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RCEP强力助推光伏升腾,全球“碳中和”目标将更快实现
历时8年的RCEP协议于11月15日正式签署。 RCEP全称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12年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除去尚有部分重要问题没有解决的印度未加入以外,其余十五国签订的该协议意味着,彼此之间将基于该协议为各方提供便利。
今年早些时候,能源一号对于逆变器和组件厂商在海外工厂、联络点以及办事处做过相对完整的梳理,以下是具体信息。今年以来,包括晶澳 科技 、隆基股份在内,还陆续收购和新建了一些海外基地。这些中资在海外的办事机构及投资项目,不少属于RCEP所在的亚太国家范畴内。
因而,以下公司都会备受RCEP协议签订的利好而获得更大的业务增长机遇及发展空间。
所以,RCEP的建立,将大大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新能源贸易往来,同时也对中国企业在未来在布局这些地区的新能源产品、市场带来更多便利。
举例来说,中资设在亚洲各地的海外工厂,可直接将中国的制造能力进行复制及略作变化,把产成品输向美国等个别对中国光伏设置贸易壁垒的地方。
中国企业本身,也可借由较好的贸易政策与RCEP协议所在国保持更好的关系与沟通,从而带动中方及贸易伙伴国家一同做大新能源产业。
疫情期间,有海外产能和强大分销渠道的公司,与世界各地朋友做生意的顺畅度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地缘优势虽不能彻底体现出来,但因根深蒂固的海外厂区、办事机构及第三方合作伙伴关系,让业务协作并不受疫情问题的困扰。今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出色的中国A股及美股等公司,恰恰是上述这类企业。
从组件市场来看,正泰新能源、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协鑫等都在全球各地布局了大量产品生产线,不少位于亚洲等地。良好的海外工厂,加之部分厂商也同时拥有海外的硅片、支架等周边伙伴产能,对企业的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便利。
逆变器领域来说,包括华为智能光伏、古瑞瓦特、锦浪 科技 、爱士惟、固德威等逆变器厂家,则可以通过庞大的分销网络、当地销售人员来承担及保障疫情期间的产品供应。
随着RCEP的签订,中国企业征战全球的战略意义更加深远。相关细节显示,RCEP所在国的所有货物贸易中,都可逐步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协定中指出合作应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金融、 旅游 、工业合作、交通、电信、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环境、生物技术、渔业、林业及林业产品、矿业、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因此,需要金融、工业伙伴支持的中国新能源企业,中长线也会获得更多的利好。
再结合诸多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的情形,我们会发现,今后带给包括中国新能源厂商的机遇也会进一步扩大。9月,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紧接着的10月,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国会发表演讲时宣布,韩国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11月,日本有消息称考虑为实现2020碳中和目标采取税收刺激措施。此前,新西兰已完成碳中和目标立法。大趋势下,其余国家预计也会陆续确定碳中和的目标。
能源行业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十五国共同签订的协议,将为国内外可再生能源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下面将从光伏布局的角度来看看,中国企业在RCEP协议所在国的新能源业务发展脉络,以及这些国家本身所制定的新能源目标情况是怎样的。
东盟各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具有较大潜力。中国企业在东盟各国都有相当规模的光伏项目布局,以下以中国企业在越南、泰国的光伏布局为代表进行盘点。
越南的光伏市场一直是中国企业争取的重要地区,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有关光伏布局包括大型光伏项目、工厂建立、产能收购、产品出口等颇多。
2019年,中国出口到越南的光伏组件达4.48GW,今年中国对越南市场的布局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疫情的担忧并未影响到相关项目进程。
今年2月,隆基股份收购越南生产基地3GW电池、7GW组件;5月,中国电建签署越南禄宁550MW光伏发电项目合同;6月,中国电建签署越南富美330MW光伏发电项目合同;11月,晶澳 科技 越南基地年产3.5GW高功率组件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顺利举行,该项目利用越南基地现有土地,投资7 亿元,建设年产3.5GW高功率组件生产线及配套设施。这些布局也是看好越南当地作为良好的产品输出地、贸易、土地、人员及新能源政策有优势等综合判断而进行的。
据国内多位负责越南市场的销售、项目开发负责人表示,今年越南光伏的新增装机容量在3.5~4GW左右。此次签署的RCEP或将进一步开拓中国企业在越南光伏市场的布局。
同样属于“东盟”十国的泰国,也是中国企业布局的关键市场。今年2月,中国能建签署泰国58.5MW浮体光伏EPC合同;4月,中能建葛洲坝国际逆势签约泰国90MW光热光伏项目EPC合同,投资金额高达5亿美元。2个月之后,晶澳 科技 为泰国12.5MW漂浮电站供货高效PERC组件。随后的8月,中国能建助力泰国11.56MW光伏停车场落地。
根据泰国的电力发展计划,到2036年,泰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7GW,泰国仍然有巨大市场供光伏发展。
签订自贸协定的十五国中,值得重点提出的是韩国。
今年7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政策:光伏组件供应商应具备低碳认证资质,且该政策未设置缓冲期,要求立即实施。而在中国光伏企业申请此项认证时,韩国认证部门以新冠疫情为由,拒绝到中国进行低碳认证,无法得到认证的中国企业对韩国的出口受到了阻碍。
国内业界普遍认为,韩国此举是人为向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此次签署的协定明确规定,协定各国在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中逐步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韩国对中国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有望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今年5月,韩国也公布了一项长期能源计划:至2034年,可再生能源占韩国能源结构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5.1%提高到40%。与此同时,液化天然气发电的所占的比重将从32.3%下降到31%。在贸易壁垒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中国企业有望在韩国市场大展身手。
