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海省煤炭储量多少亿吨
2021青海省煤炭储量10.88亿吨。青海省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在全省探明储量中,精查储量10.88亿吨,详查储量0.56亿吨,精详查总量只占探明储量的21.86%,储量丰富的炼焦用煤精、详查率只有11.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查明资源中精查资源量占25%,详查资源量占17%,二者合计42%)。找煤资源量勘探程度低,不确定性大,严格地讲,尚不能作为规划设计依据。
据青海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汇报提纲,截至2003年底,全省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9.85亿吨,人均占有量约900多万吨,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基础储量为18.99065亿吨,占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的38.11%资源量30.86016亿吨,占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的61.89%。全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合计48.26832亿吨,其中基础储量为17.43901亿吨,占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的36.13%资源量30.82931亿吨,占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的63.87%。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鉴于此,《青海省煤炭资源开发规划》根据我省煤炭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开发现状,按照统筹规划、规模开发、分步实施、有效保护的原则,就加强煤炭工业的基础地位,尽快攻克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技术,推进资源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等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带动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概 况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全省属高原地形。北部为祁连山区,海拔3000~4000米;中
部为为柴达木盆地,地热低平,标高2675~3200米,属沙漠半沙漠盐沼区;南部为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等巨型山系,海拔在4000~5000米,属高原荒漠草甸区。
铁路有兰青海线和青西线。后者沿青海湖顺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南下,现已通车到格尔木市。公路以西宁市为中心,通至各州县及西藏、新疆、甘肃等地。
本省煤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中祁连山区的大通河流域,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其中已经探明的重要矿区有鱼卡、聚乎更、江仓、热水、大通、大煤沟等。含煤地层时代较多,自下而上为石炭纪、二叠纪、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其中以早中侏罗世为主。历年来,剑处累计探明储量为446940万吨,截止1993年底,尚有保有储量438094.8万吨,预测储量为3804184万吨,其中可靠级预测储量为1447219万吨。
二、含煤地层及煤质特征
(一)含煤地层特征
石炭系:全省分布较为普遍,但具有开采价值的含煤地层,集中在祁连煤田和“柴北”的旺尕秀、欧龙布鲁克山南北坡一带。在祁边山区,上统太原组及羊虎沟组,厚度200~250米,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含煤层数最多7~9层,一般2~3层,厚0.4~4.5米,结构简单至复杂,间距变化大。在“柴北”上统扎布萨尕秀组及克鲁克组总厚达1100米;含薄煤10~20层,0.4米以上4层,最厚2.50米。南部的唐古拉山区下石炭统分布广泛,属局部含煤沉积,含煤2~10层,最厚可达5~6米,不稳定。二叠系:见于本省西南部开心岭至乌丽一带,下统为开心岭群,局部含煤,上统为乌丽群,由火山岩和灰岩等组成,含煤5~10层,一般层厚0.5~15米左右,结构复杂。上三叠系:分布于昆仓山、中祁连和北祁连山区,为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及薄煤层,属河、湖相沉积在昆仓山区为八宝群,祁连山区为默勒群,可与我国北方处长群相当,厚1500~2000米。默勒群可分为下、中上三岩组、煤层赋存于上岩组的中部,煤层层数多而薄,稳定性差。现经开采的有多隆煤矿和完卓,轮洞沟矿点。在多隆煤矿含煤4~6层,厚0.50~1.20米。中下侏罗统:是省内主要含煤地层,属陆相沉积。煤田集中在中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北缘,尤以大通河流域的木里煤田为重要,在昆仑山、积石山区也有另星分布。根据岩性、岩相、生物群和含煤性的差异可分为三部分:下统称小煤沟组,沉积范围小,为灰绿夹紫杂色砂岩砾岩组成,属山间盆地型冲积~三角州沉积,其间发育短暂的湖泊~沼泽相沉积,厚400~500米。含煤线和碳质泥岩,局部夹透镜状可采煤层,以柴北缘的小煤沟井田、西大滩勘探区为佳,含4个煤组,以中间两个煤组较稳定,厚2~5米。中统称下部称大煤沟组,沉积范围广,岩性比较稳定,属河、湖相沉积,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油页岩、煤等组成,厚150~500米。含厚煤层1~3个,煤层较稳定,煤厚5~20米。中统上部称石门沟组为湖相沉积,发育有油页岩和泥灰岩,相变快,厚150~550米。含5~12层煤,在大煤沟不可采,江仓、鱼卡、旺尕秀等矿区达可采,厚1~10米。
(二)煤质特征
本省煤种基本齐全,并以焦煤属于首位,约占总探明储量的一半,其次为长焰煤、不粘煤、瘦煤、气煤、无烟煤。石炭系的煤质一般为低灰贫瘦煤和无烟煤,尚有少量气肥煤及焦煤,局部含硫较高。二叠系的煤质属中、高灰、低硫~中硫贫煤。上三叠统煤质属中灰~高灰、低硫肥煤、气煤及少量焦煤。中下侏罗统煤质:分布于西宁、门源、大煤沟、鱼卡者属低变质程度的中灰、低硫不粘煤,挥发分大于37%者为长焰煤、气煤,少部分为弱粘煤。江仓、热水、聚乎更等矿区中~高变质程度的低~中灰、低硫煤、挥发分17~30%,为焦煤、弱粘煤、瘦煤和贫煤,尚有少量气肥煤。
三、构造特征
分布于祁连山区的中生代煤田属山间盆地型沉积,受北西西向构造控制,并被北东向构造分割,呈现长条状轮廓,煤田边界受继承性断裂切割。“柴北”煤田属山前拗陷型沉积,受北西向和区域性东西向构造的复合控制,多呈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昆仑山区属小型山间盆地型堆积,主要受东西向构造控制。唐古拉山区及祁连山及祁连山北部和古生代煤田属滨海平原沉积,成煤期后挤压形变较烈,形成北西向复式褶皱及推覆构造。
四、储量
青海省历年来累计探明各级煤炭储量446940.4万吨。截止1993年底,保有储量尚有438094.8万吨。根据1995年6月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验收的《青海省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科研成果。其中:尚未利用的精查及可供进一步勘探的储量是按照实际达到的勘探程度重新评定和统计的,无进一步工作价值及暂不能利用储量,则按照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的要求单独列出,前者属于矿区的边界储量或报废矿井的残留储量;后者大多为一些不具备必要的内外部开发条件的呆滞储量。此外,尚有部分保有储量被甘肃省民乐县三盆煤矿占用。
青海省煤炭资源储量表
矿区名称 1993年底保有储量(万吨) 进一步工作价值及暂不进行利用
总计 生产井
和在建井 尚未利用精查 可供进一步勘探
小计 详查 普查 找煤
全省 438094.8 39565.7 25499.6 335018.4 36535.7 212075.9 86406.8 38011.1
大通矿区 12877.9 12824.3 53.6
聚乎硬矿区 118995.7 197.6 118798.1 31037.6 29296.4 58464.1
江仓矿区 186211.0 10541.5 175669.5 175669.5
热水矿区 35295.1 16759.0 14958.1 3046.0 3046.0 632.0
鱼卡东矿区 3580.9 3580.9 2452.1 1128.8
省内其它煤矿 66385.2 9784.8 19174.9 5981.2 13193.7 37425.5
外省煤矿占用 14749.0 14749.0 14749.0
煤区名称 1993年底预测诸量(万吨) 可靠级
面积
