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太阳能光伏 > 正文

光伏玻璃的前景,

可爱的钥匙
朴素的绿草
2023-01-01 21:28:00

光伏玻璃的前景,

最佳答案
瘦瘦的胡萝卜
完美的早晨
2025-09-12 12:21:24

光伏玻璃,眼下也因原燃材料成本上涨与市场需求回暖露出了涨价的征兆,这样的预期对于光伏行业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与去年光伏玻璃价格“疯涨”的原因不同,去年光伏玻璃大幅涨价主要是因为产能不足,而今产能问题已然得到解决。

华夏能源网了解到,在去年下半年,就有10余家企业投资超472亿元加码光伏玻璃,其中包括信义光能、福莱特、南玻A、中电彩虹、洛阳玻璃、金晶科技等头部企业,同时也有一些新崛起的企业,例如旗滨集团、德力股份。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厂商福耀玻璃也在计划进军光伏玻璃领域。

其中信义光能、福莱特和洛阳玻璃3家企业2021年计划新增产能分别达4000吨每日、5800吨每日及1000吨每日。尤其是信义光能,其上半年2条日熔量各为1000吨的新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已投入运作,光伏玻璃总产能已提升至11800吨/天。

此外,随着新版《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于8月1日起开始实施,光伏玻璃新玩家被“松绑”了新增产能的准入限制,由此可以加速进场。

而眼下光伏玻璃出现的涨价征兆,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原燃材料价格上涨方面,包括动力煤、纯碱和石英砂等,这与硅料价格上涨所导致的光伏产业链价格普涨具有一定相似性。

华夏能源网

随着组件企业陆续签订新订单,按照光伏玻璃订单量来看,需求明显回升,预期下月企业将对光伏玻璃价格做出调整。

与此同时,玻璃上产能的速度要远快于硅料上产能,当下光伏玻璃的产能正在快速扩张,因此即便市场回暖拉动需求,光伏玻璃产能也可以快速满足,故而光伏玻璃即便涨价,其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也应快于硅料。这同时也意味着,光伏玻璃若爆发产能过剩问题,其速度也将快于硅料。

最新回答
谨慎的鞋垫
温婉的丝袜
2025-09-12 12:21:24

产能产量不断上升 完成国产替代

伴随着光伏发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光伏玻璃产业景气度回升。多年来,国内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引进和研发,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在光伏玻璃行业的垄断,同时国内厂商充分利用国内成本优势,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达到497.1百万平方米,同比上涨9.2%,增速较2018年下降4个百分点。

2011-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的有效产能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达到662.8万吨,同比增长9.2%。

随着组件轻量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会逐渐减薄

随着组件轻量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会逐渐减薄,目前亚玛顿已成功研发出使用1.6mm光伏玻璃基板的超薄(4mm厚)双玻BIPV组件,并正在更进一步研发3毫米厚超薄双玻组件。目前光伏组件前盖板玻璃厚度的规格主要有2.5、2.8、3.2、4.0mm,2018年市面上最广为流通的是厚度为3.2mm的前盖板玻璃,其市场占有率高达78.6%。未来3.2mm的前盖板玻璃的市占率将会被不断压缩,预计到2025年,2.5mm前盖板玻璃将成为市占率第一厚度2.0mm以下的前盖板玻璃的市占率也将快速提升。

——更多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活力的盼望
爱笑的小刺猬
2025-09-12 12:21:24

产能产量占全球九成以上

光伏玻璃是一种通过层压入太阳能电池,能够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它是由低铁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组成,将太阳能电池片通过胶片密封在一片低铁玻璃和一片背面玻璃的中间,是一种最新颖的建筑用高 科技 玻璃产品。

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之一,根据SOLARZOOM数据,光伏玻璃在组件成本占比为6%-7%左右。其中,光伏玻璃在常规组件中成本占比7%,在单晶PERC组件中成本占比6%,是最占比最高的光伏辅材之一。

