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气暂停向拉脱维亚供应天然气,这对拉脱维亚会有哪些影响?
拉脱维亚断气天然气后,遭受的影响如下。首先拉脱维亚绕过“卢布支付令”采购天然气的渠道被彻底切断。其次该国的天然气将会面临巨大的使用缺口。最后拉脱维亚对于进口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会与日俱增。
作为一个欧洲小国,拉脱维亚在针对俄罗斯方面却显得格外地活跃。该国一直通过各种公开场合强调自己能够摆脱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还提前公布了停止进口的截止日期。但事实是拉脱维亚在能源方面能够找到的替代渠道十分有限,如果该国无法说服俄罗斯重新恢复供气,那么它仅剩的希望就是从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口转运过来的液化天然气。
一、无法再使用欧元获得俄罗斯天然气拉脱维亚的能源公司曾对自己能够绕过“卢布结算令”沾沾自喜,还透露了这一内部消息。结果不成想惹祸上身,彻底触碰了俄罗斯方面的底线。本来应该是闷声发大财的事情,却被能源公司传得众人皆知,这种行为简直愚蠢到了极点。
二、拉脱维亚国内会出现巨大能源缺口被俄罗斯切断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已经达到了6个,在这些国家当中有的储气量丰富不需要担心过冬问题,但有的还面临着巨大的缺口,而拉脱维亚显然属于后者。但该国政府依然十分嘴硬,反复强调它有另外的进口门路。
三、液化天然气将成为拉脱维亚的仅剩希望的确拉脱维亚还可以使用美国进口的天然气,但中间必须要经过立陶宛的港口。而且由于在能源分配上波兰的优先级要高于拉脱维亚,所以真正能提供给后者的天然气完全是杯水车薪。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拉脱维亚将只能砍树取暖。
你知道拉脱维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吗?
拉脱维亚可能会选择寻求欧盟的帮助,因为拉脱维亚本身属于欧盟国家,在面临天然气短缺问题的时候,拉脱维亚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欧盟国家的支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和欧盟国家没有什么关系,但因为欧盟的主要国家纷纷支持乌克兰,很多国家也对俄罗斯发起了经济制裁,这就会进一步导致俄罗斯给出相应的反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欧盟国家本身比较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的供应,所以俄罗斯停止供应天然气的问题会导致很多欧盟国家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
8月25日,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的苏联“里加解放者”纪念碑被拆除,拉脱维亚之所以不惜得罪俄罗斯也要将纪念塔拆除是因为拉脱维亚是支持美国的,所以就算得罪俄罗斯也不怕。
苏联“里加解放者”纪念碑建立于1985年,位于里加市的胜利公园内,包括一座79米高的碑体,还有两组雕像。主要是用来纪念在苏联在二战期间从德国纳粹手中解放拉脱维亚的事。拉脱维亚在1991年脱离苏联恢复独立,之后这个纪念碑一直存在争议,但是一直都没有被处理。直到2022年,因为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发生俄乌冲突。作为早就脱离对俄罗斯的依靠,而依靠美国,并且加入北约组织的拉脱维亚,已经迫不及待的表明自己的立场要站在北约和美国的这边。不仅在购买俄罗斯能源的时候拒绝采用卢布结算,还推倒了纪念塔。
而这个国家这么做仅仅只是因为政治上对美国的依赖,但是俄罗斯是能源大国,欧洲各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国家,均或多或少的有能源问题。拉脱维亚对民众表示自己是向欧洲的能源商家进口的天然气,采用的欧元结算而不是卢布。但是很显然经过“二道贩子”的天然气,绝对不会像直接从俄罗斯进口便宜。但是拉脱就是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也是没有谁能够阻止的。
拉脱维亚的底气就是美国和北约组织,作为一个小国家,在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的时候,觉得自己背靠一个超级大国,就底气硬气,在国际形势紧张的时候,贸贸然的推翻历史,得罪另一个超级大国,甚至是能源大国是非常不明智的,不知道美国在背后又使了什么伎俩。
波罗的海三国在前苏联时期可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加盟共和国,许多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居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首或头几位。
首先,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财富而言,爱沙尼亚均为前苏平均水平的140%,居各加盟共和国之首;拉脱维亚分别为133%和122%,居第二位;立陶宛分别为123%和108%,居第三位。
下面以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与俄罗斯相比为例。国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06.1,爱沙尼亚略低于俄罗斯为105.6,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则快于俄罗斯,分别为119.8和108.7,立的增长速度为前苏各加盟共和国之首。42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09.9,爱沙尼亚仍略低于俄,为107.8,而立和拉仍快于俄,分别为122.0和112.0,43立居原各加盟共和国之首,拉居第二位。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15.0,爱沙尼亚高于俄,为116.6,拉脱维亚为115.4,略高于俄,立陶宛略低于俄,为114.7。此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排列是:爱沙泥亚居第4位,在乌克兰、白俄罗斯、莫尔多瓦之后,拉脱维亚居第5位,立陶宛居第6位。就职工月均而言,波罗的海三国均接近或超过前苏平均水平
立陶宛。战后,立陶宛经济发展的重点为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造船、电子仪表、电机、无线电器材、化工、水泥和渔类加工工业。维尔纽斯、考那斯和克莱佩达均都成为大工业中心。卡普苏卡斯、阿雷图斯和乌泰纳等均成为著名的小工业城镇。这些城镇主要从事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凯代尼艾和约纳瓦成为化工工业中心。