另一邻国——日本的新能源市场也表现不错,中国企业积极在当地开疆辟土。晶科能源、华为等早就在日本地区取得了相当惊艳的销售业绩。
今年3月,隆基股份也与日本信越集团签订掺镓相关专利许可协议;4月,日本的82MW光伏项目竣工,均采用来自国内厂商的铝合金架台;6月,晶澳 科技 宣布为日本关西地区110MW光伏电站供应单晶PERC MBB组件,该项目是日本市场目前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之一。
10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了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实质上减为零的目标。同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碳中和目标市场布局,日本光伏市场在未来同样具有巨大潜力,中国企业也有望因自贸协定在交易过程中获利。
新西兰已经完成碳中和目标立法,澳大利亚还未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或碳价的方案,但于今年9月表示,计划未来十年内在能源技术方面投资180亿澳元以减少碳排放。
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布局包括,今年1月传来消息即将完工的,东方日升投资并承建的澳大利亚西部最大的132MW Merredin光伏电站。今年6月,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也签署了澳大利亚85MW光伏电站的EPC项目。
在组件及电站领域,正泰新能源、晶科能源等都在澳大利亚拥有较广泛的布局及渠道伙伴商。而古瑞瓦特、锦浪 科技 、固德威、阳光电源、爱士惟等核心逆变器厂商也在澳大利亚的分布式市场斩获不少订单,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好评。
新西兰方面,当地的电力输送国企Transpower于今年4月表示,到2050年,新西兰可通过基于风力、太阳能、地热和水力发电的多能源发电满足全国的电力需求。在装机容量方面,新西兰预计2050年太阳能容量可达6GW。中国企业在新西兰已经展开相应的市场开拓。未来随着RCEP的确定后,也会看到更多项目的开花结果。
综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两国对相关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在自贸协定的加持下,中国与两国开展相关项目合作或能得到一定的便利。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是国与国之间交易长久以来难以避免的问题,或是为保护本国企业而颁布的措施,或是为进行部分不正当竞争,然而历时八年才签署的协议向世界表明,合作才能共赢。
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最终指向实现“碳中和”,随着协议的签订,放开可再生能源的布局的脚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指日可待。
风力涡轮机能够产出多少可利用的能源,尤其是在无风的天气?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师并影响着潜在用户的决定。伊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AbolfazlAhmadi和MehdiAliEhyaei已经对风力发电的"能量"进行了调查。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近期出版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Exergy。可用能是在热力学中用以评价能量品位的参数。
风是最古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之一。风扇叶片转动捕捉风能,并转换成有用的能源。现代的风力发电机组利用这一概念产生电力来驱动其他地方的装备。风轮机大小不同,从几千瓦的小型住宅应用到超过5MW的工业规模发电。
Ahmadi和Ehyaei指出,风力发电机组不得不与许多其他能源来源竞争,主要是化石燃料,还有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生物质技术。因此,风力发电机必须具备成本效益,以符合环保效益。
风轮机的设计必须满足负荷要求,并以最低成本产出能量。为了解决这一成本问题,必须要优化性能特征,如输出功率与风速或与转子角速度。有用能分析是看系统产出能源的"质量"。研究人员认为,通常情况下,风速超过9米每秒被认为与风轮机有用能计算无关紧要,最初的研究没有将进行历史分析所需的所有因素考虑进去。
他们现在已经制定了一套改进的风轮机能量分析,将风力动能考虑得更为详细。他们的方法是提供一种风轮机运行时如何丢失潜在能量的模式。接着,提出了一种优化风轮机三个主要参数(切入、额定和折尾风速)的方法,以便在任何特定风速(从微风到狂风)下,在风轮机安全运行参数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
他们已经在伊朗风速不同的两个城市Tehran和Manjil开展了一项风力发电机组能量分析。Tehran平均风速低,而Manjil是一个多风的城市。他们的公式可以提供风轮机转速优化值(改变取决于风速)。结果表明,这两个地区理论上效率提高20%,"浪费"掉的能量减少80%。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华电力100%)
输电及供电网络
青山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0%,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60%)
龙鼓滩发电厂、青山发电厂、竹篙湾燃气轮机发电厂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电25%,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75%)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国华瑞丰(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荣成风力发电场一期
华能汕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25%,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50%、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5%)
南澳风力发电场二/三期
CLP-CWP Wind Power Investment Limited(中电50%、中国风电集团50%)
曲家沟风力发电场、马鬃山风力发电场
神华国华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电30%、中国神华能源70%)
北京一热电厂、盘山电厂、三河电厂一/二期、准格尔电厂二/三期、绥中电厂一 /二期
国华中电(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荣成风力发电场二/三期
