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我国重要煤炭资源型城市有哪些

怡然的小鸽子
明理的百褶裙
2023-01-01 20:27:50

我国重要煤炭资源型城市有哪些?

最佳答案
飘逸的航空
知性的火
2025-09-11 12:54:40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

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新回答
诚心的曲奇
等待的豆芽
2025-09-11 12:54:40

这类城市很多啊,国外的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煤炭和石油化工)、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煤炭)、美国的休斯顿(油田)、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矿)和秋明(油田)以及俄罗斯鞑靼共和国的罗马什金、巴什基尔共和国的古比雪夫和阿尔兰都是靠石油兴起的(第二巴库油田)、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加拿大的卡尔加里(油田)、英国的伯明翰(煤炭)、美国的匹兹堡(煤炭)、日本的北九州(煤炭)、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油田)、还有整个中东的众多城市,因为中东这个地区就是靠石油发家的。

国内这种例子也很多,以煤炭兴起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辽宁抚顺、阜新、山西大同、阳泉、临汾、晋城、长治、安徽淮南、淮北、河南鹤壁、焦作、平顶山、贵州六盘水、内蒙古霍林郭勒、鄂尔多斯、赤峰、陕西榆林、延安等;以石油兴起的城市主要有黑龙江的大庆、山东的东营、新疆的克拉玛依(大庆、东营和克拉玛依是三个因油而兴的城市,先有油田后有城市)、甘肃的玉门(后来因为玉门油田枯竭而衰落)、辽宁的盘锦、湖北的潜江、青海的冷湖和花土沟(这是两个镇,石油会战的时候很繁荣,后来因为青海油田的搬迁而衰落)等

幸福的大碗
温婉的海燕
2025-09-11 12:54:40

辽宁省:煤:产地(井田)144处,保有储量60.2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3.9亿吨,占总量85%。全省煤矿产地主要分布于沈阳、铁岭、抚顺、阜新、北票、锦州、朝阳等地区。省内煤种以气煤、长焰煤及长褐煤为主。

黑龙江省:煤炭是黑龙江省的第二大能源矿产,资源总量约408亿t,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矿区吉林:分布于长春、辽源、通化、白城。

吉林:分布于长春、辽源、通化、白城。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毕竟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炭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俗称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 ,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

《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 《石史》 ,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热情的手机
安详的枫叶
2025-09-11 12:54:40
摘要:本文从意义、条件、出现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对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资源型城市探索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ignificance, conditio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of coal further thought and exploration.Keywords: circulation economyCoal resources cityexplore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剩余2045字)

孝顺的鸡翅
等待的大叔
2025-09-11 12:54:40
宿州和淮北都在安徽皖北,相对而言皖北的发展要落后于皖南。而近年来安徽振兴皖北发展,皖北确实要比过去要好的多。

这张图是皖北的城际铁路图,标志着 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五市,将在一起报团取暖。

再说说城市,淮北是一个典型的能源城市,运河故里,中国酒乡,最近几年也正在转型为 旅游 城市,想要摆脱依靠能源。

风景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大运河,等等

值得 历史 纪念的地方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和双堆集战场旧址等。(如果转型成功的话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宿州,安徽的北大门,连襟沿海,背倚中原,地理位置非常好,同时又是 历史 文化名城,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段)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而重要的一点是,宿州拥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哦),同时又是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计算机动画),又是中国五大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之一。

可以说宿州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当然宿州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灵璧奇石,黄河故道湿地,等等。

早点合并的好,仍然叫淮北市,把符离、古饶东部、宋疃东南部合并为政务新区,叫符离区,把市政府搬过去,濉溪县城迁至百善镇,原县城及以西部分划给相山区,撤销杜集区,一分为三,北部划给萧县,东部给烈山区,西部给相山区,萧县南部两个乡镇青龙集和祖楼划给相山区,撤销地级宿州市,撤销埇桥区,成立县级宿州市,把濉溪县东南两个乡镇划给县级宿州市,这样淮北市就下辖一市(县级宿州市),三区(相山区、烈山区、符离区),五县(砀山县、萧县、濉溪县、泗县、灵壁县)。

