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储量世界排名
煤炭储量世界排名:
1、美国
美国估计煤炭储量达到2372亿9500万吨,美国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27.6%。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2、俄罗斯
俄罗斯估计煤炭储量达到1570亿1000万吨,俄罗斯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18.2%。
3、中国
中国估计煤炭储量达到1145亿吨,中国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13.3%。中国还是世界上煤炭开采量和煤炭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而随着中国环境状况越爱越糟糕,煤炭的使用率已经在减少。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估计煤炭储量达到764亿吨,澳大利亚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8.9%。澳大利亚也因此被称为坐在羊毛和矿车上的国家。
5、印度
印度估计煤炭储量达到606亿吨,印度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7%。
6、德国
德国估计煤炭储量达到406亿9900万吨,在这个国家的煤炭生产总量的50%用于发电。
德国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7、乌克兰
乌克兰估计煤炭储量达到338亿7300万吨,矿业是乌克兰的主要产业之一。
乌克兰目前已探明有80多种可供开采的富矿,主要包括煤、铁、锰、镍、钛、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等。
8、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估计煤炭储量达到336亿吨。早在1984年就年产煤12570万吨,
哈萨克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被称为铀库,此外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
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
9、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估计煤炭储量达到67亿4600万吨。
10、加拿大
加拿大估计煤炭储量达到65亿8200万吨。加拿大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加拿大矿产有60余种,主要有(世界排名):钾(44亿吨,第一)、铀(43.9万吨,第二)、钨(26万吨,第二)、镉(55万吨,第三)、镍(490万吨,第四)、铅(200万吨,第五)等(2007年统计)。
原油储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其中97%以油砂形式存在。已探明的油砂原油储量为1732亿桶,占全球探明油砂储量的81%。
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焦煤企业是卡拉干达煤田。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拉干达煤田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炼焦煤产地,储煤面积3,600平方公里。1800米深度内的总储量为323亿吨。卡拉干达煤田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炼焦煤产地。
道路运输是十分重要的,没有道路运输的话,那么很多的经济都不会被带动起来,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如果有一条线路突然之间不能行走了,那整条线路的所有商家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很有可能让他们倒闭。要致富必须得先把路弄好,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如果道路都没有了的话,那财富也会随之消失。在哈萨克斯坦发生了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他们对公路出口煤炭实施了临时的禁令,为期长达6个月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此举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经济影响。
一个国家要想平稳的发展,那经济就必须要非常超前,不然的话就别谈什么平稳发展了。而哈萨克斯坦的这一个操作,直接让这一个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根据调查显示哈萨克斯坦大部分的煤炭出口都是依靠公路,如果把公路出口煤炭给禁止了,那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呢?我相信很多的企业也会因此而撑不住,这其实对于哈萨克斯坦的GDP发展也有着很大的限制。而他们这么做,居然是为了防止国内的煤炭短缺,并且他们发现把固体煤炭从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运到邻国进行倒卖。
仅仅只禁止6个月,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确实存在倒卖的情况,他们才临时对这个公路出口煤炭下达了禁令,但6个月以后呢,倒卖的情况依然还是会发生,我认为不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限制煤炭出口,而应该从根本问题上解决,就是不能够倒卖。倒卖的情况其实在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就像我们普通的商人,做的商业模式就是倒卖,因为这样才能够从中间赚取差价。而哈萨克斯坦用禁止公路出口煤炭的这个方法来限制倒卖,是完全不科学的他们或许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不能够对煤炭进行倒卖。
陆海联运。肯定是知道哈是内陆国家。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到中东,下海。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水运直接过来的,哈萨克斯坦自有里海海港,里海虽然是海相湖,但是有伏尔加河河口,可以从伏尔加河往上再通过伏尔加顿河运河进入顿河水道,就可以到亚速海和黑海,然后从苏伊士运河过来就行了。
还有一种是从里海运到阿塞拜疆,有铁路到格鲁吉亚,然后进黑海。也就是土耳其说的中间走廊。
现在不知道走的哪一条路,走海路联运换两次船挺麻烦的,不过伏尔加顿河船闸也挺小,估计还是得在塞瓦斯托尔总装到大船上一次。
如果确定是从哈萨克斯坦买的煤,可能就是火车到伏尔加格勒,然后装船走运河到顿河,到过亚速海去到黑海的新罗西斯克港装大船回到中国。其实这样走一点也不划算,首先不知道哈国煤价,毕竟人家也是大国,若是煤是从中东部挖的,再运到俄罗斯,那运费就高了。
已经到货:
10月4日,在浙能舟山六横煤炭中转码头,卸煤机正在卸装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电煤,这是浙江省首次向哈萨克斯坦采购煤炭,为当前紧缺电煤的浙江省带来了“及时雨”。
哈萨克斯坦动乱,经济建设失败是重要原因;而从长期看,与其它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没有希望跳出“资源诅咒”(natural resource curse)的泥潭。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90多种,其中陆上和里海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近140亿吨,人均石油储量相当于中国的286倍。
哈萨克斯坦在2003—2012年的初级产品超级牛市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7.2%)低于亚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8.7%),只相当于中国(10.5%)的七成,2015年增长率更从2014年的4.2%急剧滑落至1.2%,从此再未超过4.5%的门槛。
从1993年11月15日创建到2022年1月6日,哈萨克斯坦国家货币坚戈对美元汇率贬值至发行日的1/93,对人民币汇率贬值至发行日的1/84,相信本周之内坚戈对人民币市场汇率还会进一步较大幅度贬值。
苏联时期联盟中央重点投资工业化的加盟共和国,其工业规模曾经位居全联盟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独立之后不过23年,碎石厂就居然能被视为“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
最终警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哈萨克斯坦资源诅咒教训,对于我们,对于那些拥有一定资源储量而为此沾沾自喜的国家、地区及其居民,有着怎样的借鉴警示?