中水电中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5%、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55%)
长岭风力发电场二期
乾安网新风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乾安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国华神木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中国神华能源51%)
神木电厂
国华瑞丰(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
华电莱州风电有限公司(中电45%、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55%)
莱州风力发电场
香港抽水蓄能发展有限公司(中电49%、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51%)
广州蓄能水电厂
贵州中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中电70%、中国华电集团公司18%、贵州省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2%)
安顺电厂二期
国华瑞丰(利津)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利津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阳江海陵岛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海陵岛风力发电场
怀集水力发电厂(中电84.9%、怀集县汇联水电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5.1%)
怀集水力发电厂
山东中华发电有限公司(中电29.4%、中国国电集团公司36.6%、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14.4%、法国电力国际公司19.6%)
石横电厂一/二期、菏泽电厂二期、聊城电厂
国华瑞丰(沾化)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沾化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大唐中电(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51%)
大通风力发电场
大理漾洱水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大理漾洱水力发电厂
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力有限公司(中电70%、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0%)
广西防城港电厂
华能中电长岛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5%、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55%)
长岛风力发电场
大唐中电(吉林)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51%)
双辽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四川(江边)发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江边水力发电厂
华能中电威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5%、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55%)
威海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环宇(山东)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中电79%、山东博兴环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21%)
山东博兴生物质能热电厂 TRUenergy(中电100%)
雅洛思燃煤发电厂及褐煤矿场、Hallett 燃气发电厂、Tallawarra 燃气发电厂、Iona 燃气贮存设施
瑞丰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中电50%、Hydro Tasmania 50%)
Waterloo 风力发电场、Woolnorth Bluff Point 风力发电场、Woolnorth Studland Bay 风力发电场、Cathedral Rocks 风力发电场 Gujarat Paguthan Energy Corporation Private Limited(中电100%)
GPEC 燃气发电厂、Samana 风力发电场一期
Jhajjar Power Limited(中电100%)
哈格尔发电厂
CLP Wind Farms (India) Private Limited(中电100%)
Samana 风力发电场二期、Saundatti 风力发电场、安得拉湖风力发电场、Theni 风力发电场
CLP Wind Farms (Khandke) Private Limited(中电100%)
Khandke 风力发电场 OneEnergy Limited(中电50%、三菱商事株式会社50%)
和平电厂
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中电2.15%、OneEnergy22.42%、其他股东5.43%)
仁郎发电厂(泰国)、、KEGCO 发电厂(泰国)、BLCP 发电厂(泰国)、泰国小型发电商(燃气)、泰国小型发电(可再生能源)、Kaeng Khoi 发电厂二期(泰国)、Quezon Power 燃煤发电厂(菲律宾)、菲律宾小型发电商(菲律宾)、Nam Theun 水力发电厂二期(寮国)
目前,在巴西全国使用乙醇汽油燃料的汽车达1550万辆,摩托车350万辆,完全用含水酒精作燃料的汽车达220万辆。巴西已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以酒精为汽油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此外,欧洲一些国家和印度、泰国、津巴布韦、南非等国也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乙醇汽油计划。
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燃料乙醇无可争议地成为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也完全符合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
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的替代能源。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合而成,它可有效地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有着巨大的环保效应,而且它对机动车的行驶性能也没有影响
