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长治市有哪些煤矿

迅速的荷花
自然的花生
2023-01-01 20:06:52

长治市有哪些煤矿?

最佳答案
悦耳的眼神
干净的咖啡
2025-09-11 06:54:59

建议查看://meitanwang.com/meitan/5e/2077.html

长治县 经坊

长治县 雄山

长治县 西蛮掌矿

长治县 西山煤矿

长治县 长掌煤矿

长治县 师庄煤矿

长治县 红旗煤矿

长治县 李坊煤矿

长治县 关头煤矿

长治县 振兴煤矿

长治县 北宋煤矿

长治县 王庄煤矿

长治县 南山煤矿

长治县 雄山煤矿

长治县 红山煤矿

长治县 振华矿

长治县 东掌二矿

长治县 东华煤矿

长治县 红兴煤矿

长治县 常蒋煤矿

长治县 新龙煤矿

长治县 寺底煤矿

长治县 崔蒙煤矿

长治县 新建煤矿

长治县 郭庄矿

长治县 振义煤矿

襄垣 襄垣煤矿

襄垣 七一煤矿

襄垣 花宝沟煤矿

襄垣 辉坡煤矿

襄垣 故县联矿

襄垣 上良煤矿

襄垣 善福联矿

襄垣 三荆沟煤矿

长子 山只岭 煤

长子 赵家庄 煤

长子 王家庄 煤

长子 色头二矿 煤

长子 水泥厂 煤

长子 色头三矿 煤

沁源 沁新公司 精煤

沁源 康伟公司 焦煤

沁源 马军峪公司 动力 265 0.6 0.8 0.2 45

沁源 黄土坡公司 动力 270 0.7 0.6 0.1 30

壶关 冯坡煤矿 贫瘦煤 270 - 1.1 1.1 2

壶关 赵屋煤矿 贫瘦煤 270 300 2100 1800 3600

壶关 大南山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城寨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牢村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五一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开花山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五谷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薛家园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牛盆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天神山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西柏林开花山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西山煤矿 贫瘦煤 270 500 3500 3000 6000

壶关 山上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河西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赵村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五集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寨河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岭西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炭场坪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赵屋村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壶关 西马安煤矿 贫瘦煤 270 0 0 0 0

武乡 白河煤矿 混煤 210 0.25 0.2 0.31 2.06

武乡 戈北坪村矿 混煤 200 0.1 0.32 1.2 2.1

武乡 合家脑村煤矿 混煤 185 0.3 0.4 0.1 2.3

武乡 洪水镇煤矿 混煤 180 0.4 0.4 0.5 2.6

武乡 聚鑫煤业有限公司 混煤 190 0.2 0.3 0.2 2.4

武乡 柳沟村煤矿(二坑) 混煤 200 0.1 0.3 0.1 2.1

武乡 马堡煤矿 混煤 240 3 0.5 0.5 14

武乡 墨灯乡新村煤矿 混煤 200 0.5 0.1 0.1 1.6

武乡 墨灯乡常青联营煤矿 混煤 210 0.2 0.24 0.1 2.2

武乡 墨灯乡华丰矿(二坑) 混煤 210 0.15 0.26 0.1 2.4

武乡 墨镫乡新村煤矿 混煤 200 0.5 0.1 0.1 3

武乡 墨镫乡戈北坪煤矿 混煤 200 0.8 0.1 0.1 2

武乡 山西省晋宝兴能源有限公司 混煤 215 0.15 0.25 0.2 2.9

武乡 温庄联营煤矿 混煤 235 2 0.2 0.2 7

武乡 武乡县中村煤矿 混煤 190 1 0.2 0.2 5.5

武乡 福达煤业公司 混煤 200 1.8 0.2 0.2 8

武乡 南坪村煤矿 混煤 200 1 0.1 0.2 4

武乡 显王煤矿 混煤 200 1.2 0.2 0.2 6

武乡 阳赸煤矿 混煤 200 1 0.2 0.2 5

潞城 申庄煤矿 焦煤 330 0.2 0.4 0.3 3

潞城 石窟煤矿 焦煤 330 0.3 0.8 0.5 5

潞城 后河煤矿 高硫煤 280 0.4 0.5 0.1 3

潞城 漫流岭煤矿 高硫煤 280 0 0 0 2

潞城 子北煤矿 高硫煤 280 0.3 0.5 0.3 3

屯留县 郭庄煤矿 贫瘦煤 350.00 4 3.5 3.5 10.9

屯留县 郭庄煤矿 洗精煤 420.00 3 3.9 3.9 6.45

屯留县 小南村煤矿 贫瘦煤 350.00 0.4 4.8 4.8 5

屯留县 金家庄煤矿 贫瘦煤 350.00 0.3 1.2 1.2 1.6

屯留县 崔蒙煤矿 贫瘦煤 350.00 0 0 0 0.27

屯留县 寺底煤矿 贫瘦煤 350.00 0.1 0.6 0.6 0.8

屯留县 东古煤矿 贫瘦煤 350.00 0.3 1.2 1.2 1.25

屯留县 峪里煤矿 贫瘦煤 350.00 0 0 0 0.4

郊区 故漳东风第二煤矿 贫瘦煤 29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贡村大众煤矿 - 30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史家庄村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西白兔寒山煤矿 - 31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故南长珍煤矿 - 29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西旺老岭顶煤矿 - 300 停产 - - -

郊区 郊区南村煤矿 - 290 停产 - - -

郊区 郊区小常煤矿 - 320 0 - - -

郊区 黄碾镇淹村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故县煤矿 - 310 停产 - - -

郊区 王庄春草实业公司寒山煤矿 - 300 停产 - - -

郊区 郊区西沟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霍家沟工业总公司霍家沟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郊区西白兔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西白兔中村煤矿 - 310 停产 - - -

郊区 西白兔乡南村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魏村煤矿 - 31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葛家庄第二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郊区西白兔联营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西旺煤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西白兔乡漳村三矿 - 320 停产 - - -

