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还会涨价吗
新能源车还会涨价。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结束,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享受补贴福利,另外,叠加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汽车还会涨价。
明天新能源汽车会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急速增长的同时,补贴也加快退坡。根据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2020-2022年补贴标准将分别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退坡10%、20%、30%。2022年补贴退坡细则还未出台,但已有越来越多车企在为补贴进一步退坡做准备。
在我看来,随着针对新能源车汽车国家补贴的退出,电车涨价是大势所趋,必然的。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显示,“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今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面对国补退场,多个品牌陆续发布了包括锁单、限时保价、预告涨价等动作积极应对。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会迎来新能源车企的疯狂促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攀高峰。而在这之后,迎来的便是电车的普遍涨价。
目前,每辆新能源车能够享受的补贴基本处在4800元到12600元之间,但是步入2023年将不再享受这种大额力度的补贴。车企是不可能也不愿意单独承受这笔“巨大的损失”,涨价是必然的。
广汽埃安发表声明称“将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格进行上调,幅度为3000元到8000元不等”。无独有偶,比亚迪汽车也计划把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涨价,幅度在2000元到6000元不等。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涨价还和原材料有着重要的关系。有关信息显示,中国市场的电池级碳酸钾已经从最初的6万元(2021年年初)每吨上涨到50万元每吨,价格翻了好几倍。还有,由于竞争的激烈,车企对于研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也是与日俱增。
一系列的情况都表明,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会迎来价格的上涨。另外,目前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只有少量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才能够盈利。随着购车补贴的政策的不再执行,许多小型车企势必面对更难的生存挑战。如果涨价,就很大概率会失去一批顾客,但是不涨价,自己又很难经营下去,破产或许就是早晚的事。
当然,虽然补贴不再,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补贴政策还是会继续延续到2023年12月31日的,这对新能源车企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不过社会生存法则一直都是“优胜略汰”,在这次的大调整中生存下来的也都是具备实力的,究竟哪些车企能够在这波调整中生存下来并生存发展起来,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与2021年底国补退坡的情形类似,不止小鹏,包括比亚迪、蔚来、极氪、零跑、AITO、长安深蓝、零跑、极狐等一大批车企,都在年关临近之时提出了国补取消的应对措施。不过2022年初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几波涨价潮,2023年电动车涨价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比亚迪涨价逼单,特斯拉降价促销
特斯拉在10月份就进行了一次幅度高达3.7万元的降价,并在购车保险上给予了一定优惠。但根据市场反馈来看,特斯拉的订单增量并不多,有媒体预测年底之前特斯拉还会进一步降价。
大规模降价的最大底气,来源于特斯拉较高的单车利润率和过剩的产能。Q3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的毛利率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维持在27.9%的高水平,降价之后,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依然碾压一众车企。而上海工厂产线升级后,特斯拉的交付周期明显缩短,如何尽快补足这部分订单,成为特斯拉最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特斯拉不同,比亚迪则发布了涨价通知,旗下王朝、海洋与 腾势 ( 参数 丨 图片 )的新能源车型,涨价2000-6000元不等,2023年1月1日之前下定的客户不受影响。
国补取消,比亚迪将直接减少4800-12600元利润,而涨价的幅度却无法抵消这部分损失,这意味着比亚迪在让利消费者,实际上也是降价了数千元。明年涨价的消息,势必会给比亚迪带来更多订单,这更有利于2023年比亚迪300万台销量目标的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蔚来宣布购买ES8/ES6/EC6/ET7/ES7的用户,2022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且锁单排产,可享受2022年国家补贴;极氪和深蓝也宣布年内下定继续享受补贴;AITO问界则表示在11月20日之前下定可享受国补。
一场国补取消带来的订单争夺战即将开幕。
从2009年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来,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商用车试点到私家车的推广与普及。2022年国补走到尽头,意味着政策驱动时代的结束,市场驱动的时代到来
由于2022年国补退坡30%,新能源车企在今年上半年纷纷宣布涨价,一方面是为了抵消补贴下滑的损失,另一方面则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到2023年,国补取消之后,新能源汽车是否会面临更大规模的涨价潮,成为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按照补贴政策,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会再给予补贴。现有的补贴额度为插混车型4800元/台、纯电动车(续航里程≥400km)12600元/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补没有了,但本应在今年年底到期的免征购置税政策,已经延期至2023年底了。简单来说,免征购置税是给到消费者的,而国家补贴是给车企的。车企的补贴结束了,对车企来说单车毛利润就少了,通过涨价弥补这个损失才是车企的当务之急。
但对电动车企业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来说,涨价会直接影响销量,只能推出保价政策,在年底冲一波订单。但过渡期之后,车企是降价还是涨价,要取决于车企自身的盈利能力与市场行情。
像特斯拉,毛利率足够高,撑得起大幅降价,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特斯拉有可能进一步调价,据市场传言,特斯拉更低价位的车型已经在研发当中,打入20万以内这个主流市场,将会成为国内车企的有力竞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国产品牌的内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价格战也有可能出现,但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车企更会在车主权益上给足诱惑。毕竟作为电动车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动力电池原材料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车企也要结合市场进行调价。
新能源汽车补贴在消失,车企的早期车主权益也在缩减,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出行的主流选择,对用户而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过在购车时,选择合适的节点也是用户节约成本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