与其他玻璃相比,光伏玻璃产品性能要求更高。如普通玻璃的铁含量一般在0.2%以上,而光伏玻璃的含铁量根据国家标准必须低于0.015%;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光伏玻璃的光伏透射比≥91.5%,而相同厚度的普通玻璃只有88-89%左右;为具备对风压、积雪、冰雹、投掷石子等外力和热应力的较高机械强度,光伏玻璃通常采用钢化玻璃;光伏玻璃对雨水和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必须与结构材料相匹配等。

正因此,2006年以前,由于进入门槛较高和市场需求量少,国内光伏玻璃产品尚未实现产业化,当时的光伏玻璃市场基本由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四家外国公司垄断,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完全依赖进口的光伏玻璃进行生产,光伏玻璃的进口价格高达80元/平方米以上。

2006年之后,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和利润进一步扩大的带动下,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开始发展,以福莱特(601865)玻璃为代表的玻璃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引进,投建光伏玻璃生产线,实现光伏玻璃国产化。

到2016年前后,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国内大型玻璃企业开始海外建厂,如信义光能建立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福莱特玻璃也已开始在越南建设生产线;旭硝子等国外企业则纷纷退出光伏玻璃市场,圣戈班等公司只剩一些产能较小的窑炉仍在生产。

发展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截至2018年,中国光伏玻璃产能及产量均占到全球的90%以上。同时,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出口国,主要出口地包括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将受益于光伏装机量增长

受国内政策变动影响,2018年国内装机有所下滑,新增装机容量43GW,同比下降18%。虽然新增装机下滑,但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装机国家。2018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占全球比重达40%。

按照目前发展形势,乐观估计,2020年后新增光伏装机量将稳步回升,2025年有望达到70GW。保守情况下,2019-2025年期间,新增光伏装机量可能不会触及2017年的水平,但会保持小幅增长

受益于下游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玻璃行业前景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我国光伏玻璃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出口量也迅速增长,特别是欧洲市场。

2018年9月,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已于到期后终止,中欧光伏贸易恢复到正常市场状态。此举有利增加国内组件对欧盟的出货量,进而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此外,据欧委会资料显示,欧盟直接针对中国光伏玻璃进口的反倾销措施也将在2019年5月到期,届时将进一步刺激国产光伏玻璃对欧盟的直接出口。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要减肥的枫叶
想人陪的羊
2025-09-12 12:21:24
在双碳政策刺激下,以光伏发电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迎来了 历史 性发展机遇,将全面变革全球能源体系。而我国光伏产业链经过近二十年的跌宕起伏和曲折发展,已经实现了对欧美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在绝大部分领域坐稳了全球行业龙头的位置,成为了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展望2022年,随着掣肘光伏产业链发展的瓶颈制约逐步得以解决,预计我国光伏产业在装机规模、技术革新等方面都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具体将呈现以下八大发展趋势:

1.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光伏装机受到硅料环节供给不足、价格暴涨影响,进度不及预期,虽然在12月份疯狂抢装下,勉强实现了市场普遍预期的50GW左右装机规模,但全年市场运行状况与“双碳”目标相去甚远。进入2022年,随着硅料扩产产能的释放,光伏产业链的供需矛盾局面将从结构性紧缺向全面过剩转变,经过一年大幅涨价的硅料、硅片等上游材料将进入降价阶段,光伏发电的LCOE将不断下降,将这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不一定是好信号,但对国家能源体系变革和光伏装机来说,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好。叠加风光大基地建设、整县推进等政策促进,市场普遍预测,2022年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70GW以上,乐观预估装机规模则超过100GW。