拉脱维亚在前苏联“劳动分工”原则下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轻工业、食品工业,和乳肉用畜牧业,49拉乃是前苏联重工业比较发达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拉脱维亚的国民收入中,工业占56%,农业占21.7%,建筑业占6.6%,交通运输业占4.4%,商业和其他部门占11.3%。
拉脱维亚是一个工业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国家,能源自给率约50%,其余50%靠进口,水电站和火电站是动力主要来源。
爱沙尼亚在前苏联“劳动分工”下,如同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一样,同样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主要生产部门和产品有: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生产石油加工设备、农具、采矿机械、天然气管道和挖掘机,专用科学仪器和电器设备。在油页岩加工基础上,建立起化学工业,生产苯、粘合剂、合成树脂、甲醛和洗涤剂等。木材加工是爱沙尼亚最早的工业部门之一,产品主要有纸、纸浆、胶合板和家具等。消费品工业中,纺织工业最发达,棉布的生产量为三个共和国产量的70%,另外还生产毛毯和麻织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脱维亚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因此战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1980年工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4倍,农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0%。198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33.25亿卢布,国民收入为72.88亿卢布。198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上年又分别增长2.1%和4.1%,为 136.04亿卢布和76亿卢布。1990年拉脱维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苏的1.2%,居全苏第 11位,是全苏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拉脱维亚独立后,摒弃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旧模式,改而实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其经济改革的主要构想和内容是:在所有制方面,彻底改革经济结构,实现国营财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改变以国家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经济管理上,打破国家的垄断,大力鼓励和发展市场经营活动。归结起来,拉脱维亚经济改革主要是彻底改变苏联那套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此,独立以来,该国已颁布了关于改革财产权、实现私有化、放开价格等许多有关的法律和法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实现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际措施。例如,独立以来它已基本放开了物价,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
1991年,拉脱维亚恢复独立后,即开始按西方模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拉脱维亚自从独立以后经济形势严峻。特别是1992年经济十分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1992年8月该国职工平均工资2000拉脱维亚卢布(约合2300俄罗斯卢布)。1998年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拉经济,拉GDP连续两年下降达20%。2009年接受IMF、欧盟委员会和瑞典等国75亿欧元贷款援助。2010年拉经济缓慢复苏,2011年GDP增长5.5%。2014年1月1日拉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 1996年,拉脱维亚农业、畜牧业和森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7%。全国近1/3的人口住在农村、有17%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饲料和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主要是奶、肉两用的养畜业、饲养牛和猪。养蜂业发达。截至1995年初共建立了64264个家庭农业经济单位,319个农业企业中已有79个完成了私有化。年人均生产387公斤奶,404公斤马铃薯,348公斤谷物。
拉脱维亚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2012年农业产量同比增长17.4%,其中作物产量同比增长28.5%,畜牧产量同比增长4.4%。 拉脱维亚的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在苏联时期,工业以耗金属少的机器制造业著称。主要生产电器、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并给苏联其他共和国进行来料加工,成品返销。畜牧业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拉独立后,开始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发行本国货币,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和独立预算。由于同苏联各国的传统贸易关系被破坏,能源和其他进口商品的供应遇到严重困难,一度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直到1994年经济才有所回升。从1991年起,拉脱维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服务性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1%上升到1994年的51%。由于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失误,1995年夏发生金融危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波罗的海银行宣布倒闭,使已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受到一定影响。1995年12月新政府组成后,主张积极发展生产,并力主恢复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传统经济贸易联系。1996年国民经济略有回升,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
