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光伏补贴缺口到底有多大
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唯一来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自2007年的0.1分/千瓦时、2012年调整为0.015元/千瓦时,到2016年提高至0.019元/千瓦时。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总补贴数额同步增长。2017年,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但没有相应提高附加费。据财政部统计,到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总额为1000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占到近一半份额,约496亿元。此数据看似不小,但事实上,涉及光伏产业这500—1000亿的所谓缺口,是过去十年左右时间不断累计、不断滚存下来的缺口总和,并非每年的缺口,这是外界对光伏补贴明显的误解之二!
究其原因,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认为,补贴缺口变大的根本原因有二:
一是征收不到位,导致入不敷出二是征收额度没有随可再生能源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李俊峰指出,补贴来源是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每年应征收1000亿元,但是征收比例仅75%左右,年度欠收200多亿元,长此以往而造成了历史欠账,并多年累积、滚存而成为1000亿元的缺口。在李俊峰看来,可再生能源附加的额度没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及时调整,补贴出现缺口成为必然。
因此有专家提出,在控制光伏发展速度的同时,财政应适当调增基金规模,适应发展需要。如果把全社会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全部收上来,所谓缺口就会大大减少。如果社会用电每度附加增加到3分钱,补贴将由此全部解决。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
“光伏扶贫更是一种精准扶贫的方式。”在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看来,利用光伏发电来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存在的问题
一是启动资金缺口较大。无论哪种模式,光伏扶贫的初始建设投入都较大。以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为例,每户的一次性投入在3万元左右,假设给一个自然村50户安装,总投入就要在150万元,其中贫困户负担40万元左右。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贫困户难以承担。
二是管理难度大。由于光伏扶贫项目小、分散广、施工企业多、资质参差不齐等特点,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后期运维难以保障。部分承接光伏扶贫项目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和服务网络问题,使未来25年的运维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
不断调整的,原则上是20年。
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的确是会不断调整的,已经并网发电的用户也不用担心,国家规定了:“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电价补贴标准,期限为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你家光伏电站是哪年并网的,补贴就是按哪年的发,发20年。(如2018年国家补贴0.18元,你家电站2018年并网,从并网日期起直到2038年都可以领0.18元的补贴。)
扩展资料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发现价格和补贴标准。
根据光伏发电成本变化等因素,合理调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此次国务院发布的光伏政策为国内光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光伏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另一出处为2013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发改价格〔2013〕163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电价补贴标准,期限原则上为20年。
国家发改委通知中规定,家用光伏电站业主的补贴款是由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所以补贴收益是电网打给业主,具体方式各地略有区别,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在跟电网签合同的时候,会在合同上注明业主的银行卡号,定期由电网打到业主的这张银行卡里。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光伏目前在全球都是依赖补贴发展的行业,发达国家都是给予FIT的方式,即:补贴-发展-降低补贴-继续发展。
既然需要补贴,就说明光伏本身投资收益较低,没有补贴条件下投资没有经济价值。
大家可以仔细发现,光伏系统最早是应用在欧美以及日本这种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自用电价高,而且工业化城市进度好的地区。
然而,从2015年下半年,全中国疯狂的农村光伏项目兴起,城市光伏除了在浙江、江西地区(浙江、江西地区是举全省之力扶持光伏行业)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并没有得到高速的发展。
受过教育,甚至有海外生活经验的城市居民,更能看清楚当前光伏的政策不确定性和国内应用基础经验不确定性。他们知道光伏在中国刚刚起步,补贴不稳定,流程不清晰,系统质量也没有直接保证。而且光伏系统的收回年限是5-7年,以上风险无法承担。所以安装的热情并不是太高。
然而农村居民,或者跟风,或者误传,以为装光伏就是最好的理财方式,甚至是养老方式,指着光伏能够改善全家的命运,做良好的投资。然而完全不过光伏系统发电量是否能达到宣传的标称发电量,更不顾装上以后系统是否能够承受20年以上的质量寿命,也不知道中国新能源补贴资金缺口高达200亿以上,自己补贴不知道几年才能收到,就稀里糊涂的装了一堆。
目前,新闻也时有爆出农村光伏业主未能拿到光伏补贴的消息。对于此现象,的确该引起警示。
光伏行业发展取得突破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补贴缺口持续扩大。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底,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总计达到1127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455亿元(占比约40%),且呈逐年扩大趋势,目前已超过1200亿元,直接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如果这种超常增长继续下去,财政补贴缺口将持续扩大。”
消纳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光伏发电的迅猛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较严重的弃光限电问题。2015年全国弃光率12%,2016年为11%,2017年降至6%,但个别地方仍然十分严重,甘肃、新疆弃光率分别达到20%和22%。
产能过大存在隐患。“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高速增长的刺激下,光伏制造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光伏制造产能过剩、产品和电站建设质量问题有所显现。”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谈道。他认为,当前需要引导市场和行业根据新形势调整发展思路,将光伏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上来,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从而推动行业有序、高质量发展。来源:人民日报
可靠,光伏发电是一个新能源项目,国家大力支持和提倡的,像风力发电一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这主要是针对大面积的项目。这也是一个推广项目,投资大,见效慢,节约了发电资源。
光伏发电就是让光子照射到金属上,然后通过金属把能量吸收转换成太阳能电池。而太阳能是目前取之不竭的再生能源,清洁、可靠、可以长期使用。
未来趋势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
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2020年,这六大问题将决定光伏产业走向!光伏人,精彩在你们手中!