郊区 西白兔乡小河堡联营煤矿 - 330 停产 - - -

郊区 西白兔乡西白兔村煤矿 - 290 停产 - - -

郊区 西白兔乡中村企岭三煤矿 - 31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葛家庄煤矿 - 310 停产 - - -

郊区 黄碾镇东旺煤矿 - 300 停产 - - -

最新回答
微笑的小懒虫
笑点低的外套
2025-09-11 06:54:59

潞安矿务局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国家一级企业;已有70年的开发史,40年的建局史,现有石圪节、五阳、漳村、王庄和常村五对生产矿井,年产煤炭1200万吨,固定资产原值45.04亿元、净值31.18亿元,现有职工27144人,是一个以产煤为主,包括洗煤、机制、发电、化工、水泥、建材、汽修、印刷、林业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煤炭企业。 全区地质储量121.22亿吨,全局可采储量54.28亿吨。主要商品煤品种有:洗精煤(含洗动力煤)、混煤、洗混煤、混块、洗混块和喷粉煤,具有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可磨性好和热稳定性好等特点。潞安煤适用于炼焦、烧结、喷吐、气化。水泥......

慈祥的电话
从容的百合
2025-09-11 06:54:59

1、不一定的,不同地区的工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2、以职位的高低区分。公务员工资与级别、职称、工龄相关,故不是统一工资;

3、公务员除了工资收入,部分福利待遇也无法直接从工资中完整体现;

搞怪的信封
神勇的香水
2025-09-11 06:54:59
武乡东庄煤矿是国有地方煤矿,始建于1975年,全矿固定职工205名。原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2005年9月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基本建设局(2005)57号文批准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增至90万吨/年,该矿井田面积为22.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6752万吨,批准井田面积为12.8803平方公里。全区共含煤12层,可采煤层分别为:2#、3#主焦煤、12#配焦煤、15#瘦煤。

)山西省武乡县马堡煤矿。住所地:山西省武乡县墨镫乡。

武乡县显王煤矿

丰富的大碗
精明的冥王星
2025-09-11 06:54:59
人口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37526人,人口密度达到235人/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9.61%。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66%。

自然灾害

主要为干旱、冰雹、洪涝。2007年的自然灾害给13个县(市、区)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灾人口达到113.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17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9.4万亩,倒塌住房2729间。

气候与灌溉

长治属典型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4.9--10.4摄氐度之间,气候条件与避暑山庄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6.9摄氐度;7月份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22.5摄氐度。号称“无扇之城”。年日照时数2418-2616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7.4-656.7毫米,7月最多,为132.2毫米,1月最少,为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在156.8-181.9天,年平均风速为1.5-3.0米/秒之间。 长治各月平均气温: 一月:零下6.9°C二月:零下3.4°C 三月:3.7°C 四月:11.7°C 五月:17.4°C 六月:20.5°C 七月:22.5 °C八月:20.5°C 九月:15.6°C 十月:9.8 °C十一月:2.6°C 十二月:零下5.6°C

城市规划布局与规模

定位:综合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未来环漳泽湖链状城市空间体系中,将老城区和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共同组成未来长治市的主城区。新区建设以“东山西水、南秀北美”为特色,重点在“特”字上下功夫,全面打造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 新区建设将根据“水边的五彩石”这一开发主题,在新区城市空间上规划了“绿、紫、蓝、红、橙”的五色物质空间,即绿色空间———生态魅力新区,紫色空间———传统民间文化的激活和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蓝色空间———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朝阳产业,红色空间———新区的政治职能,橙色空间———新型的人居环境。要在三年内构筑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框架,五年内粗具规模,十年内建成大气典雅的全省一流新区。