(Km2) 总计 0~300米 300~600米 600~1000米 1000~1500米 1500~2000米
全省 7688.22 3804184 379893 723742 1029393 954817 716338 147219
祁连山 3510.62 2205651 316531 488589 596319 517536 386675 750139
柴北缘 1467.25 1011963 58398 129356 246385 251480 326342 307887
昆仑山 143.20 21838 3381 4942 4985 5211 3319 3613
积石山 102.30 32168 8892 10373 12903 18677
唐古拉山 2464.85 532564 92691 90482 168801 180590 366903
木里煤田位于青海省海北与海西交界处的大通河上游盆地中,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8°50′~100°50′,北纬37°30′~38°15′。行政区划跨天峻县、刚察县和祁连县。
煤田东西长50km,南北宽8km,总面积约400km2,资源储量35.4亿t。矿区实际范围:东起江仓区东端,西至哆嗦贡马区西端,南北分别为聚乎更区和弧山区的最南北两端。江仓区东西走向长25km,南北宽2.5km,面积55km2;聚乎更区走向长19km,南北宽4km,面积76km2。
存量情况:
木里煤田是祁连山赋煤带的主要煤炭资源聚集区,其资源储量占全省总探明资源储量的70%以上。木里煤田聚乎更、弧山、外力哈达、热水及默勒地区40个煤炭资源有利聚集区,面积达600.85平方公里,合计资源量1054561万吨,
其中:优(A)等资源量70891万吨,主要分布在聚乎更-哆嗦公马矿区的东西延伸部位,良(B)等资源量420016万吨,主要分布在已知矿区的外围和深部,差(C)等资源量563655万吨,主要分布在预测依据不太充分的区域。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及其分布状况汇总如表10-7。
表10-7 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分省统计表 (103t)
续表
续表
注:本表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资料。
北京市已发现煤炭资源1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73.18%,洁净潜势较好的占25.99%,洁净潜势差的占0.20%。京西门头沟区主要为洁净潜势好的和一小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京东顺义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少量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
天津市已发现煤炭资源3.83亿吨,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
河北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45.2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6.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占 57.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 20.4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0.01%,洁净潜势差的占5.54%。井阱矿区和元氏县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唐山市和丰南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秦皇岛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和少量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邯郸市、磁县、武安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较差和差的煤炭资源。邢台市以洁净潜势较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好。在临城县不同洁净等级的煤炭资源均有分布。沙河市以洁净潜势好和洁净潜势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较好和差的煤炭资源。张家口市全部为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张北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差,蔚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好,怀来县、涿鹿县全部为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承德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三河县全部为洁净潜势中等的煤炭资源,曲阳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邯郸市峰峰矿务局三矿和万年矿有高F煤。
山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581.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10.62%,洁净潜势较好的占38.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27.2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5.77%,洁净潜势差的占8.05%。太原市的东山、西山、清徐、古交均以洁净潜势较好煤为主,娄烦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大同市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有少量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好。阳泉市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Pb煤。寿阳县、平定县、昔阳县和盂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长治市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高平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煤。襄垣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煤。屯留县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武乡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沁源县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煤。晋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沁水县为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煤。阳城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翼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中等的煤。朔州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为主。山阴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左云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怀仁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原平市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宁武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差的高溴煤。河曲县、保德县和偏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的煤。汾阳县、文水县、交城县、清徐县和孝义县以洁净潜势较差的煤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好的煤。兴县、临县、离石和三交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柳林县、中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榆次市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和顺县、左权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煤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平遥县、介休市和灵石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霍州市以洁净潜势好的煤为主。乡宁县、蒲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河津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古交市东曲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Br煤,古交市马兰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Hg、高Th煤。
