吨,比上月增加23万吨,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月回落10.4个百分点。1—11月份,原油进口46188万吨,同比增长10.5%。
1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升。11月29日,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为64.5美元/桶,比10月31日提高5.2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年11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1、煤价走势最近有所降低了,背后的原因是发改委表态加强煤价调控。据了解,最近以来各部门纷纷出手促煤价回归基本面,内蒙古、山西等地也已吹响煤炭保供冲锋号,持续上涨的煤炭价格或许将在近期迎来拐点。
初步汇总结果显示,煤炭生产成本大幅低于目前煤炭现货价格,煤炭价格存在继续回调空间。
2、据国家发改委29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对全国所有产煤省份和重点煤炭企业的煤炭生产成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汇总结果显示,煤炭生产成本大幅低于目前煤炭现货价格,煤炭价格存在继续回调空间。
10月19日以来,国家发改委连续十天多次表态加强煤价调控。28日消息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连续召开会议,邀请经济、法律方面专家,以及部分煤炭、电力行业协会和企业,专题研究如何界定煤炭企业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判断标准。受连日的政策消息等因素影响,动力煤期货价格已经“腰斩”。29日,国内煤炭期货延续弱势,动力煤主力跌破1000元整数关口。截至发稿,动力煤跌8.39%,报975.6元。对比10月19日的最高价1982元/吨,跌幅高达51%。同日,焦煤跌超7%,焦炭跌超5%。
3、现货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27日在全市煤炭保供稳价调度会上提出,一要在当天下午5时前把5500大卡坑口煤价降低至1200元/吨以下,认真执行7个“立即”。二要增加产能,增加产量。三要保证供应,保证安全。
求采纳
今年的煤炭市场又经过了一年大幅的下挫,无论是炼焦煤还是喷吹煤、以及动力煤等品种,都在这波市场行情中创下了新低。11月1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报收375元/吨,继续刷新发布以来的最低记录。自9月中旬开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连续十周下跌。但时至2015年末,支撑煤炭市场的积极因素正在悄然形成,煤炭价格阶段性略显稳定。
一是低温雨雪天气,煤炭用量增加。进入11月中旬东北、华北等地出现大幅降温,雨雪天气冲击北方大部分地区,个别地区接近了同期历史低值。低温状态下,居民取暖、集中供热等因素,带动动力煤需求量明显提升。山西煤炭运价最近出现了10—20元/吨的上调。这也导致运输到河北、山东等地的运输成本上升,对目前低迷的市场带来丝丝热度。
二是安全因素,使煤炭产量略显下降。12月份各煤矿生产任务也接近尾声,煤矿生产向来都是每年的十二月份为安全生产月,煤炭产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截止2015年10月全国煤炭产量30.45亿吨,同比下降3.6%,一般情况分月度看,11、12月产量环比呈现下降的情况,产量减少也会给市场增加稳定的因素。
三是铁路检修增多,运量提升难度较大。从11月份开始,铁路部门开始对运输线路进行例行检修,时段从1个月到1.5个月不等。各铁路局之间因为运输任务完成的差距较大,有的路局不愿多接车、有的路局不愿多发车,也造成发运不稳定。最近山西发往山东市场、河北发往南方市场的煤炭明显受阻,甚至在河北南部出现了煤炭在车站滞留长达1个多月的极端情况。加上发往北方的煤炭易发生冻车,影响卸车速度。预计12月份煤炭运量提高的难度较大。
四是港口作业也受到低温的影响,装船速度减缓。11月上旬环渤海港口因大风大雾天气进行长时间封航,造成港口船舶积压。也使得环渤海动力煤价下跌动能进一步收缩。客观上也导致了煤炭运量受阻。
从以上因素看,年末煤炭市场稳定的因素增多,煤炭价格有望短期内得到支撑。但易煤网以为,煤炭供过于求的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寒冬天气只是能够一时缓解市场下行的速率,在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共同影响下,煤炭市场包括整个能源市场仍处于下降通道,明年春季煤炭价格或再现疲弱。
2月份我国煤炭混合均价为614元/吨,月环比上涨4.6%。其中:烟煤优混平均价格为555元/吨,月环比上涨5.71%;无烟优混平均价格为673元/吨,月环比上涨5.71%。
2008年煤炭价格仍将大幅上涨
国家发改委转发的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切实抓好煤矿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意见》提出,要严格控制煤矿生产水平、采掘工作面个数和煤炭资源开采上、下限。今后,大中型煤矿开采深度原则上应控制在1000米以内;小型煤矿开采深度一般应控制在600米以内;原则上不再批准提高上限开采。此外,凡煤炭资源保有可采储量服务年限在5年以内(含5年)的衰老煤矿,一律不得提高生产能力,要逐步压减产量,限期予以关闭。
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是在过去煤炭订货会基础上改革和发展而来的。
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准备工作会议认为,2008年我国煤炭市场将继续呈现总体供需旺盛的基本态势,个别煤种和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本次产运需衔接会,煤炭合同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幅度上涨。