[编辑本段]旅游胜地

中村申家宅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北依小寒山 ,西临漳河 ,地处上党盆地的东北角 ,属于上党盆地的边缘丘陵地带。据申氏族谱记载,申氏宗祖是明万历年间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入的。全村现有300多户,共1300余人,申姓族系占70%之多。 申家大院中村在明朝时属潞城县 ,直隶山西布政司。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未打消这里民众积极求生的欲望 ,他们从农业生产转而向丝绸 ,布匹 ,酿造等手工业发展。由于处在河东盐池及本地物资向东南转输的运道上 ,也是从陕西和晋南向河南运输的必经之路 ,并且是与以北的太原连接的重要通道。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本地铁矿产量丰富 ,于是盐与铁便成为泽潞商人重要的贩卖货品。据《潞城县志》记载 ,清朝至民国期间 ,中村是当地著名的物资交流中心集市之一。晋商发展的同时 ,商家大院也就成了晋商文化的代表 ,成为中华民居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申氏在明初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入南村,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迁入中村定居。自始祖申十三开始,至今已繁衍到第二十一代。申十三有二子,第四世时有七子,第七世时发展为三十子,第八世时发展到五十子,成为一大家族。 村内申家的老宅院始建于明代中叶 ,至光绪年间基本建成。村内现存明清院落 20 余座 ,窑 50 余孔,房 300 余间 ,基本保存完好 ,是非常宝贵的建筑遗产。村落位于半丘陵地带 ,地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以十字街为中心 ,呈网格形分布 ,分为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 4 个大的区域 ,申家宅院落位于东北区域。 村中的明清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建于古街道两旁的商业区 ,分布有当时申家在中村开的店铺 ,由当铺、盐店、布店、花店、染坊、铁铺院、歇马店等手工业、商业建筑组成另一部分则是申家的家宅———二十四院 ,占地面积约 3 万 m ,主要用于居住、接待贵客以及一些仓库 。 村中一条古街自村口引入 ,贯穿全村。古街南北走向 ,并随着古商道与商业的互助性发展而演变成一条商业街 ,并且最终成为清代中村的村落布局轴线。古街北端止于申家大院 ,这就导致申家在村中开设的店铺布局呈现沿街与顶端两种布局方式 ,最终形成了 T字形的排列。申家店铺所在院落的布局有两种:一种是院落本身正南正北朝向 ,而将临街一面的房屋设置为店铺的铺面 ,对外开放另一种则是以垂直街道方向的空间轴线统领整个院落 ,多样的组合方式使得村落的空间布局更加灵活 ,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 村中空间布局另一个特色的部分就是申家宅院,原由24个院落组成,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加之文革时期一些人为的破坏,现存只有7座院落保留完好,但是从倒塌的墙垣和留存的基石仍可看出当年大院的规模和气魄。这二十四座院落分列于东西两条并列的轴线上,一条高差近4.5m的断坎将两条轴线自然分开。 申家大院从十字街往东 ,首先步入的是二十四院西轴线。西轴线上分布5 个空间节点 ,分别是临街的店面院 ,过厅院 ,花园 ,宅院以及裙楼和窑洞。商家独有的宅院功能承载了以店面为中心的外向性功能模块和以花园为中心的内向性功能模块。西轴线的起点是十字街东北角临街的空间 ,这里并列地设置了两个前店后寝的宅院 ,分别是当铺和盐店铺 ,这当属商家宅院的一大特色。两个院子之间用巷道相连 ,虽为巷道却也是二十四院西轴线的起点 ,故在临街处建有门,既保障了院落的私密性,也为院落空间的功能增加了趣味性和相对的完整性。沿巷道向北则进入了商家宅院的又一特色空间“厅”院。厅房院是一个多向性空间 ,对内对外的流动性都很强。厅房的北边是小花园 ,也是内外空间的分界点由此向北则进入到后宅院。 由盐店院向东 ,在断坎上面的院落组成了二十四院东轴线东轴线上分布了 4 个空间节点 ,分别是三节楼 ,中庭院 ,东庭院以及东北角的两进牛棚院。东轴线承载的使用功能与西轴线相比较为单一 ,大多为不承担对外交流功能的宅寝。沿拔贡院前的小路向东爬上断坎 ,首先看到的就是三节楼院。这是一座一层窑洞再加两层楼房的三层门楼式建筑 ,也是申家大院里的制高点 ,起到了保家护院的作用。三节楼的西边一条小道直通后宅院 ,东面是中 ,东两组并列的庭院。中线庭院南起中庭下院 ,直接利用台地的侧面挖凿窑洞组成 ,地势较低。中庭下院正房窑洞的正中有一条导入型通道 ,连通其后的中庭院。中庭院也是现存整个大院里单体建筑形制最高的一进院落。中庭院之后为中庭后院 ,院子已毁 ,只留有基址可见。与中庭组院并列的东庭组院分别是东庭下院 ,东庭院和东庭后院。两院的空间布局基本一致 ,东庭组院每进院子的规模均大于中庭组院。东庭下院大门临十字街 ,东庭院建在台地上与中庭下院平齐。台地上的每进院子均开设旁门方便相互贯通。东庭组院的北面原建有两进牛棚院 ,是申家杂役圈养牲口的地方。整个东轴线连接了三大功能模块 ,防御 ,居住和辅助。 多元化的要求使空间功能性质也具有多样性 ,但在众多空间特性要求的前提下 ,申家大院用简单而有序的组合方式解决了多重矛盾 ,充分体现出商家大院在规划设计之初对于空间处理手法的独到认识 ,同时也是晋商文化空间特征的一个优良典范。

产业与交通

资源

土 地 境内的土地总面积为138.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0.7万公顷(1985年),宜林地面积2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9.9万公顷,牧坡20余万公顷。 林 木境内共有森林面积39万公顷,其中成林面积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3%,木材蓄积量1100万立方米。沁源境内的灵空山,属太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活立木蓄积量289837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油松,占林木总量的62.3%。而长治境内的老顶山森林面积达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 水 源 境内属北方地区的相对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17.9亿立方米。 牧坡草地 草地主要分布于沁源。 矿 产 上党地区的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矿藏种类达40多种,煤、铁藏量尤为丰富,素称“煤铁之乡”。地质储量为906亿吨,探明储量为242.9亿吨;除沁县、黎城、平顺3县外,其余县、区均有分布,煤种有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以无烟煤为主。铁矿的探明储量为1.4亿吨,矿石品种有赤铁矿、褐铁矿、赤褐铁矿和菱铁矿,矿床的类型为山西式铁矿。主要分布地区为黎城、平顺、壶关、襄垣、武乡、沁源等县。锰铁矿的探明储量为5713万吨,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锰菱铁矿和含锰赤褐铁矿,工业分类称屯留式铁矿,分布于沁源、屯留、长子等县。铝土矿的探明储量为5713万吨,主要分布于沁源、襄垣。硫铁矿的探明储量为1462万吨,主要分布于长治、壶关等县。耐火粘土的探明储量为1606万吨,主要分布于沁源、长治等县。大理石探明储量为14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平顺、壶关、陵川等县。长治市的熔制白云岩就有5827万吨,主要分布于黎城、潞城等县,还有铁矾土、硅石、石膏等,分别分布于沁源、平顺、黎城、襄垣、潞城、长治等县。其他矿藏还有钒矿、钛矿、镓矿、电石灰岩、制碱灰岩及铅、锌、铜等。 野生动物 境内的野生皮毛、肉用、羽用、药用等经济动物,主要有狐、蛇、獾 、野兔、野猪、黄羊、黄鼬、狍子、麝、豺、青羊、猴子及各种鸟类。有害动物有狼、野猪、獾、野兔和鼠类等。害虫天敌有鹰、猫头鹰、黄鼬、啄木鸟 、燕子等。 野生植物境内群山环列,盆谷相间,地形复杂,各地有不同类型的小气候,从而形成植物资源独具的区系分点,有种子类野生植物,还有蕨类、菌类、藻类、苔藓等。水利资源长治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以及黄河流域的沁河、汾河支流。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为19.86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为10.83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7.73亿立方米。全市现在漳泽、后湾、关河3座蓄水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和105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10亿立方米。 农林资源 长治市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党参、潞麻、苹果、核桃、柱子、花椒等;主要名优特产有:沁州黄小米、潞麻、潞党参、黄芪、连翘、木耳、沁源松蘑菇、黄花菜、花坡蕨菜,黎城柿饼、绵核桃、平顺大红袍花椒、马铃薯,长子青椒;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已达81种。林业资源有宜林面积735万亩,实有林地585万亩,其中天然林173万亩,经济林165亩,林木蓄积量达1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3%。牧业资源有宜牧面积480万亩,已开发草场271万亩。