2022.1.7
哈萨克斯坦动乱:“资源诅咒”再奏挽歌
梅新育
街头动乱猝然爆发,烈度迅速升级并蔓延至全国所有主要城市,主要公共设施和政府建筑接二连三失守,现任总统批准内阁总辞职,开国总统家族连夜出走国外,集体安全组织应现任总统之邀出兵维和,……2022新年伊始,独立建国刚满30周年的哈萨克斯坦就以这样的方式迎来了自己独立建国的第31个年头。
令哈萨克斯坦今年前景预期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该国经济财政高度依赖油气、煤炭和其它矿产资源产业,但其经济在去年的初级产品牛市里仍然表现疲软,复苏动力不足,今年很可能马上又要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导致的初级产品行情下行打击:
2020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2.6%;在西方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制造的商品牛市支撑下,2021年1—6月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幅也不过1.6%,尚不足以回升至疫情爆发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1年10月号)》预计该国2021年经济增长3.3%(参见表1)。
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在哈萨克斯坦开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辞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职位而出走国外的1月5日,美联储公布12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这份文件显示,美联储决策层认为,考虑到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前景,有必要提前或以高于与会者此前预期的速度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加息一旦成为现实,预计将重创哈萨克斯坦油气、煤炭、其它矿产等支柱产业行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1年10月号)》预计哈萨克斯坦2022年经济增长3.9%(参见表1),目前看来,未必能够实现。
一、哈萨克斯坦的资源诅咒
哈萨克斯坦动乱,经济建设失败是重要原因;而从长期看,与其它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没有希望跳出“资源诅咒”(natural resource curse)的泥潭。
何谓“资源诅咒”?指的是至迟从地理大发现后近代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以来便出现的一种现象,即资源出口国经济增长实绩、宏观经济稳定性整体远远落后于制成品出口国;在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这一特点表现的相当突出。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90多种,其中陆上和里海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近140亿吨;而其人口不过1913.36万(截至2021年7月),不及新疆一省人口(2020年末2590万)的74%,[1]人均已探明石油储量高达732吨。
相比之下,中国2020年底已探明石油储量仅36.19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2]按2020年末人口14.1212亿计算,[3]人均石油储量仅有2.56吨,哈萨克斯坦人均石油储量相当于中国的286倍。
然而,这个资源如此丰裕的国家,在1990年代独立后首先是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1993—1999年7年之中,哈萨克斯坦竟有4年经济萎缩,剩余3年经济实际增长率(以本币不变价计算)也仅有0.5%—2.7%。好不容易熬到本世纪初2002—2012年间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初级产品超级牛市期间,依靠丰富矿产资源和中国强劲的需求增长拉动,哈萨克斯坦一度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在中亚五国中超群绝伦,经济体量相当于第二位的乌兹别克斯坦的3倍左右。即便如此,在那个时期,其经济增长实绩与中国和其它东亚经济体也不可同日而语(参见表1)。到2014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雪崩之后,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率就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就总体而言,如表1所示,在2003—2021年间,世界经济增长实绩总体格局是中国经济增长遥遥领先,亚洲新兴市场在各类国家群体中增长率最快;非燃料出口国群体经济增长率高于燃料出口国群体,即使在2003—2012年的初级产品超级牛市期间也不例外;非燃料初级产品出口国在2003—2012年初级产品超级牛市期间年均增长率低于燃料出口国,但在2013—2021年的9年里,有6年增长率高于燃料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在2003—2012年的初级产品超级牛市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7.2%)低于亚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8.7%),只相当于中国(10.5%)的七成,2015年增长率更从2014年的4.2%急剧滑落至1.2%,从此再未超过4.5%的门槛。
二、疲软的哈萨克斯坦货币
由于经济增长实绩不佳,哈萨克斯坦货币汇率长期走势疲软,不仅严重损害其国民生活,而且重挫该国居民本来就远远低于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储蓄和投资动机,从根本上损害了该国经济 社会 发展的后劲:
1993年11月15日,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正式发行国家货币坚戈,汇率为4.70坚戈兑1美元;到今天,2022年1月6日,历时约28年又1个半月,坚戈兑美元汇率已经贬值至435.596坚戈兑1美元,相当于发行日的1/93。
1993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均汇率为5.7620元兑1美元,由此套算,在1993年11月15日创建时,哈萨克斯坦坚戈对人民币汇率为1坚戈兑1.23元,或1元兑0.8157坚戈;今天,坚戈对人民币汇率为1元人民币兑68.44哈萨克斯坦坚戈,坚戈对人民币汇率贬值至发行日的1/84,相信本周之内坚戈对人民币市场汇率还会进一步较大幅度贬值。
由于哈萨克斯坦坚戈频频贬值,该国货币替代现象突出,企业居民普遍选择持有美元、欧元、卢布、人民币等外币而抛售本币。
三、哈萨克斯坦为什么深陷资源诅咒泥潭?
