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行干预措施,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行干预措施,释放的信号是当前煤价涨幅已完全脱离了供求基本面,且临近采暖季市场需求旺盛,煤价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有必要对煤价实行干预。
“两三年前每度电8毛多,通过市场化交易等政策,现在平均每度电5毛多,我们企业是用电大户,平均一天8万度电,这样算算,一天就能省下2万多元电费。”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磊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从发电到用电各个环节挤空间,电价一降再降,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降电价,不停步,今年目标已经明确,马上又要进入迎峰度夏时期,如何达成目标,进一步挖掘降价空间,同时又保障用电需求?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
电价降了多少?
2015年以来累计降低3275亿元,今年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
“2016、2017年两年减轻企业负担超过5000亿元,其中,降低工商业电价减轻企业负担超过2000亿元。”在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清费减负新闻发布会上,价格司负责人对近两年电力降成本的成果报了一个总账。
据了解,201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累计减轻企业用电成本3275亿元。细算这笔账,主要是6个方面的措施在发挥效用。一是煤电价格联动,两次降低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相应降低面向所有工商企业的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1分8,降低面向中小工商企业的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3分,合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835亿元。二是32个省级电网的输配电价改革,电网企业核减的准许收入,全部用于降低工商企业电价,工商业电价降低每千瓦时1分,涉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480亿元。三是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扩大,2017年市场交易电量1.6万亿千瓦时,包括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和发电权交易,平均每千瓦时降低5分钱,降低企业用电成本680亿元。四是取消和降低通过电价征收的基金及附加,相应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包括“三取消、两降低”,分别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350亿元,取消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390亿元,取消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60亿元,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各25%,共160亿元。五是完善两部制电价执行方式,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申请调整需量(容量)电价执行方式从而降低需量(容量)电费,涉及资金150亿元。六是取消对中小化肥的优惠电价,用涉及的资金170亿元降低了相关21个省的输配电价1分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目标,半年未过,通过推进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改革、进一步规范和降低电网环节收费、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以及电力行业增值税税率调整等多项措施,相应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每千瓦时6.48分,总计648亿元,相应完成“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任务的近70%。
“完成全年目标应该很有信心。”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过随着各项降价措施的深入推进,也意味着降电价的空间越来越小,降电价难度越来越大,需要更大的改革智慧。
继续降电价难在哪?
降价空间减少,发电成本却在增加
继续降电价为何有难度?因为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近几年降电价招数频出,“可降的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发电成本有所上涨。
首先,发电燃料成本在提高。目前我国电厂发电仍以煤电为主,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发电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其二,发电环保成本在增加。随着电力系统清洁化的推进,煤电企业环保改造成本增加,同时越来越多地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降低发电价格有一定难度。
其三,工商业承担了电价交叉补贴。出于保障民生的考虑,我国对供电成本相对较高的居民、农业用电实行优惠电价,主要依靠工商业用户长期承担的交叉补贴。
另外,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供需形势的变化使得发电企业降价意愿减少。“过去电力过剩的情况下,通过竞争降低电力成本还相对容易,但今年电力从供大于求到基本供求平衡,个别高峰时段供不应求,发电企业降价动力自然弱了,这也是市场规律。”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解释。
今后如何降电价?