产业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486.7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53.4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8:63.4:31.8调整为4.5:62.8:32.7。人均生产总值23558元(按年末美元汇率折算为3450美元),增长9.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6.7%。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55.50万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5.00万人,减少0.60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1.79万人,增加0.5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8.70万人,增加2.24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9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比上年上升0.11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9.57亿元,增长11.1%。扣除“两权”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169.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0.8 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10.3%和7.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3%,科技、教育、农业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20.7%、18.9%、19.3%。 农林牧渔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56.6千公顷,减少0.3%;油料种植面积2.4千公顷,减少14.6%;蔬菜种植面积18.1千公顷,减少8.2%。 全年粮食产量116.6万吨,同比下降18.2%;其中夏粮7.1万吨,下降24.1%;秋粮109.5万吨,下降17.7%。油料产量0.35万吨,减产28.1%;蔬菜产量79.5万吨,下降14.4%。 全年肉类总产量5.99万吨,增长17.6%,其中猪牛羊肉5.37万吨,增长18.8%;禽蛋产量7.29万吨,增长8.3%,奶产量1.37万吨,下降12.1%。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1亿元,下降3.2%。其中,农业总产值36.2亿元,下降15.0%;林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23.2%;牧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24.9%;渔业总产值0.27亿元,增长8.4%。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8亿元,增长12.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6%,重工业增长12.3%;产品销售率93.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比上年增长10.5%,发电量增长10.7%,生铁增长8.9%,焦炭增长6.2%,钢材增长5.3%。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4.85,比上年提高20.16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32.99亿元,比上年下降6.8%。实现利税146.42亿元,下降11.4%,其中实现利润76.83亿元,下降9.1%。亏损企业亏损额23.67亿元,比上年下降40.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54亿元,下降8.47%;上缴税金1.69亿元,增长4.97%。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3.7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其中,城镇投资425.0亿元,增长66.5%。其中国有投资240.3亿元,增长60.1%,非国有投资184.7亿元,增长75.6%;农村投资18.7亿元,增长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8亿元,增长145.6%;第二产业投资247.2亿元,增长53.5%,其中煤炭投资56.6亿元,增长54.6%;第三产业投资164.0亿元,增长85.2%。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38.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6.5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其中住宅投资22.2亿元,增长44.9%。商品房销售额29.3亿元,增长130.6% ;其中,住宅销售额为25.4亿元,增长132.1%。 能 源 城镇能源工业投资中,煤炭工业投资56.6亿元,增长54.6%;电力工业投资21.9亿元,下降42.5%。全年共向省外运输煤炭2780.63万吨,比上年增长3.68%;向省外运输焦炭821.09万吨,增长6.86%。全市采区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79.4%。 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54.3亿元,增长21.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0.5亿元,增长22.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10.5亿元,增长22.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1.4亿元,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7.4亿元,增长20.9%;其他行业零售额6.9亿元,增长16.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2%,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1.5%,服装类增长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4.8%,家具类下降19.5%。 全年进出口总额27918.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2%。其中,出口2416.7万美元,下降51.0%;进口25501.9万美元,下降5.0%。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商投资2970.26万美元,下降53.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967.4万美元,下降72.0%。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民航客运量34万人,比上年增长30.97%,旅客周转量305697万人公里;货邮运输量1490吨,货邮周转量132.91万吨公里,运输总周转量350.79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281.74万人,比上年下降2.5%,旅客周转量21.5亿人公里;货运量5217.4万吨,比上年下降22.5%,货物周转量72.4亿吨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1.5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9%,其中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6.41万辆,增长17.5%。民用轿车保有量7.81万辆,增长31.5%,其中私人轿车6.27万辆,增长3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45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1370万元,增长14.2%;电信业务总量48.3亿元,增长4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8.1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7.0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1.0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1.95万户。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小灵通用户总数达到245.2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4.3部/百人。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累计达23.97万户,比上年增长37.5%。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89.1万人次,增长28.8%;国内旅游总收入74.6亿元,增长21.6%。全年入境人数7.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外国人4.12万人次,增长20.3%;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3.09万人次,增长8.9%。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7.20万人次,增长15.1%。旅游外汇收入1368.7万美元,增长27.1%。 金融和保险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31.5亿元,比年初增长2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636.9亿元,增长16%。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5.8亿元,比年初增长19%;其中个人消费贷款9.8亿元,增长22%。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14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2.2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5.6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0.91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6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24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25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给付0.21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2.78亿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年末全市有独立招生的高等院校6所,全年招收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9224人,在校大学生3.04万人,毕业学生8919人。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5所,全年招生2.10万人,在校学生5.19万人,毕业学生1.56万人。全市普通中学245所,其中完全中学40所,普通高中10所,普通初中156所。全年高中招生2.79万人,在校学生8.07万人,毕业学生2.53万人。全年初中招生5.33万人,在校学生15.37万人,毕业学生5.97万人。全市普通小学1625所,全年招生3.50万人,在校学生25.63万人,毕业学生5.33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88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80万人。 全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667件,比上年增长35.8%。全年全市科学技术成果93项,其中有38项技术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比上年增加3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20项,增长81.8%;成交金额20781.7万元,增长36.3%。 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2家,全年对69户企业实施了产品认证,对11种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5万台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12万册,档案馆1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114卷。全市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98%和96.59%,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5.3万户,其中接收数字信号用户36036户。在全国地方戏评比演出中,我市创作的小戏《拆围墙》成为全省三个入选剧之一。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长治举办了地方戏研讨会,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梅花奖”艺术家奉献了精彩演出。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5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7个,妇幼保健机构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病床位1448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3702张。卫生技术人员201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586人,注册护士5347人,药剂人员1058人。乡镇卫生院142个,床位3124张,卫生技术人员2616人。年末全市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到100%,全市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达标率88.75%,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8%。 全市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0个,全省冠军84个。 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530万平方米。年末城市房屋建筑面积5355.7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4.1%,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917.98万平方米。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年末城市交通运营车辆557辆,出租汽车1800辆。市区有公园4座,总面积127公顷。 全年城市供水总量8458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60升。全年液化气供气总量5310吨,天然气供应量1592万立方米,煤气供气总量1.10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煤气4086.17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82.81%,比上年提高12.53个百分点。市区集中供热面积由上年的1374万平方米提高到185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14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83万平方米。市区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日,全年污水处理量5113万吨。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519.36万亩,年内增加耕地面积0.86万亩。本年度检查验收合格造林面积20.6千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4千公顷。义务植树762万株。全市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6.8千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3%。 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4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00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0.9%,工业用水增长2.4%。全年曾有14.2万人、2.7万头大牲畜因干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达354天,比上年增加8天,占全年天数的97.0%。全市达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例52.1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辛安泉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人,比上年下降42.3%;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37人,比上年下降27%。全年发生火灾事故68件,比上年下降45.2%,直接损失109.3万元。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81起,造成251人死亡、46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52.8万元。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9.91万人,比上年增加1.63万人,出生率11.12‰,死亡率6.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4‰。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1.04%,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性别比(女=100)为105.73。 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41万人,比上年增加2.12万人。其中职工25.27万人,离退休人员8.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44.96万人,比上年增加4.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4.61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10525人。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73所,比上年增加27家;床位9473张,收养各类人员304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5处。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292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755万元。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14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3746人。