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2255.89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22.8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70.2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7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可见,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中93%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值得注意的是,满洲里市灵东规划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鄂温克旗伊敏煤田五牧场普查区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阿拉善右旗西大窑长山煤矿一号井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Mn煤。
辽宁省已发现煤炭资源63.7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9.6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1.8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0.7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7.7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03%。可见辽宁省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整体较好,92%以上属于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的煤,基本没有洁净潜势差的煤。
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3.9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8.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20%,洁净潜势较差的占0.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4%。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占92%以上。九台市营城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
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9.1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72%。可见,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总的来说非常好,其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占96%以上,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比例是全国各省份中最高的。双鸭山市集贤煤田顺发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
江苏省已发现煤炭资源37.8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5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4.6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8.33%。江苏省南部的江宁县、锡山市、武进市、溧阳市、吴县、江阴市、宜兴市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张家港市妙桥煤矿的煤炭资源是洁净潜势差的高硫、高As煤。
浙江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0.6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4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5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9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93.47%。在全国各省区中洁净潜势差的煤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并且全部为高硫煤。
安徽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7.1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0.2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1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0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9%。淮南市和淮北市的煤炭资源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而宣州市、宁国市、泾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为主。淮南市李郢孜矿区存在高Ni的煤炭资源,萧县存在高Th煤。
福建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5.8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8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64%。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只占38.45%,主要分布在明溪县、清流县、大田县、将乐县、永安市、安溪县、德化县、漳平市和连城县。洁净潜势差的煤中,高硫煤并不多。大田县大田煤矿上京井田、永春县天湖山煤矿、龙岩市的各煤矿、永定县各煤矿均是高Pb煤,
江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3.4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2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9.8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9.6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4.9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3.2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52.11%,萍乡市、新余市、分宜县、信丰县、龙南县、于都县、宜丰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余干县、波阳县和永丰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零星分布于高安市、万载县、万年县、丰城县、武宁县、乐平市、进贤县、瑞昌市和瑞金市等地。
