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发展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柴达木盆地发展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有利条件: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
不利条件:输电线路长,投资大。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自3000米渐降至2600米左右。地貌呈同心环状分布,自边缘至中心,洪积砾石扇形地(戈壁)、冲积一洪积粉砂质平原、湖积一冲积粉砂粘土质平原、湖积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地依次递变。地势低洼处盐湖与沼泽广布。
您现在看到了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609平方千米,几乎有新加坡那么大。 这个项目投资约100亿美元,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场和储能站。它不仅可以为世界提供大量电能,还能向电网输送能量。同时,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曾为沙化土地面积98.5%的半沙化草地,它不仅荒芜,而且严重危及周边黄河生态区。 由于气候干旱、草场退化等原因,牧民们只能以放牧为主,靠天然食物维持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群众利用太阳能进行养殖,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牧民收入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青海省光伏产业开始大力度推进,这里牧业可以持续发展,生态正在逐步恢复,甚至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青海省共和县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端,不但平均海拔近3000米,而且氧气含量严重缺乏,仅占平原地区的64%.这里塔拉滩雨量仍然十分稀少,降水量甚至无法满足灌木丛每天生长的需要。
所以,10多年前,这里可谓寸草不生,浩瀚戈壁与飘飞的沙尘便是这里最为普遍的情景。 如今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了。但是由于土地沙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所以沙尘暴还是时常发生。 而且这里的牧民为了糊口,还不得不搬到另一个地方,给牛和羊挑选草木比较繁茂的地方。
然而塔拉滩的高度还意味着更接近太阳和更充足的日常。 所以在这样一个阳光非常充沛的季节里,塔拉滩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和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与温暖。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塔拉滩位于青海东部高原。 青海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均日照约为1600小时,塔拉滩更甚,但在光伏发电领域却有独特优势。
所以2012年时,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就在塔拉滩动工兴建,由原来77.9平方公里建成至今,总占地面积已达609.6平方公里。 这个国家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面积很大。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叫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另一部分叫青海省境内,还有很多地区被称为“世界屋嵴”——青藏高原。 与新加坡国土面积相当。 这也是青海塔拉滩光伏发电站成为中国最大光伏发电基地的原因。
在青海省塔拉滩光伏发电站,一排太阳能光伏组件排列成同心圆,如向日葵般追逐着阳光,不仅替代了裸露的沙石地面,而且起到了阻挡和降低此处风速的作用。 “这是因为阳光直射到电池板上产生大量热量,使其温度升高,然后通过吸热器来吸收和传递热量。”青海省气象局研究员王建明介绍说。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 而且光伏板阴影部分也能降低水分蒸发量,降幅甚至达到30%。
另外,光伏板需定期清洁的特点也会加大浇灌量,因清洁时渗出的水分会像定期对此处的植物进行灌溉。 但是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水分会在地面形成一层水膜,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必须经常进行灌溉。但由于天气原因,不能每天灌溉。 于是,塔拉滩的草长得很慢,草势也越来越大,加之根据此地的土壤和光照情况种植雪菊和透骨草等高原生态型作物,整个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另外,因为草势真的是长得太好了,高度影响光伏发电,在冬天天干物燥,有很多干草也有火灾隐患。 如果再不对草原进行适当地保护和利用的话,那么草场可能会因为过度放牧而变得荒芜不堪。因此,如何使草场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塔拉滩光伏发电站公园里的公司想了个解决办法,就是号召附近牧民到光伏发电站公园里养"光伏羊"。
这不仅可以起到除草、消除火灾隐患等效果,而且可以节省除草费用与成本,使附近牧民不需要搬迁到其他地方,通过饲养“光伏羊”增加经济收入。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养殖‘光伏羊舍’,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 牧民放了羊之后,基本不用多操心了,毕竟公园里草量草质那是无语了,里面的羊很容易长的膘肥体壮的,当然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想要不卖一个好价都难。
另外,牧民也能通过帮助公园定期清洁光伏板、电池组件等方式进一步增加收入。
如今青海省内光伏产业年均发电量达到8000万度以上,这些清洁能源供应除满足省内消费之外,还可输送至江苏和河南,并带动公益扶贫就业岗位近120万个,助力当地贫困村经济集体进一步壮大。
而且从高空看现在塔拉滩光伏园区内,一排整齐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间都是茂盛的牧草,成群的绵羊悠闲地在里面来来回回,场景很美。
那里有蔚为壮观的冰雪高原,也有水草丰茂的山川平地;
那里有神秘莫测的可可西里,也有极致俊美的天空之境;
那里既有神话中神仙聚集的昆仑之巅,也有现实里养育了千万人的三江之源……
那里就是青海。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身处西北的青海光环并不十分突出。
然而近年来,凭借着一场清洁能源的攻坚之战,青海成为了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新能源的浪潮之下,青海缘何成为能源革命的中心?