国内装机:重回40+GW
2019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跌入低谷。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份,国内装机规模只有17.5GW。在有补贴的户用光伏项目于10月份截止后,户用装机难以再有大幅增加。从目前的形势来看,2019年光伏装机规模有可能是在20GW左右。
如此一来,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实现两年连降,从2017年的53.5GW到2018年的44.3GW再到20GW,一步下一个大台阶。尤其是今年,装机规模与遭遇531光伏新政的2018年相比,还往下折半,下降幅度之大令人心疼。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结转到2020年的项目规模指标在36.64GW以上,保守预期会有18.3GW落地。加上新增有补贴的户用项目和即将爆发的无补贴项目,预计2020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大概率会重新冲上40GW,有多位行业专家预测可能会到45GW左右。如果预期实现,大规模扩产的光伏龙头企业们明年有肉吃了。
补贴强度:或将是有补贴的最后一年
2018年531光伏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降补贴,补贴退坡为2021年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做准备。2019年,补贴强度继续下降,财政部一共下发了30.8亿的光伏补贴。
2020年,有可能是光伏有补贴的最后一年,补贴强度势必将会进一步下调。目前来看,明年基本会沿用财政部定补贴盘子、发改委定价格上限、能源局定竞争规则、企业定补贴强度、市场定建设规模、电网定消纳上限的原则来定。
据光伏行业专家王淑娟预测,2020年,光伏总补贴额度预期为17.5亿元,初步可能是采用12.5亿+5亿的方案。即参与竞价的普通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总的年补贴额度为12.5亿,户用项目年补贴额度为5亿。
补贴拖欠:规模还会扩大,有效解决无望
近几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2016年,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550亿元;2017年缺口扩大至1000亿元;到了2018年缺口扩大到1400亿元。在这1400亿元之中,光伏补贴缺口超过600亿。
华夏能源网查询相关数据获知,财政部自2012年以来累计安排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超过4500亿元,其中2019年安排866亿元。在这866亿中,光伏补贴为405亿元。光伏已纳入补贴的项目将至少享受20年的补贴,以此推算,未来国家光伏补贴发放总额将近万亿。
面对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光伏补贴缺口,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并没有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9月份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9258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以发行特别国债和提高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来解决光伏补贴缺口问题不可行,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2020年,补贴拖欠仍将继续并扩大化,这个“堰塞湖”将是顶在光伏人头顶上最大的一颗雷。
国资收编:还将继续,但会挑肥拣瘦
一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以民营企业为投资和建设主体。截至2018年低,民营企业投资占据全行业的近7成,国资占3成。这样的一个比例,与风电行业相比完全倒挂。新情况是,以2018年531新政为分界点,我国光伏产业掀起了国资入场的小高潮。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查询数据获知,2018年531新政后,民营光伏企业总计出售了近1.3GW的光伏电站资产,而买家均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到了2019年,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国电投、中广核、华能新能源、中核集团、山东水发集团等国企纷纷入场。
国企凭借雄厚的现金流实力和融资成本优势,更加适合持有光伏电站这样的重资产项目,民营光伏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倾向于走轻资本之路。很显然,这样“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合作在2020年还会更多,发电国企的清洁化转型任务还差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并不是人傻钱多的买买买,而是务实的三思而后行,明年国企对光伏资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换言之是会更加的“挑肥拣瘦”,这对于卖电站的民企来说,需要提早摆平心态了!