[编辑本段]观光游览

长治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秦开始,为历代郡、州、府所在地。境内她那山河壮丽气势磅礴的锦绣山河与历代古物交辉息息相印,有其独特的文化神韵。全市有大量的不同时代历史古迹文化和古建筑艺术珍品。壮丽的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和光荣的传统,构成了长治市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长治旅游资源独特。有老顶山森林公园、太行山大峡谷和太行水乡、灵空山、武乡溶洞等天然胜景;有上党门、城隍庙、二贤庄、仙堂山、北魏石刻等文物古迹;有八路军总部旧址、黄崖洞保卫战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位于市郊的三垂冈(也称三垂山、二冈山),在中国历史上大有名气,唐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三垂冈之战,使李存助不仅占据了上党,而且为最终消灭后梁政权、统一中原、建立后唐奠定了基础。清代著名诗人严遂成为此写下了一首奇诗《三垂冈》。毛主席一生饱览古代典籍,用兵如神,对三垂冈之战史事烂熟于心,挥笔书写了严遂成的《三垂冈》诗,那大气磅礴、雄健潇洒的毛体书法,为三垂冈增添了无穷魅力。 作为长治市象征的上党门,钟鼓二楼左右对峙,风驰云动,蔚为壮观;分水岭出土的大批战国时期车马文物,多系上乘精品;观音堂殿内的明代悬塑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玉皇观的琉璃塔,飞阁流丹,金碧辉煌;五凤楼斗拱莲柱,匠心独具;原起寺的八角七层大雄宝塔,巧夺天工;南涅水北魏石刻,技艺精湛;位于沁源县的灵空山,松林密布,古树参天既有五龙池、益海洞等“灵空十景”,更有“三柱重”、“九杆旗”等珍贵古松,实为旅游避暑之胜地。壶关县的天然紫团溶洞,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洞外山雾缭绕,郁郁葱葱,确属人间奇景,使游人流连忘返。除此之外,还有长子县的法兴寺和崇庆寺、襄垣县的仙堂寺、壶关的二仙庙、以及相传女娲补天采石的黎城县广志山、精卫填海采山的长子县发鸠山,神农氏炎帝尝百谷的老顶山等。此外,还有革命纪念地八路军总部旧址、上党战役主战场、黄崖洞保卫战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处。 长治及附近主要旅游景点:始祖百草堂 灵空山 红豆峡 太行山大峡谷 青龙峡 黑龙潭景区 金灯寺 黄崖洞 五凤楼 大云寺 九天圣母庙 广志山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盘秀山 天台庵 石评梅故居 林里关王庙 花坡 老顶山森林公园 女妖洞 八泉峡 羊肠板 长治观音堂 法兴寺 紫团山 天脊山 城隍庙 北齐石刻造像 大寺 古佛 分水岭古墓群 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 原起寺 仙堂山 七宝塔 龙祥观 古脊椎动物群化石遗址 大云院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乐村战斗纪念碑 阎寨 南涅水石刻造像馆 崇庆寺 黄崖大峡谷 上党门 壶关太行大峡谷十八盘 太岳烈士陵园 玉皇观 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 正觉寺 神头之战纪念碑 嶷神岭 太行八泉峡 太行水乡 古城长治

还是不错的

如意的项链
含蓄的路灯
2025-09-11 06:54:59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是2009-07-30在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长治县工业园区锦绣街01号。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404211107505075,企业法人李俊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煤炭的运输和销售;安全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煤炭企业;煤焦科技开发;提供煤炭信息咨询服务;煤矿设备租赁和销售;自有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虚拟的纸鹤
自信的黑猫
2025-09-11 06:54:59

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t,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t,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t。