个人认为,淮北发展潜力大。一,淮北离徐州近,徐州是苏北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且淮北人对徐州的归属感也多,就像南京马鞍山一样,马鞍山虽说发展不大,但跟着南京混也有着一定的好处,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淮北本身就是煤矿业大市,煤矿业带动的经济是不可估量的,只要在转型阶段稍微休息,稳中求进,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定会有好的发展。三,淮北位于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自古就有交通要道之称,随着高铁的发展,淮北必然成为淮河以北的中心城市,宿州的规划并不大,未来可能会和淮北合并。四,淮北有个淮北师范大学,属于省内一本,大学生资源较宿州有优势,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为大淮北打call!

本人虽然是淮北人,但各个方面评价,综合认为宿州未来的发展可能要优于淮北。

淮北,作为全国有名的能源城市,经济实力现在还是比宿州经济要强,但毕竟受人口少,资源少,最重要的一点地理位置不如宿州,虽然这两年淮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高铁、高速公路也修进淮北市区,总体上区位不好的劣势依然没有改变。

宿州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文化 历史 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加上位居全国交通要道上,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客观的说,近年来,宿州引进的一些企业的质量也要高于淮北,现在的宿州正在加速发展之中。

当然,淮北这几年也在发展转型,进步也非常明显,和宿州形成了竞争之势 ,从目前看,宿州比淮北还有一定的差距。据传文,淮北宿州有可能今后要合并,不管怎样,希望两个地方都能越来越好。

这两个城市本来就是一家,就象亳州和阜阳、蚌埠和凤阳,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人个人认为,上世纪皖北行政划分,撤蚌埠地区,阜阳地区,组建新的阜阳地区、宿州地区、滁州地区,同时组建省辖地级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后又从阜阳地区分出亳州地区,这种划分已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蚌埠、两淮的工商业不能有较的辐射到周边县区农村,同时县区农业也不能对城市工商业形成有较的支撑。后来的市带县改革很不错,划怀远、五河、固镇归蚌埠,凤台归淮南,濉溪归淮北,这几个县的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原来薄弱的怀远县,已超过当年的安徽第一县凤阳,跻身安徽十强县。

皖北的行政划分应该重新规划,形成以两淮、蚌埠、阜阳等工商业强市为中心的几个区域,互相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效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

其中这两年巢湖市被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三分天下!安庆枞阳县被划分给铜陵市,六安寿县被划分给淮南!凤阳将来有可能被划分给蚌埠(不远的将来,仅代表本人看法)

淮北和宿州合并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地图上看淮北面积十分小,并且有一块 飞地 被宿州三面包围!

我们都知道 淮北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现在煤炭已经枯竭,并且价格十分不理想,也造成了当地煤矿大量裁员,很多人失业在家!而且煤炭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

宿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立市 ,所辖的四县一区都是农业大县,其中砀山和萧县大力发展果园经济,特别是砀山大力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延长产业链。发展水果加工业, 旅游 观光…

宿州旗下的每个县都有自身的特色,砀山的梨与黄桃,萧县的葡萄,灵璧的奇石,泗县的布鞋,埇桥的马戏团和符离集烧鸡…

宿州的交通在全省来说十分有优势的, 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火车站,高速出入口(甚至一个县两个以上),并且砀山,萧县都有自己的高铁站,泗县将有合肥通往青岛的高铁站,只有灵璧没有高铁站!

宿州和淮北的主城区只有十几公里,两地交流十分频繁,语言和习俗相通,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文化差异。而且淮北现在发展遇到了瓶颈,转型升级也困难!

红豆在外地打工说自己是虚线人,很多淮北的工友说话也和我们一样,认同感也非常一致!

个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两市将会合并,但不知道会改成什么名字?不如改为淮海市吧!