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至少有14个工业化国家在开发“绿色能源”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中有些国家通过实施“绿色能源”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了本国能源不足的矛盾,而且显著改善了环境。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然而,由于农业、林业、工业及生活方面的生物质资源状况非常复杂,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数据,以及各类生物质能资源间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因此,生物质的消耗量是最难确定或估计的。
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沼气技术,每年所生产能源己达115万吨油当量,占农村能源的0.24%;由节柴炕灶每年所节约的能量己达52.5万吨油当量。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利用也极为重视,己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户用沼气池、节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压块成型、气化与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政策方面,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并于2006年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这表明我国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在现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巨大优惠支持,因此,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前景和投资前景极为广阔。
<生物能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第一章 生物质能概述
1.1 生物质能的概念与形态
1.1.1 生物质能的含义
1.1.2 生物质能的种类与形态
1.1.3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
1.2 生物质能的性质与用途
1.2.1 生物质的重要性
1.2.2 与常规能源的相似性及可获得性
1.2.3 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及洁净性
1.3 生物能源的开发范围
1.3.1 植物酒精成为绿色石油
1.3.2 利用甲醇的植物发电
1.3.3 生产石油的草木
1.3.4 藻类生物能源的利用
1.3.5 海中藻菌能源开发
1.3.6 薪柴与“能源林”推广
1.3.7 变垃圾为宝的沼气池
1.3.8 人体生物发电的开发利用
1.3.9 细菌采矿技术的研究
第二章 全球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
2.1 国际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综述
2.1.1 全球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回顾
2.1.2 欧洲各国生物能源研究机构简介
2.1.3 欧盟国家生物质能发展政策分析
2.2 美国
2.2.1 美国生物质能研发概况
2.2.2 美国生物质能的研究领域
2.2.3 美国将大力开发燃料乙醇和生物燃油
2.3 德国
2.3.1 德国生物质能的研发和应用状况
2.3.2 德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替代石油
2.3.3 德国生物柴油生产和销售状况
2.4 日本
2.4.1 日本生物质能的研究计划
2.4.2 日本生物质能发电应用状况
2.4.3 日本生物质能源综合战略分析
2.5 其它国家
2.5.1 英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
2.5.2 瑞典生物质能发展概述
2.5.3 巴西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
2.5.4 农业为法国发展生物燃料奠定基础
2.5.5 印度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概况
2.5.6 泰国积极拓展生物能源领域
第三章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状况
3.1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概述
3.1.1 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概况
3.1.2 解析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动因
3.1.3 我国对生物质能的应用状况
3.1.4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示范工程
3.1.5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主要成就
3.2 全国各地生物质能利用情况
3.2.1 四川省生物质能资源及利用状况
3.2.2 内蒙古生物质能源发展状况及开发建议
3.2.3 湖北省生物质能集约化应用方向与途径
3.2.4 上海生物质能发展环境与建议
3.3 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3.1 生物质能利用尚存三大瓶颈
3.3.2 消极因素阻碍生物质能的发展
3.3.3 生物质能开发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
3.3.4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主要策略
3.3.5 未来生物质能发展的基本方向
第四章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4.1 农村生物质能的资源状况
4.1.1 我国农村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4.1.2 农村畜禽养殖场粪便资源状况
4.1.3 林业及其加工废弃物资源状况
4.2 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状况
4.2.1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状况回顾
4.2.2 发展农村生物质能对能源农业的意义
4.2.3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开发的主要策略
4.2.4 未来农村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目标
4.3 主要地区农村生物能源利用状况
4.3.1 江苏农村的生物质能利用状况
4.3.2 北京加速农村生物质能源推广
4.3.3 吉林生物质能源项目的使用概况
第五章 生物质能开发与应用技术分析
5.1 生物质能技术的相关介绍
5.1.1 生物质液化技术
5.1.2 生物质气化技术