从2007年起,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不再召开传统意义上的煤炭订货会,在前两年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电煤价格,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最后由行业协会收集汇总煤炭买卖合同。至此,电煤价格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
电煤市场化意味着煤炭价格将加速上涨,合同煤价和市场煤价之间的价差将得到进一步修正。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动力煤市场价格从今年5月以来持续上涨,截至今年11月10日,大同动力煤不含税坑口价为280元/吨,比10月底上涨了15元/吨,自7月份以来上涨了50元/吨。太原动力煤不含税坑口价为270元/吨,较10月底上涨10元/吨。
从今年市场煤价上涨的势头来看,煤炭合同价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煤炭行业分析师均认为,今年煤炭合同价涨幅至少在30元/吨,优质动力煤的价格涨幅甚至能达到50元/吨。
一季度煤价上涨明显
一季度,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水泥用煤和焦炭全国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373.8元/吨、677.4元/吨、
626.6元/吨、359.7元/吨和1176.0元/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1.84%、15.89%、15.67%、16.45%和35.91%。
从各月煤炭价格走势来看,前3个月煤炭价格均呈明显上涨态势。其中,1月份煤炭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扩大,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水泥用煤和焦炭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8.17%、4.35%、4.87%、4.66%和7.23%。2月份,除了动力煤、焦炭价格,环比涨幅分别回落2.47、2.15个百分点外,其它三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继续扩大。3月份,除了焦炭价格比上月上涨8.59%,涨幅比上月扩大3.51个百分点外,其它四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均明显缩小。
此外,主要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煤炭平仓价为488.3元/吨,环比上涨13.72%,同比上涨16.37%。其中,动力煤、炼焦用洗精煤、化肥用煤和水泥用煤平仓价分别为535.2元/吨、441.4元/吨、485.4元/吨和518.6元/吨。
二季度涨势将趋缓
从当前煤炭市场形势来看,影响后期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
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目前,国有煤矿企业由春节期间超负荷生产向正常生产水平回归。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等近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这对乡镇煤矿企业产能释放形成抑制作用。
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今年1月中旬以来,受冬季生活用煤需求增加、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一些电厂、钢厂、化肥厂等企业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市场供应严重短缺,甚至出现抢购焦煤、肥煤的现象。进入3月份,随着各地天气逐渐转暖,生活用煤数量明显减少,加之铁路运输压力有所缓解,水力发电逐渐恢复,火电机组陆续开始停机检修,煤炭市场需求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不过,受南方灾后重建、工业生产恢复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不会大幅下降。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去年以来,国家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向煤炭生产企业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及提高焦煤资源税,对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构成较大压力。今年以来,受燃油成本上升、煤炭运输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中海海盛、宁波海运等企业先后大幅度上调了2008年度煤炭运输价格,对未来煤炭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上涨。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发生洪水灾害及港口拥挤导致出口下降,南非电力供应出现中断,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主要出口国均下调2008年煤炭出口数量,导致全球煤炭市场供应趋紧和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外煤价差距扩大,进而影响国内煤价上涨。
综合当前国内外煤炭市场形势来看,进入二季度,煤炭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煤炭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但受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二季度煤炭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但涨势趋缓,涨幅可能有所回落。(王双正 作者单位为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