宿州和淮北谁的潜力大这个我最最有发言权。因为我家是宿州的,可是我在淮北有20年了俩个城市我都了解。淮北主要以煤炭为主,宿州是农业城市。目前淮北地下已经没煤可挖。矿务局现在连工资都发不起了。是个枯竭的城市。一个枯竭的城市还有潜力可挖吗?一个连工资都发不起的城市何谈潜力至于能不能合并的这个话题。好几年前就有传闻,我个人认为合并的可能性不大!

宿州的发展潜力大。

但两市合并会更好,我觉得合并是必然趋势,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淮北

淮北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转型,宿州虽然也有煤炭资源,但经济水平总体不高,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且这两个城市的城区相距也是特别的相近,目前也也就25公里不到,在这25公里不到的距离里,还分布着濉溪县、符离集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虽然两个城市合并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两个城市都在推动经济上的一体化,对双方都很有利。

淮北市区相对比较整洁,生活水平高;宿州市区规模比淮北大,产业结构合理,商贸业较为发达,在交通、地理位置上上远优于淮北,发展潜力更大。

淮北的优势是城市管理先进,环境优美,市民素质较高,不足是交通与宿州相比距离干线铁路较远一点。淮北各大园区产业定位比较清晰,基本符合淮北当地的实际。如煤化工和铝基新材料产业都是基于传统的煤电优势。这两年已经呈现一定的发展后劲。皖北崛起闯新路、苏鲁豫皖交汇区域开放创新新高地、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样板区”。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下面我们再说说宿州。

宿州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又称“ 云都 ”、“ 虚线 ”,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临江近海,境内铁路公路交织,基本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铁路网和“三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特别是京沪高铁通车,标志着宿州昂首迈入高铁经济时代,1小时到达南京、2小时到达上海、3小时到达北京。距徐州观音机场仅70公里,至出海口连云港码头200公里,是安徽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可通过汴河、浍河直达长江入海。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宿州通江达海、连东贯西的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

宿州是”中国观赏石之城“、 ”中国酥梨之都“ 、”中国书法名城“ 、”中国国画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 ”中国马戏之乡“ 、”中国武术之乡“和 ”中国奇石之乡“。宿州资源虽然没有淮北那么多,但是也是相当丰富的,全市已发现矿产28种,煤层气探明储量600亿立方,煤炭探明储量60亿吨,占淮北煤田储量的75%以上,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宿州下设埇桥区一个市辖区,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四个县及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区、宿州高新区、宿州循环产业开发区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宿州市鞋城引进不少大型企业入住,宿马园区也有不少企业入住。各大园区都在有条不紊的进步,发展。包括宿州市野生动物园,宿州市大店机场,等一些选址工作已经做好。宿州市的未来不可小觑。相比淮北还是好的多。

更重要的是,宿州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中心,这点是淮北所比不了的。

不过宿州的缺点在于宿州的四个县,全是贫困县,以农业为支柱。短期内想要飞速发展,四个县似乎不太可能。如果和淮北进行合并,势必会如虎添翼,对双方的发展都有极大好处。

如果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其实合并也许是个好的出路,而且谁合谁的问题我觉得也没必要纠结,可以合并之后名字还叫“淮北”(毕竟名气大一些),但是政府驻地什么的保持在宿州,总之大家共赢才是和谐 社会 的发展之道啊。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还用问吗,从人口、面积、交通、地理位置等等两个城市能有可比性吗!

宿州与淮北两个城市都有各自潜力,如果合并优势互补,未来的前景会更美好

在淮北工作了一辈子,在宿州生活了几十年,对这个城市都比较了解,可以说都是我的家乡。我觉得这两个城市都有各自潜力,如果合并优势互补,未来的前景一定会更好。

宿州和淮北有着血脉关系,用民间的俗语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两个城市就像一娘同胞的兄弟一样。

从 历史 沿革看,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境内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境内就有宿国、萧国等小国附庸于宋。宋国都城一度迁于宿地相山。

1949年6月,淮北这个地方分属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宿县和萧县。1950年7月,析宿县西部置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属宿县专区管辖。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60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以蚌埠专区的濉溪县和萧县部分地区组建濉溪市,市名借用濉溪县县名。1971年4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1976年,将萧县郭庄公社的官庄、任庄、任土楼、李洼、孙庄6个大队90个生产队划归淮北市管辖。1977年2月22日,宿县地区所辖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