5.1.3 生物质发电技术
5.1.4 生物质热解综合技术
5.1.5 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
5.2 世界生物质能开发技术分析
5.2.1 国外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状况
5.2.2 世界种植“石油”作物技术概况
5.2.3 欧洲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技术分析
5.3 中国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
5.3.1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主要类别
5.3.2 中国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概要
5.3.3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5.3.4 发展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策略
5.3.5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开发建议
第六章 生物柴油
6.1 生物柴油简介
6.1.1 生物柴油的概念
6.1.2 生物柴油的特性
6.1.3 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
6.1.4 生物柴油的优势与效益
6.2 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来源
6.2.1 油菜成为生物柴油的首选原料
6.2.2 用廉价废旧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6.2.3 花生油下脚废料开发出生物柴油
6.2.4 潲水油可以成为生物柴油原料
6.3 国际生物柴油行业分析
6.3.1 世界生物柴油发展迅速的原因
6.3.2 欧盟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现状
6.3.3 美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状况
6.3.4 巴西将提前实现生物柴油发展目标
6.3.5 2007年德国将是生物柴油净出口国
6.3.6 2007年马来西亚将提高生物柴油产量
6.4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概述
6.4.1 发展生物柴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4.2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尚在初级阶段
6.4.3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发展的成就
6.5 2005-2007年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分析
6.5.1 2005年“生物柴油”植物栽培获突破
6.5.2 2006年生物柴油产业迎来投资高潮
6.5.3 2007年环保生物柴油试产成功
6.6 生物柴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6.6.1 我国生物柴油商业化应用的障碍
6.6.2 突破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
6.6.3 价格和原料供应问题的解决途径
6.6.4 解析生物柴油发展中的法律欠缺
6.6.5 推动中国生物柴油发展的政策建议
6.7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6.7.1 生物柴油在国内的商业化未来
6.7.2 我国生物柴油的市场前景广阔
第七章 燃料乙醇
7.1 燃料乙醇简介
7.1.1 燃料乙醇含义
7.1.2 燃料乙醇的重要作用
7.1.3 变性燃料乙醇简介
7.1.4 变性燃料乙醇国家标准
7.2 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分析
7.2.1 甘蔗是理想的燃料酒精作物
7.2.2 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潜力巨大
7.2.3 不同类型原料的综合比选
7.2.4 发展燃料乙醇原料产业的建议
7.3 国际燃料乙醇产业分析
7.3.1 世界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回顾
7.3.2 欧洲国家推广应用燃料乙醇概况
7.3.3 乙醇燃料在美国的应用推广过程
7.3.4 巴西政府大力发展燃料乙醇工业
7.3.5 全球燃料乙醇替代汽油展望
7.4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分析
7.4.1 中国燃料乙醇的生产与应用回顾
7.4.2 中国燃料乙醇推广的实践经验
7.4.3 我国发展燃料乙醇工业的基本原则
7.4.4 燃料乙醇企业面临成本高的难题
7.4.5 发展国内燃料乙醇工业的若干建议
7.5 中国燃料乙醇市场分析
7.5.1 我国燃料乙醇市场简况
7.5.2 燃料乙醇定价与经济性分析
7.5.3 燃料乙醇需求增加使玉米供应出现缺口
7.5.4 推广应用燃料乙醇的经验策略
7.6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7.6.1 未来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7.6.2 我国燃料乙醇工业市场前景广阔
7.6.3 木薯制造燃料乙醇的市场前景广阔
第八章 生物质能发电
8.1 国际生物质能发电情况
8.1.1 世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日趋成熟
8.1.2 北美地区生物质能发电发展概况
8.1.3 欧盟地区生物质能发电发展分析
8.1.4 生物质能发电未来的前景预测
8.2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分析
8.2.1 加快生物质发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内地主要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情况
8.2.3 发展生物质发电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8.3 沼气发电
8.3.1 发展我国农村沼气发电的意义重大
8.3.2 我国农村沼气发电的应用技术分析
8.3.3 沼气综合利用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8.3.4 沼气发电商业化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8.3.5 未来我国农村沼气发电的发展前景
8.4 2004-2006年沼气发电项目运行状况
8.4.1 2004年无锡市的沼气发电电量大增
8.4.2 2005年浙江省最大的沼气发电项目成功运行
8.4.3 2006年四川首个沼气发电站在双流建成
8.4.4 2006年徐州建成首家沼气发电工程
8.4.5 2006年兰州大型沼气发电机组试车成功
8.5 秸秆发电
8.5.1 中国秸秆发电发展概况
8.5.2 中国应着力推进秸秆发电事业
8.5.3 国内秸秆发电的技术分析
8.6 生物质气化发电