2.技术变革持续加速。光伏产业类似于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变革周期上基本符合摩尔定律,总体技术更新换代较为频繁。目前,光伏产业最主要的技术变革为P型电池向N型电池的升级,随着P型电池基本达到理论上的光电转换上限,预计2022年将加速向HJT和TOPCON技术变革,N型电池的占有率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至于HJT和TOPCON之间的技术路线之争,随着越来越多生产线较长期限实测数据的出炉,两种技术路线的优劣势对比将会有更多科学依据,路线之争将更趋明朗化。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押注HJT技术。此外,在加快风光大基地建设的推动下,在集中式电站更具优势和经济性的跟踪支架技术将会得到普及,推升跟踪支架技术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从目前较低的20%左右向欧美50%左右靠拢。与此同时,双面率也将快速提升,对光伏玻璃技术提出了更大、更薄、透光性更好的要求,有利于头部玻璃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

从技术变革趋势可以看出,光伏产业链的技术变革主要聚焦于提升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综合起来就是降低度电成本(LCOE)。总体来看,2022年将以电池技术、支架技术和双面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变革为主,预计将大幅提升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3.“一大一小”成为中坚。相对于其他发电模式,光伏发电在清洁程度、降成本空间、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优势很明显,但也具有占地空间大、对光照条件要求高等缺点。为了规避这一矛盾,未来光伏发电装机将向大基地这一“大”和分布式光伏这一“小”集中。在“大”的方面,国家和各省市在光照资源丰富的地方部署打造多个风光大基地,集中于大西北和山东、河南等北方区域,主要建设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广人稀的地理环境中。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所所长李琼慧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建14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其中包括9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和5个大型海上风电基地项目。另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开工建设的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项目合计装机规模达到了100GW,将成为未来光伏新增装机的主力军。在“小”的方面,分布式光伏成为行业的焦点,特别是在整县安装政策刺激下,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大发展阶段,包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户用分布式光伏,预计未来每年将带来至少二三十GW的装机增量。

4.大型企业抢占市场。光伏产业发展初期,我国光伏产业链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包括早期的产业龙头尚德、赛维和现阶段的龙头正泰、隆基、通威,以及数量众多中小EPC和运营企业。但随着“双碳”上升为国策,光伏发电装机和发电规模成为了央企、大型国企能源集团的政治任务,导致光伏产业特别是光伏电站EPC和运营市场被大型企业大举蚕食,原先作为市场主力军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国进民退趋势非常明显。目前市场主流的商业模式为:大型国企EPC建设方或民营企业负责建设电站,建成后直接打包出售给央国企能源集团,赚取建设总成本和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收益,而央国企能源集团通过这一模式可以更快速完成新能源装机和发电规模的政治任务。

5.加装储能成为趋势。“光伏发电 储能”将成为新一代能源体系的黄金搭档,储能的调峰调频功能可以较好地缓解风光等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缺陷,确保电力体系的稳定性。2022年,储能的装机主力将在发电侧,因为有政策强制加配的要求,同时随着电价改革的深化,峰谷价差将会持续拉大,发电侧储能的性价比也会逐步提升至具备经济性。此外,电网侧、用户侧的储能需求也会不断释放,推动储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6.特高压建设加速上马。与储能一样,特高压也是新一代能源体系必备的辅助型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亚于储能。特别是清洁能源大基地主要分布于非负荷中心区的西北和华北,大基地发出的电必须通过特高压电网向东南沿海用电中心区输送,催生大规模的特高压建设需求。在特高压领域,我国的技术在全球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是我国建设新一代能源体系的另一张王牌。

7.竞争格局发生剧变。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策有形之手的双重作用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形势和价格走势将发生显著变化。

硅料端——扩张产能将在2022年陆续释放,供不应求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预计价格将从高位持续回落,但产能释放的节奏并不会太快,大量产能将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后落地,因此硅料价格在2022年总体还将在相对高位,市场预计将维持在150元/千克以上,虽然相对最高点的268元/千克有较大幅度下降,但较四五十元的成本来说依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硅片端——硅片是整个产业链中产能最为过剩的环节之一。据统计,2021年底全球产能达到390GW,2022年底将达到600GW,相较预计的210GW装机规模对应的260GW