时代更迭之中,又该如何保证其新能源产业更加长远的发展呢?
◆◆◆
仙境与人间的交汇
青海,是一片被格外眷顾的土地。这里汇聚了数千座高山群峰,孕育了三千余条江河,也静卧着近千座湖泊。
从地图上来看,青海雄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式分布。青海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其中东北部由阿尔金山、祁连山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底组成,蕴藏着丰厚的冰雪资源,这也成为了河西走廊内陆河流的发源地。
西北部则是著名的柴达木盆地。“柴达木”在蒙古语中为“盐泽”的意思,因此这里也是重要的盐产地。 除了盐之外,柴达木盆地还坐拥丰厚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的自然资源,是座名副其实的聚宝盆。青海省的南部是以昆仑山为主体的青南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迥异多样的地形造就了青海独特的个性。高原高寒、沙漠干旱,这些生存环境覆盖了青海一半以上的地域面积,也带给了青海数不清的神秘和奇迹。
近年来,青海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走红。这里有被誉为“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也有吸引着无数探秘者前往的可可西里。这里的“万丈盐桥”堪称惊世奇观,而著名的三江源则孕育了中华文明中的两条重要支脉——长江与黄河。
茶卡盐湖
如此多的自然奇迹聚于一起,便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青海仙境,也为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青海境内的昆仑山,承载了中国古代最庞大的神话体系之一。我们所熟知的西王母、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据传都起源于昆仑山脉。
除了神话故事外,青海所带来的仙境还有多民族融合的宗教信仰有关。
当然,在青海,仙境之外还有一层真实的人间。
它们多分布在青海的东部,那里是高原上少有的低海拔宜农区域河湟地区,这片区域聚集了青海全省过半的人口和耕地。
实际上,青海省的文明起源历史悠久。据考证,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曾出现过人类活动的痕迹。
尽管与诸多内陆地区相比,青海境内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但这并没有阻挡地区文明的发育。早在先秦时期,青海地区的西羌人就与中原人有过接触。经历了千百年的冲突、交流与融合,直至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平定叛乱,清政府在这一地区设立“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职务,为青海的出现埋下伏笔。至此,青海的轮廓才逐渐清晰。
青海省正式作为独立的政治板块出现在中国版图上是在1929年,至今正好90周年。
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影响,在青海这片“人间”里,也孕育着不同民族、不同内涵的文化,经过长久的交流碰撞,形成了独具青海特色的多元文化。
◆◆◆
边缘与中心的改变
长久以来,受地缘因素影响,青海在人们的印象里还只是一个边缘省份。
青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有限的产业规模,也限制了其向其它地区的发展。
好在,大自然对于青海的馈赠十分慷慨,省内拥有的矿产资源使得青海在早年间形成了以电力、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
青海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宁、海东和海西州的格尔木等地。受益于本地丰厚的矿产资源,青海也逐渐从一个边缘省份发展成为了低调的工业中心。
最为突出的便是盐湖化工。
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数据显示,在该省104.56万亿元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中,钠盐、芒硝、锂矿、钾盐、镁盐等11种盐湖矿产潜在总值合计为99.15万亿元,占该省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94.83%。
青海境内拥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座,主要聚集在柴达木盆地海西州一带,盐湖资源居全国首位。
目前,境内拥有海西州察尔汗、茶卡、柯柯、大柴旦、东西台吉乃尔、马海六大盐湖为重点开发区,现已发现盐湖矿床70多处,盐湖资源累计探明储量约4000亿吨,堪称世界级盐湖资源库。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青海省的盐湖化工产业迅速崛起。
如今,位于格尔木的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是世界第四大、中国第一大钾肥生产企业,几乎关乎着国家农业生产的命脉。
除了盐湖化工之外,青海省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也在全国同类产业中居于重要地位。
据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表明,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量达70亿吨,而在其中“鏖战”60余载的青海油田也贡献了超过一亿吨油气产量。
在近现代的工业史上,我们看到青海正在依托得天得厚的资源优势向中心靠拢,逐渐成长为一个“不会被模仿,更不会被超越”的矿业大省。
◆◆◆
完全告别火电的15天
青海并不止步于此。
近日,青海省发起了一项“绿电15日”的创新实践,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据国家电网宣布,青海“绿电15日”活动即在2019年6月9日0时至6月24日0时期间,青海省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产生的绿色能源,实现青海全省连续15天360小时用电零排放。
这也是继前两年绿电7日”和“绿电9日”后,青海省再次向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发起挑战。
如今,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灯火通明的工厂、霓虹闪烁的街道、星星点点的灯光都是通过清洁能源发电产生的。在完全告别火电的这15天里,酝酿着青海省能源发展的大动作。