8.6.1 发展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意义
8.6.2 中国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现状
8.6.3 中小型气化发电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8.6.4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8.6.5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应用市场分析
8.6.6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发展策略
8.6.7 国家对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政策支持
第九章 生物质能产业投资分析
9.1 投资生物质能产业的政策环境
9.1.1 我国开发生物质能的有利政策
9.1.2 发展生物质能的财政政策解读
9.1.3 农村能源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战略思考
9.1.4 我国燃料乙醇工业的相关政策剖析
9.2 投资机会与投资成本分析
9.2.1 中国优先发展的生物能源项目
9.2.2 燃料乙醇行业已成投资热点
9.2.3 国内推广生物柴油的时机成熟
9.2.4 投资生物柴油的经济成本分析
9.3 投资生物质能产业的若干建议
9.3.1 生物质能利用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9.3.2 投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亟需谨慎
9.3.3 开发燃料乙醇应关注三大问题
第十章 生物质能利用的发展前景
10.1 全球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分析
10.1.1 未来全球将面临能源危机的挑战
10.1.2 全球生物能源利用潜力预测
10.1.3 全球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广阔
10.2 中国生物质能的利用前景
10.2.1 我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具有广阔前景
10.2.2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巨大
10.2.3 中国林业发展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
10.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未来展望
10.3.1 生物质能源技术市场前景广阔
10.3.2 未来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10.3.3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目标
发表于:洁能公主点击数:815
在世界生物柴油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本章是介绍全球生物柴油发展的基本条件生物柴油的商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第一基本概况全球生物柴油
近年来,生物柴油的快速发展,其中欧洲增长最快的。欧盟主要是油菜籽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2001年产量超过100×lO4t的,预计在2003年达230×LO4 T,2010年林登830×lO4t的。德国2001海德地区投资50000000马克的建立一个年产10×lO4t的生物柴油设备,现有90多个生物柴油站,梅赛德斯 - 奔驰,宝马,大众,奥迪车系广泛使用的生物柴油。意大利生物柴油实行零利率政策,目前拥有8个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75.2×LO4吨/年。法国还实施了生物柴油的零利率政策,现有的7个生物柴油生产厂。奥地利有3个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5.5×税率只有4.6%的石油柴油lO4t /年。比利时有2个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24×lO4t /年。美国主要的大豆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现有的4个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30×LO4万吨/年计划,到2011年将生产115×LO4吨,根据美国能源部,2001年美国生物柴油的消费量为8.5×LO4吨。一些亚洲国家也在积极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日本是国内较早研究生物柴油的煎炸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实验基地,成立于1999年,目前日本生物柴油产量达到40×lO4t。泰国第一套生物柴油厂已建成投产,泰石油质押获取7×LO4吨棕榈油和椰子油2×减税lO4t实施。韩国,国家推广使用生物柴油。
一,政策和法律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已经制定并在实施阶段,这些法律规范是基于不同的政策目标和激励机制,变更如下:
降低本地排放的有害污染物的风险(如CO,HC,NOX,PM,PAH):
典型案例是“干净法国航空公司“(美国),”燃料质量标准“(欧盟),”越野发动机EPA标准“(美国),”燃油排放项目I及II“中的定义,私家车和卡车的”EURO污染物排放标准“(欧盟)。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欧盟新的“生物柴油应用促进法”和德国矿物油中的一种特殊的温室税的基础上,增加燃油税ACEA的自愿协议和欧洲委员会的成立,到2008年排放限值140G二氧化碳/公里。
降低风险的能源供应,运输环节:
美国EPA法,新的欧盟“推广使用生物柴油法案”
>减少有毒残留物,由此产生的环境风险。
“规定”康斯坦茨湖上所有的船行驶,只能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燃料。此外,宏观经济因素,如创造就业机会,改善贸易平衡调整监管范围也很常见。
两个来源的原材料和适用性
1997年12月的一份报告主要是由前世界各地的商业使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分析了德国,法国,奥地利,捷克共和国,丹麦,斯洛伐克和瑞典这些主要的生物柴油生产,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混合多种材料作为其主要的原料来源:
菜籽油:由于其优越的特性(如相对较高的氧化稳定性,碘下文第四120,可接受的冬天的可操作性和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高),使原料菜籽油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向日葵油:过去的一段时间,比油菜籽向日葵生产低,但它是一种温暖,干燥的天气状态代表选择。向日葵油的碘值(IV)超过120(欧洲标准EN14214要求小于120),使油可混有一个低碘值的油。