资源诅咒为何发生?究其根源,就总体而言,其它条件相同,与制造业驱动的经济增长相比,初级产品行业驱动的增长具有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弱点:经济波动性强、加剧收入分配失衡和两极分化、资产泡沫严重、加剧 社会 矛盾,等等。特别是与制造业驱动的增长相比,初级产品行业驱动的增长会带来更多的腐败,更多的两极分化,更多的暴力压榨,从而产生较多的 社会 矛盾。因为制造业企业处于永恒的买方市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取悦消费者而卖出产品,实现增长;但初级产品行业经营的关键在于占有资源,牛市时期尤其如此,即使没有取悦于下游产业的创新,只要能够“摆平”相关方面势力,占有资源,就能大发利市。看看国内外古往今来经济史上众多案例,我们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即使是那些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高、品质优良、运输出口条件优越的国家,他们的经济 社会 发展长期成绩也相当糟糕,纵然能够在牛市期间过几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日子,其资产泡沫、收入分配失衡、腐败、 社会 矛盾等问题也积累得更快,最终在熊市中爆发,与熊市相互促进,把这些国家拖入“失去的十年”、乃至“失去的二十年”泥潭之中。拉美,非洲,一战之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俄罗斯帝国,……莫不如此。资源产地只有作为一个蓬勃成长的制造业大国省份,其人民才得以摆脱上述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同样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样置身于煤炭需求爆发式增长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事情,为什么德国的长期发展实绩远远超越俄罗斯帝国?因为前者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大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已经全面启动工业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跃居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而后者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作为支柱产业。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地美国为什么没有陷入“资源诅咒”的泥潭?因为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之时,美国制造业总量已经超越英国而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这种条件下,石油资源开发的收益方才能够与制造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国民经济与 社会 发展的良性循环。也正因为美国经济、美国制造业规模巨大,石油业繁荣损害制造业竞争力的所谓“荷兰病”在美国从来就不曾如同荷兰发生过的那样严重。
苏联解体之后,独立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得以独享本地油气资源开发收益,在21世纪前10年的初级产品牛市中,他们貌似因为无需在全苏范围内分享这项收益而受益不浅,但代价是收获了更严重的资产泡沫、制造业衰亡、收入分配失衡、 社会 矛盾等问题,更承受不起经济波动的冲击,更因此孳生了某些政治能量强大的寄生性 社会 阶层,难以推进必要的经济 社会 改革。其制造业衰退之严重,以至于哈萨克斯坦地方政府在筹备石油资源枯竭后的替代产业时,连碎石厂也被视为“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
就在国际市场油价雪崩的2014年的11月8日,哈萨克斯坦国家新闻发布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克孜勒奥尔达州州长克热姆别克•阔谢尔巴耶夫在会上介绍,该州石油储量为1.26亿吨,年开采量1000万吨,主产区库姆阔勒区原油开采也仅能维持10—15年,预计石油资源将在10—15年内枯竭。为此,克孜勒奥尔达州着手实施几个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发展计划,如计划建设陶瓷厂、橡胶产品生产企业、诗耶勒县碎石厂、组建咸海盐业股份公司,并加快农业发展,增加栽培果树,大力促进园艺业发展,[4]云云。
当我读到哈通社这条新闻报道时,我感到深深的战栗,这个苏联时期联盟中央重点投资工业化的加盟共和国,其工业规模曾经位居全联盟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独立之后不过23年,碎石厂就居然能被视为“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工业和 科技 水平衰退之深,由此可见一斑。在刊发于2015年的《资源诅咒和资源民粹主义》一文(《学术前沿》,2015-9(下))中,在全面分析了资源诅咒和资源民粹主义的表现、成因、影响之后,我作出了以下断言:
“如果说,苏联时代的中亚还有可能依托全苏市场和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的制造业而缓解本地产业结构的上述负面影响,依靠大国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应对经济波动的冲击;那么,时至今日,作为独立的小国,中亚诸国已经不具备这样的有利条件了。在初级产品熊市期间,世人必将目睹他们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时隔6年有余,哈萨克斯坦经济 社会 的动荡证实了我当初的判断;而这个国家的教训,对于我们,对于那些拥有一定资源储量而为此沾沾自喜的国家、地区及其居民,又有怎样的借鉴警示?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22.1.6,仅代表个人意见)
后记:
本文以“《哈萨克斯坦之乱:经济建设失败是重要原因》”为题刊发于今日红星新闻,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7050091974812303909/;
红星新闻刊发时有删改,这里贴出原稿全文。
截止到2022年12月12日,哈萨克斯坦的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了。工人的平均工资600到800美元,白领1000到2000美元。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图中是加拿大,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十,为65亿8200万吨。