其实,淮北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就是在宿州的行政区划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两个城市都成为皖北的靓丽名片。

淮北市相山风景区有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大师的纪念馆,淮北市认为刘开渠是淮北人,宿州市认为刘开渠是宿州人,其实刘开渠的故乡原来属于宿州萧县,现在属于淮北市杜集区。淮北矿业集团的煤矿,如芦岭矿、朱仙庄矿、桃园矿、祁南矿都坐落在宿州市境内,煤矿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却留下了塌陷区和环境的污染。

所以,宿州和淮北如果合并,可以优势互补,形成区域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这也是大家所期盼的。至于合并后城市叫什么名字,这都是可以协商的,不存在谁吞并谁的问题。我们只是希望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

呆萌的哈密瓜,数据线
激动的斑马
2025-09-11 12:54:40
鹤岗, 鸡西,七台河,双鸭山。

鹤岗:鹤岗是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型城市,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煤炭储量20多亿吨,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可采100年以上,煤种主要有主焦煤、1/3焦煤和工业气煤,发热量平均5500千卡/KG,灰分25%,全硫小于0.2%,是我国少有的高热值、低灰、低硫优质煤炭。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中煤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煤矿。

鸡西:鸡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发现56个矿种。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大理岩、黄金、铂、钯、矿泉水等。煤田分布广、煤种齐全,煤炭总储量 72.6 亿吨,保有储量 23.2 亿吨。矿区总面积 2400 平方公里,有焦煤、气煤、肥煤等7个煤种,气煤、焦煤、瘦煤等可用作炼焦用煤占 85 %以上,总储量80亿吨,年产原煤3000万吨。

七台河:七台河市煤炭分布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 45公里,由西向东有青龙山、缸窖沟、七台河、桃山、茄子河、铁山、向阳、龙湖、七峰、鹿山、岚峰、小城子、十八里、大桦树、珠山等地。煤层:含煤10至70层。可采和局部可采10至60层,分层厚度为0。6—3米,总厚度为50米以上。煤种;煤质优良,品种齐全。主要煤种有:中变质气煤、肥气煤、焦煤、变质瘦煤、贫煤及高变质无烟煤等。其特点是低磷,含磷量0.003—0.05%,低硫,含硫量0.1— 0.3%,低灰,灰分10—30%,发热量高,热量为6 000—7 800大卡/Kg。全市是生产炼焦用煤基地,统配煤矿已探明的地质储量14.48亿吨中,有炼焦用煤 11.9亿吨,占总储量的82.2%。其中主焦煤5.8亿吨,占总储量的40%。

双鸭山:双鸭山市域内共有双鸭山、集贤、宝清、七星河和双桦5大煤田,资源储量中烟煤、无烟煤所占比例为29.6%,褐煤所占比例为70.4%。煤种有气煤、长焰煤、贫煤、瘦煤、弱粘煤、焦煤、无烟煤和褐煤。煤质属低硫、低磷、中低灰分、高发热量的优质炼焦配煤、气化用煤、液化用煤和优质动力用煤。东荣矿区所产煤炭,经研究认为是我国少有的优质液化用煤。宝清的褐煤富含腐植酸,除可用来发电外,可以用来萃取有机化工原料,生产腐植酸有机肥料、活性炭等化工产品,也可以气化、液化,是优质的煤化工原料。

聪慧的凉面
温柔的身影
2025-09-11 12:54:40

七台河市,是黑龙江省地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南与鸡西市、牡丹江市相邻,北接佳木斯市、鹤岗市,东连双鸭山市,西通哈尔滨市。七台河市是新兴煤炭城市,有“焦煤之都”之称,还有“寒地北药”、“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中国短道速滑之乡”、“冬奥冠军摇篮,短道速滑圣地”的美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七台河市面积6221平方公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为689611人,2021年经济GDP总量234.1亿元,其从人口、经济、城市规模来看,都与地级行政区设立条件不符,因此为规范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支出,有必要从国家大局方面考虑,撤销地级行政区地位,成立县级行政区七台河市,划归同为“媒城”的双鸭山市或鸡西市代管。主要原因:

第一,七台河市面积6221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面积最小地级市,比黑龙江省部分县级行政区(如五常市、尚志市等)面积都小,下辖3个市辖区: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1个县:勃利县,共计17个乡镇(8乡9镇)。其中桃山区面积最小仅有79.64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最小的县级行政区之一。

七台河市各县区分布图

第二,七台河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为68961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20471人相比,减少230860人,下降25.08%,年平均增长率为-2.85%,人口逐年减少,流失很大,其2020年七普常住人口按13个地级行政区人口排名黑龙江省第12位,按县级行政区人口排名黑龙江省第8位,不足以支撑设立一个地级行政区。

第三,七台河市2021年经济GDP总量234.1亿元,黑龙江省地级行政区排名第12位,仅超过大兴安岭地区,占黑龙江省GDP总量的1.56%,不如五常市(2021年GDP总量292亿元)、嫩江市(2021年GDP总量247亿元)等县级行政区。

第四,七台河市是因煤而兴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煤矿开发管理等历史原因由最初的矿区升级为地级市,仅仅以县级行政单位供养地市级行政机构,管辖层级过多,县区设立布局非常不合理。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大,加上面临资源型城市转型,煤炭行业经济发展不景气,非常有必要撤销地级行政区,降为县级市,减少管理层级,裁撤多余人员,自然减员,精简机构,减少行政成本支出,节余的钱用于发展经济促进资源城市转型,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希望。

总的来说,七台河市相对于黑龙江省其它地级行政区,面积小,且人口流失很大,经济总量小,为了经济发展振兴有充足理由撤销地级行政区,原所属县级行政区降级为乡镇,同时以人口、地理位置为基础,优化调整乡镇行政区域,成立县级七台河市,有利于七台河市未来经济发展的角色定位,有利于为国家未来实现“省直管县”扁平化管理做准备,有利于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

悲凉的短靴
开放的乌冬面
2025-09-11 12:54:40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东南部为三江平原西缘。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屏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

鹤岗辖区面积14784平方千米,下辖萝北、绥滨两个边境县和向阳、工农、南山、兴山、兴安、东山6个市辖区,人口109万。

鹤岗市是国家重要煤炭基地之一,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佳鹤铁路穿过鹤岗,鹤大、哈萝、鹤伊公路是主要干线公路。