2、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自然条件优良。

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由其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上开创了极佳的品牌效应山西成煤时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和侏罗系部分为第三系目前开发的煤炭平均埋深在300—500m,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大部分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

二、煤炭开发的外部条件优越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无论是在一次能源的生产或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5%,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山西年生产原煤达3.5亿t,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外调全国26个省、市、区,外调量达2.3亿t,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总量的80%,供应煤炭出口达1700万t,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成为山西的主要创汇商品。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了一大批从事煤炭科研、勘察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队伍拥有9条铁路出省干线,约220个发煤站,年发运能力在2.5亿以上,其中:晋北12个为大秦线配套的能力均在200万t及以上的大型煤炭集运站,集中储装运输能力4750万t,吸引范围达12个县(区)全省现有50多个煤焦公路出省口,年出省运力达3500万t地理位置适中,距沿海省份平均400—600km山西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之一,发展煤炭工业有可靠的动力保障。

三、山西煤炭的开发现状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依靠国家投入,形成了10个大型或较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即八局二公司,地方煤矿一靠政策,二靠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办矿的积极性,在经历了“六五”时期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而实行“有水快流”的方针从而获的了大发展,“七五”时期以安全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八五”时期重点改造以后,步入了“九五”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资产原值占到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6.8%,增加值占全省工业部门创造增加值的37%,实现利税占到全省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7.4%,如果把与煤炭相关联的各项政策性专项基金收入一并计算,煤炭工业收入占到全省可用财力的50%以上,不仅支援了外省建设,而切带动了兴晋富民的步伐。

乡镇煤矿作为我省煤炭工业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近2亿吨的生产规模,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客观估价乡镇煤矿在我省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乡镇煤矿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回顾我省乡镇煤矿发展的历史历程,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治理整顿三个阶段:

一、乡镇煤矿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根据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的《公私营煤矿暂时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3个法规和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列》,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公私营煤矿进行整顿,封闭小煤窑2000多处。1957年9月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小煤窑的指示》,省政府作出了“放宽对小煤窑的开采管理,以解决群众的烧煤困难,发展工副业生产”的决定。从此,我省的小煤窑开始起步发展。

二、乡镇煤矿的发展阶段

1958年5月,山西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执行了“中央办矿与地方办矿同时并举、在地方办矿中地方国营矿与社队集体矿并举、大型矿井与中小型矿并举”的方针,调动了社队集体办矿的积极性,到“三五”末期,全省新建小煤窑3000多个。此后,由于受“文革”的干扰,社队煤矿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将山西列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全省大、中、小煤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80年末,全省新增社队煤矿1066个。主要分布情况是:太原市39个,大同市65个,阳泉市24个,长治市4个,雁北地区92个,晋中地区194个,忻州地区93个,吕梁地区73个,晋东南地区265个,临汾地区198个,运城地区19个。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社队自筹,少量通过农业银行短期贷款解决。单井规模一般在1万吨/年左右,部分达到3—5万吨/年,少量部分矿井达9万吨/年。

1981—1985年,乡镇煤矿的名称有原来的社队煤矿演化而来。在这期间,根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要求,贯彻“扶持、整顿、改造、联营”的方针,进行矿井改扩建。资金由中国建设银行根据省计划委员会下达的贷款计划,按1.8厘利息发放贷款。不足部分,由办矿单位自筹或通过农业银行贷款解决。这是我省农村煤矿建设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国家安排的贷款。自1981年相继列入改扩建计划的矿井共146对,设计净增能力1747.5万吨/年,总投资4.323亿元。到1985年底,实际下达贷款2.743亿元,竣工投产矿井46对,净增能力489万吨/年,完成投资1.044亿元,占开工项目已下达资金的38%;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停建矿井23对,停建前共投入资金1145万元,占下达资金的4.2%其余77对矿井在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建成投产。

乡镇煤矿经过“六五”时期的整顿,部分单井规模较大的矿井改革了采煤方法。到1983年,在全省2787个乡镇煤矿中,改革采煤方法的矿井有230个。有单一长壁、刀柱、短壁等正规工作面20个,其中使用金属摩擦支柱的10个工作面,平均单产4093吨/月.个,比旧采面高66%。在80年代“有水快流”方针引导下,加之国家能源供应短缺,刺激了全省乡镇煤矿的迅猛发展。到1997年,全省乡镇煤矿矿井发展到8113个,矿井生产能力突破了2亿吨,煤炭产量当年达到1.54亿吨。

三、乡镇煤矿的治理整顿阶段

1998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工作会议后,我省狠抓贯彻落实。1998年取缔私开煤矿1453个,压减生产能力2679万吨;1999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565个,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2000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033个,压减生产能力1100万吨;2001年关闭布局不合理乡镇煤矿1034个(含矿办小井139个、取缔死灰复燃小煤矿65个),压减生产能力802万吨;2002年,按照国家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全省乡镇煤矿进行了全部停产整顿,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复产验收,全省彻底关闭未通过复产验收小煤矿矿井909个,关闭总数达到5929个。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

到2003年5月末,全省已批准乡镇煤矿复产矿井4127个。其中:3万吨以下矿井342个,3万吨以上6万吨以下矿井1353个,6万吨以上9万吨以下矿井926个,9万吨以上15万吨以下矿井607个,15万吨以上21万吨以下矿井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5个,21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矿井138个,30万吨以上矿井51个。

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国首位。

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主要用作配煤炼焦。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无粘结性和结焦性主要用作燃料。经低温干流可制半焦、煤气、焦油,造气后可制合成氨等。

贫煤:贫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无粘结性。燃烧时火焰短,延续时间长主要用作动力煤,也可造气用作合成氨原料和气体燃料。太原西山、阳泉、和顺、寿阳矿区有丰富的贫煤资源。

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输煤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661.8亿吨,保有储量2581亿吨。其中: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495亿吨、占全省的58.1%;非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033亿吨、占全省的40.1%;其他煤种保有储量约46亿吨、占全省的1.8%。