回收废油和动物脂肪:在许多地方,这种油是便宜,利润空间大。在欧洲标准EN14241生物柴油燃料所需的参数一些干净的,一些回收地沟油的(如高分子脂肪含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为了使再生纸材料,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应建立“精清洗回收法案”体现在奥地利130麦当劳餐厅在实践中的成功模式,这些餐馆可以每年生产1300多万吨高品质的废油脂收集系统,通过高效清洁的“奥利?”来处理。
豆油:在美国,阿根廷和其他国家的大豆原料生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由于IV豆油,也高于120,所以它不能达到EN14214标准。自美国标准ASTM D-6751-02的IV上没有限制,所以大豆油可以在美国使用。为了满足大豆油的欧洲标准,必须使用多种使用的材料的一种混合组分。
棕榈油:早在1987年,有报道称,马来西亚棕榈油甲酯已被用于梅赛德斯 - 奔驰轿车。作为冷滤点(CFPP为+11℃)的限制,这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使用的生物柴油是其最大的缺陷,但它也可以混合使用各种原材料。
其他的原料来源:的潜在可用性和所有的石油储备尚未成熟,许多油料植物值得我们关注的,已经测试过以下类别:尼加拉瓜使用麻疯树油生产生物柴油希腊棉籽油进行了测试印度婆罗树油(SAL),大麻油(麻花)和印度柬埔寨油(楝)是很有趣的。
新的成品油:为了使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特性,特点的脂肪酸有以下要求:
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18:3)的最小可能标准以改进的氧化稳定性。
单不饱和的脂肪酸,如油酸(18:1),以确保尽可能高的标准,以提高冬季运行的稳定性。
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16:0),硬脂酸(18:0)的最低可能的标准,以提高冬季的可操作性。
这些新品种已种植和使用(高油酸菜籽油,葵花籽油,亚油酸低油菜籽)和生物柴油的质量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原料来源。
三,技术开发
工业化始于1988年初的生产技术有了显着的发展。由于增加需求的高品质的产品,以及已建立的标准生物柴油,现代柴油机的数目继续增加,使得从单一批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切换到更复杂的连续技术,如甲酯和甘油快速液体 - 液体的分离和纯化的更复杂的,以确保至少最终的生物柴油标准EN 14214或更高的质量。
总体而言,在生物柴油项目的早期阶段开始,国家是一个简单的单步酯交换净化过程只进行基本测试,这样的产品不符合现代柴油发动机需要高标准的燃油要求。
四,生物柴油燃料标准和质量管理
所有的消费群体(尤其是柴油发动机和机车制造商),燃料质量有保障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因素生物柴油。除了现有的相关的参数(如十六烷值和碳残余物)与石化柴油,这样的新的指标和分析方法与化合物已被开发,如单酸甘油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的标准。
1994年颁布了第一个在奥地利油菜籽甲酯(RME)的生物柴油标准ON C 1190,然后在1997年7月再次宣布脂肪酸甲酯(FAME)的标准ON C 1191,所以使用在生产生物柴油的范围较广。
FAME标准对其他国家也将予以发行,如捷克共和国(南航65 6507),法国(根据国家法“),意大利(CUNA NC 635-01),瑞典(SS 15 54 36),德国(DIN E 51606)。
引进欧盟标准,欧盟委员会委任CEN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低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一些组织的工作在1997年年底。在2003年秋的新标准EN 14214脂肪酸甲基酯官方发出的文件,生物柴油质量标准的欧洲谅解协议成立。
,ASTM还建立了美国生物柴油标准,并在2002年出版的“馏分燃料生物柴油(B100)混合材料的标准规范”(ASTM D-6751-02)。
在2003年9月,澳大利亚宣布了一项标准的脂肪酸甲酯(结合了一些欧洲和美国的标准),澳大利亚环境和文物部已宣布“讨论文件生物Chaiyou的郭主题“。
这是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柴油优越的润滑各分销商称赞,但在过去并没有提及任何一个生物柴油标准的优势。
五,市场运作策略
不用说,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不同的市场操作策略,总结如下:
>A)产品战略
在加油站,生物柴油燃料销售一些现有优势(如润滑或超低硫如果作为纯粹的与石化柴油相比,并没有显着的产品差异化的竞争力内容)不宣传给消费者。因此,生物柴油通常是作为一种廉价的燃料(如奥地利)出售。
另一种产品策略是炼油厂将超过5%的生物柴油石油柴油的比例去混合,然后进入喷油泵匿名销售(如法国)。
B)质量方针
1)质量标签策略:在100%的纯度和质量,以区分不同的产品,用在泵的质量标签的生物柴油销售注意到,所以,消费者可以区分产品信息表产品质量(如德国)。这也可以起到一个保护质量标准的生物柴油生产商是不是伪劣产品的侵害。
2)品牌战略:燃料(纯石油柴油或20%的混合物),通过一个特殊的标记来区分(例如的“Soygold”,“Envirodiesel”,“生物-PLUS”,“ GlobalDiesel“)。不同的优势被取消,并与不同的定价政策(如美国,英国)。
第二个全球发展
欧洲的
由于欧盟的规定,直接或间接影响,多数欧洲国家,因此在个别欧盟国家前引进欧盟指一个特定的部分。此信息涉及所有欧洲国家报告数据。详情如下。
1.1欧盟发展
1987
带动商业生物柴油在欧洲开始在奥地利,其第一个工业化的生物柴油生产厂投产在1991年,其次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也开始了生物柴油的操作。
1992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指出,粮食生产和农业使用的一些土地,导致在欧洲的产能过剩,并通过情节政策。政策刺激自留地使用非粮生产。
1998
气候变化的结果作为1997年的京都会议上,欧盟成员国决定在1998年6月至2012年至1990年排放量减少到8%。可再生能源(包括液体生物燃料)的使用大幅增加来实现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
运输系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推动由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在5月通过了“欧盟指令,以促进生物燃料的使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欧洲的生物柴油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从1996年到2002年,生物柴油产量四倍,达到约200万吨。
政策和法律,欧盟DG第十七能源局在1998年推出,并发表“未来能源:可再生能源 - 共同的战略和行动计划白皮书”。
白皮书要求,可再生能源的5.3%,1995年至2010年的市场份额提高到12%。并期望产生的结果如下:
·减少温室气体4亿吨,
·减少开采化石资源
·添加500,000工作后
·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出口市场机会