山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4.5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8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8.2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0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1.4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1.3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64.08%。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济东煤田、陶枣煤田、官桥煤田、坊子煤矿、滕南煤矿和新太煤田。聊城地区有部分高钍煤。
河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60.7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7.72%,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7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1%。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81.84%。巩义市、登丰市、新密市、偃师市、平顶山市、郏县、襄城县、安阳市、鹤壁市、焦作市、济源市、禹州市和永城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而义马市千秋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Th煤。
湖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5.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9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3.87%。湖北省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仅为10%左右,5000 多万吨,零散分布在大冶市、津门市、当阳县、秭归市、建始县等地,其他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而崇阳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Pb、高Cr、高Be煤,鹤峰县黄家营红莲池煤矿岩湾矿区也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r煤。
湖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9.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5.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9.2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6.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0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7%。湖南省的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在南方各省中属于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达到74.61%,它们主要分布在攸县、衡山县、常宁县、邵阳市、邵东县、武冈县龙江矿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郴州市、资兴市、郴县、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嘉禾县、醴陵市、耒阳市。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邵阳县常乐区、新宁县、澧县、临澧县、石门县、张家界市、慈利县、桑植县、江永县、怀化市、黔阳县、溆浦县、芷江县、会同县、靖县等地,辰溪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As、高Cr、高Sb煤。
广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5.91%,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5.18%。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比例也较高,达到67.46%。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阳山县、连南县、连州市等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 20.7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6.0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12.19%,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 14.3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7.49%,不存在洁净潜势好的煤。由此可见,广西的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2/3以上,除了南宁市、邕宁县、隆安县、宁明县、钟山县、百色市、田阳县、环江县、荔波县和上思县的部分煤炭资源以外,其余均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合山市的煤炭资源不仅是高硫煤,而且存在高Cr、高Mo、高U煤;田东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Sb煤。
海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 0.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9.24%,其余90.76%均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没有洁净潜势好、中等和差的煤。
重庆市已发现煤炭资源20.4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0.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8.9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5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1.2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5.5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不足10%,仅分布于中梁山、永川市、梁平县、云阳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3/4,大部分都是高硫煤。綦江县松藻煤矿有高铀煤,荣昌县曾家山有高砷、高铅煤,城口县有高硫、高As、高Cr、高Ni、高Sb、高U煤,开县有高Cr、高U煤,奉节县有高As煤。
四川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9.8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6.7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4.5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2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6.1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1.27%,主要分布于崇州市、大邑县、都江堰市、荣县、富顺县、攀枝花市、盐边县、泸县、旺苍县、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乐山市、犍为县、峨眉山市、万源市、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荥经县、天全县、盐源县、会理县、仁寿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三分之二,大都是高硫煤。而筠连县有高砷煤,江油市五花洞井田有高铀煤,巫山县有高硫、高Pb、高Cr煤,巫溪县有高硫、高Co煤,古蔺县存在部分高Hg、高Be、高Th煤,安县有高硫、高Cr、高U、高Th煤,理塘县热拉井田有高As、高Cr煤,盐源县合哨井田有高Cr煤,南江县水洞井田和仁寿县汪洋井田有高Th煤。