硅片需求,过剩非常严重。在2021年,由于上游硅料的紧缺,导致硅片环节整体开工率仅60%左右,硅片龙头企业凭借产业链掌控优势,开工率相对更高,同时将成本向下传导的能力更强,这也是隆基、中环等硅片龙头2021年盈利较好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硅料产能的释放以及硅片产能的进一步过剩,预计今年硅片环节的市场竞争将会大幅提升,价格战将不可避免,龙头企业的超额利润将会抹平,整体产业形势不容乐观。

电池片、组件端——电池片和组件是上下受压的弱势环节,对上受到硅片价格上涨的冲击,对下受到强势EPC方和运营方的挤压,是2021年最悲惨的光伏细分产业。所谓否极泰来,在经历了一年的至暗时刻后,预计电池片和组件企业将在今年迎来涅槃重生,量价齐声叠加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反弹。

光伏玻璃端——又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环节,其产能过剩程度不亚于硅片端。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没有进入壁垒的热门产业必然引发严重过剩,硅片如此,光伏玻璃也是如此。随着2020年光伏玻璃在产能不足催动下出现一波大涨,大量光伏玻璃企业疯狂扩大产能,一批其他类型的玻璃企业也大举进入光伏玻璃领域,导致整个光伏玻璃产能今年将达到2000万吨,远超1300万吨的预计需求量。产能严重过剩必然导致恶性竞争和剧烈的价格战,光伏玻璃价格也将持续保持地低位,二三线光伏玻璃企业将面临生存压力。

8.多能互补将成趋势。当前能源形式越来越丰富,既有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又有光伏、风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各种能源形式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特别是新能源具有波动性的缺陷,需要与其他能源形式尤其是火电进行搭配,形成优势互补,构建动态稳定的能源闭关体系。如现在比较热门的“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通过在大基地中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火电、水电等各类型电站,并相应配备一定的储能,从而实现多能源发电品种互相补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质量。此外,风光大基地建设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源建设形式,通过“风电 光伏”并行建设的形式,既可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也可以形成能源互补,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高高的海燕
懵懂的萝莉
2025-09-12 12:21:24
光伏发电值得投资。

光伏投资成本稳步下降:

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数据:2009 年至 2019 年十年间,光伏度电成本降幅约为 89%,2019年平均度电成本已降至 40 美分/kWh,光伏电力已经是各类电源中成本最低的电源之一。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地面电站初始投资已经下降到低于4元/W,相比2016年的7.3元/W下降了45%。此外,当前我国光伏已经基本完成全产业链国产化,且多晶硅、组件产量连续 多年位列全球首位,全球前沿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已见其形,这将会带动户用光伏电站投资进一步下降。

在硅料硅片、玻璃、组件环节、逆变器等环节降本增效的前景下,光伏电站成本下降才刚刚开始。

硅料硅片环节:2021年国内多晶硅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扩产浪潮,进口替代以及国内落后产能的替代将持续演绎。而随着及单硅片产能的大幅扩张,后续硅片供需渐趋宽松,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组件环节:未来头部企业的市占份额将持续较快提升,头部企业有望形成品牌和成本优势,随着光伏玻璃不受产能置换限制的政策下发,光伏组件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收益稳定、收益看得见

户用光伏电站一经并网,地方相关部门会按时打款。对于老百姓来说,光伏发电收益稳定、安全可靠、25年持续享受“睡后收入”,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特别适合农村及城镇家庭安装建设。

光伏发电安装在自家屋顶,就是一个稳定“阳光打款机”,如果家中用电量较大,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往后都不用再花钱交电费。

光伏电站是一种优质的投资渠道

光伏发电之所以能受到全国老百姓的热切欢迎,就是因为它能带来不错的年收益率(8%-12%),而且长达25年的售电和补贴收入,源源不断,非常适合当作农村及城镇居民的养老理财手段。特别是随着户用光伏电站的大力普及,安装光伏电站会被认为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一来为国家低碳环保经济做了贡献,二来切切实实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三来就是钱包慢慢变鼓了。

总的来说,光伏值得投资,哪怕没有光伏补贴,户用光伏电站依旧有很大的投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