生物燃料的目标在2003年为500万吨(油当量),在2010年为1800万吨。
2000年11月,欧盟运输和能源部门DG TREN发表了一份绿皮书“欧洲能源供应安全战略”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加强能源供应安全的本质。
2003年5月,“欧洲标准,以促进生物燃料的使用,”出台,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个成员国生物燃料的销售额达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要求2005年至2%在2010年的市场份额为5.75%。
最初参与强制性条文的混合物被终止。每个国家都应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可能会在两年内实现计划目标的完成。
1996年,在欧洲环境委员会DG XI,燃料的排放量在欧洲的主持下,该项目的灵感来自“质量的汽油和柴油燃料规范”(98/70/EC指令)。该指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废气排放量(硫,氮的氧化物,氢和未燃烧的颗粒物,一氧化碳等)和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标准(最大限度的降低硫含量为10mg/kg),其中包括非道路移动机械与社会平均水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120g/km的目标(生物柴油是一种超低硫可再生燃料,可满足严格的指标要求),这些指标在3月2003年修订2003/17/EC指标。
对于“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欧洲,欧盟环境专员玛戈Wallstr米总统说:“欧盟外长都强调它们在”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并准备批准的义务的履行义务。“2001年6月12日的声明中宣布早在一些国家,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犹豫,最终的答案。
“京都议定书”的目标被纳入相应的程序“,推广使用生物燃料指令”和“燃料质量指令”的实施。
1992年颁布了迈克·萨里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CPA),依靠非食品地块可以提供给业界很多有竞争力的原材料来源。
由于地块的自然变异,它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每年可提供生物柴油生产,尤其是在1997年和1998年重要的原料供应问题导致。
为了确保生物柴油产业实现可持续的原料供应,于1999年3月的外长会议在柏林再次进行改革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改革: 2000-2006年间10%的基准利率曲线被强制执行。
在欧洲,大量的液体生物燃料的法律规范享受许多税收减免等财政激励措施:
1994年,这些法规的协调,在欧洲的第一次努力范围内采取行动:
减税计划(1994)
“欧洲指令”,以支持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在欧洲发展的第一稿提出1994年,拟提供上述两个种生物燃料的整体减税计划。欧洲议会已经接受了这样的激励措施,但欧洲理事会还没有达成共识。
目前,能源产品税收指令再次讨论拟议的税收减免高达100%。
原料供应电流,菜籽油作为原料在最合适的生物柴油原料供应的绝对主导地位,估计市场占有率约95%,第二位葵花籽油,占据了少量的份额,其次是回收油和牛油。
从1996年到1998年使用生物柴油为目的的土地复垦大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强制减少非食品地块的比例,使得非食用油供应的地块播种减少。与小比重增加,产量也再次增加。
预计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除非食用油菜,油菜籽的消费也将有更多的生物柴油的生产。这样的协议将在布莱尔议会的限制,可能会增加一些变数。
回收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代表了低价供应原材料资源,来自欧洲的约束和土地使用政策。然而,这些脂肪和数量非常有限,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确保收集的非风险,实现CEN标准EN14214间接摄制的质量要求。
从技术上讲,其他植物油也非常适合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来源,如豆油(美国,阿根廷)和棕榈油(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已经表示,他们的蔬菜油为燃料,这些被市场看好。
质量管理在1997年,欧盟委员会委任CEN制定关于生物柴油的标准和测试方法的最低要求。在草案中,它决定使用两个相同的应用程序要求:
FAME作为一个单一的柴油,柴油FAME与EN590混合。
在2001年后两个草案一经公布,并有6个月的调查程序:
PREN 14214-FAME作为柴油发动机的机车燃料
PREN 14213-FAME用作取暖油
包括国民议会正式表决通过,最终的标准。 3月4日,2003年开始所采用的标准来定义全球高品质生物柴油的需求。
产品开发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生物柴油产品的显着增加。 2001年的统计,整个欧洲约78万吨,在1992年的14倍。目前的趋势表明,增加的产能比实际销售产品和生物柴油市场的增长速度。
2001年欧盟15国为德国生物柴油的主要生产商(市场份额45%),法国(40%),意大利(10%),奥地利(4%)和瑞典(1 %)。
如图所示,生物柴油产量的增长已经达到了约200万吨,德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但其工厂的生产和实际消费的滞后性,这是主要的投资,因为工厂倾向于和很少投资于市场的发展。
营销策略在2003年,约35%-40%的欧洲人使用柴油动力乘用车,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增加,由于机车配备现代柴油发动机,在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标准,可以减小,以改善燃料消耗的能源效率,这使得发动机更具吸引力。在重型和轻型运输车辆也将有一个持续的增长。
市场策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方法之间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异如下:
100%纯生物柴油燃料由一个特定的街道机销售(如德国,奥地利)
石油柴油混合标记之间的差异超过5%,不添加(如法国)
石油柴油混合5 %的生物柴油,并添加一个特殊标记(如英国)
在30%-40%的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混合,添加一个特殊标记(如捷克共和国)
摘要
根据交通,能源,农业和环境的一系列新的指导,欧盟委员会指定的发展液体生物燃料在欧盟的基本框架。从2005年和2010年的生物柴油产品的需求决定下列国家(欧盟15国):
2004年5月1日10筹备成员(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补充说,欧盟25国的生物燃料生产将得到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