海外出口:出口额将创历史新高
2019年最让我国光伏产业提气的,是出海捷报频传。据统计,2019年1至10月,我国光伏出口总额达177.4亿美元,超过2018年全年水平;预计2019全年出口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其中组件出货量将达58GW左右,同比增长75%。
这样一来,2019年将成为继2012年(出口额202亿美元),2011年(出口额221亿美元)之后,历史上第三个光伏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的年份。这得益于我国光伏企业在531光伏新政后,及时调转活力将重点转向海外,以及欧洲等国外市场在政策上的松绑带来需求上扬。
此外,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已经完全摆脱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呈多元化趋势。目前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额过亿美元的地区已超过26个,出货量超过1GW的国家达到13个。在此基础上,完全有理由相信,2020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将继续突破200亿美元,并有望超过221亿美元的高点创造新的出口记录。
光伏人,你们有没有信心?
技术路线:单晶称王,TOPCon、HJT将带来惊喜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光伏产业最是如此。2019年,单多晶光伏电池技术之争将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数据显示,2017年,单晶的市占率接近30%,多晶把控着70%的江山;531光伏新政发生的2018年,单晶市场份额攀升到40%以上;2019年,单晶+PERC电池凭借高效高性价比的优势,将在市场份额中历史首次超过多晶。
预计2020年,单晶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扩大,多晶凭借价格优势也会守住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单晶最终会称王。除此之外,TOPCon、HJT等高效电池技术将稳步推进,并不断有产能落地。
TOPCon技术是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的隧穿氧化层和一层高掺杂的多晶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可以使N型电池量产效率超过24%,极致可达28.7%,已成为下一代产业化N型高效电池的切入点。目前,行业里已有金辰股份(603396.SH)等多家上市公司押宝TOPCon技术,投资其中。
HJT作为N型电池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发电效率更高,潜力更大。在相同功率下HJT发电能力较多晶高10%以上,较现有p-PERC高5%-10%。目前,以爱康科技(002610.SZ)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已布局下巨额投资。据悉,爱康科技已投资106亿元在浙江长兴建设异质结(HJT)项目,一期将在2020年实现量产。
2020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光伏产业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将注定不凡。对于2020年,光伏人有哪些预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李创军介绍,一季度光伏发电市场整体发展形势向好,呈现“双升双降”,装机和发电量上升,弃光电量和弃光率下降。分布式光伏发展继续提速,新增装机超过100万千瓦的省份有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四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的54.5%。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展取得不小成就。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已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底,光伏累计发电约256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超过8000万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2.1亿吨、68万吨和59.2万吨。
“光伏发电发展的重点已经从提高规模转到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上来,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从严控制发展规模,提高光伏发电运行质量,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李创军谈道,今年光伏发电建设将组织好领跑基地建设、实施好光伏扶贫、推进分布式光伏健康发展,今年下半年将适时启动新一期光伏应用领跑基地建设。林伯强认为,随着光伏装机规模迅速扩大,光伏行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重点还要通过开源节流,多途径解决补贴不足问题。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总计达到1127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455亿元,占比约40%。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内容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补贴退坡,现将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
(1)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
(2)规范分布式光伏发展。今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考虑今年分布式光伏已建情况,明确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的规模管理范围,未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的项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3)支持光伏扶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扎实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在各地落实实施条件、严格审核的前提下,及时下达“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
(4)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今年视光伏发电规模控制情况再行研究。
(5)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
2、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
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
(1)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0.7元(含税)。
(2)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
(3)符合国家政策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标杆电价保持不变。
3、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
(1)所有普通光伏电站均须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确定项目业主。招标确定的价格不得高于降价后的标杆上网电价。
(2)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资源配置市场化,鼓励地方出台竞争性招标办法配置除户用光伏以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地方加大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力度。
(3)各地、各项目开展竞争性配置时,要将上网电价作为重要竞争优选条件,严禁不公平竞争和限价竞争,确保充分竞争和建设质量。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及时将采取竞争方式确定的项目及上网电价或度电补贴额度抄送省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国家能源局派出监管机构。
扩展资料:
《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6月11日,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通知》本身不是“急刹车”,在政策研究制定过程中,借鉴了德国、西班牙、捷克等国家经验,通过征求意见会(2月)、新闻发布会(4月)等多种方式充分征求意见、吹风提示,还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地方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有关电网企业意见并作了政策宣介。经多次修改完善、反复论证后,于5月31日正式印发了《通知》。
出台《通知》既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补贴缺口和弃光限电等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这是光伏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台《通知》是十分必要的。对实现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光伏通知不是“急刹车” 提质增效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