加快实施3项降价措施和落实清理转供电加价等政策
虽然降价越来越难,但是新出台的和酝酿推出的电力降成本措施还真不少。“今年还要从政府基金、电网、用电各个环节继续‘抠’,加快实施3项降价措施,还要继续进行制度性优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项措施是从今年7月1日起,电力附加中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在去年已经降低25%的基础上,再统一降低25%。
第二项措施是降低跨省区输电价格,扩大跨省区电力交易规模,进一步降低相关省份电价水平。“今年初,我们核减了5大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复核了宁东直流等5项输电工程输电价格,近期还将核减19条输电工程输电价格。通过降低输电价格,进一步提高西部、东北清洁能源在中东部的竞争力,扩大跨省区电力交易规模。西部、东北便宜的清洁能源送到中东部后,可以降低这些省份一般工商业电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解释。
第三项措施是督促自备电厂公平负担相关费用。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期,我国建设了一批自备电厂,由于这些自备电厂用户不承担相关费用,所以用电成本较低。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为实现公平竞争,需要这些自备电厂公平负担相关费用,从而腾出电价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在电网环节,两项优化制度降成本的政策已经出台。一个是提高两部制电价的灵活性。两部制电价由按固定费用缴纳的需量(容量)电价和按实际用电度数缴纳的电度电价组成。此前,用户用电负荷较小时,也要按照变压器容量或者合同最大需量缴纳固定费用,而完善制度后,电力用户可以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该项费用,实现用多少、缴多少。另一个是逐步实现符合变压器容量要求的一般工商业用电选择执行大工业两部制电价。“大工业电价平均是6毛多,一般工商业电价7毛多,让用电负荷稳定的大型商业企业选择执行大工业电价,每度电还可以降低八九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降电价的重点对象是一般工商业,现在不少商业企业用电量并不低于工业企业,比如搞云计算的商业企业,用电量就十分可观,用电负荷也比较稳定,执行大工业电价能降低不少成本。
今年,还要着重从用电侧“抠”降价空间。重点措施是清理规范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等经营者向转供电用户在国家规定销售电价之外收取的各类加价。为啥夏天商场空调开得那么低,有的时候简直冻人呢?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很可能是“转供电乱加价”在作祟。商场为了吸引客流,将空调开得过分“冬暖夏凉”,而之所以不考虑用电成本是因为能将电费加价后转嫁给商场里的各个商户,这样一转嫁,有的商户电费一度高达一元多。“清理转供电费用能够降低一些商业企业的电力成本,也有利于促使商业综合体和产业园区等经营者节约用电。”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是一个资源能源短缺的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实现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我们要不断挖掘整个电力系统降成本的潜力,也要高度重视用电侧这个关键环节,通过提高高能耗高污染用户的用电成本,降低一般工商业、小微企业用电成本,从而优化电力消费结构,转变用电方式,提高用电效率。”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说。
继续降电价为何有难度?因为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近几年降电价招数频出,“可降的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发电成本有所上涨。
首先,发电燃料成本在提高。目前我国电厂发电仍以煤电为主,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发电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其二,发电环保成本在增加。随着电力系统清洁化的推进,煤电企业环保改造成本增加,同时越来越多地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降低发电价格有一定难度。
其三,工商业承担了电价交叉补贴。出于保障民生的考虑,我国对供电成本相对较高的居民、农业用电实行优惠电价,主要依靠工商业用户长期承担的交叉补贴。
另外,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供需形势的变化使得发电企业降价意愿减少。“过去电力过剩的情况下,通过竞争降低电力成本还相对容易,但今年电力从供大于求到基本供求平衡,个别高峰时段供不应求,发电企业降价动力自然弱了,这也是市场规律。”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解释。
“碳中和”叠加后疫情效应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短期来看,“碳中和”叠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将对煤炭价格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限价区间明确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对于价格限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哄抬价格行为。
2022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分别为:山西(5500大卡)370-570元/吨,陕西(5500大卡)320~520元/吨,蒙西(5500大卡)260元-460元/吨,蒙东(5500大卡)200-300元/吨。