贵州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8.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3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2.0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1.2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44.5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0.7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3.43%,主要分布于盘县特区、大方县、纳雍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1/5,大都是高硫煤。水城县有部分高汞和高钍煤;六枝特区、兴义市有部分高硫、高As煤;兴仁县有高硫、高As、高Sb煤;织金县分布有高As、高Cr、高Mo、高U煤;贵定县洛邦井田存在高Mo、高U煤。
云南省发现煤炭资源240.6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0.3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8.5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2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53%。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28.89%,洁净潜势差的煤比例不到1/3,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比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都要好,在西南四省市中是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于麒麟市、沾益县、宣威市、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禄丰县、红塔县、江川县、弥勒县、澜沧县、祥云县、保山县、龙陵县、昌宁县、华坪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主要为高硫煤。蒙自县有部分高硫、高As、高Ni煤;华宁县和富源县老厂煤矿有高As煤;官渡县松华煤矿有高Pb煤。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0.4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1.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3.8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7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主要分布在安多县、噶尔县等地。
陕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621.3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0.3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7.5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9%。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的比例在全国属于较低的省份。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64.5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低灰、低硫煤分布在彬县、榆林市、神木县和府谷县。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非常低,在铜川市、韩城市、淳化县、蒲城县和澄城县零散分布有部分高硫煤;子长县有部分高Th煤。
甘肃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6.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3.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3.1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39%,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7.7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76.48%,主要分布在窑街煤矿、靖远县、肃南县、肃北县、民勤县、天祝县、平凉市、华亭县、环县等地。但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在西北五省区中也是最高的,在景泰县、金塔县主要是高硫煤;在崇信县、华亭县有部分高Mn煤。
青海省已发现煤炭资源45.0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9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2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4.55%。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属于全国较好的省份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2.07%,主要分布在天峻县、刚察县、大柴旦镇以及大通县、门源县、祁连县、玛沁县、都兰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零星分布于乌兰县、祁连县等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308.7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 11.6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73.7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5.4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7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4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85.35%,主要集中于灵武县、大武口区、石炭井区以及平罗县、惠农县、盐池县、彭阳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958.9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76.7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20.5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0.3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9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7.32%,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很低,也是煤炭资源洁净潜势最好的省区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哈密市、巴里坤县、昌吉市、呼图壁县、阜康市、库尔勒市、伊宁市、和布克赛尔县等地。
(1)概况
勘查区位于青海省大柴旦行委辖区内,在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南麓。本次详查区面积约84平方千米。青海煤炭105勘探队进行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煤矿,工作程度为详查,投入勘查资金1166万元。
(2)成果描述
详查区成煤时代为侏罗纪,区内煤质分北、中、南三个区段。北部条带基本为特低中灰—中灰、特低硫分、中高挥发分、高热值—特高热值煤。各煤层煤类除M1为长焰煤(CY41),其余各层为不黏煤(BN31)。中部条带基本为特低中灰—中灰、特低硫分、中高挥发分、高热值—特高热值的不黏煤(BN31)。南部条带基本为低灰—中高灰分煤、低硫—低中硫分煤、中热值—中高热值的长焰煤。
该区获得煤炭资源量(332+333+334)3.76亿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0.41亿吨,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10.79%;中部块段预算煤炭资源量(332+333)1.70亿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0.41亿吨,资源量(332+333)占总资源量的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