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u2bu来版纳干嘛
2u2bu来版纳干嘛
2u2bu没有来西双版纳呢
中国西南又西南端的西双版纳,一直以来,因其独特的亚热带雨林风情,极具特色的热辣傣族美食,仿佛远离城市的美好生灵之境,成为了游人们向往的奇妙旅地。
想在雨林探索自然密码,想与大象和野猴来一次亲密接触,想看一看傣族悠久的历史在这座城市留下的古老痕迹。
图源网络
历史在版纳留下奇迹般的景色和人文,而现实,更将赋予版纳腾飞新起点!
图源网络
2019年,经过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后的西双版纳州GDP突破500亿元大关,西双版纳州人均GDP居全省第四,接近云南省人均GDP水平。
2020年,更多扶持开发政策落地云南西双版纳,将给版纳注入强劲发展能量!
图源网络
2020年,西双版纳州26个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31亿。云南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四个一百”、“补短板、增动力”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西双版纳在其中有6.29%的建设占比,合计33个建设项目。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开展“2345”工程建设,在商业、旅游、产业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图源网络
今年的西双版纳,在经济、军事、改革开放、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将开启新的征程。
实拍图
01.
便捷 UP
2020年,中老铁路玉磨段西双版纳站试桩成功,火车站开建,包括了西双版纳、磨憨、普洱等11座车站,工期持续18个月,预计2021年年底开通运营,设计时速将达160公里,届时从昆明至景洪仅需3小时左右。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早上从昆明出发,下午就可以感受到版纳的迷人风情!
同时,西双版纳各高速、大桥项目加快推进,未来的版纳,将打通与国内国外连接的各个线路,交通更加便捷,来往更加自
云南建投混凝土2019毛利率抬升。商混量价齐升,业绩扭亏为盈。因云南打响脱贫攻坚战,其中住房积极推进,房地产项目众多,拉动商混需求上升,2019年云南房地产施工面积大增20.70%,较2018年增加了17.30个百分点。云南基建补短板。2019年,云南建投混凝土(1847.HK)实现销售收入36.08亿元,同比增长7.50%,实现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大增20.19%,增速由负转正,利润扭亏为盈。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商混以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较2018年有明显的增加。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平稳增长,一方面是销量上升,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预拌混凝土销量达到970.22万方,同比增长6.62%,因云南打响脱贫攻坚战,其中住房积极推进,房地产项目众多,拉动商混需求上升,2019年云南房地产施工面积大增20.70%,较2018年增加了17.30个百分点。此外,云南基建补短板,2019年1-11月公路运输业投资增速较2018年同期增加了1个百分点。
昆明理工大学,简称昆工,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12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
从学校官网的资料2016年专业目录(发布版)看,高职本科共36个专业。普通本科92个专业。现在专业有所增加。
2015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的工程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有98个本科专业。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本专业已建成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点和云南省特色品牌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2013年,率先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全国第一家获得6年认证有效期的冶金工程专业,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复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是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特色专业,开设热能动力和水能动力两个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昆明理工大学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是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采矿工程专业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已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等。
其它专业不在这里赘述
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
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3月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云南具有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越自然禀赋,属低纬高原,地貌立体,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皆有。气候优势突出,共有7个气候类型,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春早冬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物种优势明显,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产业基础扎实,烟草、茶叶、花卉等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还有开放的地缘优势,与越、老、缅三国相邻,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云南的优越自然禀赋,决定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拥有吸引眼球的“四张名片”:“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它们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最大潜力、最大卖点,也是云南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内涵。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努力打响“四张名片”,依靠“丰富多样”显特色,“生态环保”出效益,“安全优质”作保障,“四季飘香”强竞争。
云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独特条件和最大优势,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云南要将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六大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十二大品牌”,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
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云南五年后要力争实现“三个翻番”、“三个突破”:农牧业综合产值达到55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5亿美元以上,均较2011年实现翻番;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畜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云南省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制订了《云南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大力开展云南农业品牌打造,培育了普洱茶、褚橙、云岭牛等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夯实农业品牌化发展的生产基础。推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农业标准化建设,云南农业标准化推广位居中国西部省区第一。近年来,共制定发布农产品生产技术工程2960个,推广各类标准6000多个,建立了10个“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20个“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加强农产品监管,全省定量监测样品5000个(批次),综合合格率达99%,水平居全国前列,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及县乡农产品检测机构共完成快速检测30.9个以上,是未发生重特大质量事故的四个省之一。
二是开展“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集中打造云南农产品品牌。截止目前,云南农产品有21个获中国驰名商标,59个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八批503个产品。
三是开展“六个六”评选,打造优质种质资源品牌。为充分发掘云南畜禽、水产、粮食地方品种资源,云南省评定了“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六大名米”评选认定活动,是云南省打造农业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培育出如云南普洱茶、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斗南花卉、昭通天麻、丘北辣椒等一批特色明显的区域品牌。其中,通过30年努力培育出的“云岭牛”是云南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头肉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杂交选育的第四个肉牛新品种、南方第一头肉牛。
五是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近几年来,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已达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超40亿美元。云南蔬菜已占供港蔬菜30%以上,供港蔬菜量全国第一位。农产品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大宗出口产品,直接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