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另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能源危机频发凸显了传统化石能源在基建基础、发电成本和供电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引发各国对过快能源转型的再思考,将深刻影响中国对外煤炭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能源市场化水平低,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能源安全韧性不足,国际能源安全事件在中国的国内风险被放大。基于欧盟能源政策发生转变,也将间接对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海外能源合作及能源安全造成影响,中方需要根据欧盟能源政策调整来进行应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煤价走势最近有所降低了,背后的原因是发改委表态加强煤价调控。据了解,最近以来各部门纷纷出手促煤价回归基本面,内蒙古、山西等地也已吹响煤炭保供冲锋号,持续上涨的煤炭价格或许将在近期迎来拐点。
初步汇总结果显示,煤炭生产成本大幅低于目前煤炭现货价格,煤炭价格存在继续回调空间。
2、据国家发改委29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对全国所有产煤省份和重点煤炭企业的煤炭生产成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汇总结果显示,煤炭生产成本大幅低于目前煤炭现货价格,煤炭价格存在继续回调空间。
10月19日以来,国家发改委连续十天多次表态加强煤价调控。28日消息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连续召开会议,邀请经济、法律方面专家,以及部分煤炭、电力行业协会和企业,专题研究如何界定煤炭企业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判断标准。受连日的政策消息等因素影响,动力煤期货价格已经“腰斩”。29日,国内煤炭期货延续弱势,动力煤主力跌破1000元整数关口。截至发稿,动力煤跌8.39%,报975.6元。对比10月19日的最高价1982元/吨,跌幅高达51%。同日,焦煤跌超7%,焦炭跌超5%。
3、现货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27日在全市煤炭保供稳价调度会上提出,一要在当天下午5时前把5500大卡坑口煤价降低至1200元/吨以下,认真执行7个“立即”。二要增加产能,增加产量。三要保证供应,保证安全。
一、电费调价2021通知
截止目前,我国有多个地区调整了电费价格,但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区,而居民用电、农业用电上涨不明显。但不排除个别地区上涨了居民用电的可能,因为今年煤炭价格上涨了不少,而我国电力主要来源是发电厂。发电厂的成本在增加,导致用电价格也会紧跟上涨,这样才能维持市场平衡。下面土流小编带来各地电费调价最新通知如下:
1.河北电费调价2021通知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了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根据规定要求,平段电价按市场交易购电价格或电网代理购电平均上网价格执行,高峰和低谷时段用电价格在平段电价基础上分别上下浮动50%;尖峰时段用电价格在高峰电价基础上上浮20%。自2021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
2.天津电费调价2021通知
近日,天津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天津市工商业峰谷时段电价浮动比例调整为4:1,即高峰电价在平时段电价的基础上上浮60%、低谷电价在平时段电价的基础上下浮60%,尖峰电价在高峰电价基础上上浮20%。农业用电峰谷分时价差、居民煤改电采暖峰谷价格政策暂不做调整。
3.杭州电费调价2021通知
近日,萧山部分企业表示再次收到电价调整通知书。自11月17号起,欧洲博苏化学(万华化学子公司)产能35万吨/年的MDI装置因技术不可抗力问题影响MDI系列产品供应,目前正全力解决,恢复时间进一步通知。
4.广东电费调价2021通知
自2021年10月1日起,广东将拉大峰谷电价差,峰平谷比价从现行的1.65 : 1 : 0.5调整为1.7 : 1 : 0.38。尖峰电价在峰谷分时电价的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25%。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与尖峰电价实施范围均不包括居民用户;居民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5.江苏电费调价2021通知
2021年11月8日,有工业园区接收到通知,自10月1日起,电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0.06元/度,为0.91元/度。
6.山东电费调价2021通知
按照每千瓦时0.3949元(含税,下同)标准执行,最高价格调整为0.4739元(上浮20%),最低价格调整为0.3159元(下浮20%)。10月15日完成了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交易,成交均价较基准电价上浮19.8%。
7.北京电费调价2021通知
代理购电的拥有燃煤发电自备电厂用户、高耗能用户,按代理购电价格1.5倍执行。
总得来说,2021年我国多个省市都进行电费调价,像江苏工业园有的地区上涨了0.06元一度。不过,好在此次电费调价,大部分地区主要针对工商企业,居民电费上涨不明显。
之所以会出现南方电力吃紧,是因为南方的电力负荷过大,各企业加大了囤货力度,煤炭价格上涨,电力购买有限,而且冷空气侵袭南方,电器取暖的负荷也过大。今年受到了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不好过,大家一定要挺住啊。
一、临近年关,各企业加大囤货力度临近年关,各大企业都在加大囤货力度,争取挺过2020,在2021重启新的希望。根据发改委的回应,南方很多地方的经济增长拉动了电力增长,使得今年冬天的电力使用量激增。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出口订单都大幅度增长,所以大家都在卯足了劲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煤炭价格上涨,即使有钱也买不够第二个原因是煤炭价格上涨,即使有钱也买不够。想要用电,首先就要使用煤炭发电,而南方的能源比较少,使用的煤炭多购买于中国北方或者向澳大利亚等地进口。目前电力供应虽然在加强,但是受到疫情影响,澳大利亚等地进口的煤炭价格增长,每天供应放不开,所以即使南方有钱也买不够自己想用的电量。
三、南方电器取暖负荷过大第三个原因是比较接地气的原因,就是今年冬天是个寒冬,南方多地面临降温寒潮等情况,由于南方没有集体供暖,室内温度比较低,很多南方的小伙伴们都在使用电暖气取暖或者开空调取暖。这样一来,当地电力就会形成高强度负荷,一些电厂的供应长时间高强度运行也会导致暂时的故障。
国家发改委已经回应了,下一步将全力保障居民的用电,恢复暂时性的断电。亲爱的南方小伙伴们,你们当地是如何限电的?有影响到正常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