全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芮城、平陆等地,煤炭资源遍布94个县(市区)。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有9大煤炭品种,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长焰煤、弱粘结煤、褐煤。山西煤炭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饮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

激动的柚子
知性的宝马
2025-09-11 06:54:59
看看下面这些文字吧,或许你能从中间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一、山西省开展煤矿重组整合工作的背景

(一)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基本情况

煤炭工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全省含煤面积6.2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0.4%;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6413 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约三分之一。已形成勘探设计、矿井建设、生产经营、加工利用、煤机制造、教育科研、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的煤炭工业体系。建成了大同、平朔、阳泉、西山、晋城、潞安、汾西、霍州、华晋等大型矿区和一大批地方煤矿,到2008 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合法生产煤矿2598 个。山西煤炭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5%左右,煤炭外调量占全国省际间外调量的75%左右。全省煤炭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上缴财政的税收和工业增加值,在全省工业企业中所占比例均在40%左右。山西煤炭无论在全国还是在全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山西煤炭工业在取得辉煌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多、小、散”的粗放发展格局和模式,成为制约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1.产业集中度不高。近年来,山西省在推进煤矿重组整合、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全省煤炭工业“多、小、散”的粗放发展格局和模式仍未彻底改变。截至2008 年底,在全省近2600 座煤矿中,有年产90 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197 座,年产30 万-60 万吨的中型矿井700 座,30 万吨以下小型矿井1700 座,平均单井规模只有36 万吨;大集团大公司产量仅占全省煤炭产量的一半,产业集中度明显偏低,且矿井布局散乱,小矿见缝插针,大矿无法施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总体低下,大量小煤矿仍在采用落后的炮采方式,按矿井数量算,全省采煤机械化程度不到30%,掘进机械化程度只有25%。

2.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不够。矿难频发,生命损失惨痛。大、中、小煤矿之间的安全生产水平差距极大。近两年合计,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乡镇煤矿的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2%、18%和30%,事故死亡人数则分别占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1%、15%和74%;两年平均,乡镇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11.3 倍。冷酷数字的背后是令人痛心的现实:小煤矿生产等量的煤要付出十倍于大矿的生命代价。

3.对环境、资源造成较大危害。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畸高,表里山河几近“破碎”。据初步测算,中小煤矿的资源回采率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每采1 吨煤要破坏和浪费4 吨资源,按中小煤矿年产3.5 亿吨煤计算,每年要破坏和浪费约14 亿吨的宝贵煤炭资源。全省煤矿采空区面积超过5000 平方千米,而且每年新增塌陷区面积近百平方千米;煤矸石堆存量超过11 亿吨,占地已近1.6 万公顷。保守估计,多年来,全省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态

环境损失接近5000 亿元。在小煤矿遍地开花的地方,曾经美丽的家园与河山,已经被不计代价的粗放开采、甚至掠夺式野蛮开采,糟蹋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山西已多次被中科院等机构列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省份。

(三)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意义

煤矿重组整合是全省煤炭工业脱胎换骨、走向新生的治本之策,也是山西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省“三个发展”的要求。兼并重组整合是全省煤炭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博弈;既是一场办矿体制的大变革,又是一场标本兼治的大战役。不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不实现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全省的转型发展就无从谈起;不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全省的安全发展就缺乏可靠的保障;不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不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源收益分配过分向私人矿主倾斜的不合理格局,不加快解决“四矿”问题,全省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牢固的基础。

二是加快煤炭工业集约化发展步伐的要求。资源整合是煤炭产业自身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煤炭是典型的高危行业和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必须走以大企业为主、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国内外煤炭工业先进国家和地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目前,美国年产煤10 亿吨左右,前4 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 亿吨,前5 位公司占71%;印度年产煤4.5 亿吨,1 家公司占90%;内蒙古30 户重点企业产量占全区产量的80%以上。相比而言,山西省煤炭工业差距很大,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的紧迫性很强。

三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山西省煤炭行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保障供应与保障安全的“双重压力”,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煤炭需求较为疲软,我省面临的供应压力有所减小,为全省煤炭行业推进煤矿重组整合工作提供了有利时机。在当前的环境下开展煤矿重组整合工作是全省煤炭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的根本保证,也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改造提升煤炭产业、迎接经济新一轮发展做的必要准备。

二、煤矿重组整合工作的目标及进展情况

(一)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目标

2008 年,为加快培育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 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 号)及《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 年第80 号)精神,山西省政府下发晋政发[2008]23 号文件,对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要求到2010 年底,省内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300 万吨/年,矿井个数控制在1500 座以内。在全省形成2-3 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5 个年生产能力5000 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使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

2009 年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力度,下发晋政发[2009)10号文件,要求到2010 年底,全省矿井数量控制目标为1000 座,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矿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 万吨/年,矿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 万吨/年,且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原则确定,各市保留矿井数量分别为:太原市50 座,大同市71 座,阳泉市50 座,长治市95 座,晋城市118 座,朔州市65 座,忻州市63 座,晋中市110 座,

吕梁市100 座,临汾市127 座,运城市18 座。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保留矿井133 座。重组整合工作完成后,全省将形成3 个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4 个5000 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0 个1000 万吨级以上的地方煤炭企业集团。

(二)目前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进展情况山西省政府晋政发[2009]10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实施,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各大型煤炭企业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省11 个市的煤矿企业重组整合方案已通过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会议审查,长治、晋城、运城3 个市的煤矿企业重组整合方案保留矿井个数正在核对当中。太原等8 个市重组整合前矿井为1976 处,井型规模为30 万吨/年及以下矿井1450 处,30 万-60 万吨/年的矿井数461 处,90 万吨/年及以上矿井数65 处。重组整合后这8 个市压减矿井1316 处,保留矿井数为660 处,矿井规模30 万-60 万吨/年的247 处;90 万吨/年及以上的413 处,比重组整合前增加348 处,增加5 倍多;90 万吨/年矿井的总产能