拉脱维亚主要工业门类:电子产品、机器制造、食品、轻工、纺织、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 2012年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5%,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2%,其中加工制造业同比增长9.3%。 截至2013年2月,拉脱维亚有外汇储备74.83亿美元。2013年,拉脱维亚国债总额达116.24亿美元。
拉脱维亚银行(央行)成立于1991年9月3日,截至2008年10月,拉共有23家商业银行。主要商业银行为:Swed银行、SEB联合银行 、DnB银行、“巴莱克斯”银行、芬兰北欧银行拉脱维亚分行、Rietumu银行、Aizkraukes银行。 “阿尔达利斯”啤酒厂: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3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莱依玛”巧克力厂: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
可惜,有些国家不喜欢俄罗斯难民来这里消费昂贵的能源,比如拉脱维亚。 当地时间9月27日,为了防止大批俄罗斯难民涌入,拉脱维亚政府宣布与俄罗斯接壤的几个城市进 入紧急状态,同时决定于27日关闭佩德泽过境点,并派出国防军和安全人员协助边防警卫。
一、对了当时包括拉脱维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也是用公投形式,以接近100%的得票率自愿加入苏联。
不过呢,波罗的海三国立刻进行了激烈反抗,他们分别组织起反苏游击队,并自称森林兄弟以地主、城市中产、信教农民、小资产阶级为主。原本森林兄弟和苏军实力相差悬殊,不到一年就要被消灭殆尽,结果刚好赶上纳粹德军闪击苏
联,苏军大规模溃败。
三个国家森林兄弟集合了上万人袭击苏联第八军取得大胜 打死苏军近5000人 被俘虏14000不过呢,森林兄弟很快就沦为了纳粹的帮凶,他们积极协助纳粹清洗除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及立陶宛以外所有的民族,在各地进行种族屠杀,其中受害者最多大是犹太人和俄罗斯族。
对于自己的种族屠杀行为,森林兄弟是这么解释的不过,好景不长,短短三年后,苏军打了回来,三国民众惊恐万分,大约有14万拉脱维亚人、
7万爱沙尼亚人和5万立陶宛人连夜逃离家园。
二、其中有80%的人死在了逃亡路上,一部分被淹一部被苏军抓获,另一部分在海上遭到苏联飞机扫射而死亡,只有几千人到了海外德国人来了,我们是失去了自由,但如果俄国人来了,灵魂都保不住彼时,森林兄弟继续开始反苏,在德军全部撤走后,其中有许多亲纳粹伪军选择脱离德军加入到森林兄弟队伍其中在拉脱维亚地区苏军遭受了最严重的损失。双方的大规模较量一直持续到1955年,12000名拉脱维亚森林兄弟在在19451,947年两年间发
动了3000次的袭击,打死1562名苏军拉脱维亚外交部长俄罗斯和纳粹德国一样危险。拉脱维亚外交部长埃德加斯·林凯维奇在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视频讲话后表示,欧洲不能屈
服于俄罗斯的讹诈,并尽可能多地支持乌克兰。
普京在讲话中宣布在俄罗斯进行部分动员,并吞并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州。 今天的俄罗斯对欧洲和世界和平的威胁与纳粹德国在上个世纪的危险一样,林克维奇说。原因是,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发生后,拉脱维亚这个国家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三、美国运输武器的表面说辞是联合军演,说此次任务是突显美国陆军“在欧洲战区任
何地方,任何一刻都能到位”的能力。从治安的角度看,可能是需要的,最近跑了不少逃避兵役的俄罗斯人进去既然是逃避兵役,那么
起码是一部分年轻人的。战争的情况看,俄罗斯显然有陷入战争泥塘的风险,不太可能会入侵波罗的海三国,没什么油水。
不过不排除发出命令的那人精神异常,搞一套治不了乌克兰,还治不了你们三个的组合拳疗法。结果从8月到现在,施工队已经在那哒哒哒了两个月了,还没哒哒完,我只能说,苏联 时代的质量就是好啊就是好历史上,波罗的海三国曾被沙俄征服了百余年,但在1918年后曾借着十月革命的势头重新独立,但 在1940年再次被苏联吞并。从9月21日至27日,已有几十万俄罗斯难民从四面八方逃出这个拥有便宜能源的“幸福俄罗斯”,
要去世界各地使用昂贵的能源,体验水深火热的生活。
这个不用大惊小怪,因为包括拉脱维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已经对俄军有PTSD了,恐惧深入其骨 髓,哪怕俄罗斯真的再次解体分裂成十几块,可能他们都无法放心。情况就是啥情况都没有。我唯一能看到的情况就是前两个月传到简中的那个推倒胜利日纪念碑时间。
四、无独有偶,蒙古的边境已经要被俄罗斯难民冲烂,俄罗斯与蒙古接壤的边境城市恰克图,寻求出境的俄国人排的队,像极了二月底在基辅北边的一字
长蛇卡车阵,等半天都不一定能办好手续,但是众多俄罗斯难民表示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听听这些个大毛说的嘛话明明可以拿起锈色AK保家卫国却还说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同时在蒙古边境城市阿勒坦布拉格一个过境点,近几天也有数千名俄罗斯难民过境,且大多都是
男青年。与蒙古同病相怜的,就是格鲁吉亚。俄罗斯通往格鲁吉亚的道路上,一周前就塞满了前往俄罗斯的私家车辆甚至包括各种卡车。
据格鲁吉亚公共广播报道,五天前,每天有6000俄罗斯难民抵达格鲁吉亚。而现在,这个数字是每
天10000多人。心疼格鲁吉亚估计几年后俄罗斯难民们又要在格鲁吉亚公投了。
这段时间,大帝是真的急了因为发布动员之后,这兵源压根是招不起来,虽然这几天大帝又是修改劳动法,又是许诺什么条件待遇,但有点智商的俄罗斯人就会知道,这只是汝妻子吾自养之, 汝无虑也罢了,连命都没有了,什么许诺都只是空口画大饼忽悠瘸子的。
俄罗斯的傻子都不多了,他们可是都知道洗衣机比战友的尸体值钱,这笔账他们还是算的过来的。因此目前来看,俄罗斯这一把豪赌又要失败了他们又用实际行动,给俄乌战事增添了笑料,开创的这个侵略者反向输送难民的经典案例,将会永载史册。 不愧是俄罗斯啊。