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就业

有魅力的故事
兴奋的小松鼠
2023-01-01 20:03:4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就业

最佳答案
粗暴的白羊
忧郁的冷风
2025-09-11 04:43:2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工作;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等工作。扩展资料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最新回答
殷勤的秋天
认真的短靴
2025-09-11 04:43:2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纳/微系统输送和温控、生物质气化发电、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具体详情如下:

1、选择性较多:

该专业研究方向较多,其中有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等。学员进修时,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向的深层次学习。

2、可学到与实际接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学员通过不同方向的学习,可掌握与实际接轨的专业知识。比如,学员可以学到关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以及受到现代对应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运行、设计等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水准。

就业优势:

1、就业几率高:

据了解,在职研究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就业方向较多,学员能在内燃机厂、物流调控、大型机械厂、造船厂、发电厂、汽车制造厂等等从事工作。因此就业面广,就业几率大。

2、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多,因此类似专业人数都有大批投入到了就业行列当中,这就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大。

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修不同于本科阶段,其涉及研究领域较多,学习范围广,最重要的是学员可学到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能力,这样对就业者本身来说,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取好的就业单位。

害羞的身影
失眠的眼神
2025-09-11 04:43:27

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可以到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工程热物理专业从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热力机械(发动机、锅炉、汽车等领域)、燃烧设备(燃油、燃气燃烧器、生物质气化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风能发电设备、生物质能利用设备)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能做什么

该专业分为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低温工程及制冷技术三个小专业。但是这个一般在研究生阶段才分得比较细。

按研究方向,电厂、内燃机、工业炉、空调制冷、核工程、热处理等方向。

就业可以去钢厂,电厂,汽车企业,重机,制冷,家电,造船等等,研究生也可以去相关设计院,去处很多,关键要看是那个学校毕业的和是什么学历

潇洒的柚子
瘦瘦的糖豆
2025-09-11 04:43:27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

热力发电厂及电力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业、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制冷和空调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等领域,从事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类型工作。

专业方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人才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传热与传质原理、低温技术原理与装置、现代电站锅炉、现代电站汽轮机、发电厂自动化及计算机利用、动力设备与系统、计算机技术(硬件、软件、网络、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能源与环境保护、制冷与空调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博士

主要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