图中是哥伦比亚,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九,为67亿4600万吨。
图中是哈萨克斯坦,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八,为336亿吨。
图中是乌克兰,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七,为338亿7300万吨。
图中是德国,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六,为406亿9900万吨。
图中是印度,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五,为606亿吨。
图中是澳大利亚,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四,为764亿吨。
图中是中国,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三,为1145亿吨。
图中是俄罗斯,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为1570亿1000万吨。
图中是美国,其煤炭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一,为2372亿9500万吨。
加拿大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65亿8200万吨。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9: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67亿4600万吨。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8: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336亿吨。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7:乌克兰
乌克兰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338亿7300万吨,矿业是乌克兰的主要产业之一。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6:德国
德国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406亿9900万吨,在这个国家的煤炭生产总量的50%用于发电。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5:印度
印度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606亿吨,印度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7%。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764亿吨,澳大利亚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8.9%。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3:中国
中国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1145亿吨,中国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13.3%。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2:俄罗斯
俄罗斯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1570亿1000万吨,俄罗斯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18.2%。
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Top1:美国
美国在2012年估计煤炭储量达到2372亿9500万吨,美国煤炭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27.6%。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之间的一些事情,大家现在看会发现哈萨克斯坦感觉是要比乌克兰更加繁荣一些的,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是为什么,其实拿这两个国家比,是因为这两个国家以前都是前俄罗斯分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最后出现了不一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1、乌克兰地缘环境较差。
乌克兰夹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是两大势力博弈的前线,一不小心就要成炮灰。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与西方国家不接壤,西方势力难以深入。即使美国势力进入阿富汗,哈国南边也还有几个斯坦做缓冲国。
2、乌克兰外交策略失误。
乌克兰这种处于大国夹缝中的国家,应该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但乌克兰偏要站队,谋求西方认同,惹怒了俄罗斯,把自己给玩废了。而哈国的外交策略非常灵活,积极与俄罗斯、中国、美国和欧盟搞好关系,谁都不得罪。
3、哈国的去俄化比较成功。
哈国独立之后北边的领土上生活着大量的俄族,为了防止这些俄族带着土地一起投入俄罗斯,哈国开始去俄化。哈国高层采取一些温和的政策让境内的俄族自行离开,比如将哈萨克语定为官方语言,要求所有公共部门的员工会说流利的哈萨克语。而俄族说俄语,会说哈萨克语的人很少,于是俄族便大规模返回俄罗斯。1989年哈国哈族人口653万,俄族人则为620万;2009年哈族人口突破1000万,俄族人口降至380万;2021年哈族人口占比70%,俄族人口占比18.4%。
乌克兰和俄罗斯同宗同祖,去俄化比哈国困难很多,结果玩脱了,引发了国内矛盾,亲俄的东乌和克里米亚都弄丢了。
4、乌克兰领导人不行。
乌克兰独立以来总统换了6个,最后一个还是个喜剧演员。哈国独立以来总统只有2个,其中纳扎尔巴耶夫就当了29年,他对哈国政体完善和稳定发展贡献巨大。就算一向狂傲的埃尔多安都称其为“突厥世界的长老”。
5、乌克兰政局不稳导致发展受阻,哈国政局平稳发展良好
6、哈国的基础并不比乌克兰差,政局平稳自然能发展得更好。
农业方面:乌克兰是“欧洲粮仓”,但哈国的农业条件也不差。乌克兰粮食产量3556万吨,哈国粮食产量2965万吨,但是乌克兰的人口是哈国的3.2倍。乌克兰粮食自给率218%,哈国粮食自给率207%,都是粮食出口大国。
工业方面:哈国的油气储量高于乌克兰,煤炭储量略低。乌克兰工业增加值386亿美元,哈国97亿美元;乌克兰工业增加值347亿美元,哈国6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