占已批准8 个市重组整合后总产能的78.5%。

这8 个市重组整合后,国有大集团、大公司重组整合办矿304 处,分别占整合重组后矿井数量和产能的46%和43%。地方国有骨干煤炭集团重组整合办矿145 处,分别占整合重组后数量和产能的22%和18%。央企和省外大集团、大公司保留办矿16 处,分别占整合重组后数量和产能的2.4%和3.5%。

从前段已批复的11 个市的情况来看,到2010 年底,全省矿井数量保留1000 座,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的目标可以实现,其中,90 万吨/年以上综采矿井将占到产能的80%以上,其余保留的30 万-60 万吨/年矿井资源储量少、服务年限短,采完后退出,绝大部分矿井由国有大集团公司和地方骨干企业集团控股经营,产业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山西历史上形成的多小散乱的情况。

三、近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供应情况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省煤炭生产、外销总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及全省煤炭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自去年四季度起,我省煤炭生产、外销总量降幅较大。

煤炭产量持续快速增长,重点煤矿产量比重逐年提高。2005-2008 年,全省煤炭产量分别增加5800.28 万吨、2702.6 万吨、4902.45 万吨、2555.99 万吨,同比增幅分别为11.69%、4.88%、8.44%、4.06%。四年来年均增长4000万吨左右,增幅平均为7.3%。

2004-2008 年,重点煤矿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4.70%、46.23%、51.73%、51.30%、53.14%,2008 年重点煤矿产量的比重比2004 年提高了8.44 个百分点。

2009 年1-6 月,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全省累计实现原煤产量2.66 亿吨,同比减少5236 万吨,下降16.45%。表1 2004-2008 年、2009 年1-6 月山西煤炭生产情况

单位:亿吨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重点煤矿2.222.563.012.233.481.8非重点煤矿2.742.982.813.073.070.86总产量4.965.545.825.360552.662005-2007 年全省煤炭出省销量分别增加7739.3 万吨、3358.48 万吨、6959.96 万吨,年均增长6000 万吨,同比增幅分别为21.77%、7.76%、14.92%、平均增长14.8%。2008 年全省出省销量与2007 年基本持平,从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我省出省销量同比增加3859.72 万吨,增长10.04%,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出省销量大幅下降,全年完成数与2007 年持平。

2009 年1-6 月,全省完成煤炭出省运量2.01 亿吨,同比减少8160 万吨,下降28.26%。

表2 2004-2008 年、2009 年1-6 月山西煤炭出省销售情况

单位:亿吨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经公路出省0.91.091.161.291.360.46经铁路出省2.653.243.514.073.971.55出省总销量3.554.334.675.365.332.01四、资源整合背景下的供应展望

多年以来,山西省煤炭行业一直面临着保障供应与保障安全的压力和责任,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及近年来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使保障供应的压力与责任逐渐加大,提升行业生产力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则相对滞后。自去年四季度起,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国内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抑制,全省煤炭行业保障供应的压力有所减小,为山西省开展煤炭行业重组整合、提高行业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有利时机。为此,山西省政府审时度势,在全省开展了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此项工作既是我省煤炭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的根本保证,也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改造提升煤炭产业、迎接经济新一轮发展做的必要准备。

(一)我省开展的资源整合工作客观上起到了平衡煤炭市场总量的作用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由于安全生产压力巨大、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加快推进等因素,我省不符合安全条件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地方小煤矿都处于停产整顿、等待整合的情况。从2009 年1—6 月的情况来看,我省煤炭产量同比减少5236 万吨,下降16.45%。为稳定煤炭市场、调控供应总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全省煤炭行业规模将保持原有水平,生产力水平及安全保障能力将大幅度提高我省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完成后,全省煤炭行业生产能力预计将保持在10 亿吨左右,不会低于2008 年的水平,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完成后,全省煤矿都将实现机械化开采,90 万吨/年的矿井将占到全省总产能的85%左右,全行业生产力水平、安全生产水平将有大幅度提高。

(三)资源整合工作完成后,我省煤炭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将有较大幅度提高重组整合工作完成后,我省将形成了4 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 个年生产能力5000 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1 个年生产能力1000 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矿企业个数将由过去的2200 多个减少到100 个左右,根本上改变了全省过去煤炭企业多、小、散的局面。行业管理部门开展宏观调控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到时我省煤炭行业管理将形成产量可控、销量可控的局面,能为稳定全国煤炭市场做出积极贡献。

谦让的绿草
娇气的流沙
2025-09-11 06:54:59
1、城区一中团委。

2、长治市南垂飞虹煤机制造有限公司团委。

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市长治县有限公司团委。

4、长治县煤炭工业局团委等等一些团支部。

整齐的羊
健康的黑裤
2025-09-11 06:54:59
1、辽宁省抚顺市、2、辽宁省阜新市、3、山西省大同市、4、山西省阳泉市、5、山西省朔州市、6、山西省晋城市、7、山西省长治市、8、山西省临汾市、9、 陕西省韩城市、10、.河南省焦作市、11、河南省平顶山市、12、河南省鹤壁市、13、江西省萍乡市、14、黑龙江省鸡西市、15、黑龙江省鹤岗市、16、黑龙江省双鸭山市、17、新疆伊犁市、18、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19、江苏省徐州市、20、安徽省淮北市、21、安徽省淮南市、22、贵州省六盘水市、23、河北省邯郸市、24、河北省唐山市、25、山东省枣庄市、26、四川省攀枝花市、27、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 28、吉林省辽源市、29、新疆乌鲁木齐市(南疆)、30、新疆哈密市

还有: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山东省兖州市(济宁市辖的县级市)、辽宁省开原市(铁岭市辖的县级市)、辽宁省北票市(朝阳市辖的县级市)、山西省朔州市等都是大型煤炭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