那么,青海这一创造性地举措底气何在?
优越的自然禀赋赋予了青海尝试的基础。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有3518条河流流过,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水电理论蕴藏量达2187万千瓦,在发展水电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青海拥有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等多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这些水电站作为调峰调频主力,承担着电网削峰填谷的任务。
除水电外,青海的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该地区光照时间强、辐射强度大,太阳能发电技术可开发量高达30亿千瓦。
地广人稀的青海具备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条件,近两年相继建成了全国首座规模化储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站群以及全球最大的龙羊峡850兆瓦水光互补电站,项目规模、技术水平正在逐渐领跑世界。
此外,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风能资源优越,风电技术开发量可达7500万千瓦。
目前,青海省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420.61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86.5%。其中,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已经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的第一大电力来源。
除了丰富的能源资源外,青海省还有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以此计算,这类土地上的装机规模将达到35亿千瓦,折合年发电量约5.6万亿千瓦时,是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56倍。
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青海省在向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大省逐步前进,同时也在为打造新时代的“电力特区”而努力。
数据显示,2018年青海省首次实现电力净输出,完成清洁能源外送100亿千瓦时,并且成功地开拓了华东、华中、西南电力市场,为后续电力产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如今,多年前的不毛之地上,四处都是新能源发展的足迹 。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青海新能源产业,正在迅速领跑全国 。
青海柴达木能源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2010-07-15在青海省西宁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同安路185号。
青海柴达木能源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0000698527639G,企业法人王洪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青海柴达木能源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开发建设运营;风电场、光伏电站投资开发建设运营;设备物资供销;新能源开发技术咨询及服务;新材料、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不含勘探、开采、煤炭销售)。(以上项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青海柴达木能源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5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青海柴达木能源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光伏发电站:上海崇明(1MW)、内蒙古鄂尔多斯(25KW)、甘肃敦煌(10MW)、青海柴达木盆地(1GW)、四川西昌(10MW)
光热发电站:南京江宁(7KW)、北京延庆(10MW)
太阳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
拓展资料:
一、三安光电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通讯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光通讯元器件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00年11月成立,坐落于美丽的鹭岛厦门,是国内的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及芯片产业化生产基地。
二、光伏
1、光伏(Photovoltaic):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器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三、光伏发电优点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环保(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安装在建筑屋面同时美观的优势;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目前实验室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47%以上);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且非常喜爱;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⑧从国家安全角度讲,光伏发电可以实现家庭自己供给,避免战争带来的毁灭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