传统的烤鸡
聪明的犀牛
2025-09-11 12:54:40
近年来,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山西煤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可以发现昔日的“黑色”产业正在“绿色”转型,科学发展已呈现许多新亮点。 煤炭开采:“粗放”走向现代化 “多、小、散、乱、差”曾经是山西煤矿的真实写照,而粗放型发展则是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概括,与之相随的是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2005年,山西在煤炭行业实施“三大战役”:即打击非法采矿、淘汰落后矿井,组建煤炭大集团。3年来,这个省累计关闭非法矿点5000余处,另有1656座小煤矿被整合、关闭或淘汰。目前,全省合法煤矿矿井数量已由三年前的4000多个减至2806个,除了国有重点煤矿,县营及以下矿井通过整合改造后平均单井规模已经达到了22万吨/年,而就在两年前这一规模仅为10万吨/年左右。 截至目前,山西省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已达到824座,产能占全省总产能的72%。全省已有107座地方煤矿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在建的机械化矿井达到207座。以往靠“人工放炮、骡子下井”的小煤矿,正在被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新型大中型现代化矿井所替代,资源回收率也由前几年的不足20%,提高至目前的40%以上。 山西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9.15%,掘进机械化程度平均超过50%,均高于全国水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高产高效煤矿37座,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同煤塔山、平朔1、2号井,晋城寺河等千万吨级矿井装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整合做大:晋煤发展战略“关键词” 今年10月底,位于黄河东岸的河曲县沙坪煤矿一期240万吨建设项目开始联合试生产,这一现代化大矿的前身是9个地方和村办小煤矿,由神华集团和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合作将其整合。这些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不足30%,整合后的沙坪煤矿回收率将超过85%,大大节约了煤炭资源。 沙坪煤矿是山西省实施大集团战略、整合地方小煤矿的“缩影”。 阳煤集团先后联营兼并了晋中市的5个地方煤矿,山西焦煤集团收购兼并的煤矿项目已形成产能1220万吨/年,同煤集团目前已与12个地方煤矿签订收购、参股和托管等协议。 在大集团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矿的同时,各产煤市的整合重组步伐也在加快,年产2250万吨的太行无烟煤集团、年产1000万吨乡宁焦煤集团等一批产能超千万吨级的地方煤炭集团已经形成。 按照山西省煤炭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淘汰,到2010年,全省煤矿个数将控制在2500个以内,形成2个上亿吨、3—5个5000万吨、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煤炭大集团,控制全省产能的七成以上。 老矿“新景”:循环经济园区 从同煤集团,到焦煤集团,再到晋城煤业集团,一批以煤炭加工转化和循环利用为中心的园区正在山西南北拔地而起。过去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单一采煤、输煤的“矿区”,如今成了立足煤炭、多元支撑、循环发展的“园区”。 近年来,山西省确立并实施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煤炭产业政策和调整措施,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由单一挖煤向煤、电、化、油、气等多种产业转变,全省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全省煤炭行业“十一五”共规划建设222个项目,其中非煤项目81项,目前已建成了一批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等加工转化项目。 目前,全省共有14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在建,涉及167个项目。截至2007年8月,已建成56项,40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园区内50个项目准备开工,21个拟规划建设。 山西煤炭洗选能力已突破3.5亿吨,建成电厂34座,总装机容量273.9万千瓦,合成氨和尿素年产能突破600万吨,煤矸石和粉煤灰制砖年产能突破10亿块,每年消耗矸石和粉煤灰近4000万吨,可节约矸石占地1000亩以上。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说:“随着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内一批加工转化项目的建成投产,传统意义上的矿区变成了循环经济园区,形成了煤电、煤冶、煤化工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这将成为全省煤炭新的增长点。” “黑金”的新能源思路:煤制油与煤层气 近年来,富煤而“无油”的山西审慎论证、建设、实验煤制油项目,探索高油价背景下的新能源替代思路。在晋东南的潞安矿业和晋城煤业集团,两条煤制油的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蕴藏丰富、处处可见的“黑金”——煤炭,有望在明年“出油”。 经国家批准,山西省煤炭企业正在建设的煤变油项目有2个:潞安矿业集团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近4亿元,将在2008年8月“出油”,随后将建设一期300万吨/年的工厂,最终达到520万吨油当量规模;晋城煤业集团利用高硫、高灰的劣质煤为原料,正在建设“高硫煤洁净化利用10万吨/年合成油示范工程”,预计2008年底竣工投产,在此基础上筹建3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 令人谈之色变的矿井“杀手”-瓦斯(煤层气),经过有效开发利用,正在成为一种洁净、高效能源。目前,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晋城煤业集团,累计建成700多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形成了2亿立方米/年以上的产气规模。晋城市2000多辆出租车和公交车已改装成为可燃用压缩煤层气的双燃料汽车,当前气价比汽油便宜了一半以上,深受汽车用户欢迎。清洁高效的煤层气在为当地矿区和城区5、6万用户提供燃气的同时,还成为工厂燃料的替代品。 由香港中华煤气与晋城煤业集团合作的煤层气液化项目正在建设,经液化后的煤层气经公路运输至江浙等地区,将成为天然气的补充。到2008年,项目将形成日液化125万立方米煤层气的产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液化基地。 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末,山西煤层气(瓦斯)开采规模达到50亿立方米,包括地面抽采35亿立方米、井下抽采15亿立方米。煤层气(瓦斯)将以发电为主,并向化工、民用、车用等多方拓展,